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田园小当家在线阅读 - 第364节

第364节

    “没有粮食这个事儿你们上报朝廷,有疫病也得找大夫治。这都是你们地方官员的事儿啊!”潘令茹翻了个白眼儿。

    齐大人暗自摸了把汗,期望的看着姚若溪,“宁安县主是国医圣手的亲传弟子,不知道县主对疫病有没有办法?”

    “你送这些东西来,不会就是为了让县主给你们治病的吧?!”潘令茹揭穿他。若溪自己身子还不好,瘟毒还不知道清完了没有,让她跑难民堆给那些得了疫病的人看病,出了事儿怎么办?!

    “不是不是!”齐大人急忙否认,就算姚若溪拒绝,有那个活阎王在,他也不敢不送这些吃食过来。

    “等我们安置下来,明儿个我就陪齐大人去看看!”姚若溪欣然答应,她自己的瘟毒已经差不多清干净,不会再发了。

    齐大人看她答应,忙道了谢,看了眼萧恒墨,迅速撤离回城。

    周边的难民看知府大人都恭恭敬敬的来送东西,知道这里面的人身份不凡,看他们搭建的木棚子,大家伙一起做饭,排队吃饭,竟然还有rou香,纷纷凑过来,眼巴巴的看着。

    他们也就熬了些rou粥喝。看着周围凑过来的难民,他们本能的戒备,又想到姚若溪当初是怎么救他们的,大家伙的东西都拿出来一块吃,带他们打猎充饥,救附近受灾的人,看那些难民已经饿的直咽口水,就都看着姚若溪,又有点不舍得。毕竟他们的粮食也不多,还不知道啥时候安顿下来。

    姚若溪看了下锅里的粥,只剩下一点,就让人再熬些,“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我们一路走过来,多大的劫难都经历了,还怕这点难处!?”

    众人齐声应是,已经开始招呼外面的难民,“我们县主同意了熬粥给你们,你们快点过来等会吧!”

    “是啊!我们县主发话了,你们都过来吧!”

    ‘我们县主’让众人对那些难民说起来,顿时由心生起一股自豪感。

    那些难民听要给他们熬粥喝,纷纷涌挤过来,看粥熬上,里面切了rou丁,都含泪跪下磕头。

    苗氏咬着牙,心里啐了一声。这个小贱人又开始卖好了!

    姚若溪就是在卖好。

    等众人吃了粥,姚若溪召集槐树村和张河里沟跟着逃难出来的众人,“我们来商量一下以后咋办?”

    这个问题众人虽然想过,却都没有啥想法,有人直接宣言,“我们跟着县主!”

    姚若溪摆手让人停下,“你们要跟着我,可我在京都有房有地,你们这么多人,我也没法养活你们。你们又要咋办?”

    众人听着不禁心里发凉了。是啊!姚若溪是县主,她到了京都就有另一个家,她可以把她的亲人包括朋友都接走,那他们这些人呢?姚若溪就不管他们了啊!?

    “我并不是不管你们,而是让你们学会自力更生!”姚若溪既然揽下这个事儿,就不会半途而废了。

    众人顿时心里好受了,开始问姚若溪,“那咱们大家伙咋自力更生啊?”

    姚若溪抿嘴笑了下,“朝廷虽然会开仓放粮,拨款赈灾,可是朝廷的救济只能是一时的!我们不能伸着脖子等着别人来救我们!我们要自己救自己,要自力更生!闯过了这一劫,以后就算有再大的灾难降临,我们不能临危不乱,也不会再害怕无措,活不下去!”

    都点头赞同姚若溪的话,就像这一次,他们团结一心闯过来一样。

    那些喝了粥的难民,听着也都围过来,听姚若溪跟村里的人说话。他们现在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对生活已经没有了期待,只剩下活着的念想支撑着。像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的乱闯流浪。等着官府等着朝廷的救济。可众人也都知道,朝廷就算拨下来银两就算开仓放粮,能到他们小老百姓的手中又还剩下多少!?

    “所以我们必须自救!你们先自己想想,有啥办法能自己救自己,能活下来?”姚若溪看了眼,没有驱赶他们,来了更好。

    众人嗡嗡的议论,不少人都说到别的地方重新开始,还有的人说到山上打猎过活。

    听着众人的说法,姚若溪点头,“你们能自己开发想象,我为你们高兴,也很欣慰。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打猎得有那个条件,而是它只能解一时之急,而且我们人数众多,也不可能都去打猎。要重新开始,这个想法我很赞同。”

    “那我们找个地方重新建个村子,先种些熟的快的菜吃!”而且他们出来的及时,身上都带了存银,找个地方重新开始还是能撑一段时间的。

    “种玉米,种红薯,结的多,能撑很久!”姚立也说出自己的想法。

    王宝柱皱着眉头。这的确是办法,也只有这一个办法可行。可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他看着姚若溪笑起来。若溪她既然管事儿,就一定会想到的!

    张彩霞看看王宝柱,又看看姚若溪,虽然她心里清楚,王宝柱根本够不着,想了也是妄想。可看着仿佛身上发光发亮般的姚若溪,面对这么多难民,面对灾难,她不惊不慌,从容应对。她的才学她不知道,可是她现在清楚明白的知道,姚若溪是个了不起的人!她觉得她的病不仅没有好,反而更严重了。不再是嫉妒,忧郁悲伤,而是自惭形秽。

    萧恒墨抱胸靠在不堪结实的柱子上,目光含笑的看着姚若溪。

    “是。”姚若溪点头,“短时间能熟的,结的多,能充饥的,也的确只有红薯玉米和土豆。现在又是夏天,山上山下,水里路旁都有吃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绝对饿不死我们!再说,我们不单单只会种地!”

    看着姚若溪挑眉,众人纷纷说起,“我会打铁!”

    “我会磨豆腐!”

    “我会织布!养鸡!”

    “我会双面绣!”

    “我会养猪!养牛!”

    “我们会做啤酒!”“我们会做熏腊rou!”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一技之长真的很重要!会一样拿手活儿,走到哪都有活儿干,那就饿不死!而他们会的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因为姚若溪家才会的。

    外面的难民都羡慕的看着,他们其中也有会一手活计的,可做啤酒,熏腊rou双面绣这些他们只听过却不会,这些人自豪的喊着他们会这些东西,想要活下来也会更加容易。

    “首先我们要有安顿下来的地方,这个我会想办法。你们想到哪里安顿就可以到哪里去。官府那边……我会提前打招呼。”姚若溪顿了下,看了眼萧恒墨。意思这事儿是他的活儿了!

    萧恒墨朝她抛过来一眼。

    姚若溪暗瞪他一眼,不再看他,跟外面的难民道,“你们也是一样。只要你们愿意自力更生的活下去,想在哪里,官府那里不用担心!”

    要种地,他们这些外来人只能开荒了,买地,身上又没啥钱。要在一个州县安顿,开荒,那就必须有那个地方的户籍。这个事儿解决了,众人就放心一大半了。

    “至于种子,这个事儿靠官府怕是靠不太住,但这事儿必须交给官府。我们自己要先想办法,这样就不会官府拖拉或者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就啥事儿也做不成了!”官府是能管,不过姚若溪却不完全信任官府。贪腐状况,古今皆同!

    “咱们自己想办法!”众人都喊起来。真靠官府,他们说不定要等死了!

    “有愿意待在安州府的吗?”姚若溪转头问。她估摸着村里出来的人,怕是不愿意留在安州府,她也得用这些人,所以还是带着的好。这话是问外面的难民。

    有人是从南边逃荒过来的,他们一开始还想着往北方往京都走,现在听姚若溪一席话,有不少人不想再这样漫无目的的乱流浪了。

    “流离失所谁也不想,我们要自力更生活下去!”姚若溪也能力有限,她现在能给的也就是那一点信念。

    不少人喊着愿意留在安州府,求姚若溪帮他们想想办法。

    染上疫病的都被隔离了,这些都是没有被染上疫病的,姚若溪答应下来,让他们都好好休息。

    众人安心不少,睡也能睡的安稳一点了。

    天明起来,大锅里已经熬上了rou末粥,众人都高兴期待的看着姚若溪。

    “先吃饭!”姚若溪要先看一下安州府的地形。洪水已经在慢慢的退了,安州府也是个安置的地方。

    吃了饭,齐大人已经带着城里的大夫过来了。现在一个吃,一个疫病是最严重而且当务之急的事儿,齐知府几个府衙官员已经几天没有睡好了。

    听了姚若溪的想法和要求,齐知府只犹豫了一下,就点头答应下来,说会尽快帮愿意留在安州府的难民办理户籍,至于开环居住的地方,任凭姚若溪挑选。

    姚若溪就指了一块山边不远的地方,她喜欢山水,而且靠山也会更多可能。

    齐大人看了眼那块地方,嘴角抽了抽,那地方他儿子买下准备盖别庄的,看了眼一直在姚若溪身旁没有开口说话却维护姿态的萧恒墨,他笑着答应,让姚若溪尽管使。

    姚若溪就带着一众难民过去,男劳力上山砍树,砍竹子,他们要先搭建一个简易的棚子,盖屋子还是用土坯盖。

    选好地方,男劳力都去忙,有些妇女也跟着去,把树枝啥的捡起来,还有摘野菜准备干完活吃的。姚若溪则就地划分了地方,一家一个小院,胡同和街道都是南北通向,东西贯通,村子成长方形,前后两边的荒地都可以开垦。

    还要做好统计,多少人家留下,院子盖好咋分,荒地又咋分配都得看有多少人。姚若溪把剩下的活儿交给姚满屯和江明几个。她带着孟凯孟康跟齐大人去看那些得了疫病被隔离的人。

    萧恒墨更是寸步不离,也跟着姚若溪。

    潘令茹也想跟着,小四拽住了她,“令茹jiejie!咱们还是不去了,要是染上疫病又得费很多药治!”

    想到她们所剩不多的药,潘令茹只能垮下脸,不跟着了。

    等到了隔离的围院内,姚若溪给那些得了疫病的人看过之后,果然是瘟毒加上洪水暴发,夏天炎热引起的。好在齐知府隔离的早,人数不算太多。

    姚若溪开了药方,让齐知府准备药材,又让孟凯把拿的药丸分给大家,“一人一颗,等会喝了药之后,把这个吃下!”

    “都给这些人吃吗?”孟凯不是小心眼儿,这些药丸可是保命的药,他们还要一路回京都,都给这些人吃了,不就没有了。

    “谁的命都是命。”姚若溪点头。

    齐知府马上命人去拿药来。

    安州府有于家的商行有济生堂在,听是姚若溪要的,立马很爽快的拿了药出来。另外不愿意出的,齐知府直接让手下告诉他们,“就告诉他们,是齐国侯世子萧恒墨要的!”让他们不拿药,吓他们个半死!

    萧恒墨的名头的确好使,一听是萧恒墨要的,都表示愿意拿药出来。

    大锅支起来,药熬好,得了疫病的众人排队等着,一人一大碗,喝了药,又把姚若溪发的药丸吃了。

    药吃下不大会,那些咳嗽的人就感觉不那么想咳嗽了,这药果然有效,齐齐拜倒感激姚若溪救命。

    等回到暂时歇脚的竹棚,已经下晌了,村民正在商量做土坯。

    “不用做土坯,那个太费时间,直接用模具浇筑就行了啊!”姚若溪跟萧恒墨要了纸笔,画了模具来,让人尽快做出来,“把和好的泥里面掺和上石子石粉,用米浆和泥,等稳固之后拆卸开了,就可以再立马做旁边的,这样就不用等着做土坯了。”

    得了方法,众人立马忙活起来。和泥的米浆不够,他们就用黏土和,总不能为了垒墙,让大家伙不吃饭,熬了米浆来和泥。

    盖房屋的问题解决了,齐知府也答应,官府会开仓放粮,等着朝廷尽快来救济,帮助难民渡过难关。

    等次一天起来,被隔离的众人已经不咳嗽,烧也退掉了。姚若溪让一天三顿的熬药给他们,每个人又发一颗药丸,准备上路。

    齐大人感谢万分的送姚若溪和萧恒墨一行人,“县主!你说的让难民自力更生的话,官府会传给附近州县的!这样大家就能自救了!”官府也就不会那么焦头烂额的累了!

    “不必了!”姚若溪摇头,“这事儿让官府来传,说不准会适得其反。还是交给那些难民吧!”她昨晚已经叮嘱过了,让众人自动自发的传播自立自救自力更生的事儿。难民中间流传,更加容易引起共鸣,事情也更好办,官府只要协助支持就行了。

    齐大人忙应声,夸赞姚若溪两句,给交好的同僚写信。那些难民能自救,这是再好不过的了。办的好了,这次政绩报到上面,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机会!

    姚若溪一众人再次上路,也有不少难民跟在后面,拉的粮食虽然没有敢劫,但后面一张张要吃饭的嘴,也不经吃的。所以走到下一个州县的时候,就选一个地方,按照安州府的地方规划好,安置一部分难民,然后难民影响难民自力更生,想办法活下去。

    这样带着满满正能量有实用的法子在难民中传的很是迅速,不少官府也纷纷表示愿意支持。

    当瘟疫在一众难民中间蔓延的同时,自力更生的信念也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出去。

    每次遇到灾难就着急上火,焦头烂额的朝廷和官府还以为要有什么难民暴动,形成土匪,乱民,结果这次洪灾,受灾的民众比以往简直轻松好办。不用官府怎么出面,不急朝廷赈灾,那些难民自己忙活着想法安置活命了!

    赵艳萍接到秦隶的消息,气的怒砸了桌上茶具,一旁摆设的花瓶,愤恨咬牙,“姚若溪!你个该死不死的!你天生就是跟我作对的!假惺惺的装着不理会我,却不吭不响把所有好事都占光!不动声色把我逼上死路!姚若溪你该死!”

    可是她不仅没有死,还要来京都了!赵艳萍感觉到,姚若溪这次来京都,定然不会放过她的!坐了一会,赵艳萍叫了下人进殿,把地上拾掇干净,给秦隶传书。现在cao控权还在她手里,她就不信收拾不了她!等着瞧吧!姚若溪!

    ☆、第241章:月光仙子求救命

    走了将近大半个月之后,姚若溪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京城郊外。一路上她们安置了无数的难民,有的听到消息也都纷纷跟当地官府要求,给他们入办户籍,分一块地,让他们开荒生活,进行自救。

    有一部分难民哪都不愿意留,就非得跟着姚若溪,槐树村和张河里沟两个村子的人已经不少,虽然洪水暴发的时候折损了些,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活了下来,后面又加上固执的非要跟着的难民,队伍还真是不小。

    赶了一路的众人虽然累,可是个个觉得自豪,底气充沛。以前听谁家去京都了,他们都羡慕甚至有些嫉妒的,可这一路走来,他们跟着姚若溪帮助了无数人,帮助人让他们觉得比之前更快乐了,村子里的小孩们都开始做起英雄梦,长大要当姚若溪一样响当当的人物,即便当不了,也要像她身边的几个人其中一个,当英雄!

    凌风一直留在京都处理萧恒墨的事儿,姚若溪来之前他就把事情都办好了,选了个靠山离水不远的地方,本来是要把一切都准备好,萧恒墨没让。有那闲工夫帮他们准备好,这些人伸手就来,就坏了小乖乖的理念了。还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吧!

    到了郊外,远远就见姚若阳和柳絮,姚文昌卢秀春姚富贵许氏一行人都已经等着了。

    看到她们到了,姚若阳和柳絮快步跑过来,“爹!娘!”

    得到发洪水消息的时候,姚若阳脑子嗡嗡响了一整天,别的事儿他还不怕,可水是三妹的弱项,碰上水她该咋办?家里的人该咋办?没想到她们都好好的活着!

    柳絮和姚若阳含泪的跪下给姚满屯和王玉花磕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