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在古代开食肆的日子在线阅读 - 在古代开食肆的日子 第12节

在古代开食肆的日子 第12节

    “倒是也不用太着急,慢慢看就是了,要是钱不够就说话。”张妙青握着乔薇的手,委屈巴巴道:“以后要是再想吃上你做的饭是不是就没那么容易了?”

    “你是不是忘了,你娘也搬出去了,怎么?到时候你不来看你老娘了?”

    “对啊,阿姐,你怎么就知道吃?”毛毛在一旁也补刀,一脸嫌弃,终于让他逮到揶揄别人的时候了。

    “行行行,你们这么说,到时候租赁的铺子必须得我同意了才行,要是离这太远了我可不干。”张妙青佯装生气,撅起嘴对着对面坐着的三人说道。

    之前还有些沉闷的气氛又这样活跃了起来,黄志忠刚刚也客气了几句,让乔薇和华大娘她们在这住着,用不着搬,只是确实自己的这间宅子有些小,住的人一多,总有些逼仄。

    不过自己总是出门在外,又担心就剩下自己老母亲和张妙青两人有些孤单,要是乔薇她们能找个不远的铺子长久地住下来倒真是一件好事。

    随即又想到有几个相熟的牙人,便对乔薇说,改天领着她去逛一逛,打声招呼,不至于让那些油条子们诓了她去。

    聊了许多,天空早已渲染成墨蓝色,黄志忠和张妙青起身准备回去,大家也都懒得点灯,赶紧洗洗睡下。

    接下来的几日乔薇照旧在同福巷摆摊卖朝食,华大娘也依旧会在送完毛毛上学之后提着篮子在书院后巷卖些朝食。

    现如今因为卖的久了,生意倒是稳定下来了,也不用再像一开始那样得招揽人来买。

    不过现在乔薇和客人的闲聊话题中总会加上一句,自己马上会开间小食肆,让大家有空可以去尝尝。毛毛和华大娘也是如此时不时地和别人闲聊时提起,做做免费的宣传。

    每日下午要是不下雨的话,乔薇便会跟着牙人坐着驴车,四处看看正在挂牌出租的食肆。

    这一日,乔薇又跟着牙人来到了这一间临街的店铺。午后的阳光还有些大,两人一同踏进来,乔薇先四处张望了一下。

    因为门窗全都敞开,屋里头也是亮堂堂的,原先这也是一家食肆,进门右手边是长长的柜台,后面墙上还挂着一溜串的木牌上写着各色菜肴。左边摆了几张八仙桌和长条板凳,一条楼梯往上走是二楼,上面安静些,用几架屏风隔起来成为了小单间。

    楼梯后面再走下去便是后厨,厨房倒是宽敞,两口灶并排挨着,隔壁还单砌了一间杂房,用来放柴火和杂物。

    后门后面连着的就是给店家住的小院子,中规中矩的和之前看的都差不多,庭院里还有一口井,倒是很方便。

    乔薇看了这许久,和这张牙人也熟了不少。此刻他正在苦口婆心地劝道:“小娘子,我看这家比之前看的都好,价钱也不贵啊,才十二两。关键是这里的位置也好,你想开食肆这里正好,临着后头那一大片居民坊,不愁没生意。你要是今日想好了,那我们立马就签下契书。”

    乔薇倒是真满意,而且这里离黄宅走路也就一条街的距离,就是这位置有些偏了,是在这条巷子最里头一间。可逛了许多日,她也是真的累了,想来要找到一个样样都好的铺子恐怕是不可能的了。想到这,乔薇面带犹豫地表示再看看,实则是想杀杀价。

    张牙人热得身上这件灰布衫子都湿了一大块,这几日跟着乔薇四处相看,就是不见这小娘子定下来。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想到在这种小娘子身上赚点钱可是真难,要不说人怎么能独立门户开间食肆呢。

    两人又一阵掰扯,最后乔薇将价钱砍到了九两,张牙人咬咬牙终于也同意了。

    拿着签好的契书,乔薇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真是轻快极了,急着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华大娘她们。谁知到了小院子里头,却是静悄悄的一个人没有,估摸着时辰,应该是去接毛毛下学了。

    乔薇略歇了歇,就去厨房准备暮食。今日小厨房的菜倒是什么都有,可什么都凑不成一盘,乔薇也不知道她们前几日到底是怎么买的菜。

    扫了一眼过去,有嫩绿的青菜、干木耳、一小把蕈菇、几个土鸡蛋、还有那日割的猪rou,乔薇见那屠夫要把猪骨头扔了,赶紧拦住,免费得了几根大骨头,只可惜上面真是一点rou都没有。

    乔薇翻了翻还有粉条,豆腐什么的,这不正好做个骨汤麻辣烫嘛。麻辣烫里正好什么食材都能放,放什么都好吃,于是就愉快地决定了今晚就吃麻辣烫,做起来也方便。

    大骨头买的时候就已经让店家剁成大小适中的一段段,用清水短暂浸泡过后,直接冷水下锅,佐以姜片和料酒一起煮,直至水煮开,上面也飘着几团血沫。

    捞出又用清水冲洗后,便扔进一旁的锅里继续加入姜片和少许盐慢慢熬煮。

    骨头汤既然煮上,剩下的便将准备要用的食材洗洗切切就好,对于乔薇来说,这些早都熟稔于心,一小会功夫便都将该切的切好,该焯水的焯水。只等骨头汤熬好,在放进去一起煮入味。

    乔薇掀开大骨头汤的锅盖,一片热热的白水汽扑面而来,随之的是一种熬煮的四溢的rou香味。大骨头真是个好东西,尽管上面的rou几乎被剔光,但是中间还是藏着许多骨髓rou,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早已变成果冻胶状。闻着这味,不加任何调料都想让人来一碗。

    乔薇又预备起骨头汤的调料。热锅冷油,下入花椒、大蒜、桂皮、八角和几颗冰糖,用锅铲翻炒,几下子之后,乔薇就已经能闻见几种大料的香味。

    这时候直接将大骨头汤舀起来倒入锅里,一起咕噜咕噜煮,原先奶白的骨头汤和各种香料一搅和,瞬间汤面上漂浮着些些点点红油,混在一起也变成极有食欲的暖黄色。

    将难煮开的rou片、粉条先放进去,接着再放木耳、青菜这些好熟的,将这些食材全都没在浓郁的汤底里,煮上片刻便就能吃了。

    虽然说在夏日吃上这样一大碗麻辣烫还是有些难挨,可是谁又能忍住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包含各种食材的麻辣烫呢。

    三人还是围坐在院子中的石桌上,各个将头深深埋在自己的碗里,吃的是额头鼻尖上早已沁出了汗珠。可是越是这样越是过瘾,骨头被煮出nongnong的rou香,再和炒出香味的各种香料一混合,这样的汤底实在上头。

    麻辣烫里的各种蔬菜只是简单的烫熟,但吸满了汤汁,吃一口下去清脆爽口,又带着咸辣味道。

    乔薇怕只是这样还不够吃,那会又赶紧擀了面,直接用刀切成长条往里煮。只有吃上这样满满的碳水才能吃得饱。面条已经被这汤料煮得入了味,又被擀的筋道,乔薇一口面一口菜吃得很是满足。

    第21章 鸡蛋灌饼

    三人吃得肚子圆鼓鼓的,连碗也不想收拾,就瘫坐在椅子上闲聊。

    乔薇把今日看好的店铺告诉了华大娘,又说看了这几日,总算定下来了,又把位置和大致布局给她们俩说了说。华大娘表示做生意这些她都不懂,一切还是乔薇自己看着行就行。

    剩下的便是挑个黄道吉日搬家。

    搬家确实是个耗费心神的事情,华大娘这几日就常常在家收拾,有些长久不用的丢掉,有些是找了好久的小玩意如今才翻出来。

    因为这几日天气好,乔薇便还是舍不得日日待在家里,便如往常一样推着小推车去同福巷卖朝食。

    回想起来已经在这块摆了三四个月的摊,乔薇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生了一份感情。不论是每日按时来买朝食的食客还是周围一起摆摊的同行们。

    今日卖的是鸡蛋灌饼,一大团柔软的面团已经揉好,醒发好,被分成了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面剂子,上面还撒了一些面粉,因而也没有粘连在一起。

    鸡蛋灌饼,最有意思的自然是将饼烙好的时候会鼓起一个大泡泡,这时候用筷子轻轻戳破,将打好的鸡蛋液倒进去,再接着烙饼。这样吃的时候饼皮里夹着鸡蛋。

    至于如何将普通的面剂子能让它在锅上烙的时候鼓泡泡,只需要将分好的小面团擀成长条,涂上薄薄一层油酥之后,对折再从一头卷起来,像是一个折起来的毛巾,再擀平就能在煎的时候轻松戳破一个洞。

    这会乔薇熟练地在平底锅上刷油,贴上一块擀好的圆饼,两面都煎的差不多的时候,用筷子一戳,左手就立马倒进混着葱花的鸡蛋液,而后再一个翻面。

    面前等着的是就住在这附近的一位老阿翁,乔薇见过他来买好几次朝食了,每次都是两份。

    “小娘子这手艺倒是好,我倒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煎饼的,把鸡蛋液装进面饼里面。”洪老翁新奇地看了一会,笑呵呵地说着,“不过,这面剂子到底要怎么才能擀成这样?”

    乔薇倒是知道这洪老翁没有别的意思,不然也不会这么直白地问别人赚钱的手艺,想必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罢了。乔薇只好笑道:“无他,唯手熟尔。”打个哈哈糊弄过去。

    一听这话,两人皆是一笑,洪老翁眼角处的褶子顿时都挤到一处。

    乔薇这会将自制的甜面酱刷上,可惜本朝还没有引进生菜,不然吃鸡蛋灌饼哪能没有它的老搭档生菜啊。当然还有里脊rou、火腿什么的,但乔薇只有一个人一双手,一早晨也备不了这许多菜,这儿也没有冰箱。

    一时间也没找到别的绿叶子菜代替,所以乔薇卖的这个鸡蛋灌饼就是这种没有加任何配菜简易版的了。

    “阿翁,我过几日便不来这卖朝食了,新开了家食肆,就在风安街最里头那家。您要是得空,就去尝尝鲜。”乔薇将摊上鸡蛋的灌饼铲起边边,而后向中间卷起来,用油纸包起来,递给对方,

    “不来这摆摊了?去风安街那儿,那哪有这儿好啊,都是些老熟人了。”洪老翁接过两份鸡蛋灌饼,听见这话颇为可惜地说道。“去买朝食我走不了那么远啊。”

    “租个铺子就不卖朝食了,卖午间和晚间的正餐哩,到时候您和阿婆一起来,咱们都是老顾客了,定给你们打折。”乔薇笑着解释道。

    “打折?打折好啊,这个便宜我一定要去捡。”洪阿翁喜欢和别人开玩笑,每日都是乐呵呵的,看着人精神头也好些。两人打完招呼,乔薇就目送着洪老翁又拄着拐棍走远了。

    如此这般,这几日每回碰见的老熟人老顾客,乔薇总是不忘记提醒她们,自己即将要新开的食肆,在哪儿,什么日子,要大家都去捧捧场。最关键的是,开业前三天打折,还有好礼相送。

    乔薇的手艺大家都是信得过的,更何况又是打折又是有小礼物的,便都如洪阿翁一般,说着自己一定要去凑这个热闹。

    今日早间准备的面糊和鸡蛋也销售一空了,这会日头升上来,恼人的知了声又开始叫个没完了。

    既然卖完了,乔薇也俯身将摊子前的一堆东西收拾收拾好回家了。

    一直在斜对面摆摊卖馄饨的夫妻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唤阿韵,每日都跟着自家爹娘一起出来摆摊,因而也和乔薇混熟了。

    刚刚从爹娘的谈话中得知乔薇过几日便不来这了,顶着翘老高朝天辫的阿韵跑过来问乔薇:“阿薇姐,你是要搬走了吗?”

    乔薇放下手里的抹布,又在干净布子上擦了擦手,半蹲下来和阿韵说道:“是啊,我要搬去风安街那块,到时候你和阿娘一块来,我请你吃好吃的糕点好不好?”

    本来还为自己再也见不到乔薇心伤中呢,又听见还可以吃乔薇做的点心,阿韵又开心起来,围着乔薇叽叽喳喳讲着话。

    斜对面阿韵的娘见自己的女儿又跑着去闹乔薇了,便赶紧走过来,佯装生气地说道:“不许缠着阿薇了,人家还怎么做生意啊?”

    “阿韵娘,不打紧的,我都准备收拾收拾回家了。”乔薇站起身来,还是忍不住摸了一把阿韵头上扎的朝天辫,滑溜溜的,好玩极了。

    阿韵娘扫过一眼乔薇的摊子,瞧见都卖空了,笑着道:“还是你的生意好,这么早就卖完了。”

    “哪呀,是我每日一个人本来准备的就少,所以卖得快。”反正这会也没什么人了,两人干脆就站着聊一会天,一旁的阿韵早就又蹲在墙边那块在摘小野花玩呢。

    “咱们可都听说了,你这是赚着钱了,租了一间铺子是不是?”阿韵娘伸手捶了乔薇肩头一下,打趣道。

    “哪有你们夫妻两个厉害,我这是一个人到底支撑不来一个摊子,想着有片瓦能遮风挡雨的才行。”乔薇面对这种恭维的话,向来都是立马恭维回去,主打一个让大家都开心。

    两人站了一会,乔薇摊子隔壁卖胡饼的朱大娘那倒还是排着小长队,前头朱大娘依旧是她那慢吞吞的动作。

    “要说挣钱,估计咱们这一块还得是朱大娘,而且人家都干多少年了。”阿韵娘咂咂舌,面对人家这生意,真是羡慕死。

    乔薇想了想也是,感觉日日朱大娘这块人都挺多的,关键是她那样的慢动作也不妨碍那些食客愿意等。

    想到这,乔薇好奇道:“那要说朱大娘一定也是赚了不少,怎么这么多年还是在这块摆摊,不去租个临街的铺子?”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阿韵娘回过头来,得意地笑了一笑,“你以为人家像我们似的,出来辛苦摆摊是为了挣钱,人家家里有钱着呢!听说儿子开了间大当铺,喏,后头那间大宅子就是他家的。”阿韵娘侧过身指着后头大槐树后面那间屋子说。

    乔薇回头去看,果真是挺宽敞的一间大宅子。再回头看着还弯着腰炕饼的朱大娘,看不出来,一直寡言少语的朱大娘竟然是个隐形的富婆。

    乔薇这会就更好奇了,“那她怎么还愿意出来摆摊,也太辛苦了些?”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她儿子也孝顺得很,不像是那种不管老娘死活的人。”阿韵娘叹了口气道:“唉,也有可能就是老年人想出来找点事干,反正在家闷着也无聊。”

    说完阿韵娘又瞅见自家摊子前站了几个人,忙朝乔薇一摆手往自家摊子那去忙活了。

    乔薇也收拾差不多了,推起车就准备走了。

    后面的阿韵追着乔薇跑了两步,抬起头递上一个花环,一连串的青绿叶子间点缀着几朵小小的蓝花,“阿薇姐,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乔薇伸手接过,“好好看,谢谢阿韵。”

    小女孩得了夸奖,又哼着调调一蹦三跳地往回跑去。乔薇瞧她这副模样,心里也是装满了喜悦。

    ——

    华大娘这几日在看着毛毛进去书院之后,依旧赶着毛驴来到书院后门的这条小巷子里,就靠近拐弯处停下。而后从毛驴车里拿出一个大竹篮子,上面还盖着一张薄薄的蓝布盖,底下则是乔薇大清早就先在小厨房做好的二三十份乌米饭团和鸡蛋灌饼。

    因为乌米饭团外面裹着那一层厚厚的乌米,甜甜的有滋味,很是符合启智院里的那群毛孩子们的口味,所以这段日子以来这边的朝食一直还在卖这个。

    鸡蛋灌饼则是带过来顺便试一试,反正早上准备着的面糊和鸡蛋倒是很多。不过庆阳书院这边比不上同福巷那边可以边做边卖,所以口味上难免差一点,因而价钱也少了三文钱。

    华大娘刚将沉沉的竹篮子拿出来,便已有几个穿着书院服饰的学子小跑着过来,“大娘,还是两个饭团。”

    说话的这个正是启智院的,和她家毛毛倒是也挺相熟的,只不过比毛毛要高许多壮许多,而且似乎也正到了变声期,一张口就还是有种与脸不符合的嗓音。

    华大娘笑着道声好,接着掀开蓝布盖,拿出两个乌米饭团,摸着还是温热的,一手接钱一手递过去。

    两个人接过去又赶紧朝着书院大门走去,一边走一边吃,真的是一点也不耽误时间。

    其实华大娘这边每日来买朝食的人就是那么几个,大多都是启智院的学生,华大娘早就眼熟了。她见着不一会竹篮子里的饭团和鸡蛋灌饼都渐渐卖完了,挎在手肘上也不那么沉了,想着这生意真好做。要是早知道的话,早点来书院后巷卖不就好了,早能赚到钱了。

    其实说到底还是乔薇的手艺好,再加上价钱也低,分量也足,花个几文钱早上能吃的饱饱的,小孩子们都乐意来。

    华大娘坐在前面车架子上,忍不住晃荡着腿,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又抬头看了看日头,瞧了眼那边慌慌张张跑着的几个学生,估摸着应该不会有人来了。只可惜今日还剩了好几份没有卖出去,浪费了。

    几步远的大梧桐树下,两个人正鬼鬼祟祟地躲在树干后面,盯着华大娘那边好一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