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田园小当家在线阅读 - 第58节

第58节

    姚若溪一听也明白过来,苗氏本就待她们二房没啥真心,把地分给她们,收走这一季的麦子也能说得过去,竟然还让她们家交粮税!?

    “爹!凭啥要收走咱家地里的麦子啊?还让咱家交粮税?”姚若萍知道交粮税这事儿,因为每年里正都会收了细粮,合算好,交到县衙粮仓去。她跟着去过一次。所以家里才每年都种麦子,却吃不上白面。

    “三亩地得交多少粮税?”姚若溪眸光幽转,拿了纸笔出来问姚满屯。

    “一亩地也就能打四百多斤粮食,五份要交三份。差不多两百六十斤的样子。三亩地……”姚满屯没有算盘,开始想王三全教他的心算。

    “七百八十斤。要拿钱买,得二两多银子。”姚若溪皱起眉毛,五税三是很重的税收了,等收了玉米还得再交一遍玉米的,虽然那么很少,但基本所有麦子都给收走了。

    姚满屯听她算的一张口就算了出来,不仅一震。

    姚若溪也惊了一下,眸光极快的飞闪过,忙转移话题,“这么多粮食,也就王元荣家有空余的,交粮税的时候,咱去买他家的粮食吧!”

    姚若萍一听王元荣眼神就是一亮,跟着劝道,“是啊是啊!元荣哥家地多,每年打的粮食也多的很,咱们两家也有点亲戚,买他家的粮食肯定能便宜点的!”

    “你们……”王玉花一听一家人竟然都同意不收地里的粮食还帮着交粮税,就她一个反对的,顿时气的胃疼。

    “我去劝劝娘。”姚若溪看了姚满屯一眼,拉着王玉花往里间走,小声说着,“娘!那地里的麦子是去年种上的,自然还是老宅的。咱家今年分的地,交的也是今年的粮税啊!”

    这话说的跟苗氏说的一模一样,王玉花气恨的上来就捏了姚若溪一把,“你个死妮子,谁教你的这些。那地分咱家了……”

    姚若溪回收捏了她一把。

    王玉花见她冷幽的眼神盯着自己,顿时心里一寒,捏着她rou的手就松了。

    把王玉花拉进里间,姚满屯叹口气出了堂屋,姚若溪这才压低声音跟她说了,“奶奶要收走地里的粮食,让咱家自己交粮税,咱又没麦子上哪交?还不得买粮食交?!到时候她再让咱拉她家里的粮食,咱家就得把银子乖乖送到她手里。外面的人看了,只会以为咱家和老宅一块交的粮税。咱要是去买别人家的粮食交粮税,让外人看了,那话就反过来了。只会说老宅偏心眼,地分给咱家了,还收走了粮食,又让咱自己买粮食交粮税。娘只等着别人戳她们脊梁骨就行了。”

    听了这番话,王玉花脸色缓和了不少,“那银子呢?平白无故的多花二两多银子,你当银子是好挣的?”她这些做的绣活儿,绣的荷包啥的也才卖了十几文钱,攒钱实在太难了。刚进手的五两银子,让她眨眼花出去二两多,王玉花心里像挖了块rou一样。

    “这个银子爹愿意花,娘是不想跟爹过了?”姚若溪挑起眉毛。只有这个银子花出去,她们家在吃亏,为了姚满屯的孝道吃大亏,她们才能把姚满屯的心收回来。

    王玉花呼吸一滞,脸色青紫交加。

    姚若溪留她一个人在屋里想,出来和姚若霞准备做饭。然后小声的商量着种了玉米,看能干点啥挣钱的。

    姚满屯在外面隐隐的听了一句半句,顿时心生愧疚。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挣钱支撑家里花销的却是还是孩子的闺女。

    王玉花气的没吃饭,就算她再反对,也不代表赞同了,纳鞋底的绳子拉的嗤嗤响。

    姚满屯知道她舍不得,心里不好受,见她不吃饭,过来劝她,“玉花!都是我不好,你快出来吃饭吧!等种上玉米,我就去想办法挣些钱来。”

    王玉花抬头愤怒的瞪他,却看姚若溪站在姚满屯后面给她使眼色,在擦眼角,她抿着嘴一想,憋了一下,哭起来,“家里本来就没几两银子,连粮食都没有。虽然我爹拉来三袋粮食,可也不够吃到秋收啊!连口粮都不够,还得帮人家去交粮税。”

    姚满屯见她一哭,更是愧疚,他又不太会哄人,心里更是愧疚的,劝她别哭,先吃饭。

    以前在三王岭,姚满屯可没这样低声小意的劝着她,王玉花顿时觉得三丫头鬼心思还真不少,出来吃了饭,“买粮食干啥非找元荣家的,我爹打的粮食也交不完粮税,总要卖些,直接买了交粮税还省的我爹再拉去卖。”

    “可是不够交的啊!”姚满屯每年跟着王三全一块交粮税,剩下多少粮食他是很清楚的。

    “不够我大姐家也有,再添上两石不就够了。”王玉花只打定主意不让姚满屯买老宅的粮食了,她要让人都骂苗氏那个sao老婆子偏心眼。就买她娘家的粮食去交粮税,打死苗氏的脸!

    姚满屯也没多想,只得同意了,反正他还得去三王岭帮着干两天活儿。

    姚若溪一看就知道王玉花要往大了闹,准备宣扬宣扬,忙拉住她又叮嘱不让说,只悄悄的,谁问也不说。这村里没有秘密,不过一刻两刻钟出的事儿都能全村知道,这个事儿她们越是捂着,别人越打听的快,传的也越快。

    王玉花不服气,却也只得应了。

    地里的麦子一天天黄了,各家开始忙活着打场了。

    王三全有牛,有石磙,所以早早就把场打好了,然后赶着牛车过来帮姚满屯家打场。

    看见娘家人,王玉花巴拉巴拉就把苗氏收走粮食还要她们交粮税的事儿说给了王三全。

    “这事儿你们准备咋办的?”王三全见之前的担心发生了,不禁皱了眉毛。

    王玉花原本还想着让王三全出面要回粮食,就算不给粮食,也不交粮税。见他没有说,顿时泄气,把姚若溪的打算告状了他。

    王三全一听,意味深长的笑起来,复有担心道,“不是要开后面山包的荒地,这买了粮食,银子可还有?”转头又问姚满屯,“要不粮食你们先拉着交了粮税,银子等你们有了再说。吃的口粮,家里还有不少玉米,你们尽管去拉就是。”

    姚满屯忙摇手,“不用了!不用了,爹!家里还有些银子,等种上玉米我也会想法的!”王三全对他越是大方,他越觉得愧疚的。

    “那好!你家没有牛,先去问问看打场的事儿吧!反正我把牛牵来了。”王三全说着站起来,示意他去老宅。

    爷俩起身,去了老宅。苗氏虽然想拒绝,可家里没牛,要等姚满堂家场打好,才轮到他们家使,只能点头同意。

    大半天的时间,老宅的麦场打好,姚正中笑呵呵的留了王三全在老宅吃饭,“你那地里的活计也干不完,啥时候割麦子打个招呼,我跟满屯过去帮忙。”

    “哪敢烦劳亲家老弟帮我割麦子的?有满屯和玉花过去帮两天就行了。”王三全笑着婉拒。

    姚正中暗哼一声,就知道你这么殷切,是打着主意的。

    到了割麦子这天,姚满屯和王玉花都带了手套,草帽子,拿着镰刀跟姚正中一众下地了。麦子收了归老宅,干活儿也是一块干的。

    “若霞和若萍都这么大了,也该下地干些活儿了吧!?”许氏看着姚若霞和姚若萍笑眯眯的带着一丝算计。

    “春燕姐是留在家里洗衣裳做饭干家务的吧!我还要干家务,带小四。”姚若霞抱着小四撇了她一眼,看向大房也只来的姚满仓和毛氏。

    “家里忙着一堆活儿,大人都不在家了,还不赶紧回家去!”王玉花没好气的赶人。

    姚若霞忙招呼一声,头也不回的赶回家。

    姚若萍也不敢再在外面乱逛,撇撇嘴溜回了家。

    姚若溪在家里拿了些钱出来,老宅的地有将近十八亩,下地的人加上姚正中和苗氏,八个大人,姚文昌一个书生,苗氏舍不得他下地,就算去了也就逛游一圈,扶一下车子。手脚麻利点,一天割五亩地,三天就差不多了。

    把钱给姚若霞,让她和姚若萍一块赶集,割三斤rou回来,再买些大骨头,或者有猪下水也买点。

    姚若萍欢喜的跟着姚若霞出门了,想着到集上买些吃的,结果姚若霞太听姚若溪的话,没让买的,一点都没买。

    “就算不给我买,也得给小四买些点心和糖吧!?”姚若萍没办法,拉了小四出来。

    姚若霞犹豫了下,花了两文钱买了两块绿豆糕,才叫姚若萍那个气。

    倒是夏天里了,猪肠子和猪肚便宜的很,花几文钱就能买到一副,虽然清理的不干净,不过回家再洗就容易些。

    买好东西回到家,把点心给小四吃,姚若霞就开始洗猪肠子和猪肚。

    晌午姚满屯和王玉花是不回来吃饭的,由老宅姚春燕和苗氏做饭送到地里吃。姐妹四个炒了个猪肚吃。哄睡了小四,姚若霞和姚若萍到山上寻了些野韭菜和野葱,姚若溪在家烧了绿豆汤。

    等回来把rou剁成碎块炒了,和野韭菜做成了馅儿,拿晌午发好的三和面,包了馅儿,按成馅饼,在锅里煎了。

    绿豆汤装了一小桶,煎饼用干净抹布包着,有姚若霞和姚若萍在下晌过的时候送到了地里。

    有认识姚若霞姐妹的,看俩人竟然半下午的送饭,不禁奇怪,“都过了饭点了,咋这个时候来送饭啊!?”

    “我娘说农忙累的很,一天吃三顿不顶事儿,让我们割了rou,煎了馅饼半下午的时候送到地里,省的干一下午,晚上回去又累又饿,却连饭都不想吃。”姚若霞把事先想了好几遍的话说了。

    顿时得了一圈惊诧和夸奖。

    东西送到地里的时候,王玉花正往麦场里挑麦子,听了姚若霞的解释,脸色顿时难看,上手就想打姚若霞,“家里有多少钱,经得住你们这么花?”

    “我说是娘安排的,走一路人家夸了娘一路。”姚若霞忙往后退了两步,跟她解释。

    王玉花还要再说,那边对面的夸赞声又传了过来,“满屯媳妇儿可真是细心体贴,还做了rou饼子送到地里来,这个时候真是瞌睡送上枕头啊!闻见那香味儿,我们这都馋了呢!”

    “还有绿豆汤呢!”姚若萍指指地上的小木桶。

    晌午吃的煎腊rou和咸鸭蛋,王玉花这会正渴的不行,一听也不好再多说,先喝了一碗绿豆汤,拿了个饼子,去叫姚满屯和苗氏她们。

    周围的人家看着苗氏她们干着干着竟然吃起来了,一听是中间加餐,都纷纷羡慕的。

    “咋就拿了这几个,还不够塞牙缝呢!”许氏一口气吃了俩,再去拿竟然没了,不禁觉得意犹未尽。

    “我家没种韭菜,是在山上找了一大圈的野韭菜。煎饼得用白面发,我家面也不多了。”这个在家说好的话,姚若萍记得清楚,扒拉就接上了。吃了两个还嫌少,她也才就吃一个呢!

    姚若霞看把绿豆汤喝完,又一人倒了一碗,拾掇篮子回家。

    毛氏叫住了她,“老宅后院里种了不少韭菜,你们明儿个去找春燕姐割韭菜吧!明儿个晌午早点送来。”

    “明儿个不做韭菜的了。”姚若霞才不想晌午送来,这多加的一顿,三妹说了,只为了博个好名声。

    许氏几个一听明儿个要换别的,心里顿时期待起来。

    王玉花却是心里憋着火,晚上回到家准备抓着人骂一顿,结果凉好的白糖薄荷茶就先端上来,盆子里的菜是爆炒肥肠,炉子上还炖了一过大骨头汤,大锅里烧了一锅热水给洗澡。

    见他们两口子回来,姚若霞忙舀了水倒在大木盆里,让王玉花洗澡解乏。

    王玉花也再提不起气骂人,舒舒服服洗了热水澡,饭菜就端到桌子上了。

    等吃完了饭,往院子里一坐,吹着小风,王玉花舒服的也不讲骂人的事儿,“明儿个再割rou,家里再多钱也会花完的。直接弄点菜就行了。”

    rou都炒出来了,哪会不做了吃。

    第二天就做了菜馍。这个菜馍不是蒸菜馍,而是和面掺上写玉米面,醒好了擀成薄薄的两张,中间放上野菜和已经炒熟的细rou丝,锅上只用少少的油抹上一层,小火煎两面,很快就能熟了。再在上面刷一层薄荷酱,又香又爽口。

    结果第三天的时候,王玉花就发现毛氏和许氏几个干活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明明一上午割麦半亩地不是问题,可大半天下来才割半亩地多点。一想就明白过来,是想多吃她们家一顿rou馍。

    而今儿个姚若溪晌午在锅底炕了面饼,用肥rou青椒做了rou夹馍。这个不多,一人只一个。因为姚忠举和姚及第几个小孩都在地里,一人分掉了一个。

    “这rou夹馍可真是好吃,明儿个还做这个吧!别换样儿了!”许氏笑呵呵的看着姚若霞。

    “就剩下三亩多地,明儿个我们可就不来了,我娘家的麦子都还没割掉呢!”王玉花说着给姚满屯使眼色,再不跟姚正中提,苗氏就会再占她们一天便宜了,买好名声也不是这么买的。

    王玉花不知道,她后面做的事儿,全是姚若溪给她宣扬的好名声才没有让众人都怀疑指责她,甚至站在了她一边。

    “爹!娘!家里的麦子也快割完了,我岳父那里,就他一个,我们明儿个过去帮帮忙。”姚满屯之前送獐子rou过去的时候就答应王三全的。

    “家里的麦子可还没割完呢!?”姚满仓顿时就不满了。

    “去吧!咱家场就是你岳父帮着打的,割两天麦子,是应该的!”姚正中横了他一眼。王三全之前跑来帮忙,几乎半个村子的人都看见了,要是他不同意,那边就有人戳他脊梁骨。

    “我娘家我都还没帮过一次……”许氏脸色难看,小声嘀咕。

    王玉花才不管她,干完今天,次一天就和姚满屯,姚若萍一块割了几斤rou去了三王岭。

    许氏毛氏本以为吃不到了,还在苗氏和姚正中跟前说王玉花,“…我就说咋那么好心送吃的,原来是巴巴的为了跑娘家帮忙的!”

    结果晌午的时候姚若霞就和姚春燕一块来送饭,爆炒rou片,青椒肥肠,还有一个大骨汤。

    不管苗氏和毛氏几人咋看,村里一块干活的人看了,都说王玉花会来事儿。每年农忙的时候是最累的,也需要油水,要不然也不会过年留着腊rou一直到收麦,作为农忙硬菜吃。

    晚上苗氏和姚春燕过来,“你爹娘都不在家,就你们三个住着也害怕的,我和春燕过来陪你们住两夜。”

    姚若溪和姚若霞对视一眼,已经笑起来,“奶奶和大堂姐来了,我们就不怕了。”这时候要赶她们走,只会被说不识好人心,被说嘴的就是她们了。王玉花小心眼的很,走的时候把装钱的箱笼上了锁,她们姐妹都碰不到,苗氏就是有心思也摸不到的。

    苗氏点点头。

    姚春燕没跟姚若溪姐妹一块玩过,不熟悉,有些尴尬的坐在一旁。

    看天色不早,姚若溪就和姚若霞带小四回西间睡了,让苗氏和姚春燕睡了东间。

    次一天大早,苗氏和姚春燕起来回老宅,姚若霞忙到东间里去看了,王玉花的箱笼还上着锁,这才放下心。

    苗氏和姚春燕在家里睡了两夜,第三天的晚上,姚满屯和王玉花才带着姚若萍回来。

    这时候抢收告一段落,就是脱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