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修真小说 - 江湖凌云志在线阅读 - 第43章:岁月如梭

第43章:岁月如梭

    一场风波过后往往能带来一阵平静,或者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一晃八年过去,往事如烟,岁月如梭,这一年是永乐二十二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大明朝一代雄主永乐皇帝在北征班师途中驾崩了,这位靠“靖难”登上帝位的雄主,与太祖皇帝并称为“万世不祧之君”,葬于长陵供奉于太庙。

    而国师道衍也随之归隐,居于长陵,对于道衍来说,他的这一生或许并不一定轰轰烈烈,但却足够充实,充满传奇,足以被后人不断评说,至于是非对错,那也是“生前身后事”。

    不甘于破庙里吃斋念佛的他,当年毅然决然的辅佐燕王走上了造反谋天下的道路,最后虽加身国师,但是回首过往,不禁感叹毕生杀业太重,借用一首酒rou和尚的一首临终感叹来慰以寄托笑看生平因与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自此道衍隔绝于天下,隐迹于武林,再也无人见过他,或许随着老皇帝的驾崩,他那世俗情缘也随之烟消云散了,这也许就是他的一种归宿。

    老皇帝驾崩后,帝位顺利的传于太子朱高炽,这就是大明朝的仁宗皇帝,改年号为洪熙,第二年为洪熙元年。

    为了防范其他的几个兄弟藩王,于是就将这些藩王封地的财政与军政也收回朝廷,选派文官去总理地方事务,架空了这些藩王,进一步的削弱了藩王们的势利与野心。

    但是对于最有威胁的汉王朱高煦,仁宗皇帝却采取了麻痹政策,为了稳住这个咄咄逼人的兄弟,仁宗只收回了财政权利,地方军政大权依然握在汉王的手中,保留了汉王的私人卫队,而此时汉王的私人卫队已经达到惊人的两万多人,远远的超出了朝廷的规定,已经是一支军队了。

    前来投靠汉王的谋士门客数千,每日在汉王府上进进出出的马车络绎不绝,尤其是到了晚上那更是车水马龙,夜不闭户,消息早就传到了京城。

    沈和,字太中,号元宜,江陵人,永乐五年进士,当年进入翰林院编修,即“庶吉士”,永乐十年进入内阁。

    仁宗继位后,任内阁首辅,总理朝政,永乐八年到二十二年的五次北征,有三次是此人所策划,深受太宗皇帝赏识与信任,太宗皇帝驾崩前曾牵着沈和的手道“太子心仁性弱则阳刚不足,愿卿倾力辅之。”就这样沈和成了托孤之臣。

    沈和为人低调,不喜张扬,但是城府极深,做事内敛而不羁。

    当夜,沈和在内阁中料理公务,锦衣卫指挥使许劲松进来道“阁老。”

    沈和抬头道“原来是指挥使。”

    沈和让坐道“许大人深夜到访,必有要事,说吧!”

    许劲松看着沈和道“刚刚得到密报,汉王府最近异常活跃,人来人往。”

    沈和点点头,道“可有其他发现没有?”

    许劲松摇摇头,道“汉王羽翼已经丰满,如果朝廷再不有所行动,会吃大亏呀!”

    沈和道“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鲁莽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许劲松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沈和道“皇上的意思你还是不知道的好,也最好不要去揣测。”

    许劲松好像从沈和脸上看出点了什么,随即起身道“是。”

    沈和道“继续监视,不要老是盯着他那些门客,想办法摸清楚他手中军队的动向。”

    许劲松道“放心吧阁老!没什么事情我先告退了。”

    沈和点点头道“嗯!”

    许劲松原先是应天府的一个捕快,说来也巧,与沈和是同乡,同是江陵人。

    祖父许有金,当年是太祖皇帝身边的侍卫,当年太祖皇帝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陈友谅手下第一猛将张定边猛攻太祖皇帝旗舰,形势危急,为了救太祖皇帝,许有金奋力向前,身中五箭,手握铁枪立而不倒,敌人竟然不敢向前,直到流尽鲜血而死。

    战后朱元璋流泪道“许有金真乃吾之典韦也!”说罢!放声大哭,左右将士无不动容。

    朱元璋称帝后,追封许有金为“奋威将军”,还赏许有金子孙“五不”殊荣,对应着许有金身中五箭。

    乃是见君不趋,见官不跪,官税不交,徭役不服,官禄不绝。

    这“五不”有两层意思,就是说许有金的后人愿意做官,就一定有官坐,不用科考,量才而用,如果不做官,也依然不用担心会饿肚子,朝廷会按时给俸禄,家里还有大量的土地,只要许家能够连绵不绝的繁衍下去,就不需要担心饿肚子,因为这是太祖的旨意。

    许劲松的老爹,在禁军神机营里面做过武官,可许劲松不想待在神机营,因为他觉得神机营管的太严,条条框框太多,关键是自己不想受约束。

    这许劲松从小喜欢舞刀弄枪,长的魁梧身材,相貌端正,一膀子好力气。

    于是许劲松就来到京城吏部“选官”,太穷的地方不去,太远的也不去,弄的吏部官员头疼,可又不敢得罪他。

    这时许劲松无意中结识了已经是内阁的沈和,沈和第一眼就看出许劲松有胆识,一身的正气,有心想提拔他,于是在沈和的安排下,许劲松进入到应天府做了一名捕快。

    没过几年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人事上自然是大换血,原先的锦衣卫和东厂是一个衙门,造成了东厂权利过大,而锦衣卫就成了东厂的附属机构,弄的东厂尾大不掉,再加上东厂的曹怀仁,飞扬跋扈,弹劾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数,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新登基的仁宗皇帝,对东厂进行了大规模的裁撤精简,防止了宦官过早干政。

    曹怀仁自然被撤了职,被打发到凤阳守灵去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曹公公就这样为所有人淡忘了,仿佛没有来过这个世界,自此东厂才回归到正途。

    而在应天府锻炼了几年的许劲松,突然接到上面一纸调令,直接到锦衣卫镇抚司衙门报道去了。

    在沈和的保荐下,许劲松做了锦衣卫指挥使,掌管锦衣卫以及诏狱,直接对内阁与皇帝负责。

    新皇帝登基后,在沈和为首的内阁带领下,朝政平稳,文武融洽,朝野威服,一切似乎看上去都很顺利,没有一丝的波澜。可是只有沈和心里最清楚,他们的新皇帝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在乐安州总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窥探着,正伺机而动。

    第二天早朝完毕,沈和留了下来,此时空旷的大殿上只有仁宗皇帝和沈和二人,沈和道“皇上,对汉王要早做准备呀!”

    仁宗望着殿外的天空,肥胖的身躯显得他很结实,但也很脆弱,不过仁宗还是收回目光道“朕的这个弟弟真的要动手吗?”

    沈和道“皇上,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您,也由不得汉王了。”

    仁宗叹口气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摆摆手道“你去办吧!”

    沈和道“是,皇上,老臣告退。”说完退出大殿。

    汉王府,朱高煦正坐在园中与几个心腹将佐在商量当前形势,朱高煦道“朝廷已经有所行动了,据收到情报,那个内阁首辅沈和,从三个方向向我乐安伸出了钢刀,一路大军是从永平坐船从海路过来,很可能在登州沿海登录,一路是从太原进发,正在直逼顺德,第三路从汉中正在向开封移动,堵住了我们北进和西进的路线,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三路兵马就像三把匕首三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我们,一有异动,就会立马杀奔过来,沈和这个老狐狸,果然是老jian巨猾,招招要人命啊。”

    这时一个声音想起来道“我有一计,可助汉王。”

    所有人转头,随着声音看去,只见来人竟然是一个西域僧人,朱高煦道“你是何人?”

    僧人道“小僧萨克陀,见过汉王。”

    朱高煦看着面前这个番僧,心中一阵疑惑,怒道“你只是一个和尚,我凭什么信你,出去,要不然绑了你。”

    萨克陀反而笑道“小僧是过来献计的,汉王难道就是如此的待客之道吗?”

    朱高煦“哼”的一声道“你当我这汉王府是土地庙吗?”大喝一声“来呀!给我把他轰出去。”果然立马涌出五六个家丁,如狼似虎的扑向萨克陀,那萨克陀也不慌张,反而大笑不止,只见他一个转身,两脚踢飞几个,两手抓住几个,扔了出去,五六个家丁就像鸡崽一样被扔了出去。

    朱高煦大怒“大胆,放肆,来呀!给我打死他。”只见身后的那些武将早已迫不及待,纷纷直扑过来。

    那萨克陀大叫道“慢!小僧有话说。”

    朱高熙道“你有何话说?”

    那萨克陀从怀中拿出一个信封道“请汉王看看这个。”

    朱高煦接过打开,看完盯着萨克陀道“侯爷如今在哪里?”

    萨克陀道“侯爷不让小僧说,他让汉王您仔细考虑信中的建议,小僧告辞。”

    萨克陀出了府门,朱高煦又看了一眼信,一边的山东都指挥靳荣道“王爷,信中说了什么?”

    朱高煦将信件递给靳荣,靳荣看毕,凝眉思索,道“侯爷提的上中下三策,汉王以为如何?”

    朱高煦面色肃杀,叹口气道“朝廷这是在逼我呀!”

    靳荣道“汉王,现在不是说这个时候了。”

    朱高煦看着众位道“那你们说说看,一旦本王起兵,我们先攻打哪里呀?”

    左军都指挥王斌道“当然是北上,第一就要拿下济南,然后一鼓作气拿下真定、保定,京城就成了囊中之物了。”

    朱高煦道“你这是下策。”右军都指挥周恒道“我以为咱们应该先攻下亳州,亳州乃太祖皇帝的龙兴之地,又是祖宗陵寝所在之地,拿下亳州,可以绕过正面的敌人,然后再北上。”

    朱高煦道“这是中策。”

    王斌、周恒疑问道“那上策是什么?”

    靳荣看了看朱高煦,朱高煦没有说话,靳荣道“上策就是攻打南京?”

    王斌、周恒惊道“攻打南京?”

    靳荣点点头道“这是侯爷的上策,当年太祖皇帝就是先打下的南京,控制了江南的富硕之地来做为后方。可要是直接攻打京师,那全国的勤王军队就会聚集而来,而我们就成了众矢之的。”

    周恒想了想道“如果攻打南京就必须拿下扬州,这是快硬骨头。”

    王斌摇摇头道“硬骨头千万不要硬啃,容易崩了牙。”

    朱高煦道“那你的意思是?”

    王斌道“我们可以先拿下徐州,直逼淮安,绕过扬州城,这样南京同样是囊中之物。”

    靳荣道“侯爷在信中也是这样说的,不过,侯爷建议我们分一支军对扬州进行佯攻,来牵制对方一部分兵力,来缓解攻打扬州方面的压力。”

    王斌、周恒无言以对,心里都对这一计策钦佩认可,靳荣道“王爷,您看……。”

    朱高煦道“再观察一番,以静制动。还有,通知在大同的人,叫他们快点给本王将东西找出来。”

    靳荣道“是,王爷。”

    扬州城,当年太祖皇帝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为了防止北方元朝铁骑的偷袭,派大将耿炳文驻守扬州,使敌人不敢进犯南京,大战张士诚之时,又是派遣大将耿炳文驻守扬州,防止北元军队偷袭,当年靖难之役之时,燕王在扬州就吃了大亏,损失数万大军,扬州城依然纹丝不动,这让燕王很是头疼,最后运用反间计才将扬州城拿下,所以扬州城是南下作战的必经之路,也是扰不过去的必取之城,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可见扬州城的地理位置何等重要,这一点汉王朱高煦心里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因为当年攻打扬州城他也是主帅之一,所以朱高煦对于南下攻打南京心里也是没有底,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牵制对方,对于兵力不足的自己来说,分兵是兵家大忌。可要是北上路途遥远,势必会被处处劫杀,如果攻打西南直取亳州,虽可以避开正面的敌军,但深入腹地,也是非常危险的,目前看来南下是最好的选择,既然扬州不能硬啃,那就绕过去,想到这里,朱高煦攥紧拳头,目光凌厉,感觉要喷出火来。

    一年前,扬州府来了一个新府台大人,名叫孙康,亳州人士,风华正茂,青年才俊。

    永乐二十年进士,原先在宁夏府永宁县担任知县,政绩斐然,百姓安居乐业,后被调任扬州知府。

    孙康自从与张孝霆亳州一别前前后后已有八年,这八年孙康埋头苦读,不忘初衷,终于登榜,替张孝霆实现了“学得真才学,卖与帝王家”的夙愿。

    这些年孙康谨记张孝霆的嘱托,照顾着张孝霆的爹娘,时常托人寄送衣物与银两。孙康初到扬州之时,正值运河汛期,由于当地官员贪污成风,生活糜烂,拿官饷不作为,孙康一面与之保持距离,一面采取了肃贪政策,也因为此孙康得罪了许多当地权贵富豪,肃贪整顿吏治进行的异常艰难,孙康不断的给朝廷上书,引起了内阁首辅沈和的注意,于是沈和进一步将孙康提拔为扬州布政使,掌管地方钱粮与行政,进一步的放权,这样的提拔在本朝还是第一次,扫清了孙康在扬州改善吏治的障碍。

    吏治得到明显改善之后,孙康再次上书朝廷拨款维修运河堤坝,防止汛期运河决堤,保护运河两岸的百姓和农田。

    但是由于运河年久失修,年年汛期,运河早已不堪负重,终于还是决堤了,淹毁了运河下游大片土地房屋,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为了不让百姓饿死,从而激起民变,孙康一面组织安置难民,一面再次上书,将受灾情况上报朝廷,请求朝廷下拨赈灾粮食,一面组织灾民抢修决口,并将老幼妇孺安置在大明寺,孙康带领衙役亲临险地指挥,百姓们感动到落泪,没想到来了一位年纪轻轻青天大老爷。

    百姓们奋勇向前,用身体组成人墙,经过数天的抢救,终于堵住了决口,阻止了大水进一步的扩散,使扬州城免于水患。

    经过这一次的险情,百姓们对这位年纪轻轻的青天大老爷又有了新的认识,发现和之前的所有官员不一样,深受百姓们的爱戴与拥护,朝廷的赈灾银两与粮食相继运到,孙康又组织各衙门分发粮食,又立即开始组织民工修堤筑坝,将运河两岸修的是固若金汤。

    自此孙康在朝廷的支持下在扬州的政务进行了顺风顺水,沈和也对孙康赞赏有加,由于孙康是沈和举荐的布政使,所以孙康一直将沈和视为老师,而沈和也因为有这个门生而高兴。

    朝廷如今格局已经确立,但是武林中也发生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那就是华山派要新立掌门了。

    说它大是因为华山派在经过一番变故之后二十年没有掌门,如今新立掌门,却是惊动了武林各派,说它小是因为,新立掌门在门派之间也是稀松平常,所为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