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郑王天下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

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

    三日后,郑忽一行在蔡国小行人的引领下沿着汝水,逆流而上。

    小行人属秋官司寇,有下大夫四人,掌管接待邦国宾客和诸侯使者的礼仪。

    按理来说,郑忽派遣本国士卒前去上蔡告知郑国世子护送蔡侯归国的这种不合常理的举动,应该会引起蔡国执政卿的注意才是,现在看来并没有。

    或者说,蔡国的执政卿可能感觉有些困惑,但是,却怎么也想不到郑国人能在两国诸侯相会的时候将自家君上给挟持了。

    只能说这是时代的惯性思维在作怪。

    不过,蔡国小行人在见到自家君上的时候发现了异常。

    很明显的,和自家君上同行的都是郑国士卒,没有一个蔡国士卒,如果说这样再看不出其中的猫腻的话,那他这个小行人也不用干了,直接致仕就得了!

    在发现了这个情况之后,蔡国小行人立刻就想遣人将此事向上蔡告知。

    郑忽自然不会傻乎乎的任由消息传到上蔡,他还想打上蔡一个措手不及呢!

    所以,郑忽很快将蔡国小行人和其属从控制了起来,为的就是防止消息泄露。

    蔡国小行人对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认命,毕竟明晃晃的刀剑就架在他脖子上,除了认栽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通过了解,郑忽也知道了这位小行人可不是一般人,是蔡国执政卿黥丑父的嫡二子,名为成。

    从其姓氏就可对其家族的来历推知一二,黥又称墨刑,是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以黥为氏,说明其祖上可能是受过刑的奴隶。

    事实也确实如此,其以黥为氏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的三监之乱。

    西周初年,天下方定,武王为了安抚殷民,封纣王子武庚禄父于宋,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相之,并监殷民。

    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召二公辅政,三叔疑周公将代成王而自立,于是联合武庚禄父等一干殷民作乱,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在取得召公的支持之后,迅速扑灭了叛乱,杀管叔鲜和武庚禄父,放蔡叔度,贬霍叔处为庶民。

    据说蔡叔度被流放之时,周公只予其兵车三辆,奴隶七十余人。

    后来,蔡叔度的儿子蔡仲改过自新,其实就是不像他老爹那样反对周公,周公使其相鲁,鲁国由是大治,周公以此事告成王,而蔡叔度也恰在此时因忧愤而死,于是,成王使蔡仲在汝水之畔立国,续其先祀。

    蔡仲立国之后,对自家老爹的死也不乏感伤,派人找来了当年跟随他老爹一同被流放的七十多名奴隶。

    而其中有一名奴隶在他老爹被流放的期间,侍奉他老爹特别的恭谨。

    因此,蔡仲免去了此人奴隶的身份,让他为自己驾车,并且因其受过黥刑,故而,蔡仲赐其氏为黥。

    这就是黥氏一族的发迹史。黥氏一族因感念蔡仲的恩德,世代忠于蔡国公室,也由此,其家族的地位在蔡国不断地得到提高。

    到了黥丑父这一代,终于坐到了蔡国执政卿的位置。

    “世子,前面不远就是上蔡了,是否能让臣先行去通传!”临近正午,黥成小心的对郑忽请求道。

    郑忽没有接话,示意士卒将其控制起来。

    蔡侯见状,脸色显的有些不太自然,张口对郑忽道“子忽何不让小行人回去,也好早些让黥大夫知晓,寡人也能借此好好招待子忽一番!”

    郑忽当然明白蔡侯心中打的什么算盘,无非是想将他被扣押的消息尽早的传回去,让上蔡的诸卿提前做好准备,最好能将他救出来。

    看了蔡侯一眼,郑忽笑道“蔡侯此言谬矣!忽奉命送蔡侯归国,本就是职责所在,怎敢劳烦蔡侯和朝堂诸卿费心招待?蔡侯勿复言!”

    蔡侯闻言,讪讪一笑,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可能被郑忽看破了,也不再多言。

    郑忽见蔡侯不再多说,命令队伍再次加快步伐。

    这一路上郑忽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他让陈戎派人监视蔡侯却没有取得一点进展,蔡侯的表现很正常,这让郑忽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但是蔡侯若有若无的疏离和敌视却是做不得假的,如果只是郑忽有这种感觉那也就算了,关键在于陈戎和他的看法一致。

    这就不得不让人引起重视了,都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要是在这最后的关头出了岔子,那可不是前功尽弃那么简单了,还会因此给郑国招来一个死敌,虽说郑国并不惧蔡国,但是,要是老有个苍蝇在你耳边嗡嗡叫,也是挺招人烦的。

    所以,郑忽想要速战速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造成既成事实,让蔡国连反悔的余地都没有。

    半个时辰左右,已经依稀能够看到上蔡城的轮廓。

    说起来,此时的上蔡城绝对算的上是一流的大都邑,其规模之宏大,工艺之考究,在列国都是能排的上号的。

    即便到了后世,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上蔡城依旧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此时的建筑构造,成为后人研究此时建筑的一个标本。

    看着越来越近的上蔡城,郑忽一方面为其宏伟感叹,与之相比,新郑倒是有点小家子气了,另一方面,心中未尝没有想要据上蔡以为己有的想法。

    不过,这也能是暂时想想而已,不要觉的蔡国是宋国的小弟,就代表它弱。

    恰恰相反,蔡国在此时也算是个小强,只不过没有郑国逆天就是了,要不然郑庄公也不会和蔡侯相会商议共同应对楚国的威胁。

    收起心中一些暂时还不具备可行性的想法,郑忽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凭借着一千多人就敢堂而皇之的进入别国的地盘,还妄图想要别人屈膝割地,这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是天方夜谭。

    别看当时郑忽嘴炮打的爽,真具体执行起来,远比打嘴炮要来的复杂多了。

    不过事情既然都到这一步了,想要退缩也晚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况且,郑忽现在手里还有蔡侯,只要顶住各方压力将蔡侯控制牢靠了,那么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看着已经近在咫尺的上蔡城,郑忽心中大喊道“上蔡,我郑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