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玄幻小说 - 盛世文豪在线阅读 - 第46节

第46节

    “我没说谎啊。”封蔚摸了摸脑门,道,“说真的,要处理江南那么多人,普通官员身份哪够?江南官场和京中世家有千丝万缕关系,除了宗室和开国勋贵,没人敢说能制得住。开国勋贵中倒有几人能用,我正好给他们做个幌子。”

    封庭沉思。他还真有点被这小子说服了。

    封蔚又道:“我也知道,要我拿刀带着人马去跟人拼命打仗我还有点信心,若是跟人拼心眼,我可不成。”

    封庭白了他一眼,道:“你不是不信,是懒得去。有我在上面给你担着,你就只会一力降十会,简单粗暴,一点脑子都不肯用了。”

    他养的弟弟他还不知道?封蔚那脑袋好用的很,就是懒得用。

    封蔚干咳两声:“若大哥没人可用,江南这趟浑水我也能趟。既然大哥有人可用,我何必费心那些弯弯道道?我又不是没事闲着慌。只是此次去江南事关重大,若有我作为幌子,或许就没人会认为,暗查江南的另有其人。”

    实话实说,清理江南官场,地位最合适的人的确是封蔚。封蔚作为皇帝胞弟,位高权重,深受皇帝信任。就算江南官场所有人的上面关系全合在一起跑皇帝面前说他坏话,皇帝都能统统拍死,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封蔚。

    但也就是太宠了,封庭反而舍不得让他去了。

    不过封蔚又说得确实很有道理。正因为封蔚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几乎没人会想到封蔚只是个幌子,暗查的另有其人。

    封庭无奈叹气,忍不住又敲了敲封蔚脑门:“我觉得,你就是闲得慌。是不是我不准你去边疆,不高兴了?你年纪还小,边疆现在又不太平,你去那里干什么?要带兵打仗,可以去南边找些小国玩玩嘛。”

    封蔚面瘫脸。他哥又思维发散,并开始唠叨了。从江南说到带兵打仗,隔着十万八千里好吧?

    封庭向来对封蔚宠的很,几乎不会对封蔚虎着脸,最多是用书卷象征性的敲两下脑门就算惩罚了。每次他教训封蔚,就是唠叨,不停的唠叨,往死里唠叨。

    最严重的一次,是快过年了封蔚想给他哥他嫂子凑点毛皮,结果瞒着他们两,留书出走,跟着猎户进了深山狩猎,回来的时候身上多了好几道深深的疤痕。

    那次封庭气的很了,从日出开始唠叨到日落,并且连续唠叨了三天。直听得封蔚两眼冒金星,一魂出窍二魂升天。

    封蔚在人前的冷酷面瘫脸就是在这种唠叨下练成的。

    这次封蔚在将士大胜进京之后,就提出要去边疆杀敌。吓得封庭心脏都停了几拍,死命想打消封蔚这危险的念头。

    这次封蔚又要去江南,还好他有自知之明,没有主动揽下这麻烦事,只是去当个幌子。不过也足够让封庭想起封蔚之前危险的打算,又忍不住唠叨了。

    封蔚出宫的时候,两眼无神脚步虚浮,就跟身体被掏空了似的。

    封庭还不消停,又跑成皇后面前唠叨了一番那不省心的弟弟。成皇后对这种事已经司空见惯,应对起来也得心应手。她死命的夸赞封蔚是为了替封庭着想,想替封庭分忧,封蔚是个好孩子,封庭错怪他了。

    封庭果然心里舒坦了,言不由衷的抱怨一番弟弟还没长大,哥哥还有的cao心,就不再抱怨了。

    不过成皇后虽然是劝解,实际上她心中确实是这么想的。封蔚一向急他们夫妻两所急。想去边疆也好,想去江南也罢,肯定是想为皇帝分忧。

    封蔚一路神游回府,在见到余柏林时终于有了精神,开始跟献宝似的对余柏林说他要去江南了,江南很漂亮,一起去一起去。

    “不去。”余柏林看着书本,头也不抬。

    “啊?”封蔚呆,“为什么?”

    “虽然不知道你是为了何事去江南,但王爷出京,肯定有公事在身。”只要涉及江南,都是麻烦事。余柏林心想。

    封蔚道:“有公事也没关系,你还是照样可以读书作文啊。”

    “我明年二月就要应试,时间仅剩半年不到。”余柏林终于放下书本,给了封蔚一个看不懂事的孩子的眼神,“需要静心尽力。”

    封蔚眉毛鼻子都皱一块儿去了。

    他就是想和余柏林单独出去逛逛,留在京城,今天去张岳家,明天去陈磊家,后天跟卫玉楠和赵信出游,好不容易有了时间待在家中,还有大宝小宝实力抢夺存在感。

    封蔚刚刚察觉了自己心思,虽还未理清,但也想单独和余柏林多处些时间。偏偏他在京城,目前和余柏林关系需要保密,想要与其携手同游都不可能。

    去了江南,那些人又不认识他,更不认识余柏林,一路游山玩水,岂不快哉?

    可是余柏林不去……

    封蔚已经有半截灵魂从嘴里跑出来了。

    余柏林没管大受打击的封蔚,继续看书。

    对封蔚偶尔的心血来潮,余柏林已经无视的很习惯了。

    只是让余柏林没想到的是,他躲得过熊孩子,却躲不过溺爱熊孩子的熊家长。

    一日封庭携爱妻娇儿到德王府蹭饭,再次搜刮了封蔚少的可怜的海外作物时,封庭对余柏林道:“贤弟啊。”

    余柏林小心肝抖了抖。每次封庭叫他“贤弟”,他就浑身起好几层鸡皮疙瘩,并且直觉没好事。

    果不其然,封庭一脸为难道:“你可知澈之要去江南之事?”

    余柏林心中苦笑,果然!

    “草民听说了。”

    封庭微笑:“贤弟何必如此拘于繁文缛节?既然我微服私访,澈之又和你兄弟相交,我自然也是你兄长了。自家人,私下不要用谦称。”

    不……求你别把我当自家人。谁不知道皇帝的“自家人”想来就是被坑的。历史上被皇帝称作“自家人”的外姓人基本上没好下场。

    余柏林正色道:“陛下,礼不能废。陛下看得起草民,是草民之幸,但草民万不能不知礼。”

    封庭叹气:“长青什么都好,就是太循规蹈矩了些。对了,刚才说到哪了?长青知道澈之要去江南的事了吧?”

    你可以忘记,不用再提起了。余柏林心道。他暗中叹气,道:“草民已经知道了。”

    “澈之去江南,虽说只是作为掩护,但长青也知道,澈之容易冲动。”封庭一脸担忧,就差把“我很担心”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陛下放心,德王殿下遇事还是很令人放心的。”余柏林道。陛下你要说什么就直说成吗?绕什么圈子?

    封庭一脸赞同:“当然,澈之由我亲手教导,自然让人放心。但作为兄长,澈之第一次出远门,我还是担心啊。”

    余柏林真想掩面败退。陛下你直说成吗?你想让我干!什!么!

    “我总担心,澈之嫉恶如仇,忍不住冲动,亲自趟进浑水,惹得那些大臣又对他说三道四。”封庭皱着眉,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长青能明白我心中所想吧?”

    余柏林抹一把脸,微笑:“陛下和德王殿下兄弟情深,草民自然是明白的。”

    封庭一脸“知己呀”的表情:“澈之此次去江南,得有人劝得住他才成。可澈之被我宠坏了,很少听得人劝。”

    陛下你也知道你把封蔚宠坏了吗?余柏林身心俱疲道:“陛下意思是,让草民跟在德王殿下身边,行劝说之职?”

    封庭欣慰道:“贤弟果然赤子之心!朕准了!”

    得,刚还是“我”,现在就是“朕”了。

    余柏林能说自己明年要应试吗?能说自己要静心读书吗?能说自己不想跑那么远吗?能说自己很不适应那颠簸的马车吗?

    皇帝陛下都“准”了,余柏林还能说什么?

    “草民遵旨。”余柏林认命了。

    等封庭回宫,他就去把封蔚揍一顿。奈何不了皇帝陛下,他还收拾不了封蔚吗?

    封庭心满意足的走了,走的时候还带走了晒好炒制好的南瓜子。

    余柏林挽起袖子,再次演绎了德王殿下在自家王府被追的上蹿下跳的动作大片。

    封蔚等余柏林终于消气了,才小心翼翼贴过来:“若真会影响你应试,我去跟哥说,就不去了。”

    说完,封蔚还指天发誓:“我绝对没跟哥说让你去!是我哥自作主张!”

    余柏林瞥了他一眼:“我知道不是你说的。陛下只是太担心你乱来。”

    封蔚松了口气,他就怕余柏林误会:“那我去跟哥说,你不去了。还是安心备考吧。等你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之后,我们再一起去。”

    一起去什么?去江南杀人?

    “若你只是当个幌子,没什么麻烦事,我还是能有安静的环境读书。只是路上耽误些时间,走水路的话,不碍事。”既然已成定局,余柏林就要绞尽脑汁让自己尽量过的舒服些。

    “好,走水路!”封蔚一个劲儿的点头。

    “若是走的不急,水面平稳,我在途中也能看书。”

    “不急不急,我就是起迷惑作用而已,咱们边走边玩!”

    “到了江南之后,宴请肯定也不在你居住的地方,我读书的地方肯定还是很清静的。”

    “当然!我哥让我住别宫,提前就派人给我打理好了。到时候谁也不准进来,要请客吃饭,去酒楼。绝对不让人打扰你!”

    “你也不会一时冲动,去做别人该做的事,引得麻烦事来,所以应当没问题。”余柏林微笑,“江南有许多有名书院,我也可以去拜访一二,与他们讨论一番。”

    “当然,我不会冲动……”封蔚笑容一僵,“你自己去?多危险啊!我陪你!”

    “哪里危险了?”

    “人生地不熟的!”

    “你派个人保护我不就成了。”

    “派人我也不放心。”封蔚坚持道,“我乔装陪你去不成吗?反正我打着查探江南官场的名义,肯定要出门。出门了又不能查,无聊的很,还是我们一起吧。你不看着我,说不准我就无聊的去帮别人忙了。”

    余柏林想了想,勉强同意了。

    封蔚既要做出忙碌的样子,又不会真的趟浑水,总要找点事情做。他不让封蔚跟着,说不准封蔚真无聊了,就跟江南官员杠上了。

    封蔚陪着他乔装出游,江南官员们的探子肯定打探到的结果是德王经常外出,但不知道去哪儿。正好起迷惑的效果。

    见余柏林同意了,封蔚松了一口气。

    好不容易一同去江南,余柏林把他抛下了,那还不如留在京城啊。

    在确定要去江南之后,余柏林就要给京中熟人打招呼,自己离京的事。

    他只说自己感觉读书遇到瓶颈,要学习其他前辈,出京游学,顺带开阔心胸阅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做学问的方式。

    若是其余时间,余柏林说要如此,老师和友人并不会多想。

    学子为增长学识,四处游历游学之事十分常见。余柏林之父也为了磨砺自身,游历大江南北。

    余柏林所著《春秋集注》已可看出,他的学问小有所成,广读书,已经几乎不能再有所增长。这时候,余柏林学其先父,四处游历,通过行万里路,增加自身见解,的确是一件可行之事。

    但这次碰巧遇到德王离京,陈磊、卫玉楠虽然知道余柏林受德王看重,但还不会联想过多,只以为德王仰慕余柏林才高。

    但赵信却知道德王和余柏林关系不一般。甚至……甚至宫里那位,也可能和余柏林关系不一般。

    不然宫里仅有的两位皇子,怎么可能对余柏林如此亲密?

    这时候赵信的脑洞和敦郡王同步了,他也猜测,余柏林这身份只是个掩护,他其实是皇室中人,甚至是和穆宗皇帝有关系之人。

    以余柏林年龄,穆宗暴毙那一年,其母亲应该正在孕中。

    若非穆宗之子,怎会被人收养?又怎会让陛下和德王如此信任?

    这次德王离京下江南,余柏林恰好也离京游学,说其中没有关系,赵信一个字都不信。

    可他就算知道这其中有关系,却谁也不能说,只能憋在心头,都快憋死了。

    张岳虽没见过余柏林和封蔚之间相处,张瑚也将余柏林和封蔚感情不错之事保密的很好。但张岳这只老狐狸,哪会看不出端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