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我的专属锦衣卫(重生)在线阅读 - 第61节

第61节

    宁守阳闷哼了一声:“所以说,现如今咱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我等筹谋如此大事,这个打算又不是未做过,如今,已到了随时准备将绝招使出来的时候了!”

    在场没有一个傻人,心里都明白了,只是毕竟事关重大,还需领头人明确说出口才好,梁振瑞道:“宁公是说……”

    “事到如今,拉拢诚王已全无希望,笼络皇上也不把稳,只有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宁守阳眯起双目,“咱们都各自去暗中布局,准备好随时动手。只要见势不妙,先控制住皇城与京城,把持住皇上,对外宣称,是诚王有意谋反,咱们受命勤王,届时大可以将诚王与皇帝之死归为他们兄弟相残。等到稳住了京城内外的局势,再去定夺将来是扶保太子,还是另寻旁支亲王来上位。”

    以他们这些人手中可以调动的兵力,宁守阳认为目前还是有做成此事的把握。即使被皇帝知晓了内情做了准备,最终演变为京城内外的一场硬仗,也是他们的赢面更大。

    说到底京城内外最受皇帝控制的还是厂卫,真等动用起军队,厂卫还算个什么?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在场余人都多多少少露出几分无奈,都是有家有室也有钱的人,但凡尚有一线余地,谁也不想去与人以命相拼,原本的计划本该是好好笼络住诚王,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今上暗害,他们便可坐收渔利,等着上位的诚王帮他们去收拾敌人。

    可眼下计划已然全盘打乱,局势确如宁守阳所言,说不定真到了以命相拼的边缘。再迟疑,再摇摆,再后悔,都毫无用处。

    这些人都懊恼地想不明白:按说宁公从前追杀耿家女儿也没有错,到底是错在了哪一步,才落到了今日这局面呢?

    他们不明白,宁守阳却是大体明白的,单单是依据前些时从诚王府打探来的那些消息便可知道,他犯错的根源,就在于最初错将徐显炀的那个未婚妻当做耿芝茵去对付。若非如此,不会引来徐显炀关注此案,也不会促成了诚王与徐显炀的联手。

    所以说,害他们一错再错、沦落到这步田地的关键人物,就是那个叫“蓁蓁”的小丫头而已。

    正在这时,程凯忽然走进,瞟了一眼众大人,向宁守阳道:“太公。”

    宁守阳道:“直说了吧,如今再没一个外人了。”

    “禀太公,城门那边有人回报,已见到一辆马车拿着何智恒府上的牌子叫开了德胜门,一路向北去了。据说车内传出女子声音。”

    宁守阳掩在花白长须之中的嘴唇露出一丝笑意,德胜门一路向北,不是往昌平去的还能是哪?

    当此时候,她被送回昌平也可能是何智恒所为,并不能说明徐显炀是否回来过。但不论他是否回来过,那个车上的女子无疑都是此时最佳的人质。

    纵使徐显炀已死,何智恒会不去倾力照看他媳妇么?连皇帝得悉尽忠而死的臣子遗孀落在对方手里,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况且,那个女子不但与徐显炀两情弥笃,还很得诚王本人看重。

    如果徐显炀没死,诚王也没死,这个女子的用处就更大了。

    他吩咐道:“马上着人撵上去,不必自路上动手,等到了地方,再将那里一老一少两个女子一并擒来!”

    正文 67|兵来将挡

    今夜深宫大内, 至元皇帝一样是不眠不休。

    那份名单已然放到了皇帝面前的炕桌上, 因是杨蓁的亲笔字,徐显炀望着那娟秀的笔画就满心满脑想的都是媳妇,连皇上与干爹说了些什么,都没听进耳去。

    马车这会儿想必已然出城了,抵达昌平小叶村时或许正好天亮……即使不是直接想的杨蓁, 他也必是想着与她相关的事。

    皇帝没去留意徐显炀的发呆, 听说了诚王无恙的消息, 他这会儿脸色与精神都已好了许多,向何智恒问询了一番之后, 他垂眼望着那张名单, 手指点着桌面,静默忖思了好一阵方道:“这些人, 无论筹划了些什么, 毕竟尚未触犯刑律……”

    徐显炀偶然回过神,正好听清了这一句, 忙插口劝道:“皇上您临到此时可不能再对他们心慈手软了啊!纵使这一回谋害王爷是宁守阳一人所为,这些人也必为胁从或是知情, 再要怙恶不悛,必然受其所害!”

    皇帝抬眼望望他, 又与何智恒对望了一眼, 两人都是哑然失笑。

    徐显炀一怔,也反应到自己怕是断章取义,错会了什么, 忙躬身道:“臣失礼,皇上恕罪。”

    皇帝笑问:“智恒你说,显炀他方才想什么呢?”

    答案再好猜不过,可何智恒偏有意道:“回爷爷,王爷尚在城外养伤未归,显炀定是挂念王爷安危,才魂不守舍。”

    皇帝点头:“有理,朕也如此以为。”

    徐显炀拧起了眉头:这话若是被那小子听见,不知又要笑成个什么贱样。

    皇帝道:“朕方才想说的是,这些人毕竟尚未触犯刑律,咱们总不能直接派人上门捉拿,还需想个万全之计才行。”

    有了名单确实占据了很大的主动,可本朝皇权受着层层制约,皇帝想要拿人杀人都要师出有名,才好调动足够的力量。可是,当然也不能等到对方自己奉上罪证再动手。

    而且,眼下需要顾虑的还不止于此。

    皇帝望着桌上名单,眉心锁起一抹忧虑:“这些人虽说称得上位高权重的并不多,可也遍布六部六科,而且文武兼备,即使咱们已然拿住了他们的把柄,又怎可能通过寻常流程、传令至内阁议定,再交由刑部大理寺去处置他们?”

    “爷爷说的是,”何智恒同样愁眉不展,“那样的话,不等各衙门动手,对方便已被惊动,真要惹得他们豁出命去做困兽之斗,咱们怕是也没有万全的应对之策。”

    “正是,”皇帝起身踱着步,“可若说不去走寻常流程,仅仅动用厂卫去突袭拿人……恐怕也没有胜算吧?”

    何智恒犹疑道:“或许,只有动用御马监调兵一途可行。”

    依国朝律法,兵权早被多相制衡,兵部、武将、御马监各自持有一部分兵权,互相节制。

    其中所谓的武将如今也大多由耿德昌那样进士出身的文臣担当,这名单上就涵盖几个;兵部更是文臣的地盘,这名单上也涵盖几个,另外没在名单上的官员,也有可能因与宁守阳私交深厚而被他鼓动;只有御马监是內宦衙门,基本掌握在皇帝手里。

    正常时候,这三方谁都无权私自动兵,如遇到外敌入侵或是谋逆叛乱之类的突发情况,皇帝可以自上而下调兵,但另外那两方同样可以以此为由动兵。文人们的嘴总是厉害的,他们想编个能唬住下级兵士的理由,那是随口就来。

    “眼下出了淇瑛遇刺这回事,他们大可以对外宣称,是淇瑛有意反叛,他们迫不得已出兵镇压并勤王,将咱们调动的兵将都说成是反王的党羽来攻打。寻常百姓不明所以,下级兵士同样不明内情,到时候……”

    皇帝面上带着些憔悴,双目满含忧虑,“纵使咱们的兵力占优,有着胜算,可是,眼下国朝内忧外患,倘若真在京城之内触发一场大乱,前景如何,谁都不好预料。这场仗若可以不打起来,才是最好。”

    对此何智恒也提不出什么主意。

    如今不论是主动出击,还是暗中备好迎战,都难以避免京师之内一场巨大兵乱,即使布局得当,稳cao胜券,也可以预料到将来京营必定元气大伤,到时若被关外的戎狄听到消息,南下攻进来可怎么办?

    可话说回来,现在这种局面怎么才能避免打起来?难道去与宁守阳讲和,哄他说刺杀诚王的罪过既往不咎,请他别来搞内讧?那不是笑话么?

    “皇上,”徐显炀忽又出了声,“臣倒有个主意,或可以不起战乱,便解决眼前危局。”

    皇帝知他年纪虽轻,脑筋却常比何智恒还要敏捷,当即眼睛一亮:“快说!”

    ……

    此时的布局务须争分夺秒,仅仅一个时辰之后,徐显炀与何智恒已然进到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案牍库里。

    存放与此的案牍资料尽属绝密,库房的守卫森严可想而知,大门常年紧锁,门外日夜皆有守卫,进入查档者需有上命,严格录档。

    而即使是在如此严密的守卫之下,今夜徐显炀与何智恒要来取的东西,都还不是直接摆在库房书架上的,而是藏于一个非皇帝亲信厂卫首脑一概不知的私密角落。

    徐显炀手端着紫铜烛台,自库房东北角起,沿着北墙往中间一块地砖一块地砖地数过去,直至数到第三十六块地砖,他蹲下身,将烛台放到一边,手指仔细地扣进砖缝,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地砖掀了起来。

    空气里漫开一股土腥味。地砖之下露出一个长方坑洞,里面放置着一个长条铁匣。徐显炀取出铁匣,打开匣盖,从中拿出一卷卷轴。

    他自怀中取出一方帕子,将卷轴表面的浮土擦了擦。

    何智恒在一旁看得担忧,嘱咐道:“轻着些,留神弄破了。”

    徐显炀一笑:“依干爹的意思,还是舍不得将这宝贝拿来用上。”

    何智恒苦笑一叹:“毕竟是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啊。不过,还是你说得对,眼下就是危急存亡之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时候用上了。再不用……说不定就再也没机会用了。”

    徐显炀望着手中卷轴,也是感慨万分,可同时也是斗志昂扬:“没错,是时候叫人见识一下锦衣卫的天大本事了!”

    父子两个走出案牍库时,东方已隐隐泛了白,天将破晓。

    徐显炀又忍不住想到:蓁蓁这会儿想必已到了婶婶家吧……

    *

    因听说随同杨蓁的马车去往昌平小叶村的仅有一个车夫和两名男随从,宁守阳为谨慎起见,不好派去大队人马引人注意,就仅派了府中五名家将前去,由程凯的弟弟程奇带队,料想五对五地收拾两个女子三个男人,而且还是突袭,应已足够。

    他们轻骑前往,比杨蓁的马车快速了许多,虽启程晚了好一阵,待到达时却也与杨蓁一行人相差不远。

    没想到刚行至小叶村外,正见到送杨蓁来的那辆马车迎面缓缓地驶出了村口,两个骑马的护卫也随在旁边,一边走还一边悠然地聊着天。

    程奇这一行人夜间都没有亲见马车出城,仅仅听过了描述,但此地不施行马政,像这种小乡村里,根本没有平民百姓会养马,所以说,绝不可能有这等巧合,迎面过来的必定就是护送杨蓁那三人无疑。

    程奇等人都觉奇怪:他们这是刚把人送到,就要回返,连护卫都不留一个?

    他们这边五人都做了行旅打扮,程奇心里盘算着,如果被对方看出可疑过来询问如何搪塞,却见那三人慢悠悠地行过他们身边,看上去并未留意他们。

    一名家将小声问:“程二爷您看……”

    程奇回首望了那马车片刻,见车轮颠簸,显见车身很轻,里面应该已没人乘坐,他说了声“走”,催马朝村里而去。

    徐显炀的家眷被送回娘家,因家中仅有两名女眷,不便留下男人守卫,这也好想象,算不得有多稀奇。这下只需对付两个女人,程奇心里就更有底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他们这趟来为了轻装简行没有带马车,本想是劫下这辆马车装运杨蓁与杨婶,现在这样若是在村口与那三人动手,又怕惊动村里的杨蓁她们,只好先去抓人,再考虑返回头去劫车。

    眼下是冬闲时期,天气又极冷,村民们鲜少这么一大早就出门,大多都还窝在温暖的被窝里不肯出来。

    杨婶的家宅所在早已探明,程奇带着其余四人都下了马,牵马来到院门之外,见到木板门扉大开着,宽阔敞亮的大院子里面,积雪被扫到两边,一个穿着青蓝棉袍的中年妇人正捧着个竹笸箩,抓了里面的麦粒子,撒到地上喂鸡。

    映着初升朝阳,眼前便似一幅悠闲雅致的田园水墨画。

    可惜看到的人全无欣赏的兴致。程奇先摆好一脸笑容,上前去扣了扣敞开的院门,待杨婶望过来,他便走进了门:“您是杨家婶子吧?我等是何厂公的家将,特来护卫您与少夫人的。”

    见杨婶面露迷茫,他紧接着解释:“小人也知道,叫男护卫守在这里有所不便,但厂公思来想去还是无法放心,于是派了我等过来,好歹确认少夫人已安全抵达,看看周围有无异状再说。”

    “哦,”杨婶笑着点头,“那您几位快进来吧,天怪冷的,先来喝口热茶再说话儿。”

    程奇还不忘客套一句:“进屋去……是不是不大方便?”

    “方便方便,乡下人没那么多规矩,平日里街坊邻居还不是时常串门子?几位小哥都快进来吧。”杨婶放下笸箩,一边在围裙上擦着手一边往里让,甚是亲切礼遇。

    程奇转回头,朝四个手下使了个眼色,两名家将随着他走向正堂屋,另两个则趁着杨婶面向屋里的当口悄然奔向一侧,自房屋侧面朝后院兜了过去。

    北方乡下的屋子大多都是正房三间的格局,杨婶家算是本地中等富庶,比不得地主,但住的至少是端端正正的砖瓦房屋。只因冬日窗纸糊得很厚,屋中白日里也十分昏暗。

    此时太阳已然升起来了,外面还到处是雪,光芒亮得刺眼,一步迈进昏黑的正堂屋里,除了正对门口的一小块地方之外,什么都难看清。

    耳听着杨婶仍在说着:“乡下人家没什么好茶,您几位先坐……”

    程奇急于看清杨蓁在不在跟前,就驻足在门内,使劲闭了闭眼睛,还没等睁开,忽感觉到脖子边上一阵凉,不知蹭到了什么,他微微一动,便感到那处传来一阵细微痛感,原来挨在颈边的竟是一柄利刃!

    “别动。”耳边一个清朗的男子声音低喝道。

    程奇霎时惊出一身冷汗,睁开眼定睛一看,杨婶已然不知所踪,面前共有四个男人,自己带进来的那两个每人脖子上架着一柄钢刀。两个拿刀的人当中,站得离自己近些的这个年轻魁梧,并不认识,看其脸色发白,就像大病初愈;远一点的那个他就认得了,那是前日还在宁府当中见过面的李祥。

    至于架在自己颈间的这条霜刃窄窄直直,不是钢刀,是柄长剑。程奇纹丝不敢动,转着眼睛朝剑柄那端望过去,这一望才是吃惊更甚——那人他也认得!

    “你……”他怎会在这儿?

    “别动。”诚王又说了一遍,手中剑柄微转,以吹毛立断的锋刃对着他,“叫后面那两个进来,快!”

    单是与剑刃稍稍挨了几下,程奇便感到脖子上已被划出几道细口,颈间动脉岌岌可危,一时也顾不得宁死不屈了,朝后面道:“郑萧刘永,快进来!”

    这种乡下房子的正堂屋都有前后两扇门户,后门虚掩着,这时被人自外推开,与此同时,程奇见屋内毕竟是三对三,便起意趁那两人进来时博上一把,叫了声“动手”同时偏头朝一边闪避过去。

    却没等他这“手”字说个完整,太阳xue上就挨了诚王的鎏金剑镡重重一磕,程奇顿时栽倒在地没了意识。

    那两个被李祥与郭塘分别制住的家将听了他的话,刚起了一齐动手反抗的心思,就见首领自己先扑倒在地,于是又都怔怔地不知该当如何。

    眼见那余下两人已然迈进门槛,郭塘也如诚王那样拿刀柄将面前这人磕晕,准备协助诚王对付那两人。李祥也照猫画虎,结果在对方头上磕了一下,那人就“哎呦”一声摔倒,根本没晕,仍挣扎着要爬起,李祥不由懊恼皱眉:真该向显炀多学几招。

    而在此期间,诚王早已一阵风般扑向后门进来那两人,先虚刺一剑逼得前面一人慌忙侧避,之后一剑朝后面那人分心刺到。

    走在后面那家将根本没听清程奇那声示警,也没看清面前局势,刚抬腿跨过门槛,就觉心口一痛,糊里糊涂地中了一记杀招,惨叫一声朝外仰倒下去,大股的鲜血喷溅到屋后尚未扫清的积雪之上,在厚棉被似的雪地上烫出一团团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