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不知何时偷偷跟在她身后进屋的施云声:…… 施云声嘴角一挑,语调讥诮:“小孩子最好不要看什么?你被吓到的样子?” 他在狼群长大,没被寻回施府时,过的是茹毛饮血的日子,怎么可能害怕血rou。 只有施黛会将他看作小孩对待,嘘寒问暖还不够,连稍微血腥些的画面都不愿让他瞧见。 浓郁腥气扑面而来,施云声默不作声,看了看施黛发白的脸。 她显然很不适应这种味道,蹙眉捂着鼻子。 麻烦。 沉默一会儿,小孩沉着一张脸,抬手于半空轻轻扇动,带来几缕清爽微风。 仿佛只是他自己觉得太腥,一边扇风,一边小声冷哼:“难闻。” 哪有狼族不习惯血腥气的。 施黛刹那了然,抿唇笑笑,往他身旁凑了凑。 卧房狭窄,空间被腥气填满,如同发酵的罐头。 一具男性尸身横躺于地面,皮肤被一刀刀反复割开,右手似被野兽啃咬过,掌心消失无踪。 死者名为陈书之,今年四十有五。 都说术业有专攻,阎清欢今夜战战兢兢这么久,面对这具堪称狰狞的残尸,竟渐渐放松下来。 “淡紫云雾状小块尸斑,尚未有铜钱大小……” 将狐皮大氅脱下,阎清欢毫不在意地面污血,小心翻动尸首:“此人遇害约莫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 施黛:“我们从镇厄司动身前往昌乐坊,恰好是半个时辰之前。” 他们之所以赶到昌乐坊,是有人来镇厄司报官,声称在芙蓉园见到了新的志怪故事。 想必在那时,凶手已经对死者下手了。 “伤口出血极多,喷射状。” 阎清欢垂首,借着烛火,端详尸体上的数道血痕:“血口边缘收缩,是生前形成的伤势——此人活着的时候,就被一刀刀割破血rou了。” 临死之前,这人受过难以想象的折磨。 前胸、脊背、手臂、大腿,每一处肌体皆被锐物切割,宛如凌迟。 阎清欢学医多年,对尸身枯骨屡见不鲜。无论瞧上去有多瘆人,不过一滩血rou罢了,不像活人和厉鬼,能眨眼间要他小命。 “脖子上有条勒痕,色泽深红,乃死前所致。至于手脚和小腹的撕扯伤……” 阎清欢道:“应该是他死后,被妖鬼分食形成的。” “什么仇什么怨啊。” 一名镇厄司同僚双手环抱,轻嘶一声:“生前千刀万剐,死后还要被妖邪啃食。” “昨日永庆坊中,尸体同样凄惨。” 江白砚道:“凶手将死者折磨至遍体鳞伤,并剥下他的皮。” 虐待死者,说明积怨已深。 “啊——” 施黛恍然:“昨天被傀儡师张贴的志怪故事名为《画皮》,死者被剥下了皮rou。今日的故事是《缢鬼》……死者脖子上,恰好有条勒痕。” 原来这些故事不仅昭示着被傀儡术cao纵的妖鬼,还明示了被害人的死法。 “这还真是,”阎清欢眼角一抽,“嚣张。” 放眼整个大昭,行事如此猖狂的凶手能有几个?那些志怪故事大大咧咧往城墙上一贴,几乎摆明是在同镇厄司挑衅: 有本事来抓我啊。 “今晚被这样一闹,明天恐怕整个长安城都能知道,有人在依照鬼故事杀人了。” 镇厄司同僚长叹一声:“我们把昌乐坊里里外外搜寻过一遍,傀儡师压根没留线索——妖魔鬼怪蜂拥而至,将那家伙的气息全盖住了。” 这要怎么查? 施黛想了想:“今天贴在芙蓉园的纸,你们撕下带来了吗?” 他们听人报案,火急火燎来了昌乐坊,没来得及去看看芙蓉园里的志怪故事。 同僚听罢点点头,朝窗外低呼几句,没过多久,有人送来一张薄纸。 纸张纤薄,有些粗糙,并非纯粹的白,而是泛着浅黄。 纸上的字迹苍劲有力、铁画银钩,内容与报案人所言大差不差,是冤魂索命的传统剧情。 江白砚伸手,轻捻纸页:“纤草纸。” 不爱念书的施云声听得云里雾里,用惯了名贵宣纸的阎清欢一脸茫然。 “纤草纸以皮料与草茎制成,色黄微韧,薄如蝉翼,极为罕见。” 江白砚低声:“纤草纸产于长安周边,因造价高、书写困难,很少有人再造。” 总而言之,就是成本高,品质差,已经退出市场。 施黛立马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傀儡师如果单纯只写故事,用街边随处可见的麻纸就好。特意选用市面难寻的纤草纸……是不是说明,这种纸有特殊意义?” 江白砚安静看她一眼,轻轻点头:“明日,我去查造纸地。” 在房中继续待了会儿,好不容易能离开,施黛走出院落,长长出了口气。 夜里微风醺然,一轮明月当空。 因有镇厄司出面,不久前游荡于此的妖魔邪祟尽数消散,长街总算恢复往日静谧。 “你就是施黛?” 身后响起清亮女声,施黛循声望去,是个着火红石榴裙的年轻姑娘。 这姑娘浓眉大眼,眉宇肆意张扬,双手环抱将她细细打量:“我名柳如棠,隶属卯司,是沈流霜的朋友。” 一晃眼,施黛看见盘旋于她脖颈上的一条白蛇。 “是我。” 施黛含笑点头,好奇道:“这位是,柳仙?” 大昭以东以北,常有生灵修炼成精怪。 人们将此类精怪称作“仙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狐黄白柳灰”—— 狐狸,黄鼠狼,刺猬,蛇,老鼠。 修炼成仙,需要大量修为与功德。 如果仅仅久居深山,连半个人影都见不着,功德难以积累。于是不少精怪会寻一名有缘之人,以请仙出马的方式,与那人一同驱邪祟、除灾厄。 恰如俗语所言,“出马不为名与利,救苦救难在世间”。 被人一眼认出身份,柳如棠脖子上的白蛇轻吐信子,低笑一声,嗓音幽幽:“正是。你唤我白九娘子就好。” “我已问过附近住民,死者是个教书先生,并无家眷。” 柳如棠挑眉笑道:“怎么说呢,这人平日里深居简出,性子虽然孤僻,但还算循规蹈矩。听说他被杀害,街坊邻里都觉得诧异。” 白九娘子眼瞳骨碌碌一转:“哦?是吗?” 施黛:…… 二位不是一起调查的吗?您能不知道死者是个什么人?上这儿捧哏来了? 阎清欢回想看过的话本子,这种时候,就应该说上一句—— 阎清欢挺直腰杆,迅速代入角色:“死者可有仇家?” “并无。” 柳如棠摇头:“不过听邻居讲,他很怕血。” 白九娘子嘶了声:“等会儿,怕血?” 阎清欢:…… 怎么感觉这蛇,抢了他的台词? “正是。” 柳如棠:“曾有几名小孩在街边打闹,一人摔破脑袋,流了点血。死者碰巧经过,被吓得跌坐在地。有邻居好心上前询问,他只说是从小就怕血。” “一点儿血就把他吓成这样?” 白九娘子睁圆双眼,尾巴一晃:“嚯,这种事儿,没听说过!” 一句话说完,一旁的施黛已摸摸下颌,神不知鬼不觉加入其中:“巧了。这种事儿我听说过。” 白九娘子:“哦?您来来!” 阎清欢:…施黛你怎么就顺利融入了?! 施黛道:“我曾在古籍中看过,要是某人经历一场难以承受的大事——譬如目睹他人遇害、自己遭遇危及性命的威胁、或是被残忍虐待,当情景再现,此人会表现出极大的回避姿态。” 其实不是古籍,而是二十一世纪的犯罪心理学科普书,在报名警校后,施黛认真翻阅过。 这种下意识的回避,被称作“创伤后应激障碍”。 施黛继续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再打个比方,一个人要是溺过水,此后见水,很可能感到惊恐与窒息。” 这个比喻言简意赅,阎清欢立马想通:“死者怕血,所以他曾经……见过很多血,不,很可能见过一场鲜血淋漓的惨案?” “对啰。” 施黛打了个响指:“再往深处想,说不定那起惨案,正与死者被害的原因有关呢?” 她说着一顿:“不过说得再多,不过是猜想罢了。要想顺藤摸瓜查明傀儡师的真实身份,还得依据江公子的办法,看看纤草纸的来源地。” “可惜死者的魂魄已入地府,没法子召来当面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