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俺们全村穿越啦在线阅读 - 第76节

第76节

    司娓娓笑眯眯地,挨着个地摸了摸孩子们的头。

    两个月不见,这些孩子rou眼可见的脸上有rou了,个头似乎也高了一点。

    “嗯,你们做得很好。”

    “你们怎么在这里捡石头?”

    两个大孩子笑得很腼腆。

    “我们捡些小石头,回去铺院子……下了雨就不泥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逃过荒的孩子更懂事。

    这不是他们有天听着王大军跟赵小二闲聊,说等闲了要怎么修整院子,就记在了心里,带着弟弟meimei来割草的时候,就捡些背回去。

    司娓娓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掏出糖块来,一人发了两块。

    村里从现代过来的糖果,数量已经很有限了。

    就是普通的白糖红糖,大半的人家都用尽了。

    遇到了困难,这不是就得想办法么?

    村里有一家人,干脆做起了麦芽糖和饴糖。他们家的老人早年就做过糖稀,在一边看着就学了些,这会儿捡起来倒是容易点,再加上还有武三舅给的最方便省力的技术,这家人已经迅速形成了产量,开始换工分了。

    所以司娓娓这次带来的,就是张家的饴果糖。

    在做饴糖的时候,添加一点果酱,就是带夹心的果酱饴糖了。

    果酱的品种比较单一,就是草莓和樱桃,朝圩村的果树都分散在各家,桃杏李梨枣都有,不过最大规模的还是李哥家,他家承包了村里的小山包,种了几百颗果树。大部分是苹果,也有些桃梨和核桃柿子。不过眼下苹果还没长成,所以张家做夹心糖只有两种。

    张家原先是开了个农家乐,林刚和崔小强就住的是他们家,农家乐开不成了,他们可不就迅速转换了思路,雄心壮志,不但要做糖,甚至还跟果树李家讲好了,要用他家的水果做果脯。

    还别说,这农家手工做出来的糖,味道确实比卖的那些好吃。

    村里七八个小孩,都拖着大人去张家用工分换过糖。

    现代小孩子什么都尝过,眼界高,就连他们也喜欢的,对卫星村的孩子来说,那更是极致的美味!

    小孩们幸福地眯着眼,想着村长他们来的村子,一定就像是贺婆婆说的那样,是个神仙般的村子吧?

    正说着话,卫星村的人就都迎过来了。

    除了朝圩村的七个人,还有封大牛,贺氏和老高头。

    老高头也是上次司娓娓带人搜救回来的,虽然在古代,已经算老人了,但其实也不过五十岁。吃了几顿饱饭以后,他就闲不住了,跟着新村的壮劳力一起加高墙面,开垦荒地,实在是勤快得很。

    他的女儿高彩霞二十四岁,天天背着五个多月的孩子,做饭洗衣也是不闲着。

    因为朝圩村有八个人长驻在卫星村,上回开视频全家福的时候,正好赶上王大军带了一个人回来拉粮食,这样就少了六个,但是再加上田草儿和周小兰,就是少四个了。

    司娓娓也是没想到,在现代居然有人把视频定格,挨着个地数数,愣是算出少了四个人,就觉得是司娓娓这个村长做假了。

    行吧,这回司娓娓就带了人过来轮换,把没拍全家福的六个给轮换回去。

    这六个人不但回去要跟在现代的亲友视频,还担负着再拍全家福放到网上辟谣的任务。

    一群人身上背着,手里拎的,说说笑笑地把运来的物资给弄回新村去。

    隔了两个月,卫星村又有新变化。

    墙加高了,从山脚开出了一条小路到村外。村内所有的空地,全都种上了菜。猪圈羊圈的旁边,又多了个兔窝……原来是上山砍柴的时候,碰到的一窝兔子,就直接给连窝端回来了。

    第80章 发展新村

    兔子繁殖快,而且全身上下都是宝。兔皮做衣,兔毛纺线,兔rou滋补,兔骨头也可以喂狗子,就连兔粪蛋,都能发酵了做肥料。

    朝圩村里没人养兔子,这边的兔子如果能养得好了,倒是可以带一对种兔回去。

    六只小兔子蹲在石头笼里啃着野菜叶子,一点也不知道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司娓娓又看了鸡舍羊圈猪圈,这些养动物的地方,都打扫得很干净。

    就连那两只小猪,都像是被擦洗过一样,虽然已经成了半大猪,还是粉嫩的颜色。

    最后一批搜救到的那五个,方石头,方铁柱,高老汉和女儿外孙,在新村里呆了两个月,明显的精神面貌都大不一样了。

    高彩霞和赵母一起做的午饭。

    鱼丸青菜番茄汤,配的软乎乎的大白馒头。

    这顿饭要是放在朝圩村,那就很平常甚至还略有点简陋。

    可这是在卫星村啊!

    在卫星村,最快也是一个月才能从朝圩村运来一批补给。

    这个天气虽然渐凉,可也存不住鲜rou。

    送来的鲜rou一般只能吃一星期,后三个星期只能换成腊rou熏rou。

    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腻,村民们会抽点时间去打一两趟鱼,换换口味。

    司娓娓和来接班的七个人都清楚这边的条件,肯定不会挑三捡四,相反,因为一路上走水路精神高度集中,不敢随意吃喝的,这会儿到了地方,热汤热水地吃下肚,反而还挺舒坦。

    司娓娓都忍不住夸了几句。

    “这个汤做得味儿好。”

    赵母接上话,“是呢,早先小贺做饭就不错,没想到彩霞也做了一手好饭。我就不行了,这柴火灶,怎么也用不熟练。”

    也得亏贺氏和高彩霞她们都是在自己屋里吃饭,不然听到赵母这话肯定得疑惑。

    那不用柴火灶又用什么呢?

    “咦?不是贺大娘和你在做饭吗?怎么换人了?”

    “这不是彩霞勤快嘛,都想着她要带孩子,让她管管院子里的菜就好,谁知道根本闲不住,把孩子往背上一绑,干起活来麻利得很,不光管了菜,连厨房的活都接过去了。小贺那人也琢磨着彩霞做饭更好吃,就去忙地里的活了。”

    赵母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诶呀,看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懂事!往背上一背,就能自己东张西望,吃吃手,咿咿哦哦自己跟自己说话,能安生好半天呢,都不耽误他mama干活的。”

    赵母曾经进城去给大儿子看过小孙子。

    诶呀妈呀那叫一个难带。

    冷了哭,热了哭,饿了哭,无聊了还哭,曾经有段时间,到了夜里就精神,非得大人抱着他在地上走来走去,还不能停!

    好像这种类型的孩子有个啥说法,叫什么高需求宝宝。

    得,那就是纯折磨大人的呀!

    这不,带到两岁上,说是让丈母娘来看段时间,赵母表面不舍内心愉快地就回了村。

    司娓娓点点头,表示同感。

    “是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管多大的都挺懂事。”

    说着就想起来,“这回过来,村里各家都给捐了些旧衣裳啥的,我挑了些他们几个能穿的光带过来了,一会儿婶子和我分发一下。”

    司娓娓上次回村的时候,就偷偷给救助回来的这些人拍了照。

    古人肯定没见过手机,看着那位村长东家手里摆弄个四方的东西,好奇有一点,但肯定不会想到自己被拍进去了。

    司娓娓回到朝圩村里,就把几个人的照片在村民群里一发。

    问谁家有身高差不多的旧衣服能捐的。

    这些年村里人日子过得好,吃穿不愁,谁家都有一堆堆的旧衣裳。

    虽说穿越了以后再也买不着了要省吧,但大方惯了也不会在这上头抠。

    看那照片上的村民,瘦得一个个皮包着骨,跟骷髅似的,谁不觉得心里难受啊。

    虽然人家是古人吧,但跟朝圩村都是开阳县的,长的模样,说话口音,都那么像,绝对算老乡……能伸手还是伸手帮一把吧。

    大家群起响应,村委会那边就收到了几百件旧衣裳和各种各样的东西。

    司娓娓还是挑了些更合适的带过来。

    比如说秋天的外套,冬天的棉袄,保暖的秋衣秋裤,小婴儿的衣裳,小孩的运动衣,运动鞋之类。

    耿老二也找了好些过期纱布捐了,说可以给小婴儿当尿布。

    最大方的还是老常家。

    居然捐了一头正在产奶的山羊和它的山羊宝宝。

    赵母一听就眉开眼笑的。

    “我就说看着那一大一小的,就有些奇怪呢,原来是母羊!这可太好了!现在能挤奶吗?我去试试!”

    赵母找了个小盆就去羊圈了。

    吃饱了饭的司娓娓跟在后头,看着赵母跟母山羊斗智斗勇,总算是挤到了一盆底。乐颠颠地就拿去厨房加热。

    司娓娓全程好奇地跟着,“那小家伙这两个月都吃的什么?我看着好像也白胖了点。”

    “小栓子吃的是米糊糊。上回王大军从村里回来,带了点大米和小米,还有糖,就熬稠汤,舀上头的那层,加点糖,小栓子吃得好着呢!诶,可惜了,早知道,先头家里还有半包奶粉的,咱村刚穿那会儿,我怕过期就赶紧跟老头给喝了。”

    早先各家都是物资丰富的,时间一长像奶粉,白糖这些就都光了。

    说着话,羊奶就热好了。

    司娓娓就看着赵母麻溜地就给送到高家住的那间屋去了。

    高家三代三口人,住了一间屋,因为是父女俩有点不方便,屋中间还给装了道木头隔断,算是分成两间小屋。

    没过几秒钟,就听到了那屋里传来感谢的声音。

    司娓娓摸了摸下巴,赵母对高彩霞母子,也太好了点吧?

    莫非?

    司娓娓在旧衣包里找出了给婴儿的小衣裳。

    还有几件适合年轻女子的。

    等赵母进来了,就把这些让赵母给送过去。

    等赵母再回来的时候,就抱了个小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