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暮春之令在线阅读 - 第56节

第56节

    皇帝却也不甘示弱,索性将她另一只手也捉住,钳制着,将她拉到身前,声音就响在她的鼻尖上方,“你还未回答朕。”

    徽妍挣扎未果,又羞又恼:“放开!”

    “不放。”

    徽妍咬牙,突然抬脚,朝他腿上踢去。

    皇帝却似早有防备,堪堪避开。徽妍不死心,再踢,皇帝突然一个倒身,徽妍惊叫着跟他一起倒了下去。

    徽妍听到落地时,皇帝闷哼的声音,忙抬头看她,可松懈的一瞬,皇帝忽而翻身过来,将她牢牢按在身下。

    二人都在喘息,徽妍还想挣扎,却全然不能再动一下。他抓着她的双手,双腿锁住了她的关节,整个人像巨石一样,压得她使不上劲。

    徽妍满面通红,瞪着皇帝。那张脸就在上方,与她相对。那双形状优美的凤目神采灼灼,专横、霸道,却似乎带着蛊惑之术,牢牢攫她,教她移不开眼。

    “你喜欢我,是么?”

    他的话语在胸口震响,低低的。

    “轰”的,一记滚雷在凉亭上方劈开。

    徽妍定定地望着他,没答话,手上挣扎得劲头却像瞬间消失了一般。

    他与她对视,似乎在等着她的回答。

    隔着衣衫,有另一颗心也在跳着,一样飞快,咚咚作响。

    “我……”她张张口,想否认,却说不出来。大雨砸在瓦上,嘈嘈不停,将二人之间呼吸的声音也吞没了去。

    忽然,皇帝低头,唇落在她右边的颊上,轻轻的,柔软而温润。

    徽妍睁大眼睛,只觉心跳几乎停住。看着皇帝停留片刻,抬起脸来。

    感觉到她没有了丝毫反抗,皇帝目光微动,笑意犹如薄雾里的阳光,渐渐绽露出来,温暖夺目。他注视着她,把她放开,却抬手,指尖抚过她的鬓发。

    “徽妍。”她听到他低低地唤着自己得名字,只觉似乎这世上的一切都已经忘记,只剩下眼前的这个人和自己,不再高下难逾,也不再遥远难测。

    他再度低头下来,唇覆在她的唇上,气息侵入自己的呼吸之间,亲密无间。而先前的那些猜测和疑虑,在此时冰消雪融,竟显得分外可笑。

    温柔的情意,则似破土之后第一次遇到甘霖,如藤蔓疯长。徽妍将手臂圈在他的脖子上,闭着眼睛回应着他,被动而笨拙。

    心中忽而想起,她似乎忘了回答他的问话,她应该说是。

    不过,好像已经没关系了……

    雷声大作,风雨狂卷,却已然与他们无干。光阴荏苒,而此刻却似停留不前,任由天地洪荒,亘古久远。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51章

    他的吻很温柔,在她的唇间徘徊,缠绵溺人。

    徽妍只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能想,不能做,像一只懵懂的幼猫,被困在怀里,紧张又无助,只得任他摆布。

    好一会,皇帝才放开。

    二人喘息着,面上皆染着炽炽的红晕。皇帝目光灼灼,手指仍停留在她的颊边,轻轻抚着。

    谁也没说话。徽妍望着他,定定的,心仍扑扑跳得激烈,却像掺着蜜,丝丝的甜。

    外面的雨势似乎已经要收了,未几,隐隐有声音传来,“……陛下!”

    二人一愣,回过神。

    皇帝起身来,往亭外望了望。

    徽妍亦连忙起身,待得听得真切了,窘然,嗫嚅着对皇帝道,“似是侍卫……”

    皇帝发红的面颊上忽而浮起些恼色,再看向她,眉间却又倏而变得柔和。

    “朕方才到渐台时,令他们不得上来,许是等久了担忧。”皇帝无奈道,说着,望望天色,“雨似要停了,回宫如何?”

    他的声音低缓,并非往常那般随心所欲的吩咐,而是商议一般,问她的意思。徽妍的心底不由地又是一暖。

    “好。”她颔首。

    皇帝注视着她,笑了笑,拉过她的手,往亭外走去。

    暴雨气势汹汹,来得快,去得也快。出到亭外,雨已经大致停住了,只偶尔有几点雨星落在脸上和发间,风凉凉的,先前的闷热一扫而空,甚是惬意。

    才走几步,果然,只见下方,几个侍从正登着台阶奔跑上来。

    徽妍看到他们,忙把自己的手从皇帝手中抽回来。

    皇帝讶然,转头看她,“怎么?”

    徽妍窘然,小声道,“他们会看到……”

    “看到又如何?”皇帝不以为然,又来拉手,“看到便看到了,又不是坏事。”

    徽妍的脸更红,坚决不从,把他的手拿开。

    两人小动作拉扯一阵,皇帝无奈地看她一眼,只得由她。

    见皇帝无碍,侍卫们松口气。

    皇帝并未多说,只吩咐备马回宫。侍卫们忙不迭地应了,又跑下去备马。

    刚下过大雨,林苑中的树上不断滴滴答答落着水,打在头上和身上骤然一凉,教人猝不及防。

    皇帝和徽妍却全然不急着赶回去,一前一后策马走着,好像游苑一样。

    徽妍的眼睛一直瞅着皇帝,从他笔直的腰,到宽阔的脊背,再到头上的长冠。她忽然觉得,这个人的身姿真的很好看。并未因为那身白锦袍,而是来自于本人,他无论何时,总有一股轩昂之气,却不失君子的优雅。徽妍从前在宫学的时候,就觉得他很特别,因为哪怕他与别人穿着一样的衣服,她也总能在许多人里面很轻易找出他来。从前,徽妍总结不出这是为何,而现在细看,她明白了。

    所谓气魄,大概便是如此。徽妍心想。

    似乎感觉到了背后的注视,皇帝忽而回头,四目相对。徽妍脸一热,没有躲避,却抿唇望着他,露出笑容。

    皇帝眉间一动。

    “笑甚?”他问。

    “不笑甚。”

    皇帝看着她,目光闪闪。少顷,他缓下坐骑的步子,与徽妍并行。

    徽妍一怔,忍不住瞅向后头。却发现那些侍卫们早已落后了老长一段,远远跟着。

    见她露出诧异之色,皇帝笑了笑,不紧不慢,“你以为能瞒得过他们?朕身旁的随侍,都精明得很。”

    徽妍面上一热,再往后面看一眼,心服口服。

    **********************

    待得回到漪兰殿,蒲那和从音跑出来,看到皇帝和徽妍,小脸上皆是松一口气的神色。

    “徽妍,你怎去了这么久?”蒲那道,“方才雷公吼得好凶!”

    “还有乌云,黑黑的!”从音大声道。

    “有舅父在,怕甚。”皇帝笑笑,从袖中将珠串拿出来,在从音面前晃了晃,“从音,这是何物?”

    从音看到,一喜,忙接过来。

    “日后若是再丢了,定要告知舅父,” 皇帝摸着她的头,意味深长,“舅父还与女史一道去寻。”

    徽妍正喝水,被呛了一下,面红耳赤。

    二人的头发和衣袍都湿了,吴内侍对皇帝道,“陛下,湿衣不可久着,还是速速回宫更衣为好。”

    皇帝不以为然:“不必,朕今日就在漪兰殿,去将衣物取来便是。”

    吴内侍讶然,不敢耽搁,忙应了。可还未出到殿门,另有内侍来报,说大臣们正在宣政殿等候,求见皇帝议事。

    皇帝问了何事之后,愣了愣,露出犹豫之色,未几,看向徽妍。

    徽妍心中明白,虽舍不得,却道,“陛下还是快快回宫更衣,事务要紧。”

    皇帝颔首,走过来,捏捏蒲那和从音的小脸,却在徽妍耳边道,“朕去去便回来。”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边,带起一阵热意,涌上徽妍的脖颈。

    看到她泛红的脸颊,皇帝的唇角又不禁弯起,笑意深深。

    “回宫。”他对从人吩咐道,说罢,又看看徽妍,转身离去。

    看着他往殿外而去的身影,徽妍不禁觉得好笑,一直到看不见了,才转回头来,却发现蒲那和从音都奇怪地盯着她看。

    “徽妍,你怎么面红红的?”蒲那不解地问。

    “像果果。”从音笑嘻嘻地说。

    徽妍赧然,却将面色一正,道,“王子居次今日都玩耍过了,我现下去更衣,回来之后便要开始习字背书。”

    蒲那和从音一愣,面色变了变。

    徽妍却露出笑容,像皇帝方才那样,轻轻捏了捏二人的小脸,步伐轻快地往内殿而去。

    *************************

    出乎皇帝的意料,原以为不过是与大司农诸有司简单地讨论一下权定税赋之事,没想到,均输令和平准令当堂争执起来,平准令认为均输府每年将各地收购的贡物就地销售,自定其价,却不交税赋缗钱,使得同类货物市价失调,以致民怨;均属令则反驳,贡物本是朝廷所有,因运往长安路途遥远,贡物易坏,故而就地销售,折为金钱上缴国库,如盐铁一样,乃属朝廷专营,而平准府竟以为这也要交税赋缗钱,岂非滑稽。

    皇帝坐在上首,看着二府你来我往,争论不休,头一回觉得时辰过得如此之慢。

    他瞥瞥殿外,早晨刚下过雨,晴了一会,现在又堆起乌云,光照变暗了。

    脑海中不由地又想起渐台,那激荡人心的雷雨,呼吸间,似乎还残存着那抹温软的幽香。

    在一片气急败坏的争吵声中,皇帝的唇角竟微微弯起,将一旁侍立的徐恩唬了一跳。

    大司农收到皇帝似笑非笑的眼神,脸上终于挂不住,出声呵斥,教二府退下。

    皇帝也没了耽搁的心思,直接吩咐大司农将各色贡物售价多少,市价多少,一并查清。此后贡物售价,纳入平准府定价之列,均输府须与平准府协商,以免与民争利。

    见皇帝如此决断,二府亦没了声响,行礼遵命。

    可事情还没完,大司农的人刚走,丞相又领着人来求见。皇帝才松一口气,正想赶紧走,听得禀报,神色僵住。

    这一日,皇帝竟比往日都忙碌,徽妍在漪兰殿等到日暮,仍没见到他的身影。

    蒲那和从音却一如既往的无忧无虑,一个嚷着要徽妍替他摆小陶兵对阵,一个缠着她给人偶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