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捣乱天下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困了就有送枕头的

第三百六十一章 困了就有送枕头的

    孙权见状,说道:“皇上,此乃臣在那个……南美登陆的时候,发现的农作物。当地土著都吃这种东西,十分香甜。臣想,一定要让皇上尝一尝,就运了一些回来。”

    程闵激动的无法自制,拿着两种农作物,就来到重臣们面前。一手拿着,一手哆哆嗦嗦指着,激动的又说不出来话。

    百官从来没有见到过弘威大帝这么激动,心说不就是进贡了些稀罕物嘛。虽然没见过,也不必如此激动吧?

    孙权只以为弘威大帝想要考问百官此乃何物,同时,他海上两万里,开阔了眼界,有了大心气,便在程闵背后,说道:“诸位大人,可认得此物。”

    老贾诩瞅了瞅,“红嘟嘟的这个,一定是什么南美的山药。因为生长在万里之外,所以样子有些不同。这就跟江南的山药跟江北有异是一个样的,这南美山药离得更远,所以更加不同。”

    “有道理!”群臣一头。

    程闵激动了一阵,也就平复下心来。闻言想笑,还南美的山药。他就拿起金光灿灿的一棒,道:“那此乃何物?”

    “这……。”老贾诩一时琢磨不出。

    然而,又有庞统冒了出来,奏道:“皇上,这一定是南美的麦子。生长环境不同,因此有些异变。”

    “高!”程闵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多谢皇上夸奖!”一老一小躬身,十分得意。

    程闵说的是反话,没想到老贾诩和庞统当了真。

    “皇上……。”一旁的孙策着了急,心说两位军师说的是个屁啊,他正说道出详情的时候。就见程闵高举起两个作物,道:“这不是山药,也不是变异小麦。”

    弘威大帝举起红皮的,“这叫红薯,俗称地瓜。”他又举起金灿灿的,“这不是小麦,这是玉米。”

    “红薯、玉米?是啥?”百官面面相窥,然而皇上命名了,那就叫红薯,玉米吧。百官一起拜道:“皇上圣明,原来叫红薯和玉米呀。”

    皇上想要亲自命名未知事物,百官自然要给面子。但是黄盖三人傻了眼,孙权咚咚咚直磕头,呼道:“皇上真乃圣人在世,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万物,臣敬佩……。”.

    百官一开始嗡嗡议论,闻言一愣,随后一惊。怎么个意思,皇上并不是命名,而是真的知道叫什么?

    皇上是怎么知道的?皇上又没去什么美洲。

    “皇上神人也,臣对皇上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庞统抓住了机会,发自内心的大拍龙屁。

    于是乎,明白过来的百官,一个个大唱赞歌。同时发自内心的敬佩,皇上万事通,就没有皇上不知道的,不佩服不行啊。

    程闵一撅嘴,心说朕从后世而来,不认识地瓜跟玉米,朕还混个屁啊。然他心里一动,先让孙权等人起身,问道:“真叫红薯和玉米?不是别的名字?”

    孙权急忙躬身道:“启奏皇上,土著的话听不懂,臣一开始也琢磨不出叫什么,只是记住了发音。今天听到皇上说出红薯和玉米,联系那些土著的发音,果真就应该是这样的名字。”

    “红薯,玉米。有薯,有米,真乃粮食作物的最好名称,难得是发音也一样。皇上圣明!”

    百官这才明白前因后果,新物种的命名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在山里发现了猫,要叫山猫,若是叫山狗,显然是不行的。弘威大帝起的名字合乎农作物的命名,竟然还跟土著语的发音一样,真是了不得。

    “太圣明了!”群臣一阵手舞足蹈。

    “原来如此。”程闵也就恍然大悟,他重新回到了龙台之中,抱着红薯和玉米,跟抱着孩子一样。

    百官,也是盯着这两个新鲜农作物,不断嘀咕,“也不知是个什么味道。”

    孙权闻言一笑,心说你们想吃,本侯就帮你们一把,便奏道:“皇上,这红薯和玉米十分美味……。”

    程闵也是听到了百官的嘀咕,说道:“伯符,你带了多少回来?”

    孙策急忙说道:“各有三千斤,虽然路途遥远,但学习了土著的保存办法。绝对可以食用……。”

    新发现的物种,东方大陆上从来没有人吃过,百官一个个眼馋,瞅着弘武大帝。

    这玉米和红薯,程闵也是很多年没有吃到了,说不想吃那是假的。

    于是,弘武大帝一咬牙,一跺脚,就召开宫廷宴会,四品以上参加。

    皇上宫廷赐宴,这可是大事情,御厨房立刻行动了起来。

    御厨房。

    “主菜点了没?”大师傅挥舞着菜刀和勺子。

    “点了,红薯和玉米!”当小太监抬进来红薯、玉米各一筐的时候。一群率着袖子,摩刀擦案板的大师傅们傻了眼。因为谁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食材,不知道是炒着吃还是炖着吃。这要是做瞎了,估摸着九族难保。

    “嗯嗯,这位公公,您能不能去问一问,这……到底怎么做呢?”厨师长红着脸说道。

    “怎么做?”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弘威大帝耳朵里,他大手一挥,“这太简单了,红薯烤着吃,玉米煮着吃。皮都不用去,什么都不用放,只放水就行了。”

    消息传回去后。

    “就这么简单?”围着红薯和玉米研究的大师傅们,有些傻眼。

    “快做吧。皇上和大人们,都等着吃呢。”小太监拂袖而去。心说还大师傅呢,连个菜都不会做,还要去问皇上。皇上圣明啥都知道,但也不能为了做菜耽误了国家大事啊。

    后世里,玉米这种农作物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而红薯,则是亩产最高的作物。一个总产高,一个亩产高。那个国家适合种植,那个国家的百姓就不会挨饿。

    弘威大帝派孙权出海,其目的就是发现新大陆,发现新物种。也好提前千多年,将这些好的物种,传回华夏。

    这一日,孙权果然没有辜负了弘威大帝的期望,提前千年,带回了美洲的红薯和玉米。

    于是,弘威大帝传宴“红薯玉米大宴”,百官磨牙擦舌头,等着吃。然而很快,百官就傻了眼。

    一个红薯和玉米算一份,一品官一人一份,二品官两人一份,三品三人一份,四品四人一份。的确有些少,但也没有办法。这第一批不是用来吃的,是要用来种的。

    然而,弘威大帝也不能让臣子饿肚子,什么烤乳猪啥的,还是管够的。

    另外,弘威大帝额外送到内宫一批红薯和玉米,这些虽然珍贵,但自己老婆孩子是要管够的。

    叽里咕噜,吧唧吧唧,满大殿全是咀嚼的声音。仿佛百只老鼠,在会餐。

    百官一双眼都在食物上,啃着玉米,不用教就会转圈啃,这令弘威大帝只以为自己养了一群硕鼠。

    程闵只是小吃了几口,追忆了一番后世的味道,这便停了下来,道:“这红薯和玉米可是好东西,可以在华夏国内推广种植。”

    百官第一次吃红薯和玉米,发现果然好吃。红薯甜蜜。玉米有嚼头麦甜香。一个个只顾着吃,含糊道:“皇上所言……甚是……。”

    百官也知道皇上的意思。多一种农作物就多一种种植的选择,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情。然而华夏的作物多了去了。多一两种也没啥大意思。所以百官也没当回事,趁着没吃过,叽里咕噜猛吃。

    程闵拿起自己面前的玉米,后世里,这玉米亩产能够有一千多斤。古代没有后世的科技,但若是精心种植,打个对折总是有的,便说道:“这玉米,亩产能够有七八百斤。”

    “七八百斤!”百官一愣。住了嘴,双手捧着玉米就在嘴边,而眼珠子先是齐刷刷的望向弘威大帝,随后齐刷刷的望向孙权。

    程闵见这姿态,暗乐,心说真成硕鼠了。

    孙权急忙起身,“皇上,臣……臣不知亩产……。”

    程闵一笑,示意他坐下。心说你不知道,是因为来去匆匆,又不通土著语言。

    不过不要紧,程闵知道就行了。

    庞统是一品大员。此刻叼着一根玉米,眼珠乱转琢磨着这亩产七八百斤。“可不可能,行不行?”

    百官一开始。只以为是孙权告诉皇上的。现在看来,是皇上猜的。皇上有许多理论。都被证实是真的。然而这种地,可是实打实的。不是说句话就能增产的。华夏上下几千年,种了几千年地,亩产也就三四百斤。这突然就翻了一番……。

    “不信……。”百官心里摇头,然而谁也不敢吭。

    这个时候,荀彧站起来说道:“启奏皇上,若是真的能够七八百斤,那真是太好了。推广开来,国家的粮食产值能够提高一倍,就能够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

    百官一阵稀稀拉拉的附和。

    程闵一看,心里就明镜一样。心说这是不信了。不过这亩产翻了一番,的确很难相信。然而,程闵却是拿起了红薯,笑道:“这红薯亩产量,能够达到三千斤!”

    “哎呦……。”荀彧一屁股坐了回去。心说皇上疯了,顺嘴瞎胡咧,那里有亩产三千斤的作物。就是将神农氏从地里刨出来,那也种不出来。

    吧嗒,庞统嘴里的玉米棒落回了盘子里。此刻百官惊悚了,几乎看疯子一样看着弘威大帝,目光毫不掩饰不信。亩产三千斤,这不是胡逼咧吗。若是程闵不说红薯三千斤,百官或许会相信玉米八百斤。然而当程闵说出三千斤亩产的时候,连带着百官也不相信玉米了。

    在百官心中,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亩产三千斤的农作物。从黄帝他老人家,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就没有过。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神农都种不出来!”华夏帝国的政治是开明的,百官毫不掩饰对弘威大帝的怀疑,连连摆手,摇头。

    庞统重新啃起玉米棒子,道:“若说好吃,”他扬了扬玉米:“我信。若说亩产三千斤,打死本军师,本军师也不信。”

    群臣不禁一头。

    皇上有时候总是会夸大其词的,庞统一边想着,比那老鼠啃的还快,咔咔咔就将手中的玉米棒啃成了棒子轴。吧嗒,这边就扔进了碗里。

    群臣也不容多让,不一会,百多个玉米,成了棒子轴。

    程闵面皮一阵乱颤,然而在这一千八百年前,有史以来亩产只能到四百斤的年代,说亩产三千斤,的确很难让人相信。程闵眼皮一番,心说朕没说亩产5000斤,就不错了。等朕种出来,吓死你们!

    弘威大帝就此有了自己先种,种出来后,再收拾百官的心思,也好借此教训教训思想“陈旧”的百官。并且,孙权带回来的并不多。如今六月天适合中,而大规模推广,只能等到下一年了。

    然而,弘威大帝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些思想“守旧”的百官。于是,弘威大帝说道:“亩产三千斤,你们是不信喽?”

    百官便向军师们看去。

    贾诩等人稳重没说啥,年轻的庞统道:“皇上,不是不信,是实乃相信。亩产三千斤,一亩地顶十亩地,这……怎么……可能……。”庞统在秦峰的目光注视下。声音越来越小。

    对面是赵云、典韦、许褚这些武臣。此刻一个个抱着胸,端坐。无视对面文臣的鼓动,在华夏这些武将看来,别说皇上说三千斤了,皇上就算说三万斤,他们也会相信。只要是皇上说的,不管是啥,都信。

    不一会宴会散了,弘威大帝甩袖子就走了。

    群臣刚刚迈步,又转身回去,拿起吃剩下的红薯和玉米。心说会去给老婆孩子尝尝鲜。

    另一方面,弘威大帝昭告天下,拔耀三等候孙权为一等侯,以奖励他发现新大陆的功劳。同时,弘威大帝号召子民,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探索那些未知的地方。

    弘威大帝在诏令中说道:“未知的大陆,拥有数不尽的财富,谁发现谁受益。帝国将会制定优厚的政策,比如金矿,谁在未知的大陆发现,那么,其收入的三分之一,便归个人所有。”

    又明诏:“帝国子民在未知地域,只要建立一个三百人以上的聚集地,国家就会派出军队、成立府衙,维持秩序,保证帝国子民不受任何形式的威胁,可以安心探索。”

    等等等等,有利于探索的政策被发布了出去。

    这一下,一发不可收拾起来。许多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或是只是单纯想要发财的人,开始远征。有人渡海,沿着孙权的道路,继续发掘新大陆。而有人,向大陆更北的地方进发。竟然是穿越白令海峡,更容易就来到了北美。

    探索者们,在新大陆各地建立了聚集地,而华夏立刻派出军队、官方前去。就此,这些只有原始人土著的地方,被划入到了华夏疆域之内。澳洲、拉丁、南北美、非洲,这些地方都是有的。

    相信不久之后,探索者们在新大陆获得了财富,就会定居下来。渐渐的,这些地方,将属于华夏。

    这得力于探索者们的探索精神。

    然而,弘威大帝从上而下的思想解放,也是功不可没。

    弘威大帝为这个时代的华夏子民注入了后世的活力,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更加有探索、发现、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扩展才是最重要的。

    帝国的子民在探索。

    弘威大帝也没闲着,他同样也在探索。他要好好地种下华夏第一批红薯、玉米,秋末丰收的时候,来个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