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书迷正在阅读:她似救命药、天定风流:千金笑、与女配大佬同台竞技(快穿)、问棺GL、悠然见南山、小贼,别跑、妻不如妾之夫人要下堂、怪味聊斋、重生之嫡妻不好欺、冥徒
小丫头十三四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绿裙,梳着两个双丫髻。她容貌只能算是清秀,比不上楼里姑娘的艳丽,不过一双眼睛却是灵动非常。此刻目光飞快在众人身上扫过,便笑道:“堂上都坐满了,不过楼上还有两个雅间,几位公子请随我来。” 她连问都没问就在前面领路了,显是认出几人非富即贵,不会付不出雅间的银子。 几个公子哥果然没将这点小钱放在心上,听到还有雅间就都高兴的跟了上去。不过还是有人抱怨了一句:“平日里这雅间还好,登台献艺,雅间离得远就不如大堂里看得清楚热闹了。” 旁边闻言就有人接话笑道:“还有位置就不错了,再晚些咱们连门都不用进了。” 几人说笑两句,气氛变得轻松许多,便又有人提起了之前说到的孙度:“你们说孙度那小子到底怎么回事啊?秦卿姑娘一个月才登台献艺一次,他之前可还眼巴巴等着,这会儿倒是不来了。” 闻言便有人说:“听说他是被禁足了。说是不练好他家那套枪法,就不放他出来了。” 几人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道:“不是,孙度那小子从来吃不得苦,他爹不是早就放弃他了吗?怎么现在二十好几了,反而又被抓回去练功了?!” 孙度家是行伍出身,之所以能和这群人混在一处,还是因为他从小娇惯吃不得苦。长大后子承父业是不必想了,却也不能待在家里荒废着,就被他爹扔去了国子监。可惜最后文不成武不就,倒跟一群纨绔混了个熟,如今也是这秦楼楚馆的常客了。 长这么大他爹都没管过他,现在反而要把他拘在家里习武了,真是怎么想怎么奇怪。 一群人议论纷纷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直到小丫头将他们领进了雅间,周遭少了外人耳目,这才有人神秘兮兮的说道:“我听说,拘着他练枪只是幌子,孙家只是不想让他出来而已。” 众人听了更是不解,便问道:“这又是怎么回事?孙度是又惹祸了吗?” 那人便笑:“咱们成天都在一处,他哪去闯祸?”说罢又神秘起来:“怪只怪他嘴巴太大,什么都往外说,孙家人怕他把不该说的话都说了出去,自然只能关着他。”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忍不住问他:“你怎么知道得这般清楚?” 那人得意洋洋,“唰”的打开折扇摇了两下:“我有什么不知道?孙度有事从来不瞒我。” 众人对他这得意的模样有些无语,便有人推了推他,问道:“既然孙度什么都跟你说,那你倒说说,孙家有什么秘密不能让他出来说的?” 那人摇着折扇的手一顿,得意的表情也收敛了:“这个,不好说,也不能说。” 他倒没说自己不知道,因此众人闻言都催促他,直叫他不要卖关子。最后挨不过众人催促,那人还是开了口:“咱们都是兄弟,我说与你们知道也就知道了,都别出去说啊。” 众人又忙不迭保证,然后就听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孙将军秘密出京了,不是往北疆战场而去,反而去了西北。 这当口去西北,还是瞒着所有人偷偷的去,也不知是去调兵还是怎的? 在场几人虽是纨绔,可都是官宦出身,也都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当下再不敢就这个话题多谈。他们转了话题又说了两句,这才发现之前领路的小丫头竟一直站在墙角没走。 几人紧张了一瞬,可见那小丫头站得远,他们之前说话又压低了声音,觉得对方大抵听不到什么,这才放松下来。便有人问:“小丫头你怎么还没走?” 小丫头无辜的眨眨眼:“公子们进门便只顾着说话,还没点酒菜呢。” 众人哑然,而后随意点了桌酒菜便将人打发了出去。 第65章 成婚 孙将军在朝中不是什么要紧人物, 但这人却也不算籍籍无名之辈,因为他早年便是季大将军的左膀右臂,直到后来受伤废了一条手臂, 这才回京来任了个闲职“养老”。 而现在, 季大将军战死,孙将军却被启用往西北, 似乎昭示着什么不同寻常的讯息。 春芳楼很快对这偶然得来的信息进行了查证, 可惜之前就说了,孙将军是秘密出京的,查证起来也并不容易。最后得了些零碎的消息, 也不过是孙将军确实告病在家,已经许多日不见外人了。除此之外,他们反倒意外得知了另一个消息,那便是西北今年的军备粮草都翻倍了。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这似乎又是一个战争即将开启的征兆…… 这条似是而非的消息最终还是被传递了出去, 接下去会如何发展, 便再不是陆启沛和祁阳能够控制的了。不过陆启沛挺好奇:“那孙将军现在到底在哪儿?” 祁阳书信回她:“自是去了西北。” 骗人嘛,总要九分真一分假才好以假乱真,所以孙将军往西北去是真的。梁国在西北还有驻军,而且当初荣国建立也不是将所有部落都征服了, 有些草原部落不愿臣服, 便往西北迁徙而去。如今的西北对梁国而言局势尚可, 但对荣国却是一个隐患了。 孙将军离京不是重点, 他往西北而去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从西北调兵加入战争,还是联络那些被驱逐的部落反咬一口,对于如今国内空虚的荣国来说,都是致命的。 这当然也是一个破敌之策,可被驱逐往西北的那些部落也不是好相与的,短时间内想要联手并不容易。更何况双方根本就没有信任的基础,闹不好两方作战的就是梁国了,所以皇帝和几个重臣商议过后都觉得此计不可取,西北还是求稳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