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傅折桂迈步进了房间。 房间里,傅老秀才靠在床上,嘴角带笑,神情宁静,好似换了一个人一样,一点也没有傅折桂印象中的那种焦虑与愁苦。 在一边的桌子旁,坐了一个中年男人。男人气质儒雅,举手投足间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充满韵律感,让人一看就很舒服,再看,却不由得肃然起敬。 “玉归也来了,今天你们能见到朱先生,也算是你们的福气,还不拜见朱先生。朱先生,这是小女跟外孙。”傅老秀才笑着给双方做介绍。 傅折桂赶紧给朱秋鸿福了一个礼,紧接着,李玉归也有模有样的行了礼。 朱秋鸿点了点头,将目光放到了李玉归身上,“这就是你说的那位‘魁星’外孙?” 傅老秀才哈哈一笑,竟然像老友一样对朱秋鸿道:“先生不妨替我看看这孩子是否能中状元。” 朱秋鸿仔细打量了李玉归,神色间有些吃惊。 “怎么样?”傅老秀才收了笑意,有些紧张的问。 朱秋鸿摇了摇头,“佛曰,‘不可说。’怎么,你还这么执迷科举?” 傅老秀才神情淡然,“我只是随便问问,先生却说我执迷,难道不是先生执迷了?” 朱秋鸿跟傅老秀才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傅折桂搞不懂他们在打什么哑谜,不过她隐隐有种感觉,傅老秀才好像顿悟了,有种佛家所说的空明之感。至于他怎么顿悟的,估计跟这位朱先生脱不了干系。 这位朱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能点化傅老秀才。 傅折桂来景朝的时间短,又不关心读书人的事情,自然不知道朱秋鸿是谁。 说起朱秋鸿,全景朝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他就是当朝文坛泰斗,方技家的执牛耳者。他不但学问惊人,医卜星相更是样样皆通。 他的影响力之大,已经远不是一个读书人可以比的了。所以当今皇上任命他为国子监的院长,专门为他培养人才。 就是这样一个人,似乎跟傅家没什么交集。可是,就是有一些原因,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面相遇了。 这还要从三皇子曹宏明在破庙巧遇傅登科开始说。他受了傅登科一饭之恩,又爱惜他的人才,就想着以后提拔一下他。 可是现在他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成了,就一步登天,不成,就身败名裂,根本没法在傅登科身上浪费时间。 他怕自己以后忘了,在见到自己的恩师也就是朱秋鸿的时候,他就特意提了一下,让他先帮自己留意着。 自己的弟子还是第一次提这种要求,朱秋鸿就起了好奇心,想看看傅登科到底是怎么样的,便给他下了请帖,邀请他去朱府一叙。 朱秋鸿是什么人,腿抖一抖,整个文坛都要颤两颤的人,傅登科一个小小秀才,名不见经传,收到他的请帖,那种激动、难以相信可想而知。 到了约定的时间,傅登科早早的就等在了朱府的门外。 可是事有凑巧,那天朱秋鸿临时有事,就吩咐了看门人,让他告诉傅登科明天再来。 傅登科自然很失望,可是他心头的火热却半点没凉。他也没回客栈,就在外面等朱秋鸿回来。 守门的人见他不肯走,就进去禀告了府里的小姐,也就是朱寄云。 朱寄云开始并没把这件事当回事,每年等着见他爹的人,不说成千,也有几百,在门外等一等又算什么。 可是傍晚的时候,傅登科还没走,她就有点兴趣了。 到了门口,她在门里往外看了一眼,见傅登科并不是在门口装样子,而是正在那里苦读,她就有点欣赏他,让看门的人给他拿了一盘糕点。 傅登科也饿了,拿起糕点一边吃,一边看书。结果一不小心,糕点掉在书上,他又小心的将糕点扫下来,放进了嘴里,不敢浪费一粒粮食。 对此,朱寄云有些嫌弃,一个读书人,不是应该先看自己的书有没有被污染吗,怎么还惦记着那一点糕点。她猜测,傅登科肯定是一个吝啬小气的人。 可是这时候,路边过来一个小乞丐,小乞丐看到傅登科在吃糕点,就停在他身边不停的舔着嘴唇。 傅登科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糕点给了小乞丐,小乞丐吃的开心,傅登科也笑的开心。 这一幕,深深感染了朱寄云。她从小生活在京城的花团锦簇里,看惯了各种虚伪狡诈,像傅登科这样的人,她还是第一次见。仔细想想,一个十分饥饿的人,若是还看中书本多过糕点,那他不是迂腐,就是在装样子。 傅登科没有,可是他又愿意把糕点分给小乞丐,就说明他心地很善良。 什么是缘分,就是特殊的时间遇到特殊的人,一切就变的不平凡起来。 第二天,傅登科见朱秋鸿的时候,朱寄云就躲在屏风后面,她发现,傅登科的文采当真了得。 等傅登科走了,家人收拾客厅,却发现一个包袱,包袱里放的就是那本《科考宝典》还有一些傅登科一路写的诗词。 诗词是傅登科准备拿给朱秋鸿看的,想让他指点一下,只可惜这次见面太匆忙,根本没有机会。至于《科考宝典》,他本打算见完朱秋鸿,就去书局的,所以就一起带来了,没想到跟朱秋鸿谈的太兴奋,把包袱忘在了这里。 朱寄云将东西留了下来,告诉家人不要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