分卷阅读90
毕竟跟他们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小皇帝又没有实权,这种羡慕也就流于表面。甚至有很多人故意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就是为了推脱这陪练之责。 如今见他们得了好处,自是开始悔不当初。 又各处托人打探消息,琢磨着皇帝若是还需要让人过来陪练,他们自然也还有机会。 但李定宸对是否还要陪练这一点,有些疑虑。这日回宫,便与越罗商议起来,“当初之所以选出这二十人,盖因朕有练兵之意,加之武艺不精,的确需要陪练。但如今局势变化,朕瞧着没必要再继续了。” 现在想来,当初练兵的想法本身就很可笑。宫中能练出什么来? 这二十人若不是在战地见过血,能堪大用者估计也没几个。如今封赏之后会陆续被派往各地驻军之中,成为中层将领,只要给他们几年时间,就能够掌握一股巨大的势力,为他所用。 对李定宸而言,这样就已经够了。军中不可能都是他的亲信,他也不需要那么多人。 越罗道,“话虽如此,但放弃这个机会,倒有些可惜。” 她如今已经显怀,肚子吹气一般的鼓起来,胃口也比之前更好,整个人比怀孕初期更加圆润。这会儿为了省力侧躺在软榻上,两颊是健康的红润之色,手中抓着一块糕点慢慢的啃,目光清明,头脑清晰,“何况,若是一直没有也就罢了,之前有,现在没有,下头反而容易出现怨言。” “那依皇后的意思呢?”李定宸见她一块糕点吃完,又递了一块过去。 越罗接过来咬了一口,沉吟道,“其实留一些人在身边,是陛下的恩典,倒未必有坏处。不过既然是恩典,不能总从神武卫里挑。” 神武卫是天子亲卫,头一批二十人都是从他们之中挑选出来的,已经给足了脸面,如今稍微扩宽一些,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李定宸闻言,若有所思的点头,“阿罗所言有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的恩典自然也该雨露均沾,从四京京营乃至天下各地驻军之中选人。” 于是第二日,李定宸便在朝堂上提出了一个计划。 每年从四京十三路驻军之中推选一人入京,组成近卫队,随侍君王之侧作为陪练,同时也能让皇帝了解到各地驻军的情况。一年之后调职他处。推选之人必须是六品及以下底层将官。 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皇帝给出的恩典,所以虽然一部分朝臣并不赞同,但站出来反对的人也很少。 所以李定宸本以为这件事会很顺利,没想到这份旨意到了内阁,却遭到封驳,被送了回来。 从张德手中接过内阁不予同意的批条时,李定宸心下是吃惊的。 自从太白经天,他开始在朝臣面前展露出自己的决断之后,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但王霄始终保持沉默,从来没有站出来反对过,以至于这位曾经能在朝中一手遮天的权臣,如今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为许多人所忽略。 谁也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然而看了王霄反对的意见,他却只是沉默着将被封还的诏书放在旁边,既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召见王霄或者其他人的意思。 张德担忧他会生气,特意派人去越罗那里通了消息,越罗便命尚食局的人送了一盘点心过来,找的借口也十分光明正大:天气渐渐转凉,她打算从绿竹水榭搬回长安宫来。 李定宸听了内侍的传话,便亲自去了绿竹水榭一趟。 “朕想让阿罗搬到太平宫来。”他提出了另一个想法,“如今政事朕已经渐渐上手,住在长安宫难免有不便之处,又不想与皇后两地分居,不如阿罗搬到太平宫去,真有什么事,咱们说起话来也便宜。” 最后一句却是调侃她今日送点心的行为了。 越罗对这个提议有些惊讶,但并没有推辞,很干脆的点了头,笑着道,“陛下既这么说,臣妾也不敢推辞,明日就搬。” 她可以想象,自己搬进太平宫之后,中外朝野之间,只怕又会有许多流言。但相较于夫妻两人的情分,那些便都算不得什么了。何况这其实是最好的时机,她怀着李定宸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宫中人口又十分简单,只要太后不说什么,朝臣们也不便多言。 等往后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也就习惯了,就更不会开口讨嫌。 ——没错,越罗这一回搬到太平宫去,却是不打算再搬出来的。 两个都是爽快人,这件本该牵扯众多的事情,三言两语间就定下了,倒是王霄封驳圣旨之事,更值得越罗关注。她问李定宸,“我瞧着,陛下被封驳了旨意,倒并不生气?” 李定宸早料到她会问这个,闻言便从袖子里掣出王霄的批条来递给她,“阿罗瞧瞧这个。” 越罗一看,也不由静默片刻,而后笑叹道,“不愧是王相,一手教导陛下长大,对陛下也知之甚深。” 这批条之中,王霄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他反对李定宸施恩武人,盖因他敏锐的从这封旨意之中,看出皇帝对武将的过分关注。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之下,王霄自己身为文臣的代表,绝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能从一道旨意想到如此深远,将李定宸的打算看了个通透,果真不愧是王霄 第68章 巾帼之论 李定宸骨子里,是喜武胜过喜文的。而且虽然这一两年来,他的性情已经历练得沉稳了许多,但冲动的本性却并没有变化,只是多了一层遮掩罢了。 越罗更知道,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个御驾亲征的打算。 这一点,恐怕如今的朝臣之中,大部分人都想不到了。毕竟少年时期的胡闹,在许多人想来,随着年纪渐长,性子定了,自然不会再提。但这些人之中,却不包括王霄。 他太知道李定宸是个什么性子,也就更能从他这份旨意之中,看出那些李定宸本来也没怎么掩饰的野望。 阻止的理由很多。 历朝历代,文臣能压制武将,无非是上位者需要如此罢了。 从政权稳固的角度而言,不论是武将手握大军容易功高震主滋生野心从而反叛,还是穷兵黩武势必耗空国库劳民伤财,都注定了一个王朝定鼎之后,就会考虑马放南山休养生息。对武人的压制,同样也就成了心照不宣的必然。 人心思安,大势所趋。但身为帝王,建功立业之心却总是难以熄灭的。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既能使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又能达成开疆拓土不世之功,就要看各人手段了。 很多皇帝只能想想而已,但这其中绝不包括李定宸。 他将批条放在一边,含笑道,“王相的担忧不是空xue来风。但朕若能使国库丰盈,将四夷打服了,扬我国威,难道不是好事?千载一下,评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