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刽子手与豆腐西施在线阅读 - 第11节

第11节

    她咋不说说她那天擀的面太硬卤子太咸呢,四样咸菜也是大盐萝卜、大盐芥菜、大盐豉豆和大盐黄瓜。看人黄家这些小菜也是时令蔬菜做出来的,可花样就是多,味道可好。荣家可不靠嘴里少吃省那点银钱,家里几个爷们儿都爱吃点好的,以前石燕子是实在不擅长这个,那她也经常买些馆子里的东西回来丰富下餐桌。后来邹婷兰接受家里饭伙,那质量更是直线下降,还不舍得花钱吃馆子,好在荣家几个爷们儿都是在石燕子手下熏陶出来的,倒没觉得差距太大。只不过是荣大不大回家吃,荣老爷子也是总出去打零食喝小酒,就是苦了石燕子和荣二了。

    因为两个儿子没分家,吃过饭后豆芽儿刷好碗盘又把餐具放回嫁妆箱子,这些东西都是预备给以后小两口自己过日子时使唤的,和爹娘一起过的时候吃用都是公中的。

    邹婷兰多少有些羡慕豆芽儿嫁妆丰厚,虽说她出嫁时老娘也把聘礼多给她陪过来了,当时她还觉得自家到底是读书人家,明理。到了婆家她腰板子也硬气,看看我娘家不止门第高,而且还不贪图你们的。当初婆婆给大伯子订了卖豆腐的黄家,她心里那优越感更浓了,只没想到大伯子自己贴钱聘媳妇,她还暗想这黄家又是常年有病的老娘又是刚回家的大哥,这嫁妆肯定得克扣大半,这样新娘子进门也是抬不起头来,谁知道黄家不止把东西都陪回来了,还不知道在哪淘腾出那么多稀罕物件,

    虽然心里泛酸,可她一直自诩是贤惠媳妇,顶多是晚上回去的时候在被窝跟自己男人嘟囔两句。

    “看看大嫂自己嫁妆把的那个紧,早饭吃完赶紧就把家伙什儿收个严实。这要不是吃喝放不住,估计也都得压了箱底子,都进了荣家门了大家就都是一家人家了,哪还用分个彼此。”

    她那会儿进门第二天就把东西摆明面上了,除了细软,现在家里用的盆盆坛坛就有她的嫁妆。

    荣二哼了一声,把身子转了过去蒙头睡觉,心想就你娘家陪送的那几个破瓷烂碗,杂货铺里一把铜子儿拿一摞。要不是娘怕她面子上不好看,早就想换下去不用了,还说什么有钱用在刀刃上,居家过日子的一套家伙什儿都没有,那过的是什么日子。人家都说娶了婆娘热炕头,有吃有喝日子美,他这媳妇娶回来就觉得娶了个钱匣子,这日子不管吃穿用度还是什么的反倒越来越不美了。

    让她别那么节省,丈母娘反倒过来训了他一通,什么外面有个搂钱耙子,家里就得有个装钱匣子,能挣住也得攒住,不然以后儿孙也不待见。爹都要被刻薄死了,儿孙还装什么孝子贤孙啊。

    荣二虽说有些不满媳妇的作派,可看在岳家门庭上也不想去太计较,再说两口子过日子哪那么多顺心顺意的,不像隔壁卖鱼的杨七郎一样跟他媳妇成天不是打就是骂的就行了。

    不过今儿大嫂一进门嫁妆一亮,又从两人的行事作派,荣二这心里怎么琢磨怎么不得劲儿。心想以后自家娃千万不能订什么娃娃亲,看他娘以前就想给他们哥俩说个读书人家的媳妇,以后没准还能改换门庭,可这俩媳妇进门一个比一个糟心。

    他们哥俩也算是能干的了,真应了那句老话了,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不过大哥这回算是掏上了

    ☆、第23章 改乱码

    三朝回门,石燕子这顿张喽!

    高兴啊,这媳妇娶的美,这三天吃的一家上下是肠满肚圆,连她那不是玩意儿的大儿也是一脸的餮足。

    私下里她还问过大儿,这媳妇中不中,大儿竟然还和她瞪眼。幸亏这几天她天天晚上去贴墙角,那动静那个大,腿都站麻了屋里都不消停,不然她还得以为他这是不满意呢。

    石燕子还偷摸塞给豆芽儿一个小银元宝,说是想再给娘家添点啥也行,自己想买点啥也中。因为俩媳妇明面上她得不偏不倚,可人哪有不偏心的,她就是中意芽儿。

    豆芽儿才没像一般人那样推三阻四又说什么不好的,而是搂着石燕子的胳膊腻歪的说:“娘真好!”

    老人偏爱你,为什么要往出推,难道非要做那个被冷落的才能显出贤惠能干来?不相信谁愿意做那个被冷落的,看着老人喜欢别的自己在一边干看,反正豆芽儿就喜欢被人疼。

    石燕子这辈子都没闺女,两个媳妇都不贴心,好容易娶了个自己得意又和自己近乎的能不喜欢么。一出门跟左邻右舍说的都是大儿媳这样乖,大儿媳那样好的。

    都是一条街住着,这边荣家一开门有啥事,那边黄家就能知道,晓得闺女得长辈欢心日子过的好,黄家几人心里妥帖不少。期间豆芽儿成亲第二天,豆皮儿不适应,还跑荣家腻了大半天。豆皮儿长的好嘴又甜,哄去石燕子不少好吃的,邹婷兰又酸酸的说什么娘家现在就开始来打秋风了。

    荣家三天没杀猪,怕见血犯忌讳,荣大也只属于一个小吏,有个三天婚嫁已经算上头给面子了。而且小户人家哪说能闲下来,闲下来就等于没了进项,第四天开始就一切归于正常了。

    三天回门那天豆芽儿还是没见到那个妹夫,不是没来,而是送豆苗儿来后,只在门口和长辈们打个招呼。豆苗说就算是结婚这三天,夫君也是勤学不坠,说起来还与有荣焉。

    豆芽儿就想,每回一沾上到岳家那那王继祖就勤学不坠,估计每逢这种日子学习都跟开了挂似的得分加倍吧。

    不过豆苗儿这回回门可赚足了面子,小青轿坐着,丫鬟伺候着。还说什么家里长辈说了,路走多了脚大,活干多了手粗,她们王家奶奶只要拨得了算盘珠子掌得了家就行。那小情儿傲的,就跟从山沟沟一下飞到中南海一样。

    还亲切的抓着豆芽儿的手,说好歹咱们姐俩是嫡嫡亲的双生子,以后有什么事情就去找她。后来好像想到什么,又说自己现在又学管家又学管账,还得孝敬长辈督促夫君,怕是忙得狠。

    豆芽儿也很识趣的说出嫁女有事也是找父兄,不会麻烦同样出嫁的姐妹,这丫头才暗暗舒了口气,只是豆芽儿这心却凉了一大半。

    好在父母兄弟和她一样亲昵,就连不善言辞的爷爷都殷殷嘱咐了不少,又让豆芽儿这心里满满的,热热的。

    荣大也是人精儿,估计也看出来点,从来也不提小姨子的事,倒是和豆皮儿现在处的哥俩好,和豆粒儿也能闹到一起,有时候还把豆粒儿抗起来闹腾。

    他那个前面留下的大儿子听说也比豆粒儿小不了几岁,只是一直没见过,李菊花还偷摸问过她,但豆芽儿也不太知道。荣家谁也没提过这事,她也乐得装糊涂,她才不乐意当什么现成的妈呢。记得以前看书时,好多女主穿过去当后妈当的风生水起,也可能是她凉薄吧,总觉得怎么也不如亲生的。听说那小子和外家还亲,指不定怎么回事呢,要是以后都不回来的更好。不然以后自己有孩子了,家里人对那个比自己的孩子好,或者荣大更看重长子,那她都得气死。

    她是不太在乎少吃一口多干一点,但条件必须得是看重她关心她喜爱她才行。

    缺爱的孩子你不懂。

    荣家几日不杀猪,大家也都知道东家有喜,连黄家这几日的汤底料也是在别家买的,算着三日过去了熟客们又都聚回来了。

    大早上的大家个忙个的,公公出去收猪,小叔子和婆婆忙着杀猪,邹婷兰也帮着收拾下水摆摆档口。荣大和老爷子更是甩手掌柜的,不是忙不过来根本不可能伸手。

    就豆芽儿一个闲人只能洗手做饭,早知道荣家对饭伙不精心,没想到却是饿着肚子干活。想着都是出力的活计,也没做稀的,一锅二米干饭,照例几样小咸菜,红烧豆腐,rou片干豆腐炒尖椒。

    抽空大家伙吃了饭,荣大就去上差了,邹婷兰看看饭桌撇撇嘴,心想真够照顾娘家买卖的。其实这豆腐和干豆腐都没花钱,豆腐是卖剩的李菊花让豆粒儿送来的,干豆腐也是豆皮儿研究怎么做时做坏的,薄厚掌握的不太好,想着都是亲戚不挑理,又都是干净的好东西,送来让尝尝。

    石燕子觉得豆芽儿和她亲,现在婆媳俩跟娘俩似的,又一贯觉得黄家好乐意和黄家近乎来往也多。不像儿媳妇娘家清高,一副不占你便宜少来凑合的嘴脸,她觉得亲家就得和络才对。所以每回黄家送点什么东西她都大方的收着,也不特意回啥礼,有时卖不出去的心肝肚肺血肠骨rou什么的就送点,这不刻意,有来有往的两家处的更近乎了,现在这一片谁不羡慕他们亲家亲香。

    要是像二儿媳娘家那样,说是不占你便宜,其实是怕人家占自己大便宜,也处不到一起去。太刻意或者每回都是重礼也不是咱们这样人家能承受得起的,就跟人黄家似的,干点啥都想着你,那才叫人心里妥帖呢。

    荣家院子大,想着家里俩儿子,又有眼光,早期就买了隔壁院子通成一处。铺子上一早起来就得杀两头猪,放血剃毛后就得拆骨分rou了,豆芽儿也在院子里洗衣服,跟石燕子逗趣的说:“娘,给我娘家留的骨棒要rou厚的啊!。”

    豆芽儿长的娇气又会撒娇,特别招人稀罕,石燕子嗔她‘事儿丫头’。

    “哪回不是厚厚的rou啊,你这丫头还挑理,看我一会儿上你娘那不嫌你家碗小的,一碗根本喝不饱。”

    豆芽儿又回道:“哪还用上我娘那啊,一会儿就给娘炖上一锅,喝个够。”

    “那不成啊,那是喝你们黄家的,你炖一锅不得喝咱们自家的了,不行,喝自家的没滋味!”石燕子本就市井出身,做买卖又练的圆滑,嘴上最好插科打诨。以前和二儿媳说不到一块,不是她娘说就是规矩怎么样的,就跟娘家哥哥多读两本书都读她肚子里一样,他们荣家怎样还轮不到邹家的规矩来管。

    芽儿就不一样了,哪句话都能说到她心坎里,还愿意陪她唠嗑,整的她现在整天笑脸盈盈的。

    ☆、第24章

    豆芽儿和婆婆二人混混合合,邹婷兰就满心不顺气儿了,这家业以后是她们二房头儿的,俩人这不都是在大方她们家东西呢么,多大的基也架不住有耗子这么掏啊。

    “那是,嫂子娘家来拿货,肯定要给个关照价的。”

    邹婷兰笑语盈盈,好像把话说的很敞亮,可豆芽还是石燕子哪个不比她的脑瓜儿够转,哪能听不明白她话里什么意思。

    豆芽倒无所谓,别看她嫁进荣家没几天,但家里事儿也看出个大概。荣大是继承的老爷子的衣钵,不出意外以后是一直要吃官家饭的,家里这摊买卖不管挣钱与否终究是小买卖行当。先不说荣大看不看得上,就算看得上,看他和荣二兄弟俩的近乎劲儿,他还能占着公差再霸着家业,把嫡亲兄弟光身撵出去?!

    就算荣大想,荣家的家长们也不能干,石燕子话里也露过口风,大儿有出息,买卖就给没啥能水儿的二儿了,但真分家那天绝不会亏了大房,会在其他方面找补的。豆芽估计邹婷兰也明白这个意思,所以把家虎一样把买卖攥的死紧,豆芽本身又不是太过在意金钱能计较的性子,更多的是看在婆婆的面子上不愿意多计较,怕老人们跟着cao心闹挺,所以也就一笑而过了。

    但石燕子不这么想啊,这家还没分呢,她想交谁给谁容得你个当儿媳妇的插嘴么。况且凭黄家人的人品,又怎么会占这一斤二两的便宜,结亲后还来光顾就是为了捧亲家的场,就算她不要钱,也肯定得找补回来。而且她如果一次两次不要钱的话,三次人家再不待磨开脸来的了。这种事情但凡有点心思的都心里明白,都是买卖人家,亲戚来可能一次不要钱,但二次肯定不能让人折本的,这和平日窜亲戚走礼份是两码事。像荣家和黄家这样混合的,就是不挣钱多搭点,因为黄家回去也是买卖,不能因为两家搭亲,你就白拿人家的东西回去换钱。

    同理也是,总不能因为黄家的闺女嫁进荣家,黄家就要管荣家一辈子的豆腐吃,但要是卖不掉的或者是有残次的,第一个还是想要送给亲家,不会便宜旁人去。

    所以邹婷兰这话和明摆着要钱没啥区别了,和明告诉你别来占便宜一样。

    若是以前她说这话石燕子可能不太会计较,不懂事可以慢慢教,不明理可以慢慢学,毕竟以前她那个娘家确实太小家子气了,她当婆婆的不就是要调、教儿媳妇么。要不怎么说女人多了是非多呢,现在石燕子更得意豆芽儿,自然不爱听她挤兑豆芽了。以前觉得放放权享享清福,现在就觉得二媳妇没把她这婆婆放在眼里,她还没死呢家也没分呢,她如何行事哪里用得着她一个当儿媳妇的来指手画脚。

    但石燕子终究是个拎得清的,就算偏心大儿这一房,可这二儿子也是亲生的。今天她要是训斥了二儿媳,回头儿子就得和她干架,她当娘的就得帮孩子们维持,总不能眼看着孩子把日子过浑呛了。但她也不是啥能受窝囊气的主,更何况还是个当小辈儿的,她拉着豆芽儿假装没看见邹婷兰一样,又割了一副护心rou扔进rou骨头堆里,说:“这rou一会儿让你小弟拿回去给你娘补补,以形补形,你娘虽然见好,但身子骨终究差着些,伙食要精细点儿。以后你娘家再来人取大骨,就顺手带回去一副心肝儿。别跟娘谈钱,咱们两家这关系不说这个,你娘身子骨壮实了,你也能踏踏实实的孝敬我这个婆婆不是。”

    一副护心rou价格快比上那一篮子的rou骨头了,摆明就是连搭带照顾,豆芽儿见婆婆是真心的,看她的面子这么照顾婆家,心里对石燕子更加亲厚。

    “娘你太好了!我嫁了人离了娘,老天爷又送了我一个亲娘来爱护我!”豆芽儿拉着石燕子的胳膊宝气气的撒娇,想着以后更要孝敬她不负这份厚爱,她就是这种人一我十的性子。

    石燕子也吃她这一套,被豆芽儿揉搓的心花怒放,恨不得黄家来人买堆骨头搭头猪都甘愿。斜眼瞄了二儿媳,别怪自己看不上她,当初她何尝不是也这样抬举过她,都是一样的儿子一样的媳妇,就算她偏心,但表面上也肯定要做到一视同仁。

    可老二家的当初怎么说的,予惟不食嗟来之食,当时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特意问了胡同口专门代人书写的老书生,知道咋回事儿后气得她一个倒仰。咱小户不会说这些花里胡哨的,就想着一个亲戚两个帮,邹家有难处了要伸把手,哪知道人把好心当施舍。

    这一句话把生龙活虎的石燕子气的两天没起来炕,以至于她大字不识的粗鄙妇人,牢牢的记住了这么一句文嗑,只要一想起来还眼冒金星呢。冲这事她就看出来了,老邹家都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不说别的,两家自从娃娃亲定下开始,哪个年节礼不够他邹家吃个一年半载的。

    有这志气当年怎么不把东西就扔出来,现在看俩儿子要出头了,又怕下等亲戚去沾光了,我呸,什么人性啊。她们荣家虽然出身不高,但小日子过的也得劲儿,这么多年过去又经了这么多事她也想开了,望那么高的远山没用,一家子和和美美幸幸福福的才是正经。但媳妇都娶进门了,不能因为不喜欢就磋磨人家,能教就教,不能教就眼不见为净吧。

    石燕子被气到了,邹婷兰也觉得窝火,她再怎么扒扯不也是为了这个家过的红火么。可看婆婆怎么行事的,反倒搭的更多,摆明了给她难看。但她做儿媳的难做又没法指责长辈,只盼望婆婆以后长点心吧,毕竟这份家业以后是她们二房的,别到最后留个空壳子给她们,还美其名曰分了个挣钱的买卖。

    豆粒儿来的时候带了李菊花做的豆腐皮儿包子,一个个摆在食盒里,豆腐皮儿薄而透,衬出里面红红绿绿的馅料煞是好看。石燕子一辈子大大咧咧做不来精细活,却最是喜欢这种精巧玩意儿,一时把她喜欢得不行。

    豆粒儿也是嘴甜的,也不叫亲家大娘,跟着jiejie亲亲热热的喊娘,还说:“馅料都是我帮着娘亲弄的,也学了七七八八,亲娘啥时候想吃就说,我给您包妥了送来。”

    荣家一家的爷们哪有一个这么贴心的,在外面倒是人五人六油滑世故,回来对着家里娘们儿就都跟据嘴葫芦一样了。豆粒儿又随了李菊花有副好长相,把石燕子爱的什么似的,又拿点心又拿果子的,又是把邹婷兰气的够呛,她家里两个苦读的哥哥都没吃上这么好的,人家几句好话就哄走这么多东西。

    等到豆粒儿走了,石燕子转头对豆芽儿说:“芽儿呀,早点给娘也生个这么爱人的娃,能抱上这么稀罕人的孙子,娘这辈子才算圆满啊!”

    这片儿人都晓得豆粒儿是jiejie豆芽儿一手带大的,孩子不仅知礼懂事人情也不差,就算没上过私塾,代人书信也没问题。石燕子这年纪,一般人家早就子孙绕膝了,她倒是有个孙子,可就是个惹气的货,现在只指望最得意的儿媳妇再给她生一个,才能安慰她受伤的心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另一个媳妇儿当然就不得劲儿了,红果果的差别待遇啊,进门子也小一年了,就没见婆婆对她这么近乎过。以前没比较倒没什么,她自己心里也觉得到底不是亲生的,叫娘也是隔着肚皮的,本身也没当石燕子是亲人来对待,不过就是相公的娘亲罢了。可石燕子和另一个媳妇亲近,她又觉得不是滋味了,两个都是媳妇对另一个好,又觉得这是差别待遇了,却没想想自己也没有拿真心换人心。

    ☆、第25章

    再说荣大前岳家,家里几个人也坐在一起商议着,研究该不该把黑蛋给荣家送回去。按说新媳妇进门时孩子就该给新母亲磕头,但黑蛋姥娘家不是对荣家心中怀恨么,刚开始想把持住他们荣家长子嫡孙让他们糟心。想着荣家家宅不安,荣大一直孤着也算给女儿一个交代,谁知道荣家良心果然坏透了,这才几年呢就又给孩子找个后娘。新媳妇娶进门了,前妻家却连个招呼都没打,也没说给她家闺女上上坟新媳妇执个妾礼。

    一是心里憋气,二是想给他们上点眼药,成亲也没把孩子给他们荣家送回去。想着荣家若是来接,郭家就要跟他们掰扯掰扯,黑蛋以后怎么办,荣家那一摊子以后又是谁的。可除了几个月前来的那个小吏,荣家人不管是谁压根连个面儿都没照,果真是粗鄙人家狼性十足,连长子嫡孙都不放在心上。当初也是看走眼了,还以为是勤劳良善人家,早知道就不图意荣家那老头子的关系,最后把自家孩子给坑了。

    按郭秀才的脾气,既然荣家混不在意大孙子,那郭家就养到底,让他们一面都看不到。可郭家儿子媳妇不干啊,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家白养着算怎么回事啊,本想着能拿一把荣家,可人家压根不买这个帐,这不是算计别人把自己个儿给搭进去了么。所以一看荣家一点接人的意思都没有,郭家儿子媳妇就急了,自家几个孩崽子还没吃上几顿饱饭啊,差啥给别人养活孩子,赶紧哪来的送哪去。

    但这么久黑蛋已经被他们养合心了,孩子又不爱回去,郭家想着也不能这么白白便宜了荣家,就这么那么的嘱咐了黑蛋一通。

    豆芽嫁进荣家也有些日子了,新媳妇的新鲜劲儿过去了,也要刹下心踏实过日子了。豆芽儿是干净惯了的,荣家迎新媳妇倒是翻新了下屋子,可边边落落的却不那么彻底。又因为现在家里伙食是两个媳妇轮流做,荣家原先的一些作派她就有些看不去眼儿,其实不是她事多,讲究着也能对付过,可婆婆石燕子发话了,就让她使劲儿捯饬咋可口咋来,别省着别心疼。

    别看石燕子不会做,但东西是一样不少置办,该什么季节买什么东西全得很,光咸菜和腌菜就两大缸六七坛,食材不少就是都让她做瞎了。可这么多年精细日子过惯了,做不来糟蹋粮食的事情,只好想办法在原有基础上深加工一下。

    就比如那些大盐芥菜吧,豆芽把它们切丝用水使劲把里面的盐分揉淡,切了多多的葱花,炸了油汪汪的辣椒芝麻油拌咸辣鲜香。又切了些rou末,做了个rou臊子疙瘩头,也是咸香。荣家最不缺的就是rou食了,但往日不是炖rou就是烀rou,豆芽儿用rou皮儿做了个皮冻,用蒜泥陈酱和新炸的辣椒油调了香汁儿。

    这个时代冬季基本不要去想什么蔬菜瓜果了,都是秋季自家储存起来的,豆芽儿吃清淡的习惯了,又做了个干炒干豆腐土豆白菜片儿,晚上她做的烙饼,怕口干又甩了个蛋花汤。虽然有两个是咸菜,但被她调的味儿可好,四菜一汤,在他们这样的小家小户来说算得上丰盛了。

    豆芽儿炸的这个辣椒油是有秘方的,还是上辈子吃凉皮儿担担面的心得,她一直有点小洁癖,嫌外面买的东西不干净,特别是大油的东西,谁知道会不会吃上地沟油啊。可是凉皮儿的辣椒油实在让人无法抗拒,那时候网上什么搜不到啊,想买个媳妇儿都不难,搜个配方更不在话下了,她动手能力又强,几次就抓到精髓了。

    这辣椒油一炸能香一条街,豆芽儿今儿做的不多,可也满院子飘香,石燕子顺着味道寻过来,看见这么一桌子饭菜就饿了。现在外面天还是大寒,刚才干活不觉得,一进屋暖活过来了,又闻味儿这肚子就开始叫唤了。干出力气的活不比别的,体力消耗的大肚子空的特别快,饿起来真是抓心挠肝。

    “芽儿你这做的都是啥,咋这么香?”

    豆芽儿端了满满一盆烙饼进来,上面还盖了一块干爽的麻布,热气透过布料蒸腾着,这会儿外面飘了点小清雪,从灶台那屋到堂屋有几步路,豆芽儿怕脏了饭食就给盖上了。

    “娘,今儿大伙怎么都没到家?”前几天饭口大概就是这个时辰,所以今天豆芽儿也是掐点儿做得的饭菜。

    石燕子正趴在暖炕上取暖,说道:“咱家哪有啥正点儿的饭时,以前忙了,天黑透了才吃饭都有。以后你也记得,我们要是收的完了饭得就自己先吃一口,别傻等着。今儿你爷带着老大去吃席了,你公爹和老二收毛货还没回来,估计是下这点雪耽误赶路了,老二那媳妇更是了,货不卖了她就跟那干靠。是便宜点是搭点或者是明儿再接着卖,她非要一天一了,哪有总那么可心的时候,照她这么等客儿做买卖都得急死。

    本来我还想跟她搭把手,看我多给二两rou又磨叨开了!你说一街的商户行人都看着呢,我这当婆婆的要是刮刺她一顿好像多刁一样,不给她两句她这是为了挣俩钱儿连尊卑都不分了。懒得看她在那哭天抹泪儿的,心疼她也不知道好赖,不嫌冷让她个人儿在那靠吧。”

    其实石燕子那是好心,心疼她一年轻小媳妇大冷天冻得嘶嘶哈哈的,隔一会儿就去换换她。可邹婷兰那脾性也真叫一绝了,除了自己谁也信不过,为了把持住钱财,宁愿挨冻也不说和人换换进屋暖和暖和。除非是荣二回来,她知道肥水落不到外人田,这才能放心进屋缓缓。

    豆芽儿赶紧给石燕子盛了碗蛋汤,这一天从早忙到晚估计也是累狠了,石燕子也没起炕,倚在火墙上端碗就喝上了。豆芽儿又用油饼卷了咸菜丝给她,石燕子也是三口两口就进肚了,再要给她卷,她说:“够了,垫垫底儿得了,再等他们一会儿,估计也都快回来了。”

    豆芽儿自然没异议,现在吃饭是讲究这个规矩的,除非家主确定不回来了,不然就得等着人家再开饭。

    “那娘你先歇歇缓缓乏儿,我去换换婷兰。”豆芽儿脱下做饭穿的外罩衣说。

    石燕子闻言瞪起眼睛,刚才还累的有气无力呢,一听这个马上就声如洪钟,伸出手意思让豆芽儿赶紧停下,说:“拉到,你别去讨那嫌,我她都信不过呢,你去她更多心了。咱家这点事你心里也有术,别跟她掺合去,那就是个四六不懂的玩意儿,你一片好心她也得寻思你不怀好意,你挨了累了还弄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老大能往家挠饬,你们小两口的日子比他们好过,现在你就踏实给娘把身子骨养壮实了,给我生个白胖大孙子才是正经!

    该你干的活你就干,不该你干的也别伸手,谁都不少胳膊不少腿儿的,别惯她们臭毛病。今儿该是你做饭么?老二家的又偷懒了吧。”

    石燕子得意豆芽儿,所以不想看她吃亏,豆芽儿却没傻直到能让邹婷兰算计到的地步。她把做饭得活接过来,想着也是给自家长辈们做饭,又没便宜到外人。况且邹婷兰那手艺,啧啧,真叫一绝,不管是啥都能做出一个味儿来也是真不容易。

    前几天荣大也跟她说了,爹妈忙乎一辈子了也不容易,都得意她做的那就多辛苦一点,晚上夫君回来再给你揉肩。别说,看荣大那副硬汉冷冽的模样,豆芽儿最多也就以为他是个闷sao,没想到却是个花嘴巴儿,哄人一套一套的。豆芽儿自己虽然是个内敛的性子,但不妨碍她喜欢听好话啊,谁被哄着不高兴啊,所以俩人虽然成亲没多久,这感情确是突飞猛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