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田园小当家在线阅读 - 第62节

第62节

    姚满屯看姚若溪手指头都红了,扔下锤子凑过来,“这个好编不?教给爹,爹来编吧!”

    “不费事儿,爹一学可能就会了。”姚若溪一想,就又重新拿了梃子教给姚满屯。

    上面的低座还不费事儿,姚满屯一学也就会了,可是编到下面就是花样了,却总是编错。

    “你别编了,梃子都浪费了。”王玉花看着被扔一点浪费掉的梃子心疼。家里梃子不多,这样浪费掉,就编不了几个帽子了。

    “爹还是忙别的吧!要不去看书,等明后天去县里,一耽误就是一天呢!”姚若溪看他真不会,又迫切的想学会,却弄的更糟,就不让他学了。

    姚满屯没办法,只得放了手,去蒸辫子。

    姚若溪编好了一顶,又换了一个花样,帽子简单的编织法,到了帽檐就变成一瓣一瓣的花边。只是梃子有长有短,接口的地方容易散,又拿给姚若霞,用彩线缝了。

    忙活了几天,姚若溪编了四顶花样草帽子,王玉花和姚若霞也做了六十多顶,用布袋装了,姚若溪和姚若霞跟着去新安县。

    “又不让我,凭啥每次都不让我去!?”姚若萍气的直跺脚,气恼的直咬牙。

    “你在家给娘帮忙,去了还得搭四文钱车费!”县里有她们挣钱的秘密,姚若霞不想让姚若萍这个漏嘴的知道。

    王玉花是已经形成习惯了,家里有事儿王三全和姚满屯出面,不让她去她也没觉得啥,还叫了姚若萍回家看小四。

    父女三人到了三王岭,找到王三全,把毛氏和许氏也做草帽子的事儿跟他说了。惹来程氏点着姚满屯一顿骂,“就知道你是个养不熟的,才几天就把啥好东西都给你娘你兄弟了,我们白养你们十几年了!她们都教会了,把铁花也教会!”

    “你闭嘴!”王三全喝了她一声,让姚满屯别往心里去,“…你们是想卖到别处去,那收辫子又咋收?”

    “正想跟爹说这个事儿,爹年纪也不小了,就别往外跑着去干苦力挣钱了。爹有牛车,这附近几个村子,爹就转悠着收辫子吧!两文钱一挂,或者五文钱两挂。我到时候我来拉,给爹三文钱一挂。爹拿个中间。爹你看咋样?”姚满屯心里虽然不舒服,不过对王三全的敬重还在,没多理程氏的话。

    王三全想了想,道,“你们一个帽子才卖六文钱,还又是蒸又是缝,彩线和碎布也都要本钱,让利太多,也就没啥赚头了!?”

    “没事儿的,爹!那些小东西都是自家做的,就费点时间。我们拿到新安县去看看,说不准还能多卖一文钱!”事实上,她们这一批草帽子帽檐变小,也更加精致精巧,就算不下地干活也能戴,想来也会更加好卖的。

    “这草帽子也就只能戴一年,明年就报废,她们还得再买新的。姥爷秋冬天的时候也可以慢慢收,明年夏初做了帽子可以批发给那些货郎卖。”姚若溪看王三全还犹豫,劝他话。这也算姚满屯的一片孝心,而且姚满屯要念书,王玉花不好那样抛头露面,在相熟的几个村子收收还行,跑的再远了,就该被人说嘴了。

    王三全赞同的点点头,同意下来,“好!这收辫子的活儿我就接了。不过她们两家也做起来,你们就别在村里那边收了。现在不少村子的人都学会掐辫子,我跑远一点也就是了。总不能卖了好出去,还不落个好。”

    姚满屯忙答应,这才带着姚若溪和姚若霞出了门,到到大路上搭了辆骡车赶到新安县。

    这时候天已经不早了,带树荫的摊位都被占掉了,三人只得摆到日头里,幸好卖的是草帽子,一人一顶戴头上,出了摊。

    虽然天热人少,但也有人看见草帽子漂亮轻巧过来询问。

    姚满屯记住了上次的经验,也给人推荐起来,就是有小姑娘小媳妇上前,他再退到后面,由姚若溪和姚若霞出面。

    “这县里的人果然有钱。比咱在八里镇加了一文钱,却更好卖了!”姚若霞若有所思道。

    姚满屯也点头,那编织的花样草帽子已经卖掉了两顶,要放在八里镇,保不齐没人愿意掏那么多钱买一顶草帽子的。

    姚若溪笑笑,奇货可居,拮据一点的一对比价钱,就会买那便宜的。手头宽裕点的,眼光就放在了贵的草帽子上面,觉得那便宜带着有失身份。所以现代经营理念才有对比买卖这一说。

    “两样对比着,差不多的东西,便宜的更好卖。而差不多的价钱,质量好的更好卖。”

    姚若霞点着头,又卖了几顶,虽然还不能深切体会,却也理解了。

    姚满屯看着左右摆摊的吆喝声,日头也西斜了,看看还没吃东西的俩闺女,拿了几文钱,去买了三个烧饼回来,“赶快吃了,等会卖完咱就回家。”三口五口的吃了烧饼,咬咬牙,拿着草帽子站在前面也吆喝起来,“卖草帽子了!轻巧好看的草帽子,便宜卖了!”

    姚若溪一愣,看姚若霞也是有些不相信的愣着,再看姚满屯涨红着脸,还在吆喝,她抿嘴笑起来。

    “手工花样草帽子,遮阳防晒又好看嘞~”姚若霞也红着脸吆喝起来。三妹腿不好,她作为大姐,不能啥事儿都仰仗三妹来。

    这一吆喝,果然有附近的人被吸引过来。看父女三人都一脸实在,显然是没做过生意的,还有个微微笑着的可爱小姑娘腿脚不好,心里的同情心又一泛滥,不差钱又着实喜欢的,就掏钱买了。

    对面摊位卖脂粉的小哥儿眼看姚若溪的草帽子快卖完了,忙抓了一把钱过来,“小姑娘!给我也来一顶草帽子!”

    “这大哥是买了送给嫂子的吧!挑这个吧!这个是绢纱堆的大花,帽檐又是编的花瓣,嫂子戴上肯定又好看又贵气。觉得大哥对她实心实意,小两口感情也会更好的!”姚若溪看还有最后一顶编花草帽子,立马就推荐给对方。

    “我…我还没成亲呢!”对方一听姚若溪的话,顿时脸上红了一圈。

    “没成亲更得送个好的了!省的嫂子被别人抢走了!”姚若溪歪着头笑。

    “那,那我买了!”那货郎早先就看中了拿编花草帽子,只是觉得有些太贵了,可是想到未婚妻戴上帽子的样子,咬咬牙买了。就当今儿个没挣到钱了。

    收了钱,把草帽子卖出去,看还有五六顶没卖完,天色不早了,带着俩闺女,姚满屯也不等了,收了架子,父女三个又买了几个包子,出城搭车回了家。

    王玉花把钱数了两遍,脸上笑开了花儿,“六百三十文钱,这一下就一吊钱了!”又道,“天一冷草帽子就卖不掉了,快多做点,趁着机会赶紧卖掉!”

    “没有辫子了,还上哪做?先编几个出来,等姥爷收了辫子来吧!”姚若溪也想歇几天了,做这个手工,真的疼手指头。她不是几岁的小孩可以忍着,可若霞没停过会儿,也该让手指头歇歇了。

    “村里肯定有好多辫子了!”王玉花顿时拉了脸,一脸不悦。也不知道大房和三房卖了多少钱了?要不是这些钱都是她们家的,硬生生被占走了!

    姚若溪斜了她一眼,吃了晚饭,把她摘的梃子都泡上。次一天起来,所有的梃子就都软乎乎了,吃完早饭就开始和姚若霞一块编起花样草帽子。

    姚满屯和姚若溪出门,许氏早得了信儿,她们家也做出了不少草帽子拿到八里镇集上卖了,因为姚富贵嘴好,且比大房还多卖了几顶。她想着王玉花之前收了两大捆辫子,忍不住过来串门探听消息,“昨儿个见二哥和若霞姐妹一块出门,拿了一布袋的草帽子,是都卖完了吗?”

    “哪能一口气卖个几十顶,还剩下六个呢!”王玉花没好气的撇了下嘴。

    许氏心下一算,就算还剩下六个,那也卖了五十多呢,不禁笑起来,“二哥是去哪买的?卖了好几十,怎么也的三四百文钱呢!”

    “也不过就一吊钱多一点……”王玉花嘴快的吧唧说出来,话出口才看到姚若溪的眼神飘过来,顿时心里后悔。

    许氏顿时惊诧了,“一吊钱还要多!?你们是不是涨价了?”

    “是卖的数量多,我娘记错了数。”姚若霞忙解释道。要是编花的再教给她们,自家就真的不剩下啥了。

    “你们家卖的咋样了?”王玉花也知道说漏嘴了,忙转移了话题。

    “也不过一百个铜子,不比二嫂子家卖的多。”许氏心里暗骂,之前王玉花把村里的辫子都收走了,反倒她没有收到多少,跑了一趟娘家才拿来一些。要是那些辫子她也都收了,肯定也多卖钱。

    “我们家比你家穷,没有存银,当然得多扒拉着点!”王玉花不敢再多说。

    许氏得了信儿,出门就去了老宅。

    姚满仓一个大嗓门,却没啥心机,好话不会说,没有姚富贵嘴溜,不过姚春燕针线好,看过姚若溪做的草帽子上面的小花和花边,做的比王玉花的手工还要细致些,倒是也卖了些钱。

    听许氏后所姚满屯一天就卖了几百文钱,惊诧的同时,两家暗中较劲。都想多收些辫子,多做些草帽子卖钱。

    姚若溪姐妹却在家又编了花样的草帽子出来,等王三全送来一堆辫子,又忙活了两天,把所有的辫子做成草帽子,父女三个又跑了一趟新安县。

    街上已经有人上次买了草帽子戴着出来,看到她们又来,明显比上次生意要好了。刚到下晌,这次带来的一百多顶草帽子连卖带批发给货郎,就一售而空了。

    王玉花数着钱,心情更是好的不得了,还让姚满屯赶集割rou,“给我爹也送去一块,要不是我爹冒着日头走街串巷的收辫子,也做不了那么多草帽子,卖不了那么多钱。”

    “给爷奶家也送一块?”姚若溪提醒王玉花。

    “老大老三家……”王玉花看着姚若溪幽深淡冷的眼神,抿抿嘴,“那就多割两斤吧!”回头就嘀咕还没挣到钱,就花没了。苗氏抢了她们家生意,竟然挣了钱还得买rou给她吃。

    姚满屯赶集割了rou,在集上碰见了王宝柱爹,直接把rou给了王虎,让他捎给王三全。

    回来把rou分成两份,一份送去老宅,自家留了有二斤,王玉花把摘的野韭菜和rou一块剁了,晌午包了猪rou韭菜馅饺子。

    姚富贵头一天卖了钱,就买了rou炒了吃。

    姚满仓是卖了钱都给苗氏攒着了。

    村里人见姚满屯又往老宅送rou,打趣道,“刚赚了点钱就孝敬爹娘了啊!?”

    姚满屯只笑不说话。

    rou送到老宅,苗氏也很高兴,“晌午包饺子吃,去把玉花和几个孩子都叫来吧!”

    “家里留的有,我们也包饺子吃呢!”姚满屯推辞了,没有留。

    “我就说,二弟那么疼媳妇儿的人,割了rou不会不给家里留,就先送爹娘这来的!”毛氏笑着系上围裙。

    姚满屯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味儿,看毛氏又转移了话,问起草帽子的事儿,也就答了话。

    其实那rou应该叫王玉花送去,苗氏和毛氏吃的才不舒服。只是王玉花一张嘴,不情不愿的做了好事儿,嘴上不说好话,做完也不落个好儿。

    许氏听说,给姚春桃使个眼色。

    姚春桃蹦蹦跳跳的往老宅去了。

    姚春杏一看,却摸到了姚若溪家里。

    王玉花刚把饺子下锅里,看到姚春杏过来,脸色就是一沉。

    “春杏儿吃饭了没?你家做啥饭啊?”姚若霞看了,跟她招呼说话。

    “没吃。我娘做面疙瘩,没有饺子。”姚春杏掰着手指头,看了眼姚若霞,眼神又落在锅里。

    “呦!你们家看来分了不少白面,天天都有面疙瘩吃。我们家是眼瞅着好几天还不吃一顿白面呢!”王玉花看她那样子就知道撵不走了,不禁心下气愤的。

    姚若萍过来拉扯姚春杏,“你娘叫你回家吃饭,你还不走!”

    姚春杏靠在厨屋门框上,抓着门框不撒手。

    “你赖我家干啥?快回你自己家吃饭去!”姚若萍不客气的上去掰她的手。

    姚春杏嘴一咧,哭了起来。

    姚若萍上手就想打她,“你个贱丫头就是来吃我们饺子的,快出去!”

    “若萍!”姚满屯喝止了她,看着哭个不停的姚春杏,他有些头疼,几个闺女他都没咋哄过,也都听话懂事儿,不让他cao多少心,姚春杏哭起来,声音尖利,顿时让他不知道咋办,只道,“春杏儿快别哭了,在二伯家吃饺子!”

    姚春杏一听留她吃饺子,还抽泣抽泣的。

    直到一碗捞过凉水的饺子送到手里,这才立马止住哭,大口大口吃起来。

    小四奇怪的看着家里多出来个吃饭的人,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看着姚春杏,见她吃完了一碗,端着碗又去厨屋,迈着小短腿跑过去,护食儿道,“我的!”

    姚春杏看锅台上没有了,站在凳子上一看锅里也只剩下汤,扁着嘴出来看姚满屯。

    “你都吃了一大碗了,你还没吃饱!?”姚若萍气的瞪眼,上手就要拧她。

    一大碗饺子,大人吃了也差不多了,姚春杏是吃撑了,可是想着拿回家去些。见姚若萍上来要拧她,这才抿了抿嘴,把碗扔下,跑回了家。

    本来留的rou就正正好够一家人吃的,这多去了一碗,自家人都吃饱的。王玉花恨不得咬牙切齿。

    姚若萍放下碗也叫唤着自己没吃饱。

    姚若溪没说啥,和姚若霞又回屋编草帽子。

    老宅那边姚春桃也留下吃了一碗饺子,回到家和姚春杏俩人一比,说是姚若溪家饺子好吃,搀的rou多,“下回去她们家吃吧!还省的大伯娘总说分家了还吃她的!吃的又不是她的,是爷奶的。爷奶不也让咱去吃!?”

    “若萍那死丫头还掐我,就吃她们家的!谁让她们家总做好吃的!”姚春杏撇着嘴哼哼。

    不说姚若萍和王玉花恼火,毛氏照样憋火。都分家了,许氏还经常不断的到老宅掐个菜,蹭个饭。做点荤腥好吃的,就把孩子赶到老宅来吃饭,让毛氏不屑鄙夷又恼火愤怒。偏偏当着苗氏和姚正中的面,她还不能说啥。再看见姚春桃和姚春杏凑过去,就撺掇俩人到姚若溪家去吃。

    只是姚若溪家哪能天天吃rou,也就小四还小,家里的鸡没下蛋,会买些鸡蛋给小四贴补,买几根大骨熬汤喝。

    可姚春杏却是学会了,时不时的,隔三差五就往姚若溪家跑。

    以前在三王岭因为程氏又抠又凶,嘴不饶人,所以很少有小孩子敢吃程氏家饭。王玉花潜移默化,对姚春杏和姚春桃厌恶心烦。

    “听说她们家上回炒rou,咱们可连个油性子都没看见。也没吃过她们家一口!”姚若萍也是护食又自私自利的,对姚若溪她是心里怕的,所以不太敢抢家里姐妹的,对姚春杏和姚春桃就没那么客气了。

    “也就一顿两顿饭,一家人吃顿饭,吃也就吃了。以后咱家没人在,你不也能吃她们家的。”姚满屯看大闺女和三闺女都不吭声说啥,二闺女时时不忘说嘴,就觉得二闺女有些刻薄,不禁劝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