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田园小当家在线阅读 - 第55节

第55节

    王铁花也不再笑她,她知道汪小军今年都十三了,王银花想到这个理所当然,先看着些,要是好的就早早抓手里嘛。然后找到那几坛子给王银花看,“你等着吧!这几坛子可是好东西。”她知道姚若溪就算材料不全,定然也能做的喷香好吃,震住这些村里没见识的人。

    “你们俩躲在这边偷懒!?快来帮忙!”王金花伸出头,叫了俩人伸手帮忙。

    其实所有的菜都准备好了,只要上锅炒就行了。

    王玉花看时辰不早,人也差不多坐齐了,让王铁花和王银花也去坐,她不用那么多帮忙的。

    王金花看着却没有上桌坐了,而是留在厨屋这边给王玉花帮忙。

    姚若溪站在厨屋门口墙边上看着王玉花炒菜。她怕一忙起来,王玉花昨晚说好的顺序和调料多少都给忘了。

    毛氏和许氏作为妯娌,自然要在厨屋帮忙的,王金花看着就劝她们也去坐下吃。

    许氏听劝,那边几个孩子闹哄哄的,就去拉孩子去了。

    姚丽芬也过来转了一圈要帮忙,都被劝走了。

    “可以开始了!”姚若溪站在王玉花后侧边,提醒她。

    王玉花还是头一次上大锅做饭炒菜,这也是姚若溪昨晚说她要在族亲面前露一手才能留个好印象,以后也吃得开,不被毛氏和许氏压下去。前面的王玉花是不在乎的,可一说到不被毛氏和许氏压下去,立马有了斗志。

    菜都是昨天下午切好,配好的,又有姚若溪在后面提醒,王玉花虽然刚开始有些不像样,可却越炒越像样,菜色也越作越好。

    这边的人炒rou,瘦rou就喜欢使劲儿炒,几乎都干了,要么就炖烂,肥rou就不咋炒,生怕炒没了似的。姚若溪却是反过来,回锅rou,小酥rou,爆炒里脊rou。肥rou做的肥而不腻,瘦rou做的嫩滑香口。

    没吃过王玉花做菜的都夸王玉花好茶饭好手艺,吃过王玉花的做饭的反而都惊诧了。这些菜和手艺不像王玉花做出来的。

    王金花是自始至终都在厨屋帮忙的,亲眼看着姚若溪在后面提醒指点王玉花。她心里忍不住转了好几个弯儿。

    看有人过来,姚若溪转身进了厨屋烧火。

    姚满屯和姚文昌拿了请人做的馍馍回来,最后一道坛子煨鸡汤端上来,真是让这些人震的眼都瞪大了。尤其是那姚里正和那两个老秀才,姚正仁。

    外面做的也认都夸程氏闺女教的实在好,怪不得要留在家中招赘,换成是谁都舍不得。程氏一脸得意的笑,虽然觉得三闺女做出这些菜,怕是姚若溪提醒的,不过这让她脸上有光,觉得压了苗氏一头。

    然后又夸苗氏以后要享福了,有这么个好茶饭的儿媳妇。

    苗氏只心里奇怪,咋在家里的时候王玉花炒菜都是平平,看程氏得意的样子,面上笑的灿烂高兴,眼里阴了几下的。

    王铁花更是好话不要钱的往外说,夸姚若溪和王若霞。啥啥她几个外甥女都是顶顶的好。

    要不是这些菜在桌上摆着,众人都以为她急于给外甥女说媒,才不要钱的夸。

    收获一堆好评的王玉花心里也得意起来,觉得三丫头也不是没用,最起码这捣鼓做菜还真是有一手,也不知道小小年纪跟谁学的。想到这,她顿时又有些后悔,今儿个上族谱,早知道就把三丫头的名字改成招弟了。

    姚若溪要知道她还想给自己改名字,定要拿拐杖在后面捅她一下。

    等所有的菜上完,王玉花也累的坐着不想动了。

    虽是六桌,却是勉勉强强才坐下,众人都吃的意犹未尽,谈论着桌上的菜得花多少多少钱置办,既然有钱为啥不盖个好点的屋子,又说王玉花茶饭这么好,以后教出来的闺女茶饭必定也好。又觉得自家送的手巾,盆啊,菜啊,米的,吃这样一顿饭真是太值得了。

    要说姚若溪为啥不多做别的出彩的菜色,好东西多了不值钱,她就只一个坛子鸡汤就村子里人记着王玉花,想着念着那汤,把王玉花的好名声打出去。

    这古代封建社会,子女的前程都是看爹娘的,不禁拼爹,还拼娘。要是有个好爹,门第就上就好了。要是有个好娘,亲娘就会更好点。毕竟老子管儿子,老娘教闺女。

    等饭吃完,苗氏笑意盈盈的叫毛氏和许氏赶紧去帮忙拾掇,招呼送众人,当成自己家一样。

    程氏看着不屑的哼了一声,转头拉了王三全,小声问他,“你是不是又给了她们银子?不然哪来的银子置办这些菜!?”

    “回去再说。”王三全家里乱乱的,也忙不上啥忙,就告辞回家,说过些天再来帮姚正中去砍树,把姚满屯盖房子用的梁柱还给他。

    王银花和王铁花,姚翠芬,姚丽芬几家也都走了。朱孝生和朱敏儿则没有回去,房子腾出来了,要在老宅住几天。

    等下午王金花,毛氏和许氏帮着把东西都拾掇好,竟然是所有的菜都用完了,只余下了一点。让弄些菜回家的几人一看都有些傻眼。

    王若霞给姚若溪使个眼色,偷偷的笑。

    姚满屯和几个兄弟把桌凳都给人送回去,那边姚正中把办户籍的证明给送了过来,“明儿个就能去县衙门办了下来。”

    姚满屯接过一看,这下心算是彻底归家了。户籍上的名字,王玉花变成了姚王氏,王若霞变成了姚若霞,王若萍是姚若萍,王小溪变成了姚若溪,小四则是姚若云。

    看家里拾掇的差不多了,姚满屯招呼了一声,就出去借明天要用的牛车。

    姚满堂家的牛车却是借给了别人,姚满屯又去找,这一来回,等赶回来的时候天就暗下来了。

    远远的走来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媳妇儿,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过来,“满屯。”

    姚满屯看着来人,顿时猛地愣了……

    ------题外话------

    后妈来啦~哦呵呵呵~灰常抱歉~早上睡醒全身又疼又沉起不来~叫了人帮忙才去打了针~耽搁到现在~俺自罚三巴掌~o(gt_lt)o~其实俺最恨生病了~力不从心的感觉~让银想屎~%gt_lt%~

    ☆、第068章:谁有本事谁当家

    “咋了?才这么久不见,你就不记得我了?”那来人拉着儿子站在姚满屯十步远的地方,笑盈盈的看着他。

    “凤…凤娥。”姚满屯看了家里的方向,跟对方打招呼。

    “听说你终于能回自己家,我也为你高兴,只是看你家里也忙,没敢上门打扰。”林凤娥由衷道。

    “谢…谢谢你…”姚满屯一脸不自在,想说啥,有不知道如何开口,“那个…我先回家了。你忙。”

    林凤娥哂笑,“你现在是成了家的人,自然不能总在跑,你媳妇儿刚回来怕也不太习惯,你早些回家吧。”

    姚满屯点点头,又看她一眼,转身往家走。入赘多年,他早也不是当年懵懂少年,对什么都满怀希望。

    林凤娥看了看,就领着儿子转身往村里去。

    原来这林凤娥是村里林姓家的闺女,和姚满屯一块上大,上山砍柴打猪草,也经常碰面说话,熟悉了便互相提醒哪里捡的柴火好,哪里的猪草肥嫩。青春少年少女日久天长自然会生出好感,姚满屯也不例外,当初就觉得林凤娥温婉又爽利,善解人意,家务针线又都好,村里不少人夸奖。他心里有些念头,想着等他大哥姚满仓成亲,也该挨着他了。

    只是苗氏却很快给他说了另一门亲,竟然还是入赘的。姚满屯心寒丧气的入赘上门,林凤娥也在不久后定了人家。

    如今时过境迁,再次相见,林凤娥落落大方,依旧温婉和善,反倒姚满屯觉得不自在。

    到家之后,王玉花已经和姚若霞把家里拾掇好,做好了晚饭,见姚满屯面色似乎有异,王玉花皱起眉毛不满道,“咋了?是不是他家牛车又不借?”才刚一大家子在她们家大吃大喝了一顿,竟然连个牛车都不借。

    “不是,已经借好了,明儿个就去县里。”姚满屯忙拾掇了微微的异样,坐下吃饭。

    王玉花脸色这才又重新好起来,一家一块吃了些剩菜,馍馍,就睡下了。

    次一天起来,姚满屯先去溪边挑了两趟水,把院子里种的菜秧子浇一遍水,王玉花和姚若霞把饭做了,吃完饭,姚满屯就去把牛车拉赶来,姚满仓和姚富贵都过来,说是和姚满屯一块去县里办户籍。

    姚若溪一看就没有跟着去,只给了姚满屯一百文钱花用的。看着三人出了门,这才回家在院子里转。

    虽然这乡下比较安宁,可地痞小贼还是不少,家里这个篱笆院子可是不行的,得尽快再找到赚钱的法子,挣些钱把院墙立起来。

    再一个家里现在虽然有三亩地,可这回割了麦子还不知道是不是给她们,地暂时倒不用买,家里也没有劳力去种,关键的是姚满屯尽快把书本知识捡起来,先考个功名回家。

    王玉花不是个懒人,本来新家需要拾掇的地方不多,转了一圈看没啥,就又想到买菜的银子,拉着姚若溪和姚若霞问话,“零钱可还有多少?在你们爹那还是在哪?咋不买些丝线回来好做针线?”她为闺女的时候虽然也干家务,不过姐妹分摊,她也是做了针线攒私房钱的。虽然如今针线活不太好,但总能多抠一个是一个。

    “娘要是早说,就能让爹从新安县带些针线回来了。”姚若霞摇摇头。

    “算了,过两天赶集再说。”王玉花垮下脸。

    门外姚二兴的媳妇儿朱氏找来说话,王玉花只得迎出来。

    “这小院拾掇起来,看着还真舒适。虽然没有东西屋,但看着宽敞了,住你们几口人也够了。这鸡娃子都喂上了,你婆婆给你孵的小鸡?”

    “哪啊!是我娘家送来的,嫂子坐。”王玉花见她就在院子里,就搬了个小板凳出来给她坐。

    朱氏纳着鞋底儿,庄稼人三四月里,爷们儿要么出去找活儿做,要么忙活自家活计,媳妇儿们则都是手不离针线的。

    王玉花之前都没空闲做针线,看着也把自己的针线篓子拿出来,和朱氏在院子里说话。

    姚若溪听无非是针线茶饭的家常话,就回屋继续看书。

    快晌午的时候,王玉花喊着姚若霞做饭,“你爹到现在还不回来,不用做他的饭了!”

    “还是做着爹的饭吧!”姚若溪话音落,外面姚满屯就回来了。

    牛车已经送去,姚满仓和姚富贵却跟了来,“玉花做饭吧!大哥三弟跟我跑了一趟,连饭都没吃,今儿个就在这吃了。”

    家里虽然菜剩下的不多,可还有些rou。王玉花脸色愤怒,口气不好的叫了姚若霞和姚若萍帮忙做饭。

    “你们还有这么多rou,咋不给爹娘送一点?离家这么多年,既然回来,也该孝敬爹娘了!”姚满仓看还有二斤多rou,就沉着脸指责起姚满屯。

    “大伯不知道,家里就只剩下这点rou,知道你和三叔今儿个肯定要跟着我爹一块去县里,所以才特意留了招待你们的!”姚若溪看小四听姚满仓的指责啊啊的要下炕,忙拉着她。

    姚富贵忙呵呵笑着转移话题,“二哥这屋里拾掇的还挺舒服,再放上一套像样点的摆设,比我们住那西屋还强呢!”拦住姚满仓不让他再说。他们今儿个跟着去县里是想着跑到新安县了,好歹吃一顿,谁知道姚满屯就拿了一百文钱,孝敬完衙门里办户籍的只剩几十文钱,一人吃碗卤rou面都不够的。

    外面姚若霞把最后一个菜端上来,就抱了小四,和姚若溪到厨屋里吃了。

    家里最后一点rou也吃完了,就只剩下些骨头,被姚若溪炖了骨头汤喝。

    许氏也又来转了一圈,见王玉花把家里家外都拾掇的挺舒服,自己当家过小日子,就耐不住,回去催促姚富贵赶紧的开工。

    姚若溪却没忘了王桂枝出嫁的事儿,跟王玉花说了回三王岭一趟。

    姚满屯却没借来牛车,姚富贵那也开工了,叫了姚满屯干活儿。她们要走亲戚,就得自己走着去了。小四得抱着不说,姚若溪拄着拐杖走上个几里路,再打个来回,明儿个睡醒腿估计就要抬不起来了。

    没有办法,姚若溪只得抓了些钱给姚若霞,让王玉花带姚若霞几个去了。

    下晌回来,拿了两包的小金棍和口酥菓子,是王桂枝成亲的回礼。

    苗氏惯会做好人,王玉花带孩子回家,晌午就叫姚满屯过去老宅吃的饭,还给姚若溪送了一个馍夹菜一碗米汤。所以老宅的人都知道王玉花回娘家是给人嫁闺女随礼去了。王玉花一回来,姚春桃几个小孩子就欢舞着上来要菓子吃,眨眼两包菓子都被分光了。

    有苗氏跟着来‘看看’,王玉花不敢多说啥,脸上强笑着,心里恨不得把苗氏骂个狗血淋头。等苗氏一走,就拿着笤帚敲着门框骂,“不要脸的sao老婆子!一没脸没皮的土匪!”

    王若萍最好告状,姚满屯一回来就拉着他把苗氏带孩子来抢吃了菓子的事儿说了,“……三妹和四妹还一点没吃呢!也没给爹留一点!”

    看王玉花气恼的样子,姚满屯劝了句,“就两包菓子,算了。”

    王玉花哼了一声,想到王三全劝诫她的话,没有再吭声,端了饭。

    很快,姚富贵家的房子也盖了起来,同样的三间堂屋,不过厨屋是盖的,不像姚若霞家土坯房,而且还是两间的。大致看也差不多。

    上梁酒之前,许氏过来叫王玉花,“娘说了,你炒菜做饭拿手,上梁的菜就请二嫂子帮忙做了。”

    她搬出了苗氏,王玉花只得点头答应,不过,“那坛子鸡我可不会。”

    许氏倒是想,可那坛子煨汤要整只的鸡,就算她舍得,婆婆也舍不得。

    姚若霞也被叫去了帮忙,姚若溪不像去,在家看着小四,到晌午的时候送碗饭吃就行了。

    不过这顿饭菜做的却没有姚若溪家乔迁酒席做的好,许氏暗恨王玉花帮人不用心,王玉花也不好说那天有姚若溪后背后指点,今儿个没有。

    姚若霞想说话,还是回了家,不过却学给了姚若溪听。

    姚若溪眸光微闪,招手叫姚若霞靠近,悄悄安排了一番。

    姚若霞听了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