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玉人歌在线阅读 - 第123节

第123节

    玉宝音问元亨,“要去长安看看吗?”

    元亨沉默了许久,摇了摇头。

    半夜醒来,玉宝音仿佛听见了一墙之隔的元亨在叹息。

    没有人能真正的忘记过去,不论他的过去是辉煌还是痛苦的。

    这是“过去”的魅力。

    而“过去”最怕的就是“释怀”。

    所谓的释怀,就如现今的元亨,只要一想起那年那月的长安城,不过只剩下一声叹息。

    可有的人,至死铭记。

    ***

    开春不久,突厥再一次蠢蠢欲动。

    二月,与大周的北部发生局部战斗。

    四月,不怕死的突厥再一次大军压境。

    殊不知,这正是萧般若想要的。

    经过去年的大战,大周经受住了考验,也培育起了战胜突厥的信心。

    而突厥的内部矛盾一再的表面化,只要再挫其锐气,必会造成其内部的分裂。

    一个不完整的突厥,才是拿下大齐的关键。

    拿下大齐,是元亨和玉宝音的共同夙愿。

    萧般若下定了决心,决定主动出击,给塔利决定性打击,好早一日分裂突厥,早一日攻打大齐。

    萧般若下诏,历数突厥的罪行,宣布大举讨伐突厥。分别由卫王萧翰林、河间王萧何以、上国

    柱付光、左仆射高善田和内史监余春行任行军元帅,以胜王萧霄居中节度诸军,分六道出塞,

    向突厥发起猛烈攻击!

    卫王萧翰林率四将出朔州,行军途中,与塔利所率的突厥大军相遇于白道,杀了个天昏地暗。

    萧翰林先命八千精锐铁骑从侧面突袭塔利,塔利措手不及,自乱阵脚。

    又趁此良机,全军奋力向前,突厥不能抵挡,一败涂地。

    塔利身受重伤,丢盔卸甲,潜入草原,犹如丧家之犬。

    这一战,大周还夺了突厥大量的牛羊马匹,造成突厥缺粮,从而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根基。

    另一厢,萧何以率兵五万出凉州,与波克达可汗的兵马在高越原的戈壁滩上相遇。

    大周将士带的水很快喝光,士兵只好刺马饮血,却还是死者相继。

    萧何以以为自己死定了,不料天上竟下起及时雨。

    大周将士士气大振,萧何以亲自出阵与突厥的勇士单挑,转眼就取了对方的首级。

    波克达大惊,全军大乱。

    大周将士趁势进攻,突厥大败。

    萧何以又利用波克达和塔利的不和,使波克达向大周请和。

    后波克达率军北还。

    在白道吃了大败仗的塔利听说波克达暗通大周,怒火中烧,带领沿途收聚的败兵奔袭波克达的大帐,杀了波克达的母亲和妻子,烧毁了波克达的营盘。

    至此,波克达与塔利反目成仇。

    萧般若也完成了分裂突厥的大计。

    这一日,天空下起了太阳雨。

    ***

    这一日,元亨终于踏遍了大周的土地,到了萧城之后,一睡不起。

    玉宝音试过了所有的法子,针扎也好,亲亲也好,怎么都唤不醒他,恐慌的不行。

    她不知道她该用什么法子叫醒他。

    虽说他醒着的时候,就属嘴巴最坏了,可他总是这样睡着,她已经六神无主了。

    “萧城与北梁不过只有一江之隔,说好的要去北梁见我娘,你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呢?”

    这句话,玉宝音已经在元亨的耳边呢喃了一遍又一遍,若认真数,恐怕不止百遍。

    可她没有等到元亨的答案,还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再问一百遍。

    玉宝音使人去北梁接来了商轨。

    可商轨那几把刷子,她早就学了个干净,她是无计可施了,他又有什么法子呢?

    玉宝音在江边建了座茅屋,她和元亨就住在茅屋里。有的时候,她会面江而坐,更多的时候,是坐在床前。有时不发一言,有时又喋喋不休。

    她想起了远在长安的萧慕,特别嘱咐了梁生,去将萧慕接到此。

    她真的不想说,接萧慕来此,只为让其见元亨最后一面。

    单单是做出这样的决定,都是让她痛不欲生的。

    她爹走的时候,她那时还小,只是觉得伤心,却不晓得心痛的滋味。

    而如今……睡不着的时候会痛,睡着了做梦在痛,直到痛醒。

    一连十数日,骨瘦嶙峋。

    萧般若握着探子送来的有关她的消息,将自己关在了定鼎宫里,从日出到日落,再到新的一天来临。

    三日之后,梁生才将到达长安,玉宝音的茅屋外多了一盆不知名的紫色盆栽。

    商轨道:“那是起藁,可入药。”

    ***

    这几个月来,江面上总是飘着一艘小船,白日里会靠岸,到了夜间,就会飘啊飘,飘到江水中央去。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月亮升起的时候,那艘小船还在岸边。

    一个穿着长袍的高瘦男子从小船上了岸,他提了盏灯笼,对着小船照啊照,道了一句:“桂花馅的不好吃,什锦的才好吃,事事都听你的,叫我跑腿,买什么样的元宵,当然得我说的算。”

    话毕,不待里头的人回话,便提着灯笼,摇摇晃晃越走越远,很快就走到了不需要灯笼的地方。

    街市上到处都是彩灯,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好像有些不太适应这喧嚣,站在街市的入口,癔症了好一会儿,才吹灭了手中的灯笼,一步一顿地往里走。

    他至始至终都记着他是来买元宵,一心寻的也是卖元宵的小贩,只是管的住眼睛,可管不住耳朵,总有些奇奇怪怪的声音闯进来。

    “古有尧禅舜继,今有元氏惠帝,实乃大公无私矣!”

    他下意识去寻那声音,只见一个白胡子的老汉身旁围了许多的小孩,不知是在讲德还是在讲故事。

    他有些想笑,到底没忍住道了一句:“你又怎知尧禅让于舜是不是真的甘心?尧将争夺权力者囚禁,但是却没有防住舜。舜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逼尧退位。失败者的历史,还不都是成功者改写的。”

    老汉没想到来了个拆台的,指着他道:“你是谁?敢不敢报上名来同我一辩!”

    敢倒是敢,不过,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我,我就是来买元宵的。”他一抬手,叫住了沿街叫卖的小贩,“给我一碗桂花馅的元宵。”这就慌慌张张地挤出了人群。

    “什么?什锦的更好吃?不不不,还是桂花馅的更好吃呢。”

    ☆、104|0番外一

    “你怕我娘吗?”

    这话问的,会用一百艘蒙冲来接女儿的丈母娘,自然是霸气无比。

    至于怕不怕这个问题,不好说。就算丈母娘不是一身的霸气,而是和善温和的,哪有女婿敢不怵丈母娘的呢?

    尤其是媳妇还没娶进门。

    元亨没好意思直说,“嘿嘿”两声,想要搪塞过去。

    可是玉宝音认真起来,真的是认真无比。

    她又道:“问你话呢,你怕我娘吗?”

    元亨只好如实地说着自己的担心:“高远公主只比我大了十岁,而我又比你大了十岁……”剩下的话他就是不说,她也应该明白。

    还有一点,他可没好意思说,想当年,高远公主从南朝来到大周,若不是他掀起了那场三个鳏夫抢一个寡妇的风云,没准儿会娶了高远公主的人是他呢!

    那么一来,她可就成了他的“闺女”。

    就是不知道高远公主想起那段往事,心中会不会有芥蒂?

    嗯,还有,会不会嫌他岁数大了?会不会嫌他身体不好?会不会嫌他的身份尴尬?

    总之,担心的事情有一箩筐。

    他还真是很怵高远公主啊。

    也不知他那舅舅会不会帮他一把?

    ***

    这大天白日的,立在渡口边接女儿的萧景,连续打了数个喷嚏。

    萧南道:“爹,你伤风了?”

    萧景揉了揉鼻子,“这大热天的伤什么风,我估摸着八成是有人想我了。”

    “瞧爹你说的,好像是在说阿姐一点儿都不想我和娘。”萧南不能苟同地道。

    萧景摇了摇头:“你不懂。”他又没说“想”他的人一定就是玉宝音。

    元亨死还是没死,还有他在哪里的消息,都是玉宝音传到北梁的。

    秦愫害怕大周还有人想要元亨的命,这才叫霍敬玉调集了百艘蒙冲,明面上是去接玉宝音,实际上是去给元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