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玄幻小说 - 大时代的梦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三章 榫卯(1)

第六十三章 榫卯(1)

    蓝桉去大同旅游,参观了悬挂在空中1500年不倒的建筑——悬空寺。

    蓝桉刚开始还以为,它靠的是立起来那几根柱子支撑受力的。

    许多游客也是这样以为的,然后有人试过用手推这些木柱,它们甚至可以晃动,根不受力。它们的存在只是匠人们想给人视觉上的安全感。

    这座像是从悬崖上生长出来的寺庙,之所以能经历无数次地震却屹立千年不倒,这其中的关键正是榫卯技术的运用。北魏的工匠们不用一颗钉子,纯粹利用木头本身的凹凸关系连接在一起,最终建成了一个稳定性和弹性皆备的建筑结构。

    这种纯天然的工艺,与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高度一致,它让一件看似没有生命的建筑家居产品具有了灵魂,在看似不刻意的咬合之间,彰显大道至简的东方美学。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和家具最主要的结构方式。在部件连接处,凸出来的叫榫、凹进去的则是卯。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利用榫卯结构,可以不用一钉一胶,制作出复杂的建筑与家具。

    中国榫卯建筑的代表故宫。在597年间经历了200多场地震,却能屹立不倒,万古流长!

    近期,英国某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中国纪录片,其中一集《紫禁城的秘密》,揭开了这一伟大建筑的奥秘,让所有的外国观众深受震撼。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唐山发生了78级的地震,在短短的23秒内,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连距离震中150多公里的北京,也陷入一片惊恐之中。但那座经历过无数凶险的故宫,却依旧安然无恙,归于平静。

    为了解开其中的秘密,英国电视台专程跑到北京,在故宫专家的带领下做了个实验。

    他们按照1:5的比例,建造出一栋紫禁城模型,并对它进行地震模拟实验。

    从一开始的4级、45级,再“升级”到5级地震,每次持续30秒的时间。斗拱结构开始受到震动,整个模型都摇晃了起来。

    接着开启75级的强度之后,墙面已经摇摇欲坠,承受不住,轰然倒塌。

    但是榫卯和斗拱组成的建筑结构,在短暂的晃动之后,依然“毫发无损”。故宫专家和外国木匠理查德目睹了全过程,又将地震的力度加大到95级,要知道这种地震强度,相当于炸药的威力!

    101级的时候,已经快要坍塌了!但是30秒之后,它依旧稳稳地立在那里,只是发生了轻微的位置偏移。

    理查德看得目瞪口呆,连声赞叹太完美了!

    故宫在101级极具破坏力的地震面前都能安然挺过的秘诀就是斗拱。那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由弓形和方形的木块组成。

    斗拱也属于榫卯构造方法,不用一个铁钉,一滴胶水,就能让木结构之间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这样一来,整个建筑变得非常稳固,不但能承受来自屋檐的重力,而且因其结构本身松动但不散架的特点,避免了建筑物倒塌的可能。即使发生了地震,也能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

    除此之外,故宫不倒的原因还在于充满玄机的柱子,一般建筑的柱子,都是深扎在地基里,一遇到强震就会直接从中折断。

    而紫禁城的柱子,有一定的移动空间,这就避免了因折断而造成的整栋倒塌,哪怕遇到强烈的震动,只会稍微发生一点位移。

    惊诧之余,理查德把紫禁城抗震的秘密用一个词来概括flexibility。他感慨到正是这种“柔中带刚”的特点,造就了紫禁城建成600年仍屹立不倒的奇迹!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桁檩、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榫卯被称作红木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红木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长短榫是在腿上部凿出长短不同的两个榫头,与面上的卯眼相接,因两榫头高低不同,可以使连接更加稳固。

    长短榫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是其他榫卯的一部分,如夹头榫、抱肩榫、挂榫都会使用长短榫与面连接。长短榫是面板与线材连接中常见的榫卯结构。

    楔钉榫是连接弧形材常用的榫卯结构。它把弧形材截割用上下两片出榫嵌接,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然后在搭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也不能左右移动即可。常见于圈椅的扶手、圆形几面、圆形拖泥等部位。楔钉榫是常见的线材连接结构。

    燕尾榫是一种平板木材的直角连接节点,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故名“燕尾榫”。燕尾榫在木制家具中十分常见,常见于面板垂直拼接处。

    抱肩榫是有束腰结构家具中常用的榫卯结构之一,在腿足上部承接束腰和牙板的部位,切出45°斜肩,并在斜肩向内凿出三角形卯眼,相应的牙条亦作45°斜肩,并留出三角形榫头,两相扣接,严丝合缝。

    穿带在椅子座面等部位常见。将相邻的薄板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方法将两板拼合,可不使其从横的方向拉开。

    拼合粘牢之后,在其上开一个上小下大的槽口,里面穿嵌的是一个一面是梯形长榫的木条,即为穿带,穿带的梯形长榫一面稍宽一面稍窄,为了使其穿紧,长榫都是从宽的一边推向窄的一边。

    粽角榫多用于四面平家具中,常见于三根方材格角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粽子角的格角,每个转角结合都形成六个45°格角斜线。

    在制作时,三根料的榫卯比较集中,为了牢固,一方面开长短榫头,采用避榫制作,另一方面应考虑用料适当粗硕些,以免影响结构的强度。

    夹头榫是连接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案形结体家具的腿与面的结合不在四角,而在长边两端收进的一些位置,腿足上端开长口,夹住牙条和牙头,并在上部使用长短榫与案面结合。

    传统榫卯结构技术要求榫头厚度小于榫眼宽度,当榫头厚度大于榫眼宽度时,由于挤压引起胶液流失从而降低胶合强度,装配时也容易使榫眼开裂。

    榫头宽度比榫眼长度大051,硬材为05,软材为1。榫头长度比榫眼深度小23并大于榫眼零件厚度的一半。直角榫头的厚度单榫接近于方才厚度的0405,双榫的总厚度也需接近此数值。榫头端头常做倒角处理以方便插入榫眼。

    它的起源比汉字还要早。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榫卯技术已经出现在原始先民们居住的木结构的房子中。

    传说春秋时代,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亦称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

    在中国古代,只要使用木头,无论是一栋房屋、一扇门窗或是一件家具,完全不用金属钉子,全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面面俱到。

    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堪称天衣无缝。

    它广泛运用于传统建筑中的柱、梁、斗拱等,也应用于家具的各个关节。

    榫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工匠的手中与脑海中,经过思索与实践,彩用了各种特性色彩的木材,产生了不同的形态与结构,它们给了物件色泽与形态上的美。

    木材的纹理、色泽,给家居带来了最天然的装饰,加之原木的本身魅力,美感自然而生。

    榫卯结构种类丰富,它的连接方式的不同,造成了结合处的榫头形状、大小、恣态的丰富,连接、咬合、交错,形成了形态之美。

    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愿做匠人的工匠恐怕不多见了,艺术家才是更有吸引力的头衔。有时候,只要在一些细节比如榫卯接合处多动动脑筋,或许一件美妙致极的艺术品就此诞生了。

    矢泽金太郎就是个例子,他把简简单单的燕尾榫稍加修饰,便做成了更有美感的作品

    榫卯在艺术家的眼里,充满了魔力。这魔力来源于他们通过榫卯结构构架起的艺术品对思想的艺术阐释。

    艺术的妙处在于表达,它的方式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奇异个性,可以突出激烈,但当你沉醉于视觉之美之时,别忘了它的奥妙在于表达本身。

    表达方式的突破与创新表现了形态之美,这是艺术创作才有的手笔。

    还有,而这种艺术手笔和表达的最后,是表达的内容和目的。那里面藏着更深的艺术内涵。所以不要轻看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

    通过榫卯艺术创作,雕塑家傅中望表达了他对于自身、社会、时代的艺术式思考。

    他通过榫卯进行着视觉叙事,不断反思自己,反思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他手笔之下的榫卯带给人们的是多向度的认知,以想像探讨背后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在新的社会形态中的处境。

    在一些作品中,不管什么样子的两个部分,通过榫卯都成了“合”。榫卯结构不就是一种“合”的哲学和美学体现吗?

    榫卯的两部分,以各自具有个性的形态结合,虽不同,却那么牢固,在矛盾与冲突中共存,如同太极的阴阳鱼,交合对立、流转不息。

    榫卯又是纽带,补足裂缝,“化分为合”。

    这种“合”的理念再放大些,投放到建筑中去,让形态的“合”通过榫卯的力量展现,又表达出“和”的思想。

    所以,榫卯,让傅中望痴迷了几十年,也让许多现代建筑师、家居家具设计师们青睐有加,包括志于复兴现代中式风格的大师坊,也不得不为其所倾,将榫卯工艺作为自己作品的重要元素与特点之一。

    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充满智慧的华夏先民们就已经发明了榫卯结构,并以此构建家园,从而居木繁衍,开启了灿烂流长的中华文明。

    所以,作为中国木文化起源的榫卯,其历史远远超越了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向世界贡献的第五大发明,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交流的最鲜明象征。

    在连绵超过70多个世纪的浩瀚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工匠们经过不断发展与再次创新,将榫卯工艺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产生了《木经》、《营造法式》等辉煌巨作。约公元7世纪左右,榫卯技术开始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时至今日还在这些国家的国宝级建筑上发挥着核心作用,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建筑业、家居业的发展。

    此后,榫卯还通过堪称艺术瑰宝的明清家具,流传向了全世界,使得其在西方高端木质家具上得以运用,为世界人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以榫卯为核心的木艺,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中国唯一延续领先的领域。

    榫卯技术在宋代达到巅峰,一整栋大型宫殿成千上万的构件,不靠一枚钉就能紧紧扣在一起,实在非常了不起。

    每当榫卯构件受到更大的压力时,就会变得越牢固。古老的木构建筑可以经历多次地震之后依然安然无恙,除了由于木材的延展力强之外,还有一个个的榫卯在挽手维系着。

    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