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八零团宠小福星在线阅读 - 第61页

第61页

    也是五年级,说不定我们可以一起上初中。

    第38章

    也是运气好,温路带着温善善很快遇到回刘桥的三轮车。

    一条蜿蜒小路颠簸着回到刘桥,等两人拎着衣服跨进温家院门已经夕阳半沉。

    隔壁的春香姐听见他俩动静,从厨房探出头,张口笑问:“回来啦?这一天都上哪儿去了瞧不见人,老太今天在院里坐了半天。”

    温善善抿唇腼腆一笑,温路含糊答了一句去找大哥。

    是了,温央在县城上班,并没有说错什么。

    其实直说去一趟县城并没有什么,但刘桥什么不多,碎嘴的长舌妇最多,尤其不忙的午后,搬着板凳聚在一起,从村头唠到村尾,谁家都跑不掉。

    一旦出去一趟,还是为了买衣服,善善在这些人嘴里指不准被说成什么样。

    所以他们对外一致只说去找大哥,坐三轮也给了乡亲路费钱。

    温路最烦这些妇人,一天到晚叽叽喳喳说些有的没的,善善转好之前她们要说就说,好几次当着他的面喊傻子。

    以前春香还和他们一起玩,这两年也同她妈加入这队伍,他就不爱和她多说什么。

    春香见两人不想多说,也就没继续问下去,回到屋里继续做饭。

    这时温久山还没回来,最近他私下又接了几个私活,倒不是说日子紧巴,毕竟之前家里只有他一个拿钱人的时候也过来了。

    这不马上两个孩子都要考试升学了,万一两个都考上了,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温央刚工作一年,拿的钱并没有很多,不时还会贴补家用。

    孩子也大了,也该成个家了。

    要不是一路上学,放刘桥早结过婚了,估计孩子都能跑了。

    温路把东西交给温善善,然后自己钻进厨房开始烧晚饭。

    温善善拎着东西进屋,温老太正巧坐着,听见动静就随便问了几句,温善善一一回答。

    末了,温奶奶突然问道:“你哥接你们的时候身旁是不是还有个小姑娘?”

    温善善愣住,想起二哥说过家里人不喜欢葛娟姐,但看奶奶说话的样子很是笃定,她嗯了一声点头。

    温老太叹气,转而问:“觉得那姑娘怎么样?”

    初次见面,虽然相处中间有过几次小小的别扭,但总的而言,温善善对她印象不错。

    她回想后说:“jiejie挺好的。”夸奖一句,也没有刻意多说什么好话。

    温老太不满地哼了一声,恨铁不成钢说:“谢如敏那孩子除了字不识几个,哪一点不比那个强,你哥也是个没心眼的,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姜还是老的辣,那次见面只是聊了个把小时,温老太就猜出了那姑娘的心思。

    他家也不要求门当户对人家姑娘必须也是个铁饭碗什么的,但最起码人嫁进门,不能总想着贴补娘家啊。

    好几次说话都透露着要帮衬娘家不争气弟弟的方法,这可要不得。

    老家长安排儿女亲事习惯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还深深刻在骨子里。

    自从觉察出葛娟的坏心思,对她愈发不喜欢。

    不过也只是抱怨,毕竟现在她也不是当家做主的人,和儿子孙女抱怨几句就差不多了。

    晚上吃饭,温路也提到了白天的事,就着闲芋头根子摇头说:“大哥那对象不好,心思眼子多,对小妹也一般。”

    被突然点名的温善善猛地抬头,一般吗?还好吧,第一次见面很客气啊。

    温路轻轻敲了一下她脑袋,“废话,你当然看不出来,不然你哥这些年比你多吃的饭都进狗肚子了?!”

    温善善小小撇嘴,按现实中的年纪,她明明比他大。

    温久山对这件事的态度一直跟着温老太走,母亲反对她反对,听到小儿子也表达了不喜,估计是真的不合适。

    他家人口不少,尤其最小的善善是个软性子,要是以后来个招架不住总想往外搬的大嫂,那还得了?

    饭桌上除温善善的三人默认达成一致意见。

    “我还是觉得谢家那姑娘不错,人也不错,还伶俐勤快。”

    温善善低着头不作声,默默吃完一顿饭。

    七点多全家洗漱完,温善善做了会儿作业就上床休息了。

    睁着眼看向屋顶,辗转间察觉屋外有清明月光透过窗子照在屋里地上。

    明天应该是个好天气。

    朝阳初升散去一整夜的黑寂,清晨的枝头鸟鸣不绝,温善善起身时已经快八点了。

    如常家里只剩温奶奶和她两个人,吃完留在锅里的早饭,她站在柜子前犹豫。

    昨天买东西的时候她想着今天要上山看她,等真的到了今天,她又纠结。

    村里人都说上山危险,她也是知道的,而且只是过去这几天,她已经记不得上山的那条路了。

    她一眼看去柜子里摆放整齐的小袋果丹皮和桃酥,最后还是决定去一趟。

    今天不似昨天炎热,九点多的太阳照在人身上是恰好的舒服,并不晒人。

    她换上长袖长裤,果丹皮和桃酥各带三四块,又抓了一把水果糖放在身上。

    路上没碰到什么人,穿过小树林时,温善善还摘了几颗熟透的桑葚。

    她记得那小屋是在半山腰靠下的地方,凭着模糊记忆,温善善扶着随手捡的粗树枝向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