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独宠夫郎在线阅读 - 独宠夫郎 第156节

独宠夫郎 第156节

    一直站在风口上,他压力大啊。

    孟月和徐瑛见状,对视一眼,只能苦笑。

    此次的策论文章,黎荞只告诉给了陶竹,连黄老先生都没有告诉。

    若是明知府没有把黎荞点为案首,那黎荞此次到底写了什么,就只有黎荞陶竹和知府大人知道了。

    不远处,有考生忍不住小声嘀咕。

    “该不会是乱写一气,所以此时不好意思告诉众人吧?”

    黎荞明显要飞,那些看他不顺眼对他不服气的考生再不敢跟考前那般大声哔哔,不敢肆意的阴阳怪气。

    他们只能小声猜测。

    “八成是这样,不然的话,怎会不敢告诉众人呢?”

    “嘿,既然这样,那知府大人是不是有可能不把他点为案首?”有人心存希望,想拿下案首之位。

    “只要不是写的太差,知府大人肯定把他点为案首,毕竟圣上在抬他呢。不过,若真的写一般,那知府大人肯定不会把他的文章贴出来了。”

    “啧,这怎么行,所有考生都等着看他的大作呢!”

    “那待会儿见机行事,若他真是案首而且知府大人也没把他的文章贴出来,那就一起制造舆论。”

    有人定下了计划。

    大不了把平城那一套谣言再来一遍呗。

    就算是逼,也要把黎荞此次的策论文章逼出来。

    ……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九点钟时,府衙的几个衙役终于来了。

    与县试不同,因为参加府试的考生比较多,所以只公布一张黄榜。

    上了黄榜的,那就是过了此次的府试。

    没有上榜的,那便是没过。

    离衙役们近的书生,使劲往衙役手中的托盘上瞧,想知道上面到底放了几张纸。

    可惜的是,黄榜太大,把整个托盘都遮住了,根本瞧不见黄榜下面的情形。

    真是急死人了!

    黎荞没往前面挤,反正他肯定能过此次的府试。

    孟月和徐瑛以及徐家人都往前挤去,他们俩可不确定自己一定能过,因此这会儿都很紧张。

    几个衙役分工合作,敲锣,放鞭炮,热热闹闹的把气氛搞起来之后,一个衙役开始往考棚外的墙壁上刷浆糊,准备张贴黄榜。

    黄榜上的字比较大,再加上此次的名字多,所以黄榜有一米多长,得两个衙役一起往墙上贴。

    但随着黄榜从托盘上离开,黄榜下面压着的纸张暴露在挤在前面的考生眼中。

    黄榜下压着东西!

    “快看,肯定是黎荞的试卷!”

    “看来黎荞就是此次的案首!”

    “知府大人真是贴心啊!”

    “不知道此次黎荞的文章能不能服众!”

    ……

    一时间,竟是有过半的人去看托盘,而不是去瞧衙役手里的黄榜。

    黄榜上,名字顺序自左往右,左上角的是第一名是此次的案首。

    反正大家伙儿都已经知道黎荞是案首,所以张贴黄榜的衙役没卖关子,很干脆的把黄榜贴到了浆糊上,再用手抹一抹,让黄榜贴的更牢靠些。

    贴完之后,几个衙役没去关注众多考生,而是在黄榜旁边继续刷浆糊,此次要贴的,是黎荞的策论文章。

    在几个衙役忙活时,旁边的黄榜下,众多考生先是看了左上角的位置。

    看那里写着平城黎荞,一百七十八号,便转了视线去寻找他们自己的名字。

    很快,两极分化。

    上榜的,欣喜若狂。

    落榜的,痛苦哀嚎。

    但甭管是高兴还是哀嚎,这些人心里都惦记着黎荞的文章,于是很快就朝着黎荞的文章挤去。

    黎荞的字,一如既往的平平无奇,若真要说优点,那就是横平竖直,一笔一划写的清清楚楚。

    至于黎荞的文章。

    “咦……”

    “这……”

    “呵!”

    无耻!

    这些考生反应不一。

    对黎荞抱有好感的,在看到第一段时,虽然意外,但耐着性子看下去。

    知府大人把黎荞点为案首还敢把文章贴出来,这说明此篇文章必然有过人之处,八成又是一篇范文,他们得好好研读。

    而那些对黎荞抱有敌意恶意的,此时面上在冷笑,心里在大骂无耻。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看看这都是写的啥,开篇便说以他个人浅见,想要让农人致富,那么必须得有一位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才能兼备的父母官。

    听听,听听!

    这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正经、严肃场所,如今却成了黎荞个人溜须拍马向上爬的途径,无耻啊无耻!

    再往下看,是黎荞以他个人为例,详写了他这一年多的心路历程。

    初知道他个人可以年入几万两银子时,他不是狂喜,而是惶恐,脑子里七七八八想了一大堆,只想着把这烫手的银两花出去。

    可谁知道江知县让他安心拿着,每一笔银子都和他结算的清清楚楚,没有少他一文钱。

    对于在红薯作坊干活的工人,江知县亦是如此,虽然对红薯作坊要求严格,但结算工钱时也与工人算的清清楚楚,没有少工人一文钱。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工人都是铆足劲,不怕苦不怕累,每日脑子里想的便是多做些,多做些。

    正是有江知县的账目清楚,所以工人们才会这般积极与安心,才会有一个冬日挣出几十两银子的好日子。

    除此之外,纵观平城的红薯大疯狂,若江知县是尸位素餐之辈,那也不会有农人此时的好日子。

    江知县提前统计全县所种红薯的亩数,知晓全县竟是种了三十万亩红薯,就提前建红薯作坊,提前选定工人,等红薯成熟,工人进入作坊,开始紧张有序的生产粉条。

    若没有江知县的统筹全局,那么黎荞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儿。

    平城一共有四十万亩的耕地,农人将其中三十万亩都种了红薯,而红薯不能久放,若是没有江知县,要么绝大多数农人的红薯放烂,要么黎荞自己不忍而将粉条的做法公布出去。

    总之,若是没有江知县,那就没有今日的共赢局面,就没有黎荞自身的富裕和农人的富裕。

    是以,坐在考场上,黎荞望着此次的题目,虽然思绪万千,但最终还是选择写父母官这方面。

    试想,如果在他做出粉条之后,江知县将方子占为己有,那么将会发生什么?

    以上,便是黎荞此次文章的全部内容。先是给出他自己的结论,中间拿他自己的经历举例,最后反问了一句。

    那些对黎荞抱有善意的考生,盯着最后那一问,沉默了。

    对黎荞抱有恶意刚才还在心里大骂黎荞无耻的考生,盯着最后那一问,将心里的鄙视、羡慕、妒忌等情绪暂且按了回去。

    也沉默了。

    是啊,若江知县是个贪官,直接抢了黎荞的方子,那不但不会有今日的红薯大疯狂农人迈小康,还会打击普通小百姓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若真是那样,哪个农人敢有新奇的点子?

    所以,黎荞这篇文章虽然写的平平无奇,但却是点出了谁都否认不了的事实。

    平城农人能有今日,多亏有了江知县。

    农人想要致富,那必然得有一位不贪还能主持大局的父母官。

    而他们的文章,都是联系四书五经,大谈特谈民富的重要性和意义。即便个别人绞尽脑汁给出了一些挣钱的小主意,那也没有跳出这个范围。

    唯有黎荞,他从父母官这个角度入手,语言朴实无华,句句拍马,但又句句实话。

    所以,明知府将黎荞点为案首,谁都挑不出错。

    角度新颖嘛。

    而且还是被论证过的大实话。

    换他们是批卷人,看见这样的文章,怕是把嘴巴都要笑歪了,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将黎荞点为案首。

    ……

    所有考生心情复杂的看向了黎荞。

    连对他怀有善意的考生,此时心里也跟打翻了五味瓶一般。

    他不但有圣上的御笔匾额和小作文双重护体,他自己还年入大几万两银子!

    在这种人生赢家跟前,真的很难心平气和啊!

    而那些看黎荞不爽的考生,此时也是暗暗磨牙,说他阿谀奉承不要脸吧,但句句是实话。

    而且,他竟然真的年入大几万两银子!

    真的很想骂人了,人生赢家什么的,太讨厌了。

    孟月和徐瑛两人从人群中挤出来,来到黎荞跟前之后,孟月拍了下黎荞的肩膀:“黎兄,佩服,五体投地的佩服。”

    徐瑛也道:“心服口服。旁人都是空谈,唯有你是拿事实去总结重点,不服不行。”

    黎荞汗颜:“……其实,我这是在投机取巧。”

    虽然写的是他的心里话,但有溜须拍马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