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刘太守出招
下午,收租队回到东院,陆远让众人回去休息,又叫了陆平到书房议事。 这次下乡收粮,陆平做事勤勤恳恳,又很低调。这让陆远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 “管家,这回我成立陆东集团,你怎么看?” 陆平躬身行礼:“少爷英明。这能使东院上下拧成一股绳,同舟共济。” 陆远深深看他一眼:“没有任命你为大掌柜,你心里不舒服吧?” “少爷能饶我一命,陆平已经很感激,不敢有非分之想。” “只要你好好做事,还是有机会的。”陆远道,“之前你说过,陆家作为产粮大户,与常平仓多有往来。具体是如何往来的,里头有什么猫腻,希望你原原本本地告诉我。” “是,少爷!”陆平抬起头,先走出门外观察了一番,再回到书房关好门窗。他这才靠近陆远轻声道:“咱们东海郡的常平仓就设在镇海城。每年秋季,粮价最贱的时候。常平仓以比市价多三到五文的价格收购粮食。每年青黄不接或者遇到灾害时,常平仓又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粮食。这本来是稳定物价的好法子。我们陆家田产众多,常平仓经常向我们收购粮食。一来二去,接触就多了。后来常平仓更是与我们陆家长期合作。” “怎么个合作法?” 陆平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陆远:“少爷,可知粮食最多能保存多久?” 陆远小时候可是农村长大,这个问题难不倒他:“大米的话,半年没问题。要是储存条件好,一年多的也凑活。再久就不能吃了。” “不错!当年的叫做新米,如果在粮仓中妥善存放半年以上,没有变质的,叫做陈米。放置过久的就变成了陈化米,不仅有股发霉的味道,而且对人体有害。这三种米的价格可是天差地别的。” 陆远好像明白了一些:“你是说这里有猫腻?” 陆平道:“就因为大米存放不易。常平仓都要定期清理陈米,买入新米。为此朝廷每年都会拨付一大笔银子。十多年来,常平仓买卖的主要交易对象都是我们陆家。每年秋收的时候,我们都会送新米到常平仓,同时将陈米运走。可是自从刘太守上任以来,东海郡风调雨顺,粮价平稳。需要常平仓出售粮食的时候并不多,存粮就比往年多得多。有一次,刘太守约见老爷,他说新米存在仓库里,迟早会变成旧米,实在太可惜了……” “嗯?”陆远坐直了身体,“他的意思是新米不入库?” 陆平看着陆远道:“少爷英明。最近几年,陆家进出常平仓的运粮车队,都只是配合太守府在演戏而已。看着有大批粮食出入,其实不过是空车进空车出,掩人耳目。每年朝廷拨付的银子我们陆家和刘太守二八分账。” “嘶~”陆远听得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常平仓里其实没有多少粮食?” 陆平低头道:“粮食自然是有的。太守府除了向陆家买粮之外,也会向百姓或其他商户购买,但是数量肯定不多。而且老奴听说有些能人异士,可以将陈化粮处理一番,看上去跟新粮差不多。应付朝廷的检查应该没问题。” 陆远的冷汗顿时就下来了,姥姥的原来陆家跟刘太守联起手来搞贪污**啊!还特么碰的是常平仓这种地雷! “我们陆家一共拿了多少好处?” 陆平老实回答:“回少爷的话,最近五年加起来有两万多两。” “系统:宿主,恭喜你获取了陆家隐患的部分信息,还请再接再厉!” 陆远无视系统,他现在一个头两个大。 陆家两万多两的话,刘太守至少拿了八万两。空手套白狼啊!那么大笔钱都用到哪里去了?陆远回忆起上次到太守府赴宴的情景。刘太守的生活不过是这年代的士绅阶级的平均水平。大夏国官僚的俸禄极其丰厚,完全能满足他目前的生活需要。那八万两银子花哪去了? 陆远脑壳疼! 他挥手让陆平离开去休息,自己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还说当粮价过高时,常平仓就低价出售粮食。现在常平仓里都是些烂米,太守府准备怎么办?而且两淮洪灾如此惨烈,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东海郡,本地常平仓没有粮,太守府又准备怎么办? 他正想着,太守府来人了。 下人通报,刘衙内突然登门造访。 “请他进来!” 不久,小当家歪着脖子甩着膀子来到了陆远的书房。 “我爹又找你。” “找我什么事?” “我特么怎么知道。”刘卬星推着陆远就走,“别废话了,赶紧跟我走吧!” 陆远就被刘卬星拉到了太守府。 刘志远又是在茅屋那里等他。陆远走到的时候,刘志远背对着他,正在对菊吟诗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陆远有点懵,这刘太守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啊。 “父亲,陆员外到了。”刘卬星说完,不等刘志远回头,一溜烟就跑掉了。 “贤侄,有失远迎,见谅见谅!”刘志远潇洒地对着院中石凳伸手,“快快请坐。喝茶。” 陆远坐下,发现石桌上放着一杯沏好的绿茶。总算不用喝菊花茶了。 “贤侄,别来无恙啊!” “谢太守关心。” “上次那个酒具,贤侄可还满意?” 陆远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酒具?想了一会明白过来,原来他指的是迪丽。这刘志远不把人当人,陆远心里顿时就更烦躁了。 “太守找我何事,还请明说。” “呵呵呵。”刘太守摸着下巴上的胡须道,“贤侄是个爽快人,我也就直说了。听说贤侄最近收购了不少稻米?” “不错,前几日草民跟人置气,买下了陈家米店两千石大米。加上陆家原有的,手头总共有四千石左右。”陆远知道既然刘太守这么问了,肯定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不如把陆家明面上做的那些都老实说了。 “好!贤侄果然爽快!”刘太守呵呵笑道,“实不相瞒,常平仓中存粮不足。想必贤侄已经知道两淮和太湖洪灾。朝廷应对大灾,通常是就近调拨粮食。咱东海郡常平仓必定也在此列。还请贤侄助我。” 啥意思? 陆远心里咯噔一下,我们陆家东院辛辛苦苦收粮,太守府这特么是要捡现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