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久别重逢
可是这安慰归安慰,谁也不敢确定景炎的身份。 “要要不把他带到南将军那儿吧。” “南将军日理万机,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而且,他,唉,若是他对南将军不利,可如何是好?” 景炎道,“你们上头可有其他将军?” “有是有,可大部分都是刚提拔上来的,那是小事都还是靠的南将军。” 听他们这么说,景炎对南将军的好奇更强烈了,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事无巨细的过问军中大小事宜? “我随你们去见南将军,相信到了南将军,那一切就有结论了。” 景炎说话有板有眼,跟他们泥腿子出身大不相同,几位小将士给他说的心动了。可为了南将军的安危,谁也不肯带着个头。正说着,后头响起了南将军的声音。 “怎么了?都在这儿围成一团。” 听这声音,景炎心头一热,朝声音的来源看去。那头站着的人,虽然穿着一身铠甲,带着黑色的面具。和他心里想的那人完全不同。 强压一下心头的惆怅,景炎走了过去,给南将军行礼,南将军看着他,一愣,半晌没说话。 “南将军,”刚才的几个小将士挤了过来,七嘴八舌给南将军介绍了景炎的情况,南将军这才回过神来,带着景炎回了营帐。 见南将军带他回营帐,景炎心头升腾起一股希望。随着营帐的接近,这希望的火苗越烧越高。 一进营帐,他迫不及待的朝南将军走去,却在两步远的地方停住了。所谓近乡情更怯,站在日思夜想的人面前,景炎不敢再进一步,生怕那面具后头和他想的大不一样。 “景炎,”南将军出声了,他缓缓的转过身来,轻轻的扯下来面具。 面具后面果然是景炎日思夜想的人,再也忍不住,景炎,上前一步,将叶一眉搂进怀里。 “媚娘,媚娘,” 大脑一片空白,景炎不知道要说什么,只想紧紧的搂着怀中的人,叶一眉眼含热泪,以热烈的拥抱回应了他。 好一会儿,两个人才松开,叶一眉拉着他到旁边坐下,重新戴上了面具。 “实在是没办法,若是我以女子的身份是人,怕是下面的人都不听我的了。” 景炎笑着点头,“你没跟他们说你是威武大将军叶冀北的女儿?” 叶一眉惆怅道,“爹爹已经去了,我不想再借着他的名头,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江山代有才人出,咱们何必要仗着老一辈的名声?” 景炎点头赞道,“这倒是说出了我的心声,现在,张崇山在京城里头不敢露头,应该还没有查到我的行动,所以我才编了这么个身份过来。” “唉……”叶一眉叹了口气,“表面上张崇山的势力范围压缩在京城周围,可仔细分析,他手头兵力不少,又有叶一容从北夷带来的骑兵,想要把他从京城里赶出去,着实不容易。” 外头守着的几个小将士,见二人进来,迟迟没有动静,担心的很,他们知道南将军虽然有勇有谋,但是身手却差了一些,生怕他在里头吃了亏。 左等右等不见人,其中的一个只得高声喊道,“南将军,南将军,” 叶一眉笑了,“他们就是担心我,我出去跟他们打声招呼。” 整顿衣裳,叶一眉精致的容颜,一瞬间掩盖到了冰冷的面具后头。 “他人没问题,确实是从京城里逃出来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正跟他了解京城的情况,你们放心便是。” 听叶一眉这么说,外头围着的几个人都散了。 景炎笑道,“他们是真的把你当将领看。” “那是肯定的,”叶一眉打趣,“这声南将军可不是白叫的。” 说到此处,景炎也好奇的很,他想知道叶一眉是如何赢一己之力,这么快就拉起了一支向心力极重的队伍。 叶一眉叹了口气,“我刚过来的时候是想着以你的名义把队伍拉起来,这样张崇山会以为你到了南地,你在京城里头压力也会小上一些。可是,喊了两天,我发现你在这威信并不高。” 景炎附和道,“确实,领兵打仗我一直都在北方,而且也是这几年才打赢了两场仗。” “高铁祖将军在杭州,以他的名号也是不行的,后来我只能借用老天爷的名号招兵买马了。” 说到此处,叶一眉卷起袖子,露出了手腕上精致的太阳图案。 “我说我是代表天来选择下一任天子的。” 说到此处,叶一眉笑出了声,景炎看着这图案,笑道,“确实挺像那么回事儿。” 说了半天两人才发现还站在那,叶一眉赶紧请景炎坐下。 “照你的说法,现在还不能表明你的身份。嗯,你觉得军中什么位置更适合你?” “我就跟在你身边吧,做个谋士。以后,”景炎眼神更温柔了,“冲锋陷阵的活就交给我来做吧,你稳坐军营,等着我的好消息。” 叶一眉一笑,“那就麻烦王爷了。哦,你来的正好,我有件大事需要你帮忙。” “什么?”景炎俯身过去。 “我们的势力范围已经蔓延到高将军这儿了,眼下高家军对咱们也是虎视眈眈。我一直想着让人去给高将军吃一颗定心丸,但是左看右看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本来我是打算自个儿过去的,可又担心我一离开军营中无人主持,现在你到了就是最合适的使者人选。” 景炎也打算给高铁祖递消息过去,叶一眉有此意,再好不过了。 “这个包在我身上。” 话题已转,叶一眉皱眉道,“过了这个年就是春耕的时候,眼下各地都缺粮,对咱们来说最要紧的是保证粮食产量。然而,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我担心明年又是一个灾年。” 景炎也常常担忧此事。 “来的路上,我也想过了,若是高将军愿意,咱们两支队伍可以合并成一支,直接越过长江,把兵马摆到黄河边缘去。这么一来,南地,长江两岸的百姓不受战乱影响,可以安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