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田园小当家在线阅读 - 第247节

第247节

    杨巧丽脸色一变,“不…不会吧!”

    “我可不是吓唬你!”毛氏轻哼一声。

    杨巧丽皱着眉想了又想,就点了头,“那我听你的!我不去了!”

    毛氏这才露出笑脸,“你就先耐心的等两天,过不几天你就是风光的姨太太了,富贵荣华的好日子等着你呢!”

    杨巧丽点点头,心里也很是期待。

    毛氏又叮嘱了她一番,给她些碎银子,这才放心的回来。

    天越来越暖和,锦绣斋来报名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姚若霞回来帮着姚若溪把关,只有绣活儿好的才收,那绣活儿本就不好的,想着到这里来学习绣活儿的就不收了。姚若溪只负责传授双面绣。

    光槐树村和张河里沟的都有不少人来报名,实在是姚若溪家弄出一样新东西就能挣钱,以前那钩衣裳的可是挣了不少的。现在这双面绣的绝学让她们赶上了,不学的才傻呢!

    竟然还有人要卖身给姚若溪和小四当丫鬟的,这样以后跟着俩人伺候,那可是手把手的教。卖活契的,几年之后放出来,手艺学会了,也能跟着学不少别的。不仅不交束脩啥的,还能挣不少。

    不过丫鬟姚若溪倒是不需要,家里有罗mama和方mama等人伺候,小萝也渐渐长大,跟着小四,而姚若溪身边有芍药,如今又加上凌霄和紫荆,也不需要多的人伺候了。

    姚若溪和姚若霞亲自看着来报名的姑娘们考试,王桂香也抽空过来帮忙。

    坐在宽敞明亮的屋里,排成排的做绣活儿考试,不少人紧张的不行,连平常顺手的绣花针都捏不住,往自己手上扎的。

    姚若霞温声安抚了一通,让大家都放松,就当寻常绣东西。

    谁绣的东西最后收上来,都记上谁的名字,简单的地址。

    许氏过来看了几次,见像模像样,还挺严肃,不屑的撇撇嘴。就是姚满屯一直没有出门,让她心里着急不已。这事儿得赶姚满屯出门,身边又没有人跟着的时候。而这样的时候,也只有家里事儿忙,跟着姚满屯的随从也要忙活别的事儿,姚满屯才会落单。

    杨巧丽同样着急,可毛氏叮嘱的,一定要耐心等,只能按捺着躁动,耐心的等着消息。

    杨老爹打听出说的是姚满屯,听杨巧丽说姚满屯家多富贵,一年挣多少多少银子,眼睛都快红了。

    到了锦绣斋开课当天,录取的名单张贴出来,第一批的人收五十个,多是八里镇附近的,外地的也有一些,当下就交了束脩,分派了宿舍住进了学堂。

    附近村子不愿意住学堂的,只交束脩,觉得远要住学堂的就交一点束脩搬到学堂宿舍里住。

    大多数人早早就参观了学堂,宿舍,食堂,花园都很是舒适,还有练功房,和小cao场。都很是满意又喜欢,家境差不多的,都交了住宿费住下了。

    学堂一下子多出这么些人,还都是十几岁的姑娘家,一时间叽叽喳喳莺莺燕燕的,引的村里不少人都过来围观。

    锦绣斋的食堂也包给了村里几个妇人,学生都自行付钱,吃多少买多少,离家近的也可以回家吃。

    朱敏儿是不用教束脩住宿费,但住到学堂里在那吃饭就得自己掏钱买了,苗氏就领着朱敏儿过来,“你大姐这门亲戚分给你家了,秀芬死的早,撇下俩孩子孤苦可怜的,你们兄弟多照应照应。但敏儿一直住在大房,吃那边的让人看着也不好。”

    “那就吃食堂的吧!记账,月底的时候我家去结算这个钱就是了。”姚若溪抬抬眼,直接把话说下了。

    “那倒不用麻烦了。你家多添双碗筷的事儿也不值啥。”苗氏幽幽的瞥了眼姚若溪,看着姚满屯拿主意。

    王玉花嗤笑一声,“在这边吃才是麻烦呢!早上一大早就要跑过来,吃完再跑回去。大晚上还要再打一个来回。晌午的就不说了,光早晚两顿就麻烦的。我家的饭点跟学堂那边的又不一样,学堂那边都是定点定时的,我家早了晚了的,难道一大家子还都等着她不成?她在学堂里吃,天天都有rou,又不用她拿钱,这钱我们家出!”

    “学堂跟村里有一段距离,晚上来回跑也不安全。”姚满屯也不想让朱敏儿在家里吃饭,在这吃饭还没啥,不过多双碗筷。可她事儿多,又总往大儿子跟前凑,一会揉眼一会哭了,活像别人咋欺负她了一样。弄的一家人都不自在。

    “若溪丫头不是教人双面绣,难不成还早去晚去的?”苗氏笑的有些冷了。

    “有丫鬟在那边看着,我不定时过去。”姚若溪点头应声,也就是说,她是想去的时候就去。

    苗氏脸色难看,再说让朱敏儿住到这边来,那也成了早晚不定时去,就又说到亵渎双面绣的艺术上了。

    芍药过来提醒姚若溪,“小姐!该过去了。”

    姚若溪看向朱敏儿。

    朱敏儿看看苗氏,见她也没能让她住到二房来,连吃饭都不行,不悦的拉着脸起来,跟姚若溪出门去锦绣斋。

    锦绣斋这边已经吃过了饭,紫荆和凌霄都在这边,见姚若溪过来,纷纷起身,不管年龄大小,都一脸欢欣的给姚若溪福礼问安,“学生见过师父,师父好!”

    “以后不用叫师父,称老师吧!”姚若溪听几十个姑娘齐声改口叫了老师,不禁神情愣怔了下。她上辈子最羡慕的就是看别的小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她一直想做一个学生,没想到学生没当成,这辈子倒是直接当了老师。

    紫荆和凌霄算是助教,学堂里的姑娘们都认识过了,就是俩人不大笑,有些冷冰冰的不好接近,看姚若溪嘴角始终带着浅浅的笑,都满脸期待的坐在自己位子上等着。

    “先分组,十个人分一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叫到名字的为一个小组。”姚若溪拿出花名册,叫了号,把包括朱敏儿和姚春桃姚春杏的五十几个人分成了五个组。

    没个小组的人都做到一块,教的时候姚若溪分小组教。这样不会挤到一块,挤在后面的看不到,也学不好。而收来的人也都是会刺绣功底的,不过双面绣的方法更精道些,针法有些不一样而已。

    等五个小组轮流教下来,下晌的课也上完了,吃了晚饭是半个时辰的自习课,上完就可以回宿舍或睡觉或做别的事儿。

    一众姑娘们都新鲜的不行,晚上也激动的睡不着,跟同宿舍的人互相认识说话,还有外向些的到别的宿舍串门说话,互相讨教绣艺的,很是热闹。

    杨巧丽也想过来锦绣斋,那天问了学堂的事儿,要是不去,怕是让人怀疑。毛氏看了下,锦绣斋里逢十休息,也就是初十,二十,三十,没有三十的二十九休息,别的时间都是要待在学堂不能乱跑的。就不让杨巧丽过来,要是姚满屯出门,而杨巧丽却在学堂里出不来,那就只能耽误着了。

    王玉花还纳闷了下,“不是说来学双面绣,还说交束脩,怕是不想交束脩才不来了!”

    学堂里的束脩也不便宜的,二两银子一季,要是学一年,那是要交八两银子的。用的丝线和底布也得自己买,学堂只提供绣花棚子和绣花架子。不过绣的东西归自己,拿去卖到绣坊里也能换几个钱。

    “爹啥时候去县里?”姚若溪看姚满屯回来,便问他。

    “过两天,去结算豆瓣酱的钱,顺便送熏腊rou。是要捎啥东西吗?”姚若溪平常都不问这些,姚满屯就以为她要捎买啥东西回来。毕竟学堂刚刚开课,还没有步上正轨。

    “是要捎些东西,暂时还没想起来。”姚若溪应声。

    “要捎买啥的,列个单子,到时候一事儿买回来。”姚满屯点头,洗了手,到屋里跟瑾哥儿玩。

    瑄姐儿走后,瑾哥儿少了个玩伴,显的清静了好些。姚若溪就让他到外面村里去玩,让罗mama和方mama或者王玉花轮流看着。瑾哥儿倒是玩的高兴,每天回来都是一身土。这会又玩上了泥巴。

    没两天,陈嘉悦跟家里说来学双面绣,拎着个包袱过来了,直接就找小四,“就不用给我准备房间了,我就跟小四一块住就行了。”

    小四惊诧了下,没想到陈嘉悦竟然还真的过来了。

    陈嘉怡无奈的看着,跟姚若溪和王玉花道了麻烦,又送上礼盒。

    王玉花没想到竟然是找小四玩的,很是高兴的招待陈嘉悦,“尽管住!尽管住!”

    陈嘉怡也到学堂去看了看,见几十个姑娘家都安安静静的做着绣活儿,偶尔小声的交谈讨论,姚若溪清淡的声音缓缓的流淌着,听的人都聚精会神的。暗自点点头。这锦绣斋倒是办起来了,氛围像书院里的一样。就叮嘱陈嘉悦,“别太给若溪meimei添麻烦了,你说了来学双面绣,也要真的学会了才好说!”不然回家去都瞒不住的。

    陈嘉悦兴奋的直点头,“二姐你就放心吧!我不是小孩子,不会添乱的!”

    陈嘉怡叹口气,待了半天就回去了。

    等她一走,陈嘉悦忙拉着小四,“你啥时候有空?教我练武功吧!我拜你为师!”

    小四忙摇手,“嘉悦jiejie,我教你就是了,不用拜我的!”

    陈嘉悦就问她天天都学哪些东西,啥时辰练武功。

    小四把课表拿出来,“三姐现在要顾着学堂那边,所以没有太多时间给我们讲书了,都是自己学。”

    陈嘉悦看课表上早晚都有练武时间,连课间时间都有训练,眼神直直发亮,顿时又疑惑,“这练武的谁教你们?难不成是你哥哥?”

    小四眼里闪过一抹尴尬,“也多是自己学,每天重复的练。哥哥在家会教我们些新的,三姐看着我们练。”她的武功是跟三姐学的,现在跟着芍药jiejie学剑术……

    “那我就跟你学了!”陈嘉悦呵呵直乐。

    小四忙转移话题,跟她讲起学武功基础功的重要性,要怎么练,“反正要吃苦头的。”

    “我不怕!吃苦我也要学的!”陈嘉悦是打定主意,逮着机会了一定要学武功。

    于是俩人一个教,一个学就开始了。

    尤其早晨起来,看兄弟几个都是天不亮就起来练,陈嘉悦一边吸气,一边又兴奋的。这气氛简直跟白天换了一副模样了。

    小四练完一套剑术教给她扎马步,练基本功。

    姚若溪的练功场地就换到了东院,她是主练内功,剑术芍药也指点的差不多了,只差她自己不断的练习熟悉了。

    天渐渐转热,熏腊rou作坊已经停了工,姚满屯把最后一批熏腊rou拉上,带着江明去新安县送货,顺便结算豆瓣酱的银子。

    毛氏前一天就打探到姚满屯要出门的时间,通知了杨巧丽也出门,到计划好的地方等着。

    姚富贵也赶着驴车出门采买蚕豆,准备做新的豆瓣酱。

    在新安县碰到姚满屯,把江明给借走了。

    姚满屯本来要跟着姚富贵一块的,姚富贵哪会让他跟自己一块,要的就是让姚满屯落单,这样杨巧丽才有机会成功。

    江明也提醒一句,姚若溪让采买的东西,有些急,让姚满屯先行回家给姚若溪送那些用的东西。

    姚满屯只好自己赶着驴车先回了家。

    姚富贵倒是觉得还挺容易,江明摸了下怀里的另一张单子,心想用不到了。

    俩人买好了蚕豆,也没耽误,就往家赶了。

    杨巧丽躲在水边草丛后面,远远的看着姚满屯赶着驴车过来,忙转身蹲在水边洗手,估摸着时辰差不了,身子一歪,噗通一声倒在了水里。

    “啊——救命啊!救命啊!救命!”

    天还没有到热的时候,正是不热不冷的时候。这条溪水一段深,一段浅的,又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冷天会冒着白烟,摸着温温的,这个时候的水却是冰凉冰凉的。

    杨巧丽刚一跳进去,就冻的直打哆嗦,虽然会游水,还是站不稳栽倒了下,喝了两口水,扑腾着起来,大叫着救命。等了一会还没见姚满屯过来,顿时后悔跳的太早了,要是晚一会,她也不用白白多冻这一会。不过想到等她当了姚家二房的姨娘,那就是荣华富贵的日子,咬咬牙忍着,哆嗦着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

    马车的声音越来越近,杨巧丽叫喊的更大声了。

    姚若溪听着凤眸闪过冷光,皱着眉头道,“爷爷!有人喊救命!?”

    ☆、第163章:父债子偿纳为妾

    瑾哥儿在外面玩的时候栽了一身泥,姚正中也正好在外面,看到了,抱着瑾哥儿送回家,姚若溪正要出门买单子上遗漏的东西,而姚若阳带江远去青山书院了,丁显聪去学堂了。王祖生还太小,姚立不会赶马车。

    “要不我试试吧?”姚立觉得自己好没用,白白学了那么久的学问,光笔墨纸张都用掉了好多,他却连赶个车都不会。

    “马车跟牛车不一样,要是不会的,不小心惊了马要翻车的!”姚若溪听了摇头。

    “要去哪?我帮你们赶车!”姚正中听了就自告奋勇的出来帮忙赶车。

    “公公年岁也不小了,马车跟驴车不一样,不好赶……”王玉花皱着眉头,担忧姚正中赶车不好,要是翻了车惊了马,姚正中摔出事儿就不好了,她闺女也得随着被摔一回。

    “没事儿!没事儿!马车我也赶过的,我看你家这马也温顺,大不了走慢些。”姚正中虽然五十多,但身子一直很硬朗的。

    “那就让爷爷帮忙赶车吧!”姚若溪想了下点了头。

    姚正中把马车套好,看着姚若溪带瑾哥儿和芍药坐上马车,就拿了鞭子,慢悠悠的赶着马车往新安县赶,问姚若溪要买啥东西,“……还这么着急。”

    “学堂里的工具,说的今儿个去拿,给人结算钱。爹走之前忘了跟他说了。”姚若溪也没关马车门子,就坐在门口。

    瑾哥儿叽叽喳喳的,看路上的东西好奇的指着问。

    姚正中笑呵呵的,不厌其烦的解释给他听。

    马车虽然赶的慢,不过也比驴车要快好些。远远的,姚若溪就听到杨巧丽落水的声音,和芍药对视一眼,都没有吭声。

    等走的近了,姚若溪才侧耳道,“爷爷!好些有人喊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