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篇 第二百十一章 秦灵公
这也许是嬴肃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毕竟在他在位时期可以说秦国没有大的发展,而他的儿子最后也被叔父篡位,可以说秦灵公和秦国历代国君一样的平庸,这也许就是秦穆公把一批有为的大臣和后代一起坑进了坟墓中的后遗症吧,这让秦国相当一段时间陷入了无所作为的时代。 可以说虽然秦国也算是大国,但是诸侯们可以说选择性的将秦国遗忘了,因为秦穆公死了以后,给后代定下了闭关自守的策略,因为秦穆公活着的时候大秦虽然有争霸天下的资本,但是没有争霸天下的时机,因为晋国异军突起,而军容鼎盛的秦国最后一败再败,三场大战下来输光了所有的砝码,随后最后的确赢了晋国,但是秦国也无力再向中原霸主发起挑战了。 而且可以说是秦穆公一手将自己的霸业拱手相让的,如果没有他拉拢重耳,让重耳复国也不会有后来强大的晋国,但是天下是没有后悔药可以买的,不然秦穆公肯定会吃一粒,当然此时的赢肃可以说是意气风发,毕竟他得到了穆公在位时期都不会辅佐秦国的宇文氏。 他现在肯定就算是宇文士及不会再秦国出世,但是宇文氏的后裔一定会来秦国帮助大秦,毕竟这救命之恩是实打实的,而在这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时代,知恩图报是非常有市场的,如果你恩将仇报,那可以说在这百家学说争鸣的年代,你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所以嬴肃大大的褒奖自己的心腹校尉,因为这件事他的确办的非常的漂亮。 而此时的宇文氏老宅内父子二人正在交谈。“父亲,我们真的要在秦国待很久吗?” “是的,复儿,在父亲故去后,你将要作为宇文氏的后裔在秦国扎根!”李宏明说道。 “可是父亲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姬伯复问道。 “这可以让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能够熟悉政务!”李宏明说道。 “可是父亲,这不能在大周进行吗?”姬伯复问道。 “呵呵,如不出意外,你的哥哥将在位百年!”李宏明说道。 “哥哥原因在那个位子坐这么长时间?”姬伯复问道。 “你哥哥心心念念的想要复兴大周,我很确定,但是现在的华夏还是一盘散沙,为父不希望这个时候对华夏做些什么”李宏明说道。 “父亲,其实以我大周的军力,扫平天下诸侯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姬伯复说道。 “哎,为父当然知道,但是说道低这都是我们周人的内战,而这样消耗的都是我周人的力量!”李宏明说道。 “可是父亲你不参与,诸侯就不打了吗?”姬伯复问道。 的确,这华夏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可以说不管是春秋还是战国时期,就是三天一小打,一月一大打,可以说诸侯就是在吞并或者被吞并的路上,而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那,而现在由于墨门已经进入了大周帝国,现在已经没有人在战场上和李宏明抢伤兵了,可以说现在大周的老兵非常的多,这些经过战争活下的士兵,可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李宏明宁愿选择去海外开疆扩土,也不愿意把他们消耗在华夏这绞rou机里。 用李宏明的话说只要这领土还是我们周人的,我们大周就不应该出手占领华夏,就算是我们的科技再怎么现金,他还是不提倡大内账,当然了如果异族入侵就是两回事了,而现在李宏明的船队每月都在运回活不下去的华夏流民,这些人如果留在华夏,不是饿死就是成为不安定的因素,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用不值钱的了粮食交换了事。 而通过交换和自然繁衍可以说大周帝国的人口已经突破了四百万大关,可以说这是一百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不要看后世的王朝人口动不动突破6千万或者一个亿,这也是他们本身的人口基数大,最后也要通过两三百年才会达到这样的人口数量,但是一旦达到了这样的数量都是王朝末期,一般都是天灾人祸,随后因为粮食不够吃而被推翻,可以说中原王朝的更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粮食种植技术的低劣造成的,可以说很少有统治者重视过农家的。 虽然他们一直叫嚣着重农重农,但是被剥削的最严重的其实都是农民,你不要看什么商人表面上地位低下,但是他们比农民活的潇洒多了,可以说天下的徭役需要农民,打仗需要农民,赋税需要农民,这就是从古至今压在农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可以说服了徭役会耽误农时,打仗会被拉走壮丁,而每月的赋税是从来不能拖欠的,这也是中原逃民为何在风调雨顺的时候也不会减少太多的更不愿意,因为风调雨顺也不一定不打仗不是吗。 就拿唐朝的府兵制度为什么会崩溃,还不是打仗的农民在高丽战场上死的太多了,所以大周帝国一开始就采取了职业军人的制度,军人就是好好cao练,为国征战,而不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这样的制度虽然节省了军饷,但是军队的战斗力会迅速的下降,这例子可以参考明朝的卫所制度。 而现在诸侯的军队虽然已经开始脱离了军事贵族制度,也就是小贵族带上私兵和君主一起出征后靠着数量取胜的制度,进入战国后诸侯意思到了正式军队的作用开始培养起国家的军队,这也可以看做是诸侯国家意识的觉醒,也是他们为何最终将周天子拉下神坛的更本原因,毕竟原本的国家军队就是指的周氏,而国人从来不是诸侯,只是周氏都城的人才能称为国人。 随后秦灵公送来了请帖,不出所料李宏明父子二人收到了嬴肃要宴请他们的消息,随后李宏明回复了送请帖的宫人他会带着儿子如约而至。(本章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