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麟儿在线阅读 - 麟儿_分节阅读_62

麟儿_分节阅读_62

    直到对方坐定,萧宸才再度启唇,道出了自个儿心头横亘多时的疑问:

    破坏大堤的乃是风扬镖局的一队镖师,据称乃是受人要胁、不得已而为之。只是目前掌握的人证对于委托者的描述相当含糊,想凭此揪出幕后之人的马脚相当困难。孤寻思着那委托者既有办法事先破坏大堤结构、却不让大堤当场崩毁,想来该是通晓水利、对瑶州大堤亦极为熟悉之人。却不知邢刺史心中可有对得上此一条件的嫌疑之人?

    ……棱阳县令纪恩平身边有一幕僚姓畲,名世昌,虽在瑶州士林名声不显,却实实在在是个饱学之辈,对水利、河工亦多有涉猎。罪臣奉旨重修大堤时曾因公务来往与其接触过;因畲世昌言之有物、性情为人亦与罪臣颇能相和,故罪臣停留棱阳期间,曾数度就大堤之事与其共商……

    邢子瑜虽在人情世故与交际往来上颇为愚拙,却毕竟也是个才思敏捷的聪明人;只消萧宸稍一提点,脑海里立时就浮现出了相应的人选。

    ──尽管这个答案,让他在恍然明白了些什么的同时,额上也不由因自个儿等若开门揖盗的举动而再次泛起了汗;心下更是后悔得无以复加,恨不得回到当初狠狠打醒只三言两语便将对方引为知音的自己。

    今日若换作个行事狡猾、深悉趋利避害之道的,不是会想方设法隐瞒此事,就是以春秋笔法轻描淡写地带过双方往还一节;却哪会像邢子瑜这般实诚,三两句话就将底透了个干净,还自个儿将把柄递到了此前得罪过──虽然萧宸并无追究之意──的上峰手中?

    萧宸虽早就听说邢子瑜的处事为人,真正见识到却还是头一遭。眼看对方眸光黯淡、容色颓唐,虽清楚邢子瑜已在失察之外更添了条轻信误事的罪名,心下却仍不由生出了几许怜悯和同情。

    不过怜悯归怜悯、同情归同情,这事儿确实是邢子瑜办得差了,萧宸没当场严加斥责就已足够客气,自没有反过头来安慰对方的道理。当下语气微沉,也没让邢子瑜拿掉自称里罪臣的那个罪字,只道:

    如此,便劳烦邢刺史到偏厅稍坐,将这些年同畲世昌交游往还时的诸般细节仔细回忆一番,孤会派人将之记录下来,看能否进一步挖出畲世昌身上藏着的秘密……安远,送邢刺史回偏厅,再请沈师过来一趟。

    他言词用得婉转,实则便是让身边的潜龙卫到偏厅讯问──当然态度上会尽量客气一些──邢子瑜,一方面核实对方的说词、一方面也藉由专精此道的潜龙卫引导,让邢子瑜多回忆起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却对调查极有帮助的细节来。

    邢子瑜并非愚人,自然知道太子此言意味着什么。不过他此行本就是来请罪的,如今又知晓自己犯的错远不只失察二字而已,对这样的安排自没有分毫不满。当下又自一个深深拜伏、道了声罪臣告退后,便随着安远退步出了书房。

    听着二人的足音渐远,隐于暗处的潜龙卫也在明白他的指令后暂行离去,萧宸轻轻吁了口气,黑白分明的凤眸间却已因事态的发展笼上了些许阴霾……

    第四章

    那日,大致理清了头绪后,萧宸便就自个儿掌握的线索与凭之衍生出的猜测同沈燮仔细商议了番,并在沈燮的提点下逐步拟定了相应的对应方针和行动计划。

    他目前掌握的情报大致可分为几类:一是已有确实证据可以证明的,如瑶州大堤崩溃的真相;二是已获得确切的线索,只是还未有相应的支持证据,如纪恩平及其幕僚在春汛之事上的丰功伟业;三则是基于上述线索做出的推论,比如晁氏马帮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棱阳县众多粮仓和吴记总店的粮食去向,和幕后之人可能进一步剑指钦差、甚至私通敌国、欲图谋反等。

    因具体掌握的证据相当有限、对于幕后之人的身分也仍旧一知半解,萧宸虽已大致窥得了阴谋的全貌,也有了将几个嫌疑人下狱查办的切入点,可对于是否付诸行动,心头却仍存着几许踌躇跟疑虑。

    毕竟,在幕后之人仍旧隐于暗中的此刻,一旦对风扬镳局、纪恩平等爪牙下手,便有极大的可能会因此打草惊蛇,使幕后之人因此龟缩隐遁、再次潜伏。而对整个大昭来说,放任这么条毒蛇走脱,无疑意味着极大的隐患。

    常言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就算己方已对此人有了戒备,也不可能在仍未掌握到足够线索的情况下时刻保持警戒。到了那时,一旦有所松懈甚至疏忽,难保不会让瑶州之事再次重演。

    问题是,若想放长线钓大鱼、利用吴秀柊等人反过来追查主使者的身分,就意味着他不仅不能打草惊蛇,甚至还得装做什么都不知情那般、任由这些丧心病狂之徒继续在瑶州假仁假义、恣肆横行……而一想到无辜遭灾的瑶州百姓,即使这样的作法是最理智、也最能顾全大局的,萧宸也无法心安理得地下此决断。

    最终解了他难题的,是沈燮的一番话。

    是打草惊蛇还是引蛇出洞,说到底亦不过是一线之隔而已。只要不让幕后之人察觉我等已经知晓了他的存在,查办纪恩平和风扬镖局一事同样可以成为引其出手的诱饵……关键只在于太子如何布局而已。

    萧宸本是聪明人,在政治、权谋方面亦有相当的敏感度,经对方这么一提点,便有若醍醐灌顶、瞬间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涉案的嫌疑人等虽成功打了己方一个出其不意,却同样在行动中落下了不少行迹──如若不然,萧宸也查不到这些人──只要他针对这点加以查办,并放出风声让幕后之人以为自己只将这件案子当成单纯的官商勾结、并未察觉到此事背后潜藏的阴谋,届时,不论幕后之人是设法营救开脱、又或直接杀人灭口,都能让己方掌握到更多关于此人的线索。

    想通了这一点,萧宸当即派出了一支太子卫队,同邢子瑜配合着以怠忽职守为由将纪恩平和畲世昌等一众亲随缉拿入狱;又在出行时让人安排了一出箭书告密的戏码,假作由此得知了瑶州大堤毁坏的真相,并因而半信半疑地将那支护镖队的成员尽数逮捕下了狱。

    之所以想到箭书这一招,一是方便掩人耳目混淆视听;二则是因为风扬镖局的江湖背景,欲图借此使镖局中其余涉案人士因此疑心生暗鬼,甚或因此自乱阵脚、祸起萧墙。

    至于同样有着重大嫌疑的晁氏马帮和吴记粮行,因前者早已离开瑶州,萧宸便只将消息传递出去、并让潜龙卫继续留意其行踪;而后者么,由于目前手头上掌握的证据多有不足,又怕动作过大引起主使者警觉,萧宸便只让潜龙卫暗中监视其动静及往来人物,看能否凭此顺藤摸瓜、进一步揪住幕后之人的马脚。

    待诸般事务安排妥当,仍需得他烦心的,便只余下了幕后之人是否有心设谋加害于他这一项了。

    在萧宸想来,无论幕后之人最开始有没有这样的打算,在他自个儿送上门来之后,都很难不升起出手的心思。之所以直到如今都还未付诸行动,无非是他平时出入小心、身边也都带足了人手,这才难以寻得空隙行动罢了。

    本来以萧宸一贯谨慎的作风,是没打算以自身为饵、从而设局引对方入彀的。只是如今己方在明、敌方在暗,谁也不晓得那幕后之人在瑶州是否尚有其他暗线存在;与其因此置之不理凭添变数,还不若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己方手中、挖坑设彀让对方自个儿跳进来。所以思量多时、又仔细征求了沈燮的意见后,年轻的太子最终还是藉赈灾之事已告了个段落为由头稍稍松懈了身边的防备;对瑶州那些官员富绅的邀请,也一改最开始全数婉拒的作法渐渐松了口风,于言词间隐隐透露出了几分想好好游览一下瑶州风光的念头。

    只是还未等他这个请君入瓮之计顺利收网,一封由潜龙卫暗线递来的加急情报,却彻底打乱了萧宸的布署和心绪。

    情报的重点可分为两项:其一,是帝王已于月前启程南来,不日便将抵达瑶州;其二,则是梁王恐有异心,让在瑶州的萧宸仔细留意自身安全,莫要让梁王安插在瑶州的人手有了可趁之机。

    因传信的内容相当简短,并未交代帝王是如何对梁王生出疑心的,萧宸虽也由此联想到了春汛一案的幕后黑手身上,却也仅停留在猜测的层面上而已。好在有了确切的怀疑对象,调查起来也就有了具体的方向,不至于像先前那样漫无头绪;在评估对方的实力和厘清瑶州官员的立场、倾向方面,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助益。

    可比起这一项,更让萧宸在意的,自还是父皇即将南来的消息。

    潜龙卫传来的情报里同样没有说明父皇突然决定南行的理由,他也不曾收到父皇关于此事的手书,故看到这么条情报之时,萧宸还一度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但确认了内容的真实性后,原先错愕不已的情绪,便也不可免地跟着转作了迷惘、忧心与不安。

    他知道父皇之所以有此决定,十有八九是担心他着了梁王的道儿。可无论再怎么担心,让潜龙卫转递一下这个消息也就是了,却哪有这般亲身赶赴险地的必要?尤其在萧宸的推想中,那幕后之人若真朝他下手,目的必然也是为了引父皇入彀……可眼下他连点皮都没破,父皇却自个儿送上了门来。要是一路平安无事也就罢了;要真有了些什么万一,又教他如何自处?

    饶是帝王在他心里的形象一向是英明睿智、全无瑕疵的,得知这个消息后,萧宸却仍不免生出了父皇此举委实太过冲动的想法来。

    可如今事已成定局,他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是尽快做好相应的准备罢了──不论是那请君入瓮之计的布置,还是……他自打得着这个消息后便久久难以平静的心湖。

    同父皇分别至今,也有三个月的时光了。

    自抵达瑶州、在连宁县城内安置妥当后,他秉承初衷,将一门心思全都放在了赈灾和查明真相上;虽难免让赈抚之事和诸般往还交际弄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但也因为实在累得狠了,即使胸口深深压抑着的相思之情仍时不时会让些许小事挑勾起、就寝前也总不免因思念父皇的怀抱而心生怅惘,也总会迅速被繁忙的公务或休憩时排山倒海而来的汹涌睡意彻底吞没,让他再也没有自怨自艾、满心凄凄切切凄凄惨惨的余裕。

    直到今时;直到接着潜龙卫传来的这封消息后。

    经历了这两个月真正称得上独当一面的日子后,再回过头去看当初在京里的那段日子,竟也隐隐有了那么几分恍如隔世之感。

    但且不说真正的隔世滋味,他是实实在在品尝过的;重生一世,他尚没能放下心头的执念,那些在重生之后酝酿得愈发深挚刻骨的情思,又岂是区区两个月的光景便消磨得掉的?此前刻意让公务转移心思时也就罢了;如今一旦醒起,那压抑多时的情思便有若滔滔棱江水,顷刻便灌满了胸臆、占据了他全副心思。

    更别提因着父皇即将南来,他与沈师为求稳妥,终究还是搁置了原已进行到半途的请君入瓮之计;又为了让他突然改弦更张的举动不致引人疑窦,索性直接装病了事──他此前身体有多羸弱,满朝文武就没几个不清楚的。如今以疲劳过度为由装病不出,又有孙医令帮着掩饰作假,自然由不得那些个官员富绅不信。

    当然,萧宸装病归装病,其实也就是窝在房里闭门不出而已,该看的情报、口供仍是一个不落,案件的调查状况也一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尤其一想到父皇不日将至,还是微服私访,心头隐隐存着的山雨欲来之感更让少年太子将骨子里的谨慎小心发挥到了极致,不光让潜龙卫时时留意瑶州境内的大小风吹草动,更将他此前派往各地协助赈灾的太子卫队全数召了回,随时做好临机应变的准备。

    尽管同这些外物相比,更需得为父皇的到来做好准备的……是他的心。

    思及自个儿当日千方百计远离京城、远离父皇的主因,饶是萧宸心中早已有了觉悟、也知道那份悖德逆伦的情思是无望也不该存在的,胸口却仍不由生出了几分躁动与怅然。

    ──无论那样勉强压抑着心思与父皇朝夕相对的日子有多么痛苦、多么难熬,在分隔了三个月的此刻,心底的孺慕、眷恋与思念,终究还是胜上了一筹。

    有言道小别胜新婚,他与父皇之间的状况虽够不上这一条,但尚且懵懂之时的分别、和明了情思之后的分别,自是全然不同的。加之赈灾之事已告了个段落,他又佯病在家,日子过得要比前两个月悠哉不少,便也不可免地多出了许多胡思乱想的余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