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比我小三岁,你说可不可爱。” 成晓渝的兴趣仅限于10岁以下的小孩,看了林雾的回答立时觉得希望破灭:“太大了,不可爱。” 然后又问:“你弟弟找你什么事?” “他想出国留学,跟我说了一下。” 林雾没打算详细说,便换了个话题:“你最近怎么样?去拉斯维加斯玩得怎么样?” 成晓渝见她问起拉斯维加斯,立刻又变得兴奋起来:“很好玩啊,我还想再去一次。下次你来美国的话,我跟你一起去,到时我给你做导游。” 林雾虽然觉得这样的一天遥遥无期,还是答道:“好啊。等我存够钱我就去找你。” 成晓渝跟她聊了几分钟,忽然问:“你跟孟星远怎么样了?” 林雾以为她问的是自己和孟星远的近况,便答道:“他去德国了,要下个星期才回来。” 此时的成晓渝坐在电脑前,过了很久才敲出一个字:“哦。” 成晓渝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大城市读硕士。 硕士课程只要两年就可以读完,但是成晓渝毕业后不会马上回国。成晓渝的爸爸希望她在美国先工作一两年再回国,这样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回国之后找工作更加容易。成晓渝出国之前也是这样考虑的,加上哥哥现在也留在美国工作,自然乐于听从爸爸的意见。 出国留学必须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远离很多朋友,只有自己一个人生活。 成晓渝觉得自己属于很依赖朋友的那种人,没有朋友的话会活不下去。所幸通讯科技的日益发达使得她即使出了国也可以随时跟国内的朋友联系。 成晓渝最近经常上网跟国内的朋友联系。联系得最多的便是高中的几个朋友,还有在T大认识的朋友。 这其中当然包括林雾和孟星远。 成晓渝认识孟星远的经过有点戏剧性。 成晓渝的初中同学卢华森高中那时去了W市的附中读书,跟成晓渝的关系挺不错。大一开学去T大报到那天,成晓渝跟几个旧同学联系,其中就包括卢华森。卢华森跟她说自己有一个高中同学也在T大读书。彼时的成晓渝刚到T大,人生地不熟,听到有老乡也在T大读书,而且又是自己初中同学的高中同学,自然很兴奋,连说了几声“太好了,终于有人可以依靠了”。接着卢华森发了条短信过来,把那个高中同学的手机号码给了她。 虽然初时知道有这么一个老乡心里很高兴,可是成晓渝一想到那个人是一个男生还是忍不住胆怯。她把那个人的联系方式存进手机,想着过一段时间再联系。 卢华森的那个高中同学叫孟星远。 成晓渝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起得非常不错。 过了几天,卢华森跟成晓渝发短信,说已经把她的号码告诉了孟星远,还叫了孟星远跟她联系。 国庆节有七天的假期,成晓渝有一个高中同学也在T市的一所大学读书,十月四日那天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那天孟星远也在场,成晓渝算是真正跟他认识。 成晓渝虽然对帅哥没什么兴趣,但是初见孟星远时也有点吃惊。她还真是没想到心目中一直以沉闷教学为特征的附中竟然会有长相如此出色的男生。 虽然如此,见到孟星远后,成晓渝却反而不像之前那么兴奋了。孟星远给她的第一印象是为人有点沉闷,说话不够活跃。成晓渝自认为是一个很爱玩的人,跟太深沉安静的人没法玩起来。 而自从知道成晓渝是T大最变态的学院——工程学院的学生后,成晓渝的心里就忍不住产生一种“此人非我等凡人”的想法。工程学院在T大以“三多”闻名:课多、作业多、考试多,在这种学院读书的学生,能活跃到哪里去? 那天饭桌上他们几个人聊起大一开学时的一些趣闻,孟星远也讲了一件见闻。他说得很简单,语调也相当平淡,很久过后成晓渝已经不记得他当时说了什么了,但是那时听了他的话,觉得这个男生很会思考,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可以从讲得非常全面深刻。 后来成晓渝从另一个朋友身上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林雾。 林雾是成晓渝大一第二个学期认识的女生,在T大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读书。 成晓渝对林雾最初的印象是在大一的一节公共课。外语学院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有一门公共课时一起上的。 有一次成晓渝跟室友进教室晚了,便直接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几个女生前面的座位坐下。成晓渝抄笔记的时候掉了一支笔,后面一个女生立刻弯腰帮她捡了起来。 成晓渝的座位在过道里面第二个位置,如果自己捡的话会很麻烦,所以她非常感激那个女生,向她道了两声谢谢。那个女生留着一头碎发,发丝很柔软乌黑,瓜子脸,双眼皮,眼睛很大,皮肤非常白皙柔嫩,五官不算非常突出的,长相却完全符合成晓渝对美女的评判标准。 女生听了成晓渝的道谢友好地跟她笑了笑便继续低头抄笔记,偶尔跟旁边的女生说几句话,说话内容十分简短,表达方式却有点熟悉。 成晓渝听了几句,才听出她们在批评T大这个学期开的一门必修课,认为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成晓渝也觉得那门课很无聊,当时很想转身跟她们说:“说得太对了!”可是碍于不认识人家,她只好拼命压抑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