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玄幻小说 - 在年代文里暴富在线阅读 - 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120节

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120节

    之前几次考试,肖家辉也不是没有注意到沈鱼的成绩,可他都没放在眼里。

    哪怕他考得比沈鱼差,也能在心里安慰自己。

    沈鱼不过是走了狗屎运,一次两次小考而已,他以前又不是没考过这种名次,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是就算他再能自我安慰,也没办法说服自己,他成绩比邵凌云好。

    邵凌云自从转学过来,次次大考成绩有目共睹的第一名,甩第二名十分往上。

    除了上一次期中考试莫名其妙拉胯,可拉也没拉到年级前十之后。

    这次考试,年级第一和第二中间依旧差了十几分,但年级第一多了个沈鱼。

    “沈鱼的进步,同学们都是亲眼目睹的,希望大家能向沈鱼同学学习,在未来的一年里,迎头赶上,顺利考上大学!”

    因为低的可怕的升学率,班主任都不敢说“考上理想的大学”,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些跟沈鱼关系好的男生还吹了口哨。

    这种放在平时算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在今天并没有被班主任制止,他笑眯眯地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学生笑闹,为进步最大的学生鼓掌。

    这次期末考试,他们班里的整体成绩都有所提高,可见沈鱼说的那个什么“题海战术”是非常有用的。

    他已经想好了,这个假期多多找些习题,下半年开学后,牟足了劲给学生们布置,让他们好好使用这个题海战术。

    拿了成绩单,就正式放暑假了。

    成绩单拿回去,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好的父母高兴,成绩不好的,竹笋炒rou预备。

    这可是夏天,不像冬天,还有厚棉袄挡着点儿,被抽一顿真叫人记忆深刻。

    沈鱼考了个第一,虽然没有父母夸奖,可他有沈桥呀。

    他举着成绩单,特别高兴地宣布:“第一名有你一半!”

    “小鱼真棒!”沈桥对沈鱼从不吝啬夸奖,就是不太熟练,经常不知道该怎么夸他才好。

    比起说更会做的沈桥,去他日常工作的那个房间,搬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玩意儿:“给你。”

    沈鱼一见眼睛就亮了:“烤箱!”

    “你做好了?”沈鱼惊喜不已:“正好,来做个冰激凌蛋糕吧!”

    之前沈鱼发现有卖冰箱的,立刻就买了一台回来。

    单门一百二十五升的就要将近七百块,双门的一千多,沈鱼买了个双门的。

    这个单门双门,不是后世那种单开门双开门两边拉,而是真一个门两个门。

    单门就总共一个门,双门上面一个小门,下面一个大门,可以不同调温,上冷冻下冷藏。

    他做了一些冰激凌和冰棍,冻在冰箱里,这个夏天和沈桥没少吃。

    不过因为不好保存,小伙伴们只有来他家的时候才能享受到美味的冰激凌。

    说是要做冰激凌蛋糕,但沈鱼先做的却是一些小饼干。

    比如手指饼干,动物饼干,曲奇饼干,一样做了一点儿,各种口味都有。

    晚上吃完饭,抱着小盒子,跟沈桥一人一个往嘴巴里扔小动物,咔嚓咔嚓,一口一个,特别残忍。

    不得不说,沈桥做的烤箱特别好用,比沈鱼预想的还要好,反正需要的功能都有,一点儿不比他后来买的那些大牌子烤箱差。

    沈鱼新的了一个好玩意儿,欢喜得不行,天天翻着花样做各种烤。

    各类甜品就不用提了,这个不是正餐,下午茶和饭后甜点没少吃,蛋挞泡芙奶冻等等。

    除了甜品,沈鱼还做了烤披萨蜜汁烤鸡烤叉烧烤排骨等等,差点儿把自己吃上火了。

    一边喝冰镇绿豆汤下火,一边郁闷地看着沈桥:“明明比我吃的还多,怎么你一点儿事都没有。”

    沈桥一脸无辜,以他体质,这点儿食物要想把他吃上火,那真叫玩笑话。

    转眼到了沈鱼跟朋友们约好在自家烧烤那天,这次人更多,除了陈美丽,小冬小夏,以前院里邻居家几个小孩,还有班上几个玩得好的男生。

    大夏天的,他们也不觉得热,在院子里热火朝天就干上了。

    沈鱼提前准备了充足的食材,连烤架都弄了几个,想吃什么烤什么,调料他配好了,直接撒就行,味道肯定不会差。

    整桶的冰激凌随便吃,还有冰镇绿豆汤酸梅汤消暑解暑,冰镇的大西瓜清凉解渴。

    沈鱼还准备了跳棋象棋军棋桌游,桌游是自制的大富翁,他闲着没事搞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惩罚项,坑得玩游戏的小伙伴们一脸血。

    一群年轻人嗨疯了,以前从没玩得这么畅快过。

    谁家能有这么大一院子,随便邀请朋友过来,没有大人管着,吃的喝的都有,而且还好得很。

    那什么冰激凌,太好吃了吧,冰西瓜真的比不冰的西瓜好吃太多了,难怪沈鱼说不冰的西瓜是没有灵魂的。

    烧烤也特别棒,虽然待在烤架前面很热,但自己烤很有意思,他们还互相比较谁的烧烤手艺好,赢了那个特别高兴地给大家烤了好多食物,自己都没顾上吃两口。

    一伙年轻人闹到很晚,临走时沈鱼一人送一包小饼干,都是他自己烤的。

    沈桥不让他吃了,他干脆把剩下材料烤了一大堆饼干,让朋友们带回去吃。

    连吃带拿,真不好意思,但沈鱼说这么多,他吃不完就坏掉了,大家只好道着谢把饼干带回家了,也能给家人尝一尝。

    就在这群年轻人欢声笑语的时候,沈鱼不知道,一个私密的房间,他和沈桥的照片资料档案,正放在桌上,被人传看。

    “诸位已经看完了,有什么想法,可以说一说。”主位上穿着中山装的男人放下茶缸,慢条斯理道。

    “这个沈鱼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穿军装的男人率先开口。

    虽然在这大半年里,沈鱼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一切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

    他改了名字,能够理解。

    谁也不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被赶出家门,顺势换掉寓意不好的名字,没什么不对。

    他学习进步了,可并不是突然一下子就成了第一,他如何努力老师同学都看在眼里。

    而且据他们调查,沈鱼小时候很聪明,在乡下读小学的时候,时常考第一,后来成绩变成那样,无非是环境影响。

    他开店,做麻辣烫奶茶,这些东西说难也没有太难。

    他那个救了人然后人家给他麻辣烫底汤配方这个说法,不一定是真的,但他正式摆摊开店之前,有一个试验期,一次次调试口味,然后请邻居们品尝,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

    要说古怪,也就是这孩子在食物方面太敏感了一点儿,会创新。

    可要说有什么问题,不至于,这都是明显的华国口味,尤其是那个麻辣烫,很有川渝那一带的特色。

    他性格变开朗了,但看看他的经历,脱离了那样的家庭环境,成绩提高了,外貌气质变好看了,还有了自己的事业,想不改变都难。

    其他人也觉得没什么问题,他们连沈鱼后妈的祖宗都查了一遍,根正苗红。

    “那现在说说这个沈桥。”中山装男人点了点面前的档案袋。

    第81章

    “来历一点儿都查不出吗?”穿着中山装的清瘦男人摘下眼镜,捏了捏眉心,很是发愁的模样。

    主位上的男人诧异地看过去:“怎么,韩所长看上了?这人这么厉害?”

    清瘦男人,也就是华国国家科研院机械研究所所长韩立民,点了点头:“确实厉害,张峰和曲文翰都去看过,他们办不到。”

    他顿了顿,很耿直的说:“我也办不到。”

    那台机器国内并不是机械厂最先购进的,他们作为国内顶尖的机械研究专家,自然比其他人熟悉。

    机械厂在验证产能确实提升之后,就将情况上报了。

    如果是本国产的机器,提升产能顶多给点儿奖励,可这台机器是进口的。

    进口的,意味着国家现在还没有掌握这台机器所蕴含的种种制造技术,我们自己造不出来,才会选择进口。

    而沈桥不但修好了机器,甚至提高了百分之十产能。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种机器,他了解得很透彻了,最起码各项运行原理他心里一清二楚,否则根本没办法这么顺利的拆卸重装顺便还给升级了一下。

    机械研究所刚派遣了两个,曾经接触了解过机械厂这台机器或者同类型机器的研究员,也就是韩所长刚才提到的张峰和曲文翰,让他们去机械厂看一下这台升级后的机器具体情况。

    这头又因为两个外国人被抓进派出所,招来米国大使馆的人,详细一查,跟机械厂那机器还有点儿渊源,立即引起更大关注。

    等张峰和曲文翰测试过后,跟机械厂汇报上去的数据完全一样,并没有任何虚报。

    两个研究员详细询问了沈桥修机器的经过,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就算当天在场的技工们,因为不了解这种机器,也就不清楚想把它拆成沈桥拆的那样有多难。

    最起码对于这两个研究员来说,让他们拆……他们也能拆,但不一定能拆成沈桥那么细碎。

    最重要的是,拆了他们大概率装不回去。

    这不是说,拆一个部件画一张图或者拍张照就能解决的,这么大一机器,里头很多零件相互关联,如果不是真正了解,看起来位置对了,里面不一定对上了。

    就算装回去了,机器十有八九运行不起来。

    真要这么简单,他们只要把买回来的进口机器多拆几遍,再多装几遍就研究透了,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很难,非常难。

    而沈桥就更恐怖了,他还顺手升级了一下,这升级不是建立在改造添加的基础上,而是拆了几个不必要的零件?

    两个研究员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了,最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整个过程没超过三个小时,这就很离谱。

    要不是知道机械厂的领导和技工不可能全部说假话糊弄他们,他们真要以为这些人开了个大玩笑逗他们。

    办不到也理解不了的两个研究员,选择把这里的情况继续上报。

    韩所长没说的是,张峰和曲文翰提交的报告,起初他们也觉得是假的。

    三个小时,换他来,不说升级了,拆一遍装一遍他都做不到。

    准确地说,他们研究所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做到。

    那要是个国产的机器,他们练一练,练熟了,谁上都没问题。

    进口的机器,几十万美金一台,华国一共都没几台,哪来的机会让他们练手,让他们拆了装装了拆。

    哪怕他们隶属华国国家研究院机械研究所,可以说是聚集了国内大多数机械专家,也没底气这么造。

    后来就是研究所又派人去看,对于他们这种科研工作者来说,永远要抱有一颗怀疑的心,不是自己亲手做过的实验,亲自测算的数据,都不一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