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无论魏晋在线阅读 - 第175节

第175节

    以往,家里的蔬菜瓜果都是从自家园子里采摘,从田地里收到送入城中,便要三五个人,厨房也要好几个人烧火择菜,面点厨子,煮汤的厨子,都是分开的,还有出行的马夫、守门的、采买的,更不用说公子内院的洗衣、磨墨、煮茶、还有夜里随侍的姑娘了。

    霜华一路上也非常担心到北方后会因为人手不够伺候不好公子,可等真到了北方,才能现事情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个样子。

    别的不说,每日的柴火都不多,这蓟县多是烧一种叫“窝煤”的东西,比柴火贵不少,但方便得多,还没柴禾那么多的烟雾,只需要用点火引子,用铁钳夹起来就是,一次买足,够烧完整个冬天。

    这房子里还修了一种叫火炕的东西,坐着躺着都暖烘烘的,他们不用寻着时间给公子房里添炭火,更不用担心公子因为炭火而咳嗽晕眩。

    霜华已经决定回头买个火炕师傅回建邺,把建邺的大宅里都给公子修上。

    以及这里的房间居然都修了火炕,连下人房都有,真是浪费。

    还有就是这里的羊绒好便宜,难怪王家舍不得给他们多让些位置,哪怕多带一箱羊绒,在建邺也能大赚一笔,回头可以给公子多带一些……

    看着婢女那嘀咕着发财的模样,坐在榻上看书的卫公子不由得摇头:“你想多了。”

    “哪里多了?”霜华忍不住道,“公子您身体不好没法上任,成日为家里的进项发愁,要是能有条船南来北上,又哪会为家里的事烦心。”

    卫阶放下书,换了个舒服一点的姿态,淡淡道:“无船,有王氏在,有也是无。”

    南方朝廷,四分之三都是王家或者与王家有关的人在任职,他先前见王敦豪爽不群,好居人上,不是国家忠臣,就拒绝了他的招揽,这种情况下,王敦怎么可能允许卫家有一点崛起之机?

    若非如此,母亲也不会舍下颜面去求王家,也不过得半条船了。

    霜华有些不悦,但她知道公子少话,但话必然是有道理的,便干起另外的事情:“公子,这药已经凉了些了,快喝了吧。”

    卫玠拿书的手一僵,随即若无其事道:“再冷些喝。”

    “不行,”霜华认真将药碗递过来,“这可是单丛事开的药,我已经打听过了,这位是神仙人物,轻易不出手医治的,你看,你才喝两天,就已经不怎么咳嗽了,快喝了吧……”

    卫玠当然知道这种道理,但的也不知为何,这药苦得他几乎要咬断舌头,喝一碗下去,整个人都是沉浸在那种酸苦之中,每一刻都是煎熬。

    他分明只是个路过的无辜池鱼啊。

    一口闷完药后,卫玠只能用心读书来转移注意,甚至连咳都不敢。

    霜华服侍完公子后,便退到门边,不打扰他。

    这时,门外传来几个小姑娘快乐的声音。

    霜华开门出去,小声训斥道:“不是让你们去找面点厨子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霜华jiejie,”穿着厚棉袄的姑娘举起手上的纸盒,“我们外边不远,就有一家点心铺子,那里的东西味道可好了,不用找面点师傅。”

    “是的呢,真的太好吃了,我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跟着去的家丁附和道,“如果公子吃过,肯定不会吃别人的点心了。”

    “对对,听说王悦公子和吴王世子都因为去抢这店铺每月限量的小千层点心而逃课去买呢,还被抓住唤了长辈。”

    霜华听得起了好奇:“真的么,给我看看。”

    于是打开几个盒子,每一块都精致细腻如同羊脂软玉,霜叶试吃了一小块,眼睛瞬间便睁到最大,感觉魂魄似乎都得到升华。

    刚刚被苦到的公子肯定会喜欢的,对了,那位单丛事也说过可以多吃一点甜食,长胖点身体才好。

    她立刻让人拿出新买的瓷盘,将新买的几块糕点放好,飞快地端了进去。

    果然,公子只吃一口,便没停下,将那块糕点吃完了,剩下的也没像以前一样吃两口便吃不下,分发给她们,而是放在一边,准备歇会再食。

    霜叶满意了,出门夸奖了他们。

    顺便,面点师傅的钱也算省下来了。

    “还有啊,jiejie,”出去采买的婢女也有些激动地道,“不用去弄什么自己家的园子,出去不远便有一个菜市,有豆芽、韭黄、菘菜,还卖油呢,公子保证吃得不比南边差。”

    “是的,这里好多织花布,比南边便宜多了,还有织娘开的绣坊,我们不用去找绣娘,公子随时能有新衣可穿了。”

    “听说城外有一处山湖区,有亭台楼阁、庙宇戏院,等公子好些,也还是有地方散心的。”

    ……

    所以,过了几日后,霜华心情很复杂地发现,每次她觉得北方已经很厉害了,都可以有更厉害的东西来打她的脸。

    “为什么呢?”霜华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重创,忍不住讨教公子,“以前在洛阳时,普通的编户都以能为世家的荫户为荣,这里的人没有贵人庇护,怎么就能过得这么好呢?”

    她小时便听母亲说过,他们是人下人,因着被主家保护,才能免被重税苛役逼死,所以要对主家忠诚尽心,才会好好得活下去,不然,就会像那些流民一样,稍微有点天灾兵祸,就无所皈依。

    可是到了北方之后,她才发现,哪怕是个贫家,也至少能过上自己这种大家奴婢才能过上的日子,还不必小心生活,生怕被赶出主家。

    卫玠难得地沉默了一下,才晃了晃手中书籍,轻叹道:“我也在寻其因由。”

    他所接受的教育里,说的是劝农桑,轻徭役,近贤臣,便算是明君,但真到北方,才愕然发现,这根本不是明君这两字就能做到的事情。

    他又回想了一下南方建邺的情况,轻叹一声:“去城外寻处大些的宅院罢,家里人,都要找机会北上才是。”

    “嗯?”霜华有点困惑,“这是为何?咱们当年可是千幸万苦才到的建邺啊。”

    那时大公子在留在洛阳为陛下尽忠,二公子拖着病体,一路带着家人从洛阳,到荆州、再到建邺,还被山简那斯强行嫁了个女儿,这才艰难在建邺站稳脚跟,为此,公子才病情加重的。

    “无碍,这次,当不会再迁了。”卫玠忍不住扬起唇角,“兄长急于南下,和吾错过,大约便是因由。”

    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知晓南北是如何的天壤之别。

    南边偏安的日子,怕是所剩无几了。

    他又忍不住想起渤海公如今那骄阳升霞般意气风发的模样,莫名就想起了当年那个霸道说着要嫁她的小姑娘。

    但下一刻,又想了那苦涩的药味。

    罢了,如今这样,便很好。

    暗自扫除了的敌人,单谦之一连几日,心情都很不错。

    连带着处理事务的效率都高了几倍,于是路过的侍者常常看单夫的坐在一点悠然喝茶品茗,欣赏着主公被埋在各种事务书信中的模样。

    对比过于惨烈,以至于玩家都忍不住暗自吐槽单夫人真是没有大妇风范,主公不就是见了一个美人么,看这回马枪给的,啧啧啧。

    然后又暗自八卦着渤海公什么时候能把单夫人取进门,并为此开了盘。

    当然,去围观那位《看杀卫玠》的卫公子也是不能错过的,好在卫玠早就习惯去哪里都被围观了,他倒也没有被“看”死的表现。

    单夫人的药苦是苦,效果却甚是不错,他渐渐也不那么畏寒,偶尔小雪之时,还能被推着轮椅出来赏雪观梅。

    玩家们会在这种时候想尽办法截图录视频,卫公子不知道他在网上都有了后援团,称他是纯粹天然的古风气质美人,清水出芙蓉那种,玩家们好是好看,但沙雕图太多了,再想想内里不一样的状况,让他们舔颜都舔得很不自在,还是古风美人好看,又好yy,不用担心皮下另有玄机。

    313年就这样悄悄过去。

    在11月中旬时,匈奴汉国在关中先胜后败,困在并州动弹不得,并州刘琨又几次带兵去打,可惜他真没什么打仗天赋,只出门,那就没赢过。

    拓跋鲜卑的首领猗卢如今是总领数万户的牧民的大单于了,势力远在其它鲜卑部族之上,加上肖妃如今离开草原去了荆州,他小动作便开始多了起来。

    他希望提高草原货物的价格,还希望把自己的部族从关外迁移到长城之内,居住在燕山之中,拭探地伸出脚,想在代郡建城。

    这想法被渤海公断然拒绝——代郡是幽州的西方门户,占了这里,只要他愿意,就能三天之内兵临蓟城之下。

    魏瑾不但拒绝了这事,还把慕容鲜卑的驻地进行了调整,决不让一家独大。

    拓跋猗卢被拒后便没再提此事,如今北方已经是坐拥四大鲜卑部族、本身还有数万铁骑的庞然大物,他没有破碰的打算,换了个方向,准备把自己的小儿子设为继承人。

    魏瑾对此持观望态度,拓跋氏族动荡,对北方利大于弊,就是不知道南边那位肖妃,能不能处理得好了。

    第199章 雄心壮志

    历史上,拓跋鲜卑之主拓跋猗卢在一年后,就会因为废长立幼而和自己的儿子反目成仇,在讨伐儿子失败后,被儿子杀死,而拓跋鲜卑也会因此陷入内乱之中,直到近百年之后,雄主拓跋珪在慕容鲜卑的尸体上崛起,建立北魏,才算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所以,目前北方对拓跋猗卢暂时保持观望,因为知道他蹦哒不了几天了,就算他不顺应历史让儿子杀掉,肖妃也保证过自己留下的后手足够让他自然地病死,不留下一点痕迹。

    年关将近,313年就这样无趣地渡过了,这一年时,北方爆发地一样的攻占兖州、开垦田地、修筑水利、建立工坊、虽然地盘没有太明显的扩大,但其根基扎得更深,土地和户口基本清点完毕,北方的世家大户们在强权之下,留下来的,都已经接受了现实,接受不了的,基本都南下东晋了。

    黄河和长江中夹杂的那片地区,还处于无政府状态,被乱兵和各地的坞堡主占据。

    长江以南,则是东晋占据了江浙福建一带,广州被王机占据,名义上服从北方指挥。

    而西北、西南,便是氐人、山蛮、匈奴占据统治,整个东方,还是乱局一片,但强弱之势,已经渐渐撕开。

    北方当然是鼎鼎的头名,南方的东晋正拼命想追,但如今的情况,看起来好像越拉越远。

    至于匈奴、山蛮、氐人这些就更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了。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北方就过得很滋润,他们和其它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平稳。

    无论是土地还是税率,都轻易不会变更,北方从306年开始就推行的教育终于在六七年后开始有了大批量的产出。

    这些由上党一手教育出来的学生们既懂得普通农事、户籍里的文章,又懂得北方是如何高效运行,上行下达,他们的存在,有效解决并且避开了北方的世家大户对文化和管理层的垄断。

    充当了政府上层和基层的粘合剂,有他们在,北方的政令推行起来,如有神助——这是他们最有活力的年华。

    至于说经验问题,就更不必说了,这些常年被拉去基层中层当苦力的学习们,经验怎么都比那些谈玄的世族公子多啊。

    再者说,以北方如今的体量,一点错,还是试得起的。

    ……

    蓟城是北方如今最繁华的区域,大量的世家已经抛弃了老宅,在这里快乐生活,毕竟在他们老家乡下,是吃不到北方的美食,看不到戏剧表演,体会不到最新的服装、车马、钟表之类的事物。

    霜华这些从南方来的奴婢们原本是很不习惯的,但在北方居住了大半个月后,就果断真香了。

    人是无法拒绝对自己好的事物。

    可以方便一点,为什么要嫌弃人家不按惯例来呢?

    反正她们现在聊的已经不是哪家公子,哪家贵族的八卦了,而是哪个小店又出了便宜好看的头绳,哪个蛋糕店哪天有打折或者活动,哪个新发型是如今最流行的……

    连卫公子也没想到,对她们思想改变最大的,居然是一些言情说书。

    北方的玩家们都是久经各种八点档狗血剧情洗礼的人物,写起爱情故事来如有神助,那叫一个缠绵悱恻,虐得人荡气回肠,加上现在的读者们都是不挑剔的,人家说书人说什么就听什么,回来再一个传一个,什么牛郎织女之类,塞点自立自强的干货轻而易举。

    让这些少女们都不由得梦想会不会有哪个公子神仙之类从天而降,又或者捡到一大笔钱后开了个织坊,过上了美好的日子……

    顺便还会给公子带一些乱七八糟的书,卫公子饱读诗书,看书里边的各种情节都觉得各种不合理,但却被这些平日里百依百顺的婢女们称为“不懂爱恨”,不由得语塞。

    好在北方书特别多,除了那些高深难学的术数之外,卫玠如今沉迷苍秀儿写的经济社会书籍,觉得其中非常有道理。

    年关越近,卫公子为了感谢魏瑾的大恩,还专门带上了姑姑卫夫人写的一卷字送给魏瑾——卫夫人是如今最为有名的大书法家,卫玠离开建邺时,她刚刚收了个王氏子弟为徒弟,叫名王羲之的十岁少年。

    而魏瑾那边的回复是渤海公赠的一些西方奇珍,同时还送来了新的药方,比先前还苦。

    卫玠是聪明人,于是再也没有送过特别冒尖的东西,只着人送点南方带来的土特产之类,泯然众人也。

    另外,如今清河崔氏的双杰,崔涞和崔鸢都先后来拜访过他,尤其是后者崔鸢,这位如今的渤海郡守来的时候大约是晚上,很是不合礼数,看他半天,最后只能叹息说那山简下手太快,不然我把你娶了,倒是美事一件。

    这话引得婢女们怒目而对,但后者浑然不觉,只坐了一会,聊了天,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