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俺们全村穿越啦在线阅读 - 第82节

第82节

    “要不,咱们派人去跟那什么三皇子说说,咱就是个一般的村子,啥新奇的都没有!最多多给送点礼?”

    这些主意,都有几分道理,可都不能解决未来的灭顶之灾。

    却有人冷不丁地来了句,“不然咱们还是请求武三舅帮忙吧?”

    大伙一瞧,原来是林刚!

    现在林刚和崔小强都是村委会的成员了。

    林刚身为村网的唯一管理员,在村子里居然也有了那么点小威信。

    毕竟,村里谁家老汉老太的手机上不了网了,充不了电了,都找的是他……半年时间里,林刚和崔小强靠着各自的专业,赢得了村民们好感度。

    “武三舅他最多只能给咱们视频,传个资料,他还能帮着咱村打仗不成?”

    “那可没准那边能给咱们更好的图纸,咱拿上就能造枪炮,到时候谁敢闯,咱就一炮轰过去!”

    司娓娓眼下也确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行,那咱就试试看吧。”

    现在朝圩村每天都有跟现代通信的十几分钟时间。

    自从村民们都轮着番跟现代的亲友通过话,交待过事情之后,这个通话安排就成了个人申请,两边协调安排的了。

    毕竟,像老王家,老刘家,老耿家,那是恨不能天天都见一趟孙子孙女的。

    但也最多只能一个月安排一次。

    有些人,比如杨二爷爷这样的孤家寡人就没啥需要,还有张老奶这样虽然有亲女儿,但是重心不在她身上还要照顾一大家子人,最多半年能通话一次就不错了。

    像崔小强,只要能给他传一些后台评论榜单截图,他就已经乐得要死了,根本不想跟在现代的亲人对什么话。

    倒是一些他曾经的同学,邻居之类的,因为跟他沾了点关系,都被各路媒体抢着采访和约稿,都小小地发了一笔……

    林刚坐在电脑前,神情严肃,两手飞速地敲着键盘,把大串大串的信息传输了过去。

    武三舅:“嗯,这个问题比较严重,稍等,我们这边研究一下。”

    没过两分钟就来了回复。

    武三舅:“把你们拍的路况地形图传过来。”

    当时司娓娓带着村民去炸路,是很认真地记录下了周边的地形的。

    林刚这次发出去以后就没了回音。

    等在屋里的几个人都默然无语。

    崔小强有点沉不住气了。

    “是不是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啊?哎呀,也是啊,实力太悬殊了呀!那边科技再发达,它远水解不了的渴啊!”

    司娓娓瞪了他一眼,“行了!不要小看三舅家的能人奇才!既然是要这个地形图一定是有说道的,就算最后没什么百分百保险的方案,咱们也可以接着炸路……”

    “那炸了路也不过能苟得了一时,早晚还是会被摸过来的。”

    “摸过来也不怕,实在不行,咱们也可以先躲一躲……”

    当然了那个代价就太大了。

    朝圩村民们离了朝圩村,那就真成了失了根脚的孤民……

    朝圩村村委大院的机房里,众人都在煎熬等待。

    在现代539工程指挥部内,一场视频会议开得火花四射,堪称头脑大风暴。

    “我认为将这里炸开个口子,落石堵上了河道,水位必然提升,这样这一片区域就成了个大湖,假如古代皇子从这条路上走过来,就算把a号道路的缺口给修复了,他再走一公里,绕过这座山,也只能看到前方是片大湖,自然也就不会再接着向前探索了!”

    “不,我反对,如果人为造成偃塞湖,也许会破坏下游的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没有下游的资料,如果因为断流或者河水改道造成了平民的生活负担呢?不能因为要救一个村子的人,而牺牲更多的人。”

    “我认为你的顾虑有道理,但并不绝对。首先这一带刚刚经历过灾荒,人口已经降到了最低,如果双胞胎理论成立的话,那现在的开阳县也最多只有不到两万人口。而且这两万人口还集中在城镇……”

    “不管受影响的人口有多少,只要有哪怕一个村子,就不应该这么干!”

    “好了,我倒是有个提议,除了制造偃塞湖,我们还有一个办法,人为视觉干扰!”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魔鬼公路吧?”

    “通过对道路颜色、光线、透视还有高度的调整,可以让驾驶员毫无察觉地开车掉下悬崖。我们也可以将一截断路做成这样的效果……这样如果中招的多了,这段路就不会被当成是求仙之路,慢慢的就更会迹罕至,也更不会有上位者想要修通道路求什么仙了。”

    “但是这样,不是也会造成人员伤亡吗?”

    “我觉得这个主意比偃塞湖更好,偃塞湖会影响下游的无辜百姓,但魔鬼公路却是对方主动地想要寻找虚无飘渺的神仙所致,再说人骑马和走路的速度肯定也不能和机动车的速度相比,伤亡应该不会大,但会造成恐慌的长期效果。”

    “嗯,我觉得梁教授的视觉干扰倒是跟我想的方案有些异曲同工,这是我想出来的困字阵……”

    “刘先生这个阵法,确实跟我们实验室的视觉干扰实验原理有相通的地方,我的构想是造一条断头魔鬼公路,刘先生则是做了个死循环!我觉得两种都可以搞!”

    “我觉得这些办法都只能起一段时间作用,如果那边也请来了高人呢?那保护目标不是还会暴露吗?我觉得治标不如治本,把制造初级热武器的技术传过去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不,我觉得这个办法是最不负责任的!”

    “首先目标村子里大都是老人,热武器制造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体力,老人cao作容易出事故,其次,目前平行世界的状态是一个平衡的,一旦出现了碾压式的存在,会对平行世界造成不可预知的混乱。”

    其实在机房里的几个人也就是等了有二十来分钟左右,但感觉上特别漫长难熬。

    所以一等到对方回信息,林刚就忍不住大叫一声。

    “有回复了!”

    武三舅:“经过专家组讨论,这是一个组合方案,具体每个单项的落实,还要再经过专家的细化,眼下你们可以根据方案上列出来的步骤,马上实施较容易的几项!”

    平面图,结构图,还有全景模型,都打包到了一起,林刚一幅幅地打开给大伙过目。

    崔小强就看着那个困字阵,视觉干扰魔鬼路,蛇谷养成计划……不由得一呲牙,使劲拍了下大腿。

    “还是三舅厉害啊!”

    就这一环套一环的,再有耐心的人,怕也顶不住啊!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天使苗苗投来的地雷,摸摸哒~

    五一第一天啦,小伙伴们都去哪里玩耍啦?

    第87章 上门来拜

    有了武三舅传来的方案,村民们立即积极开干。

    首先是困字阵。

    困字阵的精髓在于迷惑,什么方位上该怎么做,别说司娓娓这些村委会的人不懂,就是村里那位风水老师傅王三爷爷有些地方也看不明白,不过不耽误老汉拍案叫绝,表示等他们用完了以后要拿着这个好好琢磨一番。

    搞这个阵法,倒是跟修路不一样,修路得让人和车能平平顺顺地过去。

    搞困字阵的目的嘛,则是让在里头的人越迷糊越好,绕来绕去的,就绕到了原点。

    其实工程量并不大,远远比不上修一条正经路。

    司娓娓带着村民,在大师认为最合适搞困字阵的山头上种树,挖坑,搬石头,移植草皮啥的。

    虽然是秋天,移植来的草木不容易成活,但他们喷洒了用独家配制的催生水,成活率应该还是能上去的,尤其是再下几场雨,就能把人工的痕迹彻底地给消除掉。

    他们每做一天的工作,就拍下去传给武三舅那边的专家看。

    专家会立马回信息指导他们要怎么调整改进。

    这个阵法搞了三天时间就完工了,为了验证它的威力。

    司娓娓站在阵边上,指挥着无人机进去探路。

    把无人机的高度降到两米左右,从无人机的视角来指挥前进的方向,果然,都打转了三圈了,还给人一种走在正常道上了错觉。

    司娓娓觉得自己好像摸到了玄学的尾巴……

    紧接着就是人工蛇谷。

    要养蛇就得先养蛇喜欢吃的动物吧?

    一位蛇类养殖专家已经看好了航拍图的一处山谷,这个地方离村子挺远的,而且中间还有两处要做视觉干扰的山崖。所以即使这地方养出了千条万条蛇,甚至还有有毒的蛇类,只要村民们不冒险到这里来,对他们是没影响的。

    司娓娓带着村民将山谷里的一条小溪做了截留,让水漫过大片的谷地,做成人造湿地。

    湿地里必然是蛙类昆虫鼠类的乐园。

    村里干不动重活的老人和小孩都被动员起来,大量开捉青蛙、田鼠和麻雀……攒齐一批就运送到湿地这边来。

    最后投放的是一些能引诱蛇类的饵剂,这些饵剂都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用村里现有的材料做的,它们会缓缓释放,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天。

    而这个有湿地的山谷,到了春天,各种蛇类爱吃的动物繁衍生息,自然也就能吸引方圆百里的蛇类了。

    将饵剂放好几后,在蛇谷入口的山石上,司娓娓让崔小强用黑油漆画了条大蛇,有点警示的意思。

    这个入口是面向朝圩村的方向,所以主要是防止将来村里的小孩子不懂事瞎跑乱入的。

    当然了,从村子出来要到这里,少说也得走两个小时,就是来个以防万一。

    最后撤离的时候,崔小强朝蛇谷望了一眼,虽然现在这里还没见着蛇的踪迹,可崔小强不是想像力丰富嘛……心里就直发毛。

    “你们说,这里再过上八、九十来年,会不会养出一大堆的巨蛇来,吃人的那种?它们不会到处乱蹿吧?”

    他为了保持想像力,可是每周都要看两部科幻或者恐怖片的,最吓人的片子里就有那种蟒蛇成灾的……

    他现在就有点担心啊,别蛇谷没帮着朝圩村挡了敌人,反倒悄没声地钻进了村里,那可就太吓人了!

    “那应该不会,咱们这边虽然湿度够了,但气候还是有点冷,蛇类都比较懒,不会离开聚集地的。”

    司娓娓其实也是现学现卖,类似的问题她早就问过专家了。

    当朝圩村的护村工程进行到开始断崖视觉干扰时,卫星村那边的土豆成熟了。

    司娓娓和王大军在卫星村最早开荒种地,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种麦子的话,周期长,而且容易被人发现。

    而且收麦子也是个体力活,不像在朝圩村里,有各种农机能省下大部分的劳力。

    所以当时就都种的是土豆。

    大概是土质好,肥力也跟得上,六亩多的土豆地生长良好,王大军随便挖起一颗来,都有八,九个成人拳头大的土豆,不光是结得多,那形状也很好看,圆溜溜的象台球大小。

    “果然不愧是要当土豆大王的人啊!这种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