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她身着龙袍在线阅读 - 第24页

第24页

    ——这开局之棋的微末一子,她必然是要牢牢掌握在手上的。

    公堂之上。

    李沐蓁正静静地跪着,她手里依旧是那只尚有裂痕的南月玉钩。

    “宣赵泓入审。”京兆尹风黎川道,他那深绯色的袖口之上,重重掩映着云雁之纹,那双眸中是彻骨的清凉与冷静。

    “下官赵泓拜见京兆尹大人。”赵泓拂袖作揖,那广袖翩染开来,正巧遮住了他目中的一丝不甘。

    京兆尹风黎川与他皆出身寒门,而今,他已年逾六十,却不过是一八品县令,风黎川尚及弱冠,竟已是四品京兆尹,这其间的落差可谓是令他心生暗嫉,更甚至于,令他不得不卑躬屈膝于一小辈,也是一种莫大的屈辱。

    不过也无妨,他跟随了那位殿下,只要那位殿下登上了皇位,权势地位便唾手可得。

    “你可识得此妇人?”风黎川问。

    赵泓侧头望去,便是他,也不禁目光一凝,面上露出一丝异色。

    李沐蓁此刻已然摘下了面纱,那不过巴掌大的脸上,那道疤痕便似是一枯朽的枝蔓,扭曲狰狞,攀附了左半张脸,那右半张脸的肌肤如玉与此相衬,显得极其可怖。

    “回大人,下官应是识得的。她似是沥县王清彦之妻,李沐蓁。”赵泓移开了视线,低声道。

    “似是?”风黎川瞥了赵泓一眼。

    “京兆尹大人,兴许是民妇这右半边脸上的刀伤污了赵大人的眼,使得赵大人不敢认民妇了。”李沐蓁轻声道,她的声音虽轻,却无端地令人生了一丝寒意。

    匪寇之乱,刀伤如何而来,可谓是不言而喻。

    装神弄鬼之辈。他行事向来便是斩草除根,李氏乃是他亲手令人杀死。赵泓心内冷嗤,既然这幕后之人可令人假扮李氏来诉冤,他未尝不可反计而用之。

    “回大人,下官瞧着她,是与王清彦之妻李沐蓁极其相似。只是,这王清彦一家皆亡于七年前的匪寇之乱了,李沐蓁也死于七年之前了。”赵泓道。

    已死之人岂会复生?赵泓的言下之意,便是这李沐蓁乃是假冒之辈。假冒之辈,于京兆尹府击鼓鸣冤,实为居心叵测。如此细想,那诉冤之言也不过是一口之词,甚至是污蔑之词。这一番话,无疑会令京兆尹心生疑虑。

    而且,赵泓之所以敢如此说,也是因为他清楚,能证明李氏身份之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几近于无。七年,已经足够他将这些牵涉之人,处理干净了。

    ——赵泓是混迹于官场的老人了,洞察人心之术终归是有的。李沐蓁的身份确实是可大做文章之处。宫钰垂眸想。

    只是可惜了,赵泓能料到的,她也料到了。她正等着赵泓此言。

    “王清彦一家已皆亡于七年前的匪寇之乱?”只见风黎川低声重复了这一句话,他沉吟了须臾,道:“你竟是如此笃定?”

    赵泓闻言一怔,风黎川莫非是因他的语气而察觉了端倪?他平息了须臾,才缓缓道:“七年前,沥县匪寇一乱横生,下官得知王清彦大人遭遇匪寇之后,便遣人搜寻,可不久之后,便得到了消息,王清彦一家已皆亡于匪寇之乱。”

    他记得清清楚楚,那刑部卷宗上,记载着王清彦一家皆亡于匪寇之乱。李沐蓁之死分明经由了刑部确认。

    风黎川未出声,他面色依旧依旧淡漠,令人难以分清喜怒。

    这不过片刻的沉默,却令赵泓手脚冰凉。多年为官的经历令他心里不自觉生了一丝寒意。

    究竟是何处出了问题?

    只听得风黎川低声道:“本官方才翻阅了刑部卷宗,那刑部卷宗上所载的乃是王清彦之妻李沐蓁于匪寇之乱中失踪,生死未卜。”

    生死未卜,便意味着李沐蓁还有活着的可能性。

    赵泓欲证明李氏是假冒之人的算计便全然落空了

    第二十章 真假难辨

    这片刻的沉默便似是复而簌落飘零的雪,徒增寒意。

    赵泓跪在原地,他思及李氏那道自脸颊延至下颚的伤疤,陡然而来的冷意便渗透了骨髓。

    李沐蓁依旧是紧紧攥着那根玉钩,她重新戴上了那面轻纱,面色却枯寂得如同府外的积雪。

    “既然赵泓已至,本官便开庭问审了。”风黎川淡漠道,他的眼眸乌沉得似一潭冷泉,独独映着李氏手中那根南月玉钩。

    “且慢。如此便开庭问审,风大人怕是莽撞了些。”功曹参军刘庆盛却出声道,“即便刑部卷宗上载了那李氏生死未卜,可谁又能道眼前这妇人便是李氏了?此妇人身份存疑,如何能就此问审?”

    “刘大人所言有理。”风黎川道,他面色淡漠,“只是既无人可证此妇人是李氏,却也无人可证此妇人并非李氏。况且,此妇人手持三尺血书,寒冬腊月,不远千里上京诉冤,就此诚意,不若先开庭问审。”

    “即便如此,风大人莫不是忘了开国太祖立下的一道古制?”刘庆盛望着风黎川袖上的五章纹,眸底却划过一丝狠绝之意,“为防止一些刁民投机取巧,居心叵测,太祖令下,凡是民告官,无论对错,开审之前必先鞭笞三十。无论此妇人是否是李氏,她都是一介平民,而赵泓乃是鄂州沥县的父母官。”

    鞭笞三十,以一介女流之身,即便不死,便也难以开口说话了。更何况,京兆尹府人心不一,持鞭之人便极有可能是刘庆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