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尧天城连收三封战报,但是除了这朝廷的战报外,铖怜还另外收到了两封影队传来的消息。 先是满堂的雀跃,“席安赢了!” “赵渚将军不愧为陈国第一鬼将。” 而后的消息,朝廷为之震怒,“那东瀛小国居然敢用阴招!” “难道不是赵渚刚愎自用!” 文帝刚逐渐好转的身体,也抵挡不了全朝上面千人之口的聒噪。 “你们到底吵够了没有!”文帝的脑袋快要炸裂,终于大概能知道为什么白风喜欢清静的地方。而朝堂后面还有余郭,也是由铖怜带进来,就怕今日朝堂之中,皇帝会感到不适。 纪元甫说道,“臣以为,我们席安城的失利,都归根结底就是赵渚一个人的责任。他已被皇上罢了官职,本应无权再带兵打仗。若不是太子殿下的一再包庇纵容,让赵渚变得自恃。所以这件事,娍宁太子,也脱不了干系。” “你!” 文帝气得,原本在朝堂中,纪相基本都是与自己的立场一致,而今天居然将矛头直指白风和赵渚。 铖怜说道,“臣不同意纪相的说法。赵渚原本的作战计划完全没有问题,反倒是我们还将东瀛的主力舰一次性摧毁了十二艘,歼灭敌人二千余人。再者说,陈国损失并没有你们嘴中说得那般严重,何来有‘刚愎自用’之说。” 自从这铖怜上位之后,朝中几乎也就成了令王一派,与纪相一派。当然令王是站在太子一边,而铖怜这边大多是以先父及翁老在朝中的人脉,以及白津琮之前的旧部。最早令王的势力不足以与纪相抗衡,但久而久之,居然能僵持不下。 “令王的说辞,不也同样包庇了赵渚?难道这样的胜利用要让我要自损三百精英的东军,来取得?需要炸毁一个席安城的代价?令王手掌财政大权,怎会不知席安城可是我陈国重要的经济支撑!” “纪相这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并非我们要选择席安作为战场,而是东瀛想先从这里打得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若不是太子殿下神机妙算,知道东瀛的进攻地点与时机,那现在不要说一个席安城的富裕,就怕是整个东边的城市早就不是我们的了。” 文帝说道,“这件事,就听令王的。兵部下朝再与令王商讨一下之后的该如何,是调军资还是动人手。现在是国难,你们不把矛头对外,居然还吵起来。” 一朝天子怒。 下了朝后,铖怜便赶去了兵部。与纪相居然在兵部前碰了个头,“纪承相。”“令王殿下。” 兵部的空气瞬间冷到了极致。兵部侍郎文斐,副侍郎于春河。各是两人阵营下的人。其他官员连热闹都不敢往前凑,生怕就这样成了炮灰。 虽然不敢凑热闹,他们的争辩声多少还是从侍郎的房间传来。 “难道要让士兵不着装备,不持兵器就让他们上阵?纪相可真是会省钱啊!” “令王,老夫方才也同意要给他们物资的增援。” 铖怜的声音又响起,“难道纪相说的增援,就是把一些破损的物资给他们送去?这与没装备又有什么区别?让他们上前线去送死吗!” “令王,现在陈国的财力已经吃紧,钱不能用在这些上面?” 铖怜冷笑道,“现在还不用?等着什么时候用?议和吗?赔款吗?还对得起之前奋勇杀敌的将士吗!” 外面几乎是听得清清楚楚,原来看似书生气质的铖怜,也有这样强势的一面。不愧是摄政王,几乎条条句句就是在针对纪元甫。 “令王,陈国之大,并非只有东部受难。北边的地心城也刚结束浩劫,正需要筹建,南边的洪灾才过去没多久,朝中难道不需要发物资?还有西边一直有沙匪作乱。恕老朽眼拙,这些地方不也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北边的地心,太子殿下已经派人去了高丽说理,他们该赔多少是多少,这跑不了;还有南边,南边自古是鱼民之香,每年的夏季洪水泛滥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难道朝中今年就特别需要拨这么一大笔的款?当地有不少乡绅,就连州府,难道不能先拨款救济?再者最后的西边沙匪,与这个有何干,西军难道都死了吗!” 铿锵有力,句句见血。 纪元甫深知,这个摄政王就是来朝中干涉他的。别看年纪小小,居然城府这么深,难怪当年要被先帝令其父去乐州那般封地。“退一万步来说,席安城确实需要物资人力,但是新装备怎么筹集,兵部的库存方才您也细点过,完全备不出百余件出来。” “有百件先提百件,不够的让工匠连夜赶制,工匠不够的,去民间找打铁的师父!能调拨的地区先调配起来。还要保证军中的粮饷不能断。” 铖怜之所以会如此强势,则是因为白风的那两封影队的暗报。 她现在需要的物力人力,以完全的实力,去给东瀛一个下马威。其二,必须要在东瀛第二批补给队来之前,从高丽港出发,阶段后援! 时间只有给他五天! 那一边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白风才会如此急迫。 但是就时间上的拖延来说,纪元甫也不会让步,他猜想到铖怜对于时间的急迫,也同样是可能前线发生了他们两人想象不到的变故——太子焦急了。 终于里面的声音戛然而止,铖怜先走了出来,他知道那个纪元甫会在兵部拦他一定是知道了什么,才特地赶过来拖着他。从兵部出来,又折返回宫中。 余郭说道,“皇上现在的情况,不要让他太激动。” “呵,余公子。眼下有哪件事能让他不激动的?”说完,拖着疲惫的身子进了清和宫内殿。“皇上,臣方才从兵部回来。” “事情如何了?” “皇上,若不是您将黑令给了纪相,现在恐怕娍宁也不会这么被动。” 皇后难道一怒,“放肆。”倒是吓坏了一旁的太医和余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