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节阅读_171
建文帝被铁铉感动了,令他赞理兵事,即便没有兵部尚书的头衔,手中的权利却相当实在,一点不打折扣。 之后,更在早朝上力排众议,诏历城侯盛庸为大将军,集合大军北上讨燕军。都督平安和徐凯都成为了盛庸的副将。 此令一下,朝中争议不断。 济南一战,盛庸表现突出,可令他为主将,平安为副,着实大出众人预料。 论资历,论战功,论对军队的指挥能力,盛庸哪里比得上平安?平安是太祖高皇帝的义子,盛庸算哪颗葱? 五军都督府上疏,请皇帝慎重考虑。平安虽未出声,可让他担任一个无名小卒的副将,也难免有气。 承天门突然一场大火,更让朝中怀疑之声四起,御史的奏疏堆得像山。 建文帝咬牙,顶住各方压力始终没有松口。 他就认准盛庸和铁铉了,至于朝中那帮鹌鹑,哪凉快哪歇着去吧! 第八十五章 醒悟 建文二年十月,北平 昨日还是秋高气爽,一夜过去,大雪便纷纷扬扬落下。 推开房门,孟清和跺跺脚,搓搓手,哈了一口热气,总算驱散了些许凉意。 从南京传来消息,盛庸率领的大军已经出发,不日将到济南。宫中宦官尽职尽责,情报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包括大军的领兵将官,行进路线,以及大致进攻计划都密报给了燕王。 驻守德州的安陆侯吴杰压力最大,盛庸一到济南,肯定先打德州。不下德州,进军河北都不会安心。 燕王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众将都提议进军山东,趁朝廷大军未到,先一步插下钉子。 不料命令下达,进攻目标却是辽东。 辽王被建文帝一道诏令叫去南京,进京后就被困在辽王府,待遇不比被软禁的齐王好多少。 辽东一地,大半州府已归顺燕王,余下的犄角旮旯,北元打谷草都不会光顾,除了苦就是寒。别说州县,边卫都极少,大冬天派军队攻打这些地方,吃饱了撑的? 将领们很不理解,一向英明果决的燕王殿下,怎么会做出这样近乎抽风的军事计划。 可命令已下,反对是没有用的。 军令如山,张玉朱能等将领只能听令行事。 沈瑄仍为前锋,从草原归来的杨铎被归入朱能麾下。 朱高煦和朱高燧随同出征,北平留给了朱高炽防守。有了李景隆的前例,知道朱棣离开北平,盛庸也不会轻易冒险。就算要打北平,也要等春天来了再说。 若是朱高炽再发狠办一次冰雕展览,谁受得了? 孟清和没有随大军出征,天气骤寒,他开始发热咳嗽,赵大夫看过,说是旧伤复发,伤了身体底子,需要静心调养。 朱高炽趁机向燕王要人,天寒地冻,孟同知跟随出征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不如留在北平帮他处理政务,顺便让王府良医为他调养。 “孟同知不及弱冠,身负大才,若不能保重身体,难免可惜。” 不管朱高炽是出于何种目的,到底帮了孟清和。 如果真随大军出证,孟清和不知自己是不是能扛过来。今年似乎比上一年更冷。 “既如此,孟同知可留在王府,听世子调遣。” “谢父王。” 留下孟清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归附的草原部落。 挑选出的部落勇士随军出征之后,留下的老幼妇孺需要妥善安排,这是燕王交给朱高炽的任务,朱高炽总要找几个帮手。说来也奇怪,北平布政使司和王府官属上下,没一个官员能同这些蒙古人沟通良好,孟清和却是个特例。 语言不通?没关系,有翻译。再不行,可以直接画。 遇上蒙古部落派人来要粮食要盐要各种生活物品,文官们要面子,抱着圣人学说,不好因为三瓜两枣的和他们计较,武官大大咧咧,脾气火爆,一言不和马上吹胡子瞪眼,桌子掀不起来照样摔凳子。 换上孟清和,从接待到讨价还价再到把人送走,用不上两盏茶的时间。 同样被派到朱高炽处听命的侯显难免感叹,当初若有孟同知随行,忽悠……不对,因仰慕王爷归附的部落必定会更多。 事实上,孟清和不比侯显等人的手段高出多少,他只是更具观察力,能最大限度揣测这些归附部落的意图。进而开始讨价还价。 比不上文官要面子,也不会动不动发脾气,做起事来自然得心应手。 要粮食,可以。 要盐和香料,也可以。 要布匹,更没问题! 但是,东西不能白给。 孟十二郎笑眯眯的打着算盘,“如今诸位搭帐篷的地儿都是王爷给的。开春后放牧的草场也是由王爷划分,难道诸位不想要好一些的草场,养更多的牛羊,生活得更好?” 一番话切实瘙到了对方的痒处。 壮汉们桌子不拍了,眼睛也不瞪了,眼巴巴的瞅着孟清和,双眼直冒星星。 骏马任骑,牛羊成群,再不用为过冬会饿死牲畜,冻死族人发愁。 多么美好的生活! 这些部落之所以被侯显说动,愿意内附,归其根本是在草原上过不下去了。 本就生活困难,加上大部落的压榨,部落里的牛羊和人口一直不断减少。大人吃不饱,孩子养不活,如何与艰难的生活环境做斗争?长此以往,迟早会被其他部落吞并。 伟大成吉思汗的荣耀只能在梦中追忆,黄金家族已经衰落。乞儿吉斯部,阿苏特部阿鲁台和卫拉特部正在混战,草原牧民的生活一日比一日艰难。 大鱼吃小鱼,小鱼却吃不虾米,如此恶性循环,等到小鱼被吞噬殆尽,大鱼只能彼此消耗,等待这些大鱼的也只有死亡。 侯显和杨铎的招揽,给了这些部落生机,孟清和则告诉他们,想要好处必须付出代价。 “王爷仁慈,给了诸位一个容身之地,诸位也当有所回报。毕竟这世上没有白吃的饭,也没有白拿的好处。” 孟清和笑得沉稳,胸有成竹。他已从侯显口中探明这些部落的底细,让他们接受自己开出的条件并不是难事。之前谈不下来,无非是接触的官员不了解谈判对手,也抹不开面子。 想到这里,孟清和就不免叹气,开口问一问是难事吗?向宦官和武官请教真会伤了自尊? 看来,不只建文帝手下的文官不着调,燕王手下的这些文官也是一样。 说穿了,清高的读书人看不起军汉,对内宦更无好感。没有蹦高骂人算不错了,还请教?根本不可能。 孟十二郎摇摇头,文武不和,哪个朝代都有,却在大明朝放大到了极点。 也算是一种特色? 壮汉们最终被孟清和说服了,主动将粮食和布匹的数量减少一半,用部落里的牛羊换了鸡鸭和盐,在孟同知画出的交换契约上按了手印,拉着额外赠送的马车高高兴兴回了营地。 临走时,还拍着胸口叫孟同知兄弟。 孟清和笑着目送马车走远,一点也没觉得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