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太甲在线阅读 - 第103页

第103页

    轩辕曜在叶明启提及淮南道河工事时便打起了哈欠,只忙着点头,直到叶明启奏完回班,他才缓缓开口,“朕有一要事,想与大将军相商。”

    贺鞅下意识地看向阶下正在打点行装,只是上朝应个卯的长子,贺熙朝对他点了点头。

    贺鞅起身,“请谕以圣训。”

    满朝文武原先唯有他一人可落座,如今他也站了起来,倒是让轩辕曜找回了些九五至尊的错觉。

    “昨日,朕收到右谏议大夫贺熙华的奏章,请旨外放。朕今晨往母后处定省时,已向她老人家请命,她虽不舍,但仍是允了。”

    贺鞅眉头一蹙,“他回京也不过一载,如何又要出外?还是留在京中,以全骨rou亲情为好。”

    赵暲心知这或许是陛下对赵氏的补偿,更或许有他自己的图谋,便冷笑着站在一旁看戏。

    轩辕曜轻描淡写道:“男子汉大丈夫,又正值年少,想出去建功立业,正是难能可贵。大将军还是莫要寒了灵煦进取之心为好。”

    他虽喊了贺熙华的表字,可字里行间均是说不出的冷淡,贺鞅心下犯疑——从前贺熙华父子还曾与这小皇帝眉来眼去,几番坏自己的好事,如今怎么贺熙华竟也得罪了皇帝?联想起昨夜之事,他也有几分了然,一边暗恨贺熙华不争气,留了这么个把柄,一边将贺熙华与贺熙朝比了比,更是自得窃喜。

    贺熙华默然站在班列最尾,忍受着周遭如刀一般的目光,赵之灿站在他身后三行,更是面沉如水,只当自己是个刍狗。

    贺鞅想了想家中子侄,目前长成的就贺熙朝、贺熙华二人,剩下的最大也不过十五岁,若是他二人齐齐出外,京中若生变故,恐怕回援不及;但就算贺熙华在朝,面和心不和的,也未必能成为臂助,让他出外,既不至让他夺了贺熙朝的光彩,又可挫一挫幼弟承恩侯府的锐气。

    “不知陛下意图给他个什么职司?”贺鞅心中盘算着各道的缺,正想找个不远不近、不穷不富的肥缺,显得自己既体恤子侄又大公无私,就听轩辕曜冷冷发话。

    “广州刺史。”

    贺熙华愣了愣,抬眼看向九重玉阶之上的轩辕曜,只是后者脸孔被十二旒挡住,实在分不清喜怒。

    贺鞅一惊,下意识开口,“岭南乃是边瘴之地,贺熙华未犯大罪,何故贬谪于此?”

    赵之灿也是惊愕难名,他虽因崇泰之事对贺熙华有所微词,可也知贺熙华多为无辜,如今却与流放无异,先前皇帝对他的宠信仿佛如过眼烟云,霎时看向这位同科便多了不少畏惧。

    赵暲与沈临对皇帝颇有几分了解,一听广州,同时在心中叹了声漂亮。

    轩辕曜头一次直视贺鞅,目光竟有几分咄咄逼人:“一州长官,如何能叫贬谪?朕让他去广州,实是有要事委派,换了旁人朕还信不过呢,大将军不如先听听贺大人自己的想法?”

    贺熙华此时心里只有朦朦胧胧一点猜想,但却义无反顾地出班,叩首道:“臣愿往,请大将军恩准。”

    贺鞅看向阶下贺熙华的后脑勺,见他仍是那副与其父相类的唯唯诺诺之态,不由得心中不喜,恨铁不成钢道:“即是如此,便请吏部下令罢。”

    贺熙华起身,在众人或怜悯可惜或幸灾乐祸的注视下回到班列,中间和贺熙朝对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尘埃落定,轩辕曜便如同往日一般,不再对朝政多加议论,甫一散朝,便回后宫去了。

    贺熙华先去吏部,又去御史台交接,还未来得及回府,便见周俭昌侯在车旁,“周叔,这是?”

    “陛下宣你入宫呢。”周俭昌愁容满面,“陛下也真是的,大人何其无辜,却要吃这个挂落,去那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蛮荒之地……”

    “周叔,广州坐拥海舶之利,商旅云集,早非流放罪人的烟瘴之地了。”贺熙华无奈,正好瞥见贺熙朝站在十步之外,不耐地看着自己,“稍候。”

    “阿兄。”

    贺熙朝直截了当,“看来传闻是真的?你故意为之?”

    贺熙华摇头,“一时不察中计了,我见了私印,真的以为是赵之灿。”

    贺熙朝不置可否,负手道:“从前我便劝过父亲,莫要因噎废食,为了海寇放弃船运,父亲不听。”

    “伯父是北人,难免有些偏见。”贺熙华想起马上自己兄弟二人,一在北地,一在海疆,不免也有些忧虑,“伯父如今到底作何打算?兄长不曾劝过他么?”

    “父亲许是年纪大了,越发执拗,”贺熙朝冷笑,“叶明启那起子小人唯恐天下不乱,日日在父亲面前挑拨离间,他们当真以为咱们陛下是个黄口小儿?如今蹦跶地越欢,他日死得越惨。幸好如今他对你仍是信重,不然我们最好是贬为庶民,阖家回云中养马,最坏恐怕连全尸都保不住。”

    贺熙华哪里敢说他与轩辕曜定情之事,只含糊道:“陛下应允过我,只要我贺家不举家谋逆,便可高抬贵手,保咱们平安无虞。”

    贺熙朝撇撇嘴,冷哼一声,“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这话你也能信?”

    贺熙华默默看他一眼,“兄长何时启程?”

    “后日。”

    贺熙华想了想,“那我也后日吧,上任不比出征,用不着多做准备,也省得府里送两次。”

    “咱们这当真是宦海萍踪,南船北车了。”贺熙朝看着刚抽芽的柳条,悠悠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