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铁血宋徽宗在线阅读 - 第252节

第252节

    第236章

    【英英,见字如面。我近来有些苦恼,略微有点失去对战争的激情。昨日涂了一身驱蚊水,去树林里蹲点设伏等待金国,他们居然没来,蚊子咬了我十几个包。我苦恼之处就在于,在时间线上产生的矛盾,我能否因为人将犯未犯的重大恶行而惩罚他?

    现在我已经改变了‘因’,宋朝实力强盛,金朝那些最有进取心的家伙被我消灭了两个,最后一个也近在咫尺。由‘因’产生的‘果’也不会出现,那么我为了这不会出现的果,而去屠戮一些人,是否会造成新的因?带来更加不可预料的未来?

    在某一个时间线上,我可以问心无愧的灭绝金朝的帝王将相,以及所有金国士兵。但现在我担心的不只是宋朝的形象,也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在臣子们以及金国眼中,宋金两国远日无怨,近日无仇,我有些贪婪放纵,以征战为乐。现在宋军并无同仇敌忾之心,对收服故土的情绪也不算十分高涨。军心虽然可用,但有些欠缺。就连我自己也有些摇摆不定。时间过去的太久,记忆有点模糊。

    黄河还好吗?

    我很想你。】

    五月十二日,王繁英在东京汴梁的皇宫中,烧着夏季的淡香,身旁有漂亮宫女打扇。好整以暇的读完这封信,看他字体虽然规整舒展,但有些许的懒散和纠结。十一郎为此苦恼的事似乎是个经典悖论,每个有机会改变世界和未来的人都会为此苦恼,起码有三个宇宙里存在这种‘回到大魔头童年时能不能直接掐死他’的哲学、法律问题。

    提笔写回信:

    【十一郎,对你的苦恼我感同身受,每一个能预见未来的人都应该为此苦恼。幸运的是我很少能预见未来,也不必选择‘回到大魔头童年时是否直接掐死他’这种艰难的问题。我支持你这次出兵,可以炫耀武力,进行实战,也可以亲自了解敌国。

    战争的结果有很多,亡国灭种反而是最少、最难做到的。通过持续的战争练兵、消耗敌国人口是个好办法,只要控制得当,对方就无法养成能构成巨大威胁的军事实力。这听起来有些残忍,却是长久之计,对宋朝很有好处。

    至于新的因,带来新的果这件事,你还陷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错误思想中,反思一下,亲爱的,如果有一个国家来攻打中原,掠夺财富破坏城池,只因为中原无法保有财富,与你是否侵吞、屠戮他们毫无关系。

    黄河决堤不算严重,波及了四十多个县城,幸好各地常平仓中都有粮食救灾,没有贪腐盗空。我已下令免税,以工代赈。船工、纤夫和其他流民都已经安顿下来。

    我最近睡得不是很好,不太适应。想枕着你的手臂。】五天后,五月十七日,这封从汴京城发出来的信,和当日的奏本一起送到军营中。

    太子正骑着马巡营,军营中物质丰富,士兵们情绪很好,正在用蹴鞠打发时间。太子停下来欣赏军中蹴鞠,忧心忡忡,对现在的局势格外担忧。翻身下马,让马儿自由自在的吃一会草:“叔叔此举虽然轻浮冒进,但臣工……”他们再劝谏几天我叔叔就要烦了,有完没完了。

    御前三衙之一的马帅狄说默默叹气:“唉。”辽金两国除了十二日的偷袭之后,这五天时间就有来有往的互相试探。而我们大宋呢,官家已经被群臣劝谏五天了。

    李纲满脸复杂:“官家有大勇猛大无畏心,为人臣子的也不敢疏忽大意。”

    后面跟着的文武官员虽多,却不敢说什么。当着官家面前进谏,劝官家,那合情合理,对着太子说官家的是非就不对了。

    太子又叹了口气:“李进偏偏跑来求见。”我都怀疑叔叔会被他气的拿东西砸他。

    李纲和狄说对视一眼,其他官员也各自以颜色示意,要不是李进来求见,官家又接见他,我们这些人本该在官家驾前待命,不应该离开官家的中军大营,陪着太子看球赛。李进准能激怒官家,私下口出狂言和当众冒犯不同,前者官家能少生点气,也能减少对李进的惩罚。

    球场上分了红黑两队,红队的守门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看起来瘦弱不结实,可是只要有球飞过来,这门将老而弥辣,能预判球的轨道,球飞出来之后他一抬脚就能给挡回去。

    火器营指挥看了半天,情难自禁的叹气:“我们的炮手要是能计算弹道,算的这样准就好了。”

    众人都深沉凝重的点头。

    童贯背着手优哉游哉的走过来:“何必都苦着一张脸,背着官家嬉戏享乐,又何必装作不敢独乐。你们在这儿板着脸,大伙踢球的也害怕,官家问你们到哪儿去了,依然是看球。”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公公辛苦。”

    “公公请坐。”

    “咱家不辛苦。郎君在这儿,咱家也不敢坐。”童贯背地里阴阳怪气:“李进这厮一门心思的相当魏征,可咱们官家道德高尚,高风亮节,为人也谨慎仔细,用得着有人在哪儿叨逼叨吗?”

    赵森紧张的问:“他说了什么?”

    童贯耷拉着嘴角:“李进说官家今日之举,真有当年偷跑出去当兵的风采,一点也看不出三十而立,何必求访海外仙山长生不老药,官家和二十年前一模一样,丝毫未变。只是现在京城中不同与往昔,没有一位为弟弟日夜忧虑的宣宗皇帝坐卧不安。他还说到,先帝在九泉之下,看见他如此轻浮冒进,拿身家性命和太子的性命,作千金一笑。”

    太子一手扶额,沉重的叹息:“难怪你出来了。”叔叔一定勃然大怒。他顿了顿,又说:“叔父的脾气在历代君王之中,是极好的,自他登基以来,只有战船图纸被烧,火器营被盗两件大案,朝野之间从未有人因言获罪。这李进倒是有能耐,专会激怒官家,借着官家的名望让他名留青史。”

    童贯沉痛的点点头。

    李纲有些恼火:“千秋自有公论,后人不会夸耀李进这种人,他连贤良都算不上。郎君,少陪,臣去弹劾李进。”利用先帝在官家心中的重要性说事儿,又故意说官家带着先帝的儿子出来冒险,这话说的摧人心肝,不是为人臣子应说的。

    赵森:“且慢!他是御史。”

    李纲认真道:“御史也该有节制。他算不得君子。大伙奉劝官家要善自珍重,不能冒险,都是一片忠心好心,官家不耐烦也忍着听了。李进却不是。”

    路过的魏季礼赞同这一点:“按理说丞相与枢密使不能来往,但你说得对,我与你同去。各自弹劾他不同的罪名,我选他扰乱军心。”

    中军宝帐中已经清场,除了破口大骂的官家和跪在地上挨骂的李进之外,只有两眼放空的史官。

    史官:我写的没有官家骂的快。而且官家已经从讲道理升级到纯骂脏话了。没有必要记录官家问候他全家以及威胁要刨他祖坟的话。

    林玄礼骂的口干舌燥,喘了口气,余怒未消,愤怒的锤桌:“你也配提先帝?凭你鼠目寸光之辈,也敢用先帝来要挟我!先帝在黄泉之中,九天之上安眠,朕不曾惊扰他,你们一个个的豆干胡说八道,扯虎皮做大氅,寻思吓唬朕?可恨你算是祢衡,你比祢衡拿无耻丑鬼还不如,金国却不是黄祖,朕不能借刀杀人除了你!”

    李进都被骂懵了,一听这话更是震惊迷茫,他就没想到官家居然也会借刀杀人。

    林玄礼:“拉下去。李进免去官职,贬为庶人,着三法司清查他自为官以来所经手诸事,若有一丝一毫的纰漏,从严论处。”

    随后平心静气,开始看京城中送来的所有奏本,先是王繁英的信。他正在‘不能屠杀当前时间线上并未犯罪的金国十几万士兵’和‘不杀人我来干什么’之间,左右横跳,纠结万分。现在连师出有名都算不上,这片土地虽然曾经属于唐朝,但时隔太远,连收复失地都不算理直气壮,定位有点模糊。没错,那就是练兵,不用有什么理由,纯练兵。既然各地军队每隔三年五载就要换防,何不轮流用金国这磨刀石磨一磨朕的刀呢。

    天授院除了拨款培养了一些天才,抓住了几个逼迫小孩苦读诗书骗经费的父母——神童不会被打的遍体鳞伤——之外,终于又遇到了一个得到天授的少年郎。

    以及黄河决堤的细致报告,知府和通判各一份。

    ……

    时间一转眼又过了十天,金朝的意思很清楚,和辽国硬抗死磕,一门心思要削去辽朝的斗志和气势,反而在战争中回避宋朝,下战书也不接,还有点躲着。

    林玄礼有点迟疑:“要不然,咱们占据四个州就行了??黄龙府攻不下来。攻下来也不好办。慢慢蚕食金国就挺好了。”

    朝臣们也很拿不定主意:“攻城还在继续。”

    “莫非是海军的威慑?此时斡鲁补应该受到海岸线已经被攻破的消息。”

    “金主若能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以保全自身,将来还会有一战。”

    辽主也硬气,就和金朝打的风生水起,十天时间里大小打了八仗,战损率几乎是1.5/1。

    辽朝的伤亡是1.5,而金朝是1,宋朝则只有攻城时的伤亡。

    在黄龙府附近的战争持续了一个月,所有的庄稼地都被踏平。

    倒伏的麦子让马和驴吃了个饱。

    金朝终于派出使者进行和谈:“辽主,辽朝三十万军队,金朝只有二十万军队,双方可以损耗殆尽,而金朝百姓全民皆兵,都可以保卫家园。到现在为止,宋主坐山观虎斗,倘若贵国与我国拼一个两败俱伤,岂不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宋主收服了燕云十六州,未必不愿意多收服几个州。从地图上来看,整个辽国南境都贴着宋朝,而金国靠近宋朝的位置不多。”

    敖卢斡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宋朝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威胁,一个几乎完好无损,没在战争中遭遇损失的威胁。

    现在所取得的成绩、收服的土地已经足以树立自己的威严,战况也已经驱散了此前七十万大军被击溃的耻辱。军中中暑的士兵有点多,是时候撤军了。

    金朝又派遣使者对宋主致敬:“辽朝阵亡士兵五万余人,宋朝只在攻城时遭遇反击,死了一千余人。这偌大的差距,官家就不担心辽朝多想么?自宋主御驾亲征以来,我主屡次退避,辽主不会怀疑吗?宋主应下辽主的邀约如此之快,斩城拔寨如履平地,到现在兵临城下偏偏被黄龙府挡住,攻不进去,这合理吗?辽主的动向,以及用兵,金军屡次收到情报,其中必有蹊跷。”

    林玄礼:凸(艹皿艹  )。

    [我以为你尊重我,敬畏我。]

    [正因为敬畏才要耍阴招来害我!]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24  03:42:30~2021-04-25  02:45: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妖  10瓶;冥姬  5瓶;明月碧水间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7章 官家说得对

    金国找的挑拨离间的切入点妙极了,他们为此铺垫了将近一个月——不还击,不咒骂,甚至漠视了宋朝这家敌人。

    来往于宋金之间的使者,是否在私下达成了不便为外人所知的协定?

    只要宋军保持实力,就能引起辽国的忌惮。一枝独秀就是最大的威胁。更何况宋朝还独占着最先进的火器,辽军中肯定也探听到了火器在战争中的功用。

    林玄礼心说,如果我是敖卢斡,我指定怀疑赵佶不安好心,这货一年到头就热衷于趁火打劫和搞小动作。“诸位臣公,朕觉得金使说的话,不无道理。我八年前虽然见过敖卢斡,那也是个是实实在在的好孩子,但我们终归没到推心置腹,互相深信不疑的程度。”

    这么鸡贼的主意,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辽国肯定会紧张,这和信任以及相互之间的观感毫无关系,这是国与国、军事与军事之间的问题,在江山、州城面前,两国之间的感情再深,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功勋、土地和人口重要吗?

    李纲深思熟虑的半个时辰:“金国这一计,恶毒极了,但一定好用。臣以为辽主年少,不仅主少国疑,他也会疑心邻国。”

    狄说和其他军指挥使纷纷点头:“官家说得对。”

    “如今宋军最强,实力保全完好,辽金两国损兵折将,伤亡不小。辽主或许对官家并不存疑,但辽朝官员必然要担心大宋趁机索要城池。”

    “臣以为是时候退兵了,占领金国土地这件事,适可而止,过些年再来开疆扩土。”

    “官家,自古开疆扩土,很难一挥而就。”

    魏季礼道:“昔年三苏各写《六国论》,苏洵写的最佳。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金主如今是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大宋的太子贤德仁勇,金国的太子却资质平平,他们又要有内乱。官家不必心急。”

    “朕只让你们议论辽国会不会上当受骗,你们都快开始定班师回朝的时间了。”官家揣着袖口,郁闷又深沉的叹了口气:“金国做足了姿态,就好像我们与他们有什么干系似的。这倒是叫人有口难辩。唉,凭空污人的清白。”

    赵森劝道:“叔叔暂且安心,宋辽联军来袭,扰了金国祸起萧墙的局面,等到退兵之后呢?”

    说到退兵之后,群臣都有些设想:“退兵之后金国自然是团结起来,共同抗敌。”

    “失却城池、家眷为人擒获的七位亲王,从此后不能抬头做人。”

    “斡鲁补想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有意消灭威胁的事,必然传出来。说不准会有人叛投辽国。”

    正在推理和臆测之后会发生什么。“启禀官家,金国又派来使者。”

    林玄礼翻白眼:“这次又是什么破事?”

    “有十几车的东西。使者说是宋军中的俘虏送来生活物资和行囊,一些金人每餐必备的吃食。使者要求见官家,请问什么时候能放诸王的家眷、都统、副都统、将军们回去。”

    但谁知道那些车里装的究竟是什么呢?只要满载物品的车进了宋军大营,在辽国看来就是私下达成交易的又一条证据。拒不接受要他们原路返回看起来也没好到哪儿去。

    林玄礼:“见。叫耶律贺过来!嗯……金人每餐必备的是什么?”这里也没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啊。

    ……

    辽主敖卢斡缄默良久,温和的对亲信们说:“我相信宋主不会对辽国反戈一击,他不是那样的人。”

    亲信们:“宋主上次趁火打劫,割走了燕云十六州。”“宋主和金国远日无怨,近日无仇,要不是为了浑水摸鱼、趁乱取利,他来干什么。”“宋主下令出征时,是为了占金国的州城,但现在情况有变。”

    敖卢斡道:“金国盗取宋朝的火器,此事属实。”

    他心里倒是不沮丧,这次战争已经取得了他想要的成绩,士兵们斩获很多,对自己这个年轻的、刚开始亲政的皇帝有些加倍的敬畏,之前辽军距离中军最近的一个人,只有七百步距离,自己挺住了没动,这就比先帝好得多,武将们终于折服。

    而就在昨天,也收到了西辽皇帝耶律大石道贺的书信,书信中比往昔更尊重自己,辽国的威严重新树立起来了。目标完成。

    “属实不假。但宋朝的海商做了二道贩子,转手卖给金国,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是啊陛下,去年来朝贡的大食使者还提到,他们阿拉伯国不远千里买了些火器,运回去在战场上一用,震的对面十字军高呼天使降临。”

    “后来他们发现自己军中有伤亡,改口说对面使用了地狱中的魔鬼的力量。”

    “真够没准谱的。”

    敖卢斡忍俊不禁:“朕认为宋朝不会趁乱渔利,宋主不是见利忘义的人,先帝那样坑害他,他还不是协助辽国,没坐地起价。嗯……我相信他,恐怕三军不能信服。”

    丞相忽然眼睛一亮:“陛下,若要让三军信服,让辽宋之间不生嫌隙,臣有一计。”

    敖卢斡惊喜道:“国老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