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红楼]活该你见鬼在线阅读 - 第268页

第268页

    太子落马了,她们的儿子才有机会。

    德妃撤封号,总得有人顶上去。

    唯一不利的是四阿哥改玉牒这事,佟佳氏是真正封了皇后的,在她临死之前,改她她名下意味着什么四阿哥胤禛就是继废太子之后有一个嫡子。

    前朝有规制的,必须立嫡立长。

    本朝有些胡闹,不过嫡子比其他阿哥拥有更高的地位享受更多的资源,总归是有好处的。不过事情都有两面,四阿哥成了嫡子没错,佟贵妃死了二十年,佟家也大不如前,他得到的支持不会太多。

    想到这些,后宫妃嫔就宽慰了。

    她们愉快的嘲讽乌雅娘娘,看到她倒霉所有人都高兴了。

    这年除夕宫宴是三妃cao办的,康熙露了个脸,没多会儿就走了人。办这个宫宴是要告诉群臣,大清朝并没有因为太子谋逆伤筋动骨,这个国家依然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说白了,阵仗搞这么大就是为了安抚百官的情绪,希望能翻开一个新篇章,太子以及参与谋反的乱臣贼子都被处了刑。偶有轻重之分,到这里,事情就结束了。

    比起议论废太子,看清楚当前形势才是真。

    康熙提前离开并没有扫兴,反而让众大臣放开了。

    他们按照阵营聚在一起,喝酒,讨论各种问题。

    别家还好,挺克制,胤禟这边简直丧心病狂,他的左手边是刚满四岁的乖儿子,右手边除了元春之外,还有三个宝宝三个奶娘。大名太复杂,为了更好区分,胤禟特地将三人的小名取成:八爷,九爷,十爷。

    你没有看错。

    不是小八、小九、小十。

    而是八爷、九爷、十爷。

    坐稳之后,元春就说:十爷今个儿又尿在床上,那混小子。

    话音刚落就有个响亮的声音传来:我没有!!

    别看只有三个字,感情强烈得很。

    胤俄心里悲愤极了,他到底是哪里得罪了小九嫂,这么造他的谣?

    元春知道她误解了,却没有立刻说开,而是眨了眨眼,道:我不说谎。

    艹

    这是事关男性尊严的时候,虽然对方是万人迷贾氏,温婉又善良,他也决不妥协:饭可以多吃,话不能乱说小九嫂你行行好,别黑爷。

    胤禟顺手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闭嘴你个蠢货。

    九哥你别闹,说正事呢,蠢货怎么了?蠢货也是有尊严的。

    噗!

    噗!

    噗哈哈哈哈!

    众阿哥都笑翻了。

    我知道的,老九这侧福晋最老实,从不说谎。

    那是当然,人家可是被皇阿玛点名夸奖过的,侧福晋的典范。

    说你尿了你就尿了!

    这么大人也不克制一点,真是的。

    胤禟太阳xue上突突的,你们赢了!真的赢了!他看了气得涨红脸的老十一眼,又没说你,气个什么劲?胤俄脑子一直不聪明,他皱眉道:我听小九嫂点了十爷的名,那不是我?

    没让胤俄继续说,老九伸手将最小的那崽子抱过来,道:我给他取的小名就叫十爷。

    -_-!

    德行。

    也就他干得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节cao都喂狗了。

    老十还想说点什么就被打断了。

    这回开口的是十三胤祥。

    听了胤禟的解释,他的灵感就来了:九哥你说这是小侄儿的名字,这俩又是啥?

    他问得直接,胤禟回答得也坦然。

    八爷和九爷啊,老十三你也像胤俄这样蠢。

    以后没法直视尊称了。

    众阿哥转身就走,拒绝和这丧心病狂的一家子说话,这么胡闹真的好?不怕皇阿玛发作?你砸不给儿子取名叫爹呢,大爹,二爹,三爹多有创造性。

    虽然康熙走得早,这年的除夕还是非常热闹的,众大臣一直关注着阿哥们的动向,他们还在犹豫到底要怎么站队。五阿哥是第一个封亲王的,却因为破了相,不能染指皇位。九阿哥则是本朝第一外挂,有他在,以金钱开道,一路坦途顺风顺水。皇上与九爷亲近,却没有要立他为储的意思。反而更像是在扶植一个贤王。

    贤不贤,新皇接了班用过才知道。

    宜妃膝下两个大热门排除之后,可能性最高的还是那几位。

    惠妃的大阿哥,荣妃的三阿哥,孝懿仁皇后的四阿哥,良妃的八阿哥,乌雅娘娘的十四阿哥夺嫡的焦点就集中在这五位身上。这之中,大阿哥有放弃的意思,自从被康熙点名批评之后,他对夺位就不热衷了。大阿哥胤褆支持的是老八,因为胤禩的额娘良妃卫氏是辛者库贱妇出身,生儿子那会儿位份还很低,只得交给一宫主位的惠妃娘娘抚养。

    胤禩的情况和胤禛相似,都是被亲娘交给别人抚养的,他俩却有个本质的区别。胤禛跟着佟佳氏的时候,对方已经是皇贵妃,并且膝下无子,四爷那时过得是很不错的。八爷就苦逼了,惠妃娘娘出身颇高,还是生了大阿哥的,胤禩在胤褆的阴影之中长大,童年不要更阴暗。

    这点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老四还算正常,回到亲娘手里之后吃了苦头,那时已经颇大,他的性格不算扭曲,只是太过恩怨分明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