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七零年代小美人在线阅读 - 第170页

第170页

    一听有人催着孙继东去,结果孙继东还不去,他就有些不乐意了。拉长个脸:“怎么回事儿?难道真应了那句,旱的会旱死,涝的会涝死?小孙就有人上赶着介绍对象,轮到咱们这样的连个联谊都不趁?”

    金叶头也不回:“您老人家就歇歇吧!往前数十几年,又不是没有人给您介绍对象。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都上四十岁了,哪那么容易找对象?刘大姐她们办的联谊都是年轻人,请您去干啥啊?”

    这在几十年后绝对是错误的话,男人到了四十岁,依旧是很有市场的,不存在不能去年轻人的场合相亲的说法。但是放在现在,则毫无问题。

    正常情况下,人家十几二十来岁、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为啥要嫁你这个够当爸爸的男人?难道是你条件格外优越吗(事实上,即使是几十年后,巨大年龄差在婚嫁市场上也是要其他条件来弥补的)?

    只不过几十年后,大家不会直白地表示出来,而且四十岁的年龄只是隐隐有些劣势,而不像这个年代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障碍。

    “嘿!怎么说话呢!”此君不乐意了,不过不乐意也没办法,他甚至没有真的要生气的意思。

    此君虽然在公安部这种单位上班,各种条件却非常普通。当年进公安部就是各种机缘巧合,而后十几年时间始终是一个小小科员(因为资历到了,拿的是副科长的待遇,但本身确实是科员),没趁着行情最好的时候找对象。现在再找对象,条件稍微好一点儿的觉得他没出息,根本不乐意。条件不好的,他又看不上,可不是耽误了么!

    这种从年轻开始做科员,始终无寸进,像是要在科员的位置上做到退休的人,好像每个办公室都有那么一两个。说常见不常见,说不常见又好像常常能见。而一般他们这样的人,脾气也比较好...不是真的好,就是没什么认真反抗的习惯。

    人家这么说,那就随便说呗,久而久之,大家对他们说话也就格外‘随便’了。

    金叶也不是真的和对方关系恶劣,所以又就着这个话头和对方开了个玩笑,等到对方又去抽烟了。这才对孙继东说:“我就奇了怪了,你怎么不和刘大姐说你有对象了。要是这么说,她准不会再找你了!”

    “小孙有对象了?”本来正在抽烟的那位,听到‘八卦’倒是精神一振,立刻又凑了过来。

    金叶想到孙继东的特殊情况,连忙摇头:“没有、没有,不是你想的那么回事儿...只是快有了。”

    “我还当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人撇撇嘴:“这种事儿谁年轻时候没有过啊!知道知道,还没对人家姑娘表示。”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金叶应付了两句,又看向孙继东:“要我说,东子你抓紧点儿,给人家姑娘表示了!我看人家姑娘对你也不是没意思。这种话,你总不会指望人家女孩儿先开口吧?”

    “别犹犹豫豫的,那姑娘真正是鲜果儿!没见过那么漂亮一姑娘!这样的姑娘永远不差献殷勤的男的!你当别的男的眼睛瞎,会看不到?”

    金叶此言是不差的,事实上,毛思嘉此时此刻就在被人献殷勤当中。

    出众的人总是会更受青睐,孙继东之前被女孩儿献殷勤过。轮到毛思嘉身上,狂蜂浪蝶见的只会比孙继东多得多。别的不说,光是她单位就有好几个小青年暗示过她了。

    只是她立场坚定,对人家没意思都会拒绝,这才一直风平浪静。时间久了,大家也渐渐当她是一朵‘高岭之花’,大家看一看就好了。至于说去摘,还是让等别的勇士吧。

    不能说这些人没有立场、毫无恒心,只能说身处这个年代,大多数的好感和喜欢都是很仓促、很浅薄的。这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有什么问题,纯粹是习惯的不同。当所有人见几面,觉得各方面合适就能计划结婚,那么自然很少有人考虑‘非你不可’的爱情。

    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考虑,后面放弃起来自然简单。

    “黄记者又来了?”办公室里有人注意到外面走廊上的动静,话是对旁边的同事说的,眼睛却看向了斜对面正在收拾东西的毛思嘉。

    这个‘黄记者’是三天前才第一次来旅游公司的,他本身是报社记者,报社安排了任务,让写一篇关于外国人的报道。想要出国采风是不太可能做到了,就有朋友让他去旅游公司采访采访。

    旅游公司也是这个时候少有的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外国人的单位了。

    于是他就找报社开了介绍信,来旅游公司这边采访。

    这个时候的记者是非常牛的!当然,几十年后官媒的记者依旧挺厉害(至于官媒之外的记者,自然衰退地厉害,经常一个稍微强一点儿的自媒体都打不过)。

    只是这个时候的记者强,和几十年后的记者强,那不是一个概念。常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很多几十年后的小年轻觉得言过其实。说到底,记者也就是一个受制于上司、受制于资本的存在。记者撼动什么大家没怎么见到,反而见到恰了饭之后任人随意摆弄的媒体。而这个时候说‘无冕之王’,那就真的是无冕之王!虽然不免依旧受到一些约束,但总体来说记者确实拥有能够改变什么的力量。

    这个年头,凡是记者出门办事,证件拿出来,那比一切身份都好用!没有人想要被一个记者点名,然后借助报纸这种载体,被全国人民都知道(这里只是指坏的名声被传播,好名声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