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赠君一世荣华在线阅读 - 第8节

第8节

    ☆、所谓机遇(改错)

    在谢韶面壁思过的日子里,谢嫮过的倒是十分充实。

    每天早上醒来首先打一套养身拳,然后吃丰富的早点,再和谢莘去玉瓶斋上学堂,国文诗词方面,她上一世学的很多,这一世自然是占了便宜的,不用刻意死记硬背,不用夜夜挑灯夜读,也能很轻松的跟上颜九卿的进度。而其他的课程对谢嫮来说,就更加不是问题了。现在就出了写字,画画需要腕力的精进来配合,琴艺这方面也是突飞猛进的。

    所幸,从前谢嫮只是高傲,各门功课学的都很不错,如今有所进益也并未引起多大的波涛。

    玉瓶斋的课,基本上就只有上午,下午的时间都留给女孩们自己安排,像她们这种侯府,公府里的姑娘,从懂事开始基本上就都会有自己的应酬,自小接受母辈们潜移默化的交际能力,为今后独当一面,成为一家主母,当家冢妇打下基础。

    不过,云氏本就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说好听点叫温柔,说白了就是木讷,所以,要她主动去结交,一般不太可能。所以,谢嫮自然也不需要应付交际上面的事宜,一整个下午都可以自由安排。一个时辰练字,一个时辰看书,再来一个时辰弹弹琴,日复一日。

    现今的归义侯老夫人邢氏是个凌厉的人,她是继室出身,没有嫡亲的孩子,所以,对于已故夫人嫡出的大房二房和庶出的三房,并没有什么大的分别,只是老侯爷偏宠三房,所以,三房看着势头才大了一些。

    这日老侯爷回府,招了三个儿子到跟前儿,大老爷谢邰是世子,将来就是他袭爵,所以,现在只在工部领了一个不高不低的职务挂着;二老爷谢靳,也就辛酉年考中了举人,原想一鼓作气再考个功名出来,可是遗憾的是那之后就再没有进益,考了七八年都不中,最后还是求了老侯爷走恩荫之路,在城防营的市场监理处挂了闲职;三老爷谢权是庶出子,按理说应该走的路子更加不如大老爷和二老爷才是,可是偏偏老侯爷宠,在二老爷百考不中的时候,老侯爷不声不响的就给三老爷求了个肥差的恩典,刑部提劳厅副手,专管狱卒和稽查监狱罪犯,囚衣,囚粮及药物的发放。

    要知道,刑部虽比不上户部有钱,比不上吏部有权,比不上兵部有人,但是比礼部和工部可不知要好了多少倍了,尤其是三老爷谢权所在的刑部提劳厅,那又是刑部中公认的肥缺,提劳厅管着狱中的吃喝拉撒睡,狱卒上赶着孝敬,犯人上赶着巴结,各路财源不就畅通起来了嘛。

    府里这风向,也就是老侯爷纵出来的,三房得了实利,说话硬气了,势头不就大了起来,三老爷的官级虽然没有大老爷高,但却比大老爷实惠多了,不过,好在大老爷将来是要袭爵的,左右归义侯的爵位跑不了他的,所以,现如今得多得少倒也没那么在意了,可是二房就不同了,老侯爷给整的差事不如三房,又没有大房的运气袭爵,所以,就只能干吊着,郁郁寡欢的跟在大房和三房后头,说话也硬不起来。

    别看谢靳在二房里是老爷,可到了主院,老侯爷面前,他就是个闷葫芦,看着老三口若悬河,老大溜须拍马,他就只能站在一旁看着,插不上话,偶尔说一句也没什么力度,久而久之,二老爷在主院这儿就更加没有话语权了。

    这回也同样,虽说是招的三个儿子见面,可话头全都被老三说了,话茬儿全被老大接了,二老爷谢靳就只好捧着茶杯子坐在一旁听他们说了。

    老侯爷清了清嗓门儿,不急不缓的语调说道:

    “吏部尚书左翁告老还乡了,刑部里头换了不少人,现如今还有验封司和稽勋司有空职,侍郎赫章乃我多年好友,可以跟他提一提,让他向上禀报,成不成,就要看你们各自的造化了。”

    一席话,让三个儿子都饶有兴趣的抬起了头,各自在腹中打着小九九。

    要知道,吏部从来都是六部之首,掌管着官员升迁,调任,考核,处分,议叙,监理京察大计,这里头的门道自不用细说了,从前的吏部尚书左翁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十年,桃李遍天下,朝中官员六七百,有五百是他的门生,如今已是九十高龄,身子实在是撑不住了,这才卸了这重任,领了阁老的虚衔,告老还乡去了。

    而吏部总共分为四个司部,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公司,先前老侯爷口中说的验封司和稽勋司两处分别管理的内容不同,验封司,专管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物;而稽勋司则是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出继、入籍等事。

    就从这两个司部台面上负责的东西来看,自然是验封司的权利要大些,稽勋司的话,说白了就是管杂务,事情繁琐不谈,还不容易出功绩,人家官员由其他三部决定了调配出任之后,才会找到稽勋司登记,其中的油水早就被其他三部分刮干净了,典型的活儿多钱少,还成日劳累受罪。

    所以,当老侯爷这么说了一句之后,大老爷和三老爷的目标直接都冲着验封司那个空缺奔去了,问了一大堆问题,老侯爷被问得有些不耐,说道:

    “横竖我也只是从赫章那儿听来的,具体的也不清楚,你们自己好歹也是个官儿,有能耐自己打听去,我替你们递话儿,我知道你们都打什么主意,验封司那个缺是个肥缺,可上眼盯着的不止咱们一家,我也不好说指定你们兄弟谁去,都是我的亲生儿子,手心手背全是rou,我就递个话,你们自己挣去!挣到了算你们本事,没挣到今后可别再说我这个做老子的不给你们指路啊。”

    “……”

    老侯爷说完这番话之后,就让三个儿子各自回去想想,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

    谢靳若有所思的回到了二房院子,他在城防营担的真是闲职,以至于没有公务的时候全天在家也没什么。

    屏退了丫鬟,谢靳坐到了交椅上,头靠着椅背,闭目养神起来。

    云氏前来奉茶,见谢靳这样子,就屏退了丫鬟,亲自端了茶来到他身旁,放下茶杯,去到谢靳身后,葱白软手就开始一下一下的替谢靳按一按头上的xue位,谢靳没有睁眼,享受着妻子的温情慰藉,舒心的呼出了一口气。

    拉着云氏的手,将她拉入了怀,总的来说,谢靳对这个妻子还是很喜爱的,不说出身,就是性子也好,出嫁从夫,什么事儿都听他的,不管外界评价,始终以他为天,以他为尊,总是无欲无求的守在他身旁,陪着他,不给他任何压力。

    云氏也不是古板的人,在闺房中和丈夫亲热,怎么样她都愿意,有的时候男人累了,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轻松的妻子,而不是一个去用自己的想法说服挑衅他的妻子。这一点上,云氏自问做的很足够,一般只要是谢靳说的,做的,她都不会说不。

    安静的靠在丈夫怀里,感受着他温热的手在她的后背游移,触碰着她的敏感,一番亲昵的温存之后,谢靳抚着她依旧光滑的肌肤,看着她因娇喘而绯红的脸颊,将今日在书房中老侯爷说的话也跟云氏说了一遍,云氏不急着判断,首先是问他:

    “老爷是什么打算?”

    谢靳叹了口气,说道:

    “哪里由得我打算的。老侯爷也说了,让我们兄弟全凭本事。我的本事摆在这里,一穷二白,两袖清风,没有老三的阔绰,没有老大的气派,吏部的缺向来都是香饽饽,若是这事儿老侯爷肯替我作保,那兴许还有一搏的机会,可老侯爷说了,不愿意厚此薄彼,让我们自己去挣!单就这个说法,就已经把我摒除在外了。他怎会不知,我拿什么去和老大老三争呢?”

    云氏靠在谢靳怀中,两人共坐一把交椅,静静的聆听,默默的感受着丈夫语气中的不平与气馁,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云氏干脆把自己送到了谢靳面前,用实际行动告诉他,自己对他的支持。

    谢靳最喜欢的就是云氏这一点,不聒噪,不会像其他女人那样自作聪明的说话替你排解,其实,大多数男人都喜欢云氏这种用实际行动来安慰人的做法,可是事实上,这种女人并不多就是了。

    谢靳觉得自己很幸运,拥有这样一位妻子。

    不再忍耐,一把抱起了四肢如水般瘫软的云氏,走入了内间,心烦意乱之时,来一场午后的温存才是最实际的纾解。

    激烈的云雨过后,谢靳撑着脖子,看着沉睡过去的云氏,眼中渐渐有了计较。

    就是为了妻子,他也不能再继续这样浑噩下去了,妻子无条件的信任他,安慰他,但他也不能理所当然的接受,并丝毫不为她做什么。

    她为了他孤身一人从远方嫁来,孤身一人面对夫家的一切陌生,身为她的天,她引以为傲的夫君,他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所有的能力,让她过的更好,过的更加滋润。

    无论如何都要努力一把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谢老爹雄起了!

    女主:这章镜头不多,不开森。

    谢爹:有你两个镜头就不错了,我和你娘都这样牺牲了,你还想怎么样?

    谢妈:……哎呀,太难为情了。

    谢爹:有本事你们也来?

    女主:……

    ☆、借题发挥(改错字)

    谢嫮这日实在学堂上完了课,听说大房的出嫁的jiejie谢柔回来了,谢柔是府里的大姐,虽然是庶出,但是她为人很和善,在家时总是带着meimei们玩儿,谢嫮对这个大姐也颇有些印象,记得她人漂亮,性格好,和谢莘差不多。

    老太太邢氏差人来了玉瓶斋,给姑娘们告了假,特准她们去主院见一见谢柔,行个礼,叙一叙姐妹情分。

    谢嫮是跟着谢莘走的,穿过了垂花门,入了主院,便是嶙峋怪石,老侯爷喜欢怪石,所以,主院的两个园子里除了有花,就是假山石比较多了,每一尊都各有说头,价值不菲。

    谢柔正坐在下首与老太太说话,邢氏是个严肃的人,头发一丝不苟,穿着一身降色绣金团花锦的衣裳,她身子骨架大,穿衣服有衣相,有派头,脸上施着厚粉,掩盖了不少皱纹,看起来年轻了不少。

    谢柔则是一袭华贵的小妇人装扮,乌黑的发丝梳着一个凌云髻,发髻上带着几枚金边包裹的珍珠头钗,看着清雅动人。她的五官也是十分柔美,气质古典,举止谈吐也相得益彰,怪不得她凭着归义侯府庶出大小姐的身份,也能嫁入尚书令府,做了府内长媳。

    女孩们对邢氏行了礼,就都去到谢柔身边,谢柔一个个与她们牵手回礼,每人都带了礼物,当轮到谢嫮之时,谢柔看着这个与从前气质完全不同的谢嫮,有些微愣,也是谢嫮出落得太好,五官灵动没话说,肌肤白里透红,小小的脸说不出的精致漂亮,一双大眼睛仿佛那天边的一泓温泉,瞧着就让你觉得像是徜徉在春山般惬意,尽管她没有穿华丽的衣裳,但她整个人就像是一颗明珠般,无需任何雕琢缀饰,穿最普通的衣服,戴最普通的首饰,也不能让她绽放出耀眼光华。

    递了礼物,谢柔牵着谢嫮的手,回礼说道:

    “五meimei出落的越发漂亮了,雪一般的人儿,可是女大十八变了。”

    谢嫮对谢柔笑了笑,当然明白这位大jiejie是说的客套话,她的模样虽然长得还行,可是之前玩命的折腾,让她失了不少元气,明明已经十一岁,可看起来却还是个没长大的小矮个儿,能漂亮到哪里去呢,自然生不出丝毫骄矜的气儿了,收了谢柔给的小物,就自动自发的跟谢莘站到一起去了。

    姑娘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倒没那么多规矩,热热闹闹的凑在一起聊天儿,今儿这是有长辈在场的,大家还收敛着点,若是遇上个长辈不在场,那笑闹起来才没个顾忌呢。

    随谢柔一同回来的还有尚书令府的幺小姐李蔻,这位可是尚书令府上上下下捧在手里的眼睛珠子,尚书令的老来得子,府里宠的厉害,如今十三岁,说话行事就像个大人似的,衣裳穿的也好,身上手上头上佩戴的也全都是时兴款儿,将她整个人打扮的像是福气娃娃似的,喜庆又奢华。

    看她说话的样子,对谢柔这个大嫂还是比较服帖的,不过对谢府的其他姑娘,就没那么热络了,按理说,谢家是侯府,在品级上自然是高于尚书令府的,可是,侯府毕竟只是个名儿,受了祖宗荫功保全下来的人家,哪里比得上凭自身努力爬上二品大员的尚书令呀,虽说是二品,但是谁都知道,尚书令的权利,等同于副相,专管传达帝意的内阁臣子,再加上李蔻是尚书令府的老幺,自小受宠,言语之中的骄矜那是不用说的。

    不过,李蔻对邢氏倒还是很客套的,三句话不离的夸奖邢氏,直把邢氏哄的时常发笑,一副恨不得要当场认下李蔻这乖乖孙女一般。

    谢莘不多话,谢嫮也没什么想说的,两姐妹就坐在边角上兀自喝茶,谢嫮凑近了谢莘小声问了一句:

    “姐,大jiejie今日把李小姐带来做什么呀?带来了,又不与咱们玩儿,只缠着老太太,难不成真要认老太太做奶奶?”

    谢莘看了一眼正坐和老太太一同坐在雕花藤木馨香软榻上的李蔻,放下了手里的杯子,左右看过没有人注意到她们姐妹,这才回道:

    “前儿我听说大伯母有意要给大哥哥定亲了。这不,估计是瞧上了这李小姐,你大jiejie才趁机会将人带回来相看相看的。”

    谢嫮听完这些后,倒没有觉得奇怪,毕竟公侯将相子弟的婚事从来都是利益开头的,撇开李蔻才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娃不谈,她的身份倒是摆在那里的,谁娶了她,保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可是饶是如此,谢嫮也觉得那个人精儿似的大夫人这回怕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她打这心思,就好像咱们谢府的事情,旁的人家都不知道似的,大房嫡出单薄,仅一个四公子是嫡出,其余三人都是庶出,谢柔和谢仲的姨娘尚在,谢衡的姨娘却是去了,所以,大老爷才怜惜她,将她直接划到了大夫人名下养大,可是,与谢柔同样出身的谢仲,却是不可否认的庶出长子。

    尚书令家的宝贝疙瘩,养女儿就是要高嫁的,怎么说也不会落在一个没有前途的庶出长子头上才是。只不知这一出戏,是大夫人真的想给大公子寻一门好亲事,还是使了小心眼儿,存心要给大公子一个下马威——你不是要找好的吗?行啊,我把好的找来,看人家要不要你!

    “我看大伯母这回的心思得打水漂,悬着呢。”

    谢莘又看了一会儿她们说话,然后侧过脸来对谢嫮说了这么一句。谢嫮不用jiejie解释,当然也明白是什么道理。因为这位李小姐,从头到尾对于老太太想亲近她的话都是打着马虎眼儿混过去的,人精儿似的不留半点把柄。

    “前日我在家中闲来无事,就在园子里逛,却不成想逛到了爹爹议事的书房外头,这些日子也不知怎的,一天到晚的都有人求见爹爹,就拿府上的二老爷来说吧,客气的不得了,带去了几盒子山参,这么大个儿的,还有几坛子老酒,我可闻不得,据说是什么酒庄的,我不喝酒,也没听过,反正不好闻,我爹爹想着大家都是亲戚,上门见面何必带礼呀,怎么都不肯收,可是二老爷非得孝敬,又跪又求,又拉又扯的,闹得我爹爹也无可奈何,只好收下,这回听说我和嫂子来府上,还嘱咐我要跟二老爷说谢谢呢。”

    李蔻的一番话说的囫囵圆,口齿清晰,虽然说了一大堆,可是却句句相连,叫人一听就懂了。

    谢莘和谢嫮感觉到厅里人的目光都扫向了她们,两人全都不好意思的臊红了脸,这李小姐哪里是来相看人家的,分明就是来上赶着打他们二房的脸的。

    虽然不知道谢靳为什么要去尚书令家送礼,可是这小姐来说的话,可不把人家的心思都说出来了吗?嫌弃二老爷送的礼少,磕碜人,人参比划下来才手掌大的个儿,就是一箩筐也不值几个钱儿,还上赶着送好酒,可那酒也不是名家出手,不知道什么酒庄里出去的,大小姐闻都闻不惯那不值钱的味儿,更别说说二老爷在尚书令大人的书房又跪又求,又拉又扯,虽然知道谢靳不可能真的这般去做,但是被个小丫头这么说出来,那可真是没处解释,形象就那么给定了下来。

    大房和三房的姑娘们虽然嘴上都没有说话,可是那嘴角边流露的嘲笑和不屑是真没掩饰,邢氏的脸上也挂不住了,她向来不偏袒哪一房,只讲究维持个表面公平,她当然是知道二老爷前几日造访尚书令府是为了求什么,事情求成了那也就罢了,可如今事情没求成,还给人家的姑娘当场说破了出来,这丢的可就不只是二房的脸面了,这是丢了整个归义侯府的脸面,她又如何能给出好脸色来呢。

    谢衡是个尖钻的,虽然知道邢氏脸色不好,但是她却是不会放弃这个刺痛谢莘和谢嫮脸面的机会,掩着帕子,像是偷偷的说,可声音却大到让厅里每个人都听见。

    “李meimei有所不知,咱们府里的二房素来简朴,不兴铺张,那人参和酒想来已是尽了二房最大的心意了。”

    李蔻一听果然睁大了双眼,张着嘴,就差哼哼出声儿来了。

    谢莘低着头,绞着手里的帕子,脸色涨的通红,想与谢衡理论,可是却不敢在客人面前发作,谢嫮垂眼一想,这要是搁在从前的她,怕也会跟谢莘一样的反应,觉得爹爹给她们丢人了,可是,她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她重活了一世,上辈子活到那个岁数,该懂得事情也早就懂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道理她了解的比任何人都要通透。所以,以她现在这个心态来看,这件事当然不会去怪谢靳了,他想出头,想走路子,那是好的,可是他却找错了人,事情没办成不说,还给人家的小姑娘做了筏子在众人面前显摆说破,明显就是被人算计了,要不是没人教,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如何会跟着嫂子回一趟娘家,尽酢貊这般刻薄的话来呢?

    想着既然她家里已经有人授意她这么说出来打谢靳的脸,可见谢靳想求的事情是一百一千个不成了,不仅不成,那人还有意想打压谢靳,若是此时她们做女儿的再退缩认下这件事,那当真是叫这些人太得意了。

    ☆、初显锋芒(改错)

    谢嫮站起了身,谢莘拉了拉她,对她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此时不可出头,谢嫮对谢莘微微一笑,将谢莘的手拉开,便走到了李蔻面前,先给在场长辈行了个礼,姿态规矩的没话说,然后才对李蔻笑吟吟的说道:

    “李jiejie,你口中的二老爷可是说的咱们谢府二老爷?”

    李蔻将她上下打量了一圈,先前进来的时候,两人打过照面,李蔻也知道这就是二房的姑娘,眸中含着些许轻蔑,说道:

    “是啊,就是府上二老爷。”

    “府上二老爷是我爹爹,我排行第五,先前就是听李jiejie在说我爹爹,我才凑上前来听一听的。不知李jiejie刚才说我爹爹去贵府送礼,可现下不年不节的,我爹爹去送什么礼呀?”

    谢嫮一派小女孩的天真姿态,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就叫人觉得纯真,李蔻一晒:“我哪儿知道你爹爹去送什么礼,你回去问问他不就知道了吗?何苦来问我呢?”

    “好jiejie,你就告诉我吧。我爹爹总是告诫我和jiejie,女子当恪守内宅,外宅一切不得干涉,我就是去问,爹爹也不会告诉我的,既然我爹爹又跪又求,又拉又扯的,指定是遇上什么难为事了,虽说女子不得干涉男子外宅事宜,可是为人子女又如何真的对亲爹爹不闻不问呢,由得旁人说什么是什么,那岂非和禽兽无异?”谢嫮说的声儿又甜又软,语调也是不急不缓的,叫人听了不由自主的就跟着她的话头走了。

    她这番话连消带打,弄得李蔻面上也露出了红绯,谢嫮那句‘女子当恪守内宅,外宅一切不得干涉’确实有些叫她汗颜,她因着被谢府的老夫人缠的紧,那大夫人赵氏也是像盯着香饽饽似的盯着她,不禁想起临行前母亲的吩咐,并告诉了她谢家此时正打的主意,叫她千万仔细,不可应下谢府的任何事情,正一路打诨,苦思破解之计时,偶然间想起她父亲对谢府二老爷的评价——寒碜。李蔻想对痴缠不休的邢氏她们表一表自己的立场,免得她们真以为她是个好糊弄的。

    本以为自己说了那些话,老夫人和大夫人应该是懂了她的意思的,谢府二老爷不受宠,自然是不会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的,若是换了谢府的大老爷和三老爷,她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说的。

    可是没想到,这谢家二房里倒还真出个勇士,瞧着眼前这花骨朵般的小姑娘,李蔻那是轻视到了心底了,心想,就是她老子此时在眼前,她都敢当面去说,何况是这小丫头,虽然被她刺了一下,但李蔻很快就寻回了气场,对谢嫮说道:

    “你这姑娘好生奇怪,你爹爹有什么难事我怎么知道?”

    谢嫮脑袋一歪:“可是,李jiejie先前不是说的有头有尾,还说我爹爹又跪又求什么的,你都见着这么私隐的事儿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呢?jiejie不说个清楚,那我们怎么能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呢?怕不是说了耍着我们玩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