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在线阅读 - 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 第55节

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 第55节

    “我这脸从回到家就一直笑得酸。”冯振兴深以为然地揉揉腮帮子。

    另外三人一致怼他:

    “你是新郎官,你活该脸笑得酸。”

    “我们笑得酸还不都因为你。”

    “就是就是,这几天你有的笑了。你以为当新郎官只会轻松舒服啊。”

    冯跃进:“我说,爷爷跟大子他爷爷可真能聊,太有共同话题了。得亏他俩差一辈,要是同辈,指不定就结拜兄弟了。”

    方冀南听了咕咕笑半天,等晚上睡觉,这货悄悄跟冯妙说:“听见没,得亏他俩早没认识,早要认识了,指不定就结拜兄弟,那咱俩就变成兄妹了,万一你再不能嫁给我。”

    冯妙看傻子一样的看看他。

    方冀南一拍脑门:“不对,那咱俩也差一辈,你得管我叫叔。”然后捏着冯妙脖子叫她,“乖,喊叔叔。”

    冯妙:……一脚踹死你个龟孙!

    12号冯振兴的婚礼过后,沈父本打算从省城坐飞机回去,结果又被省城的老战友绊住了,留他聚聚,说来都来了,就再多留两天。倒是给方冀南开辟了新思路,四口人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干脆跟着一起到省城,14号坐民航飞机回到了帝京。

    一晃到了7月高考,方冀南说一家四口趁着暑假,陪她回去考试,冯妙觉得小题大做了,她是回去考试,可不是带孩子旅游探亲,一个人来回还更方便些,两个人讨论半天,冯妙决定自己走。

    “你还真要一个人回去啊?”方冀南哀怨地看看旁边俩小孩,“那我们爷儿仨咋办?”

    冯妙:“用不用我烙个大饼给你们挂脖子上?”

    俩小孩就嘎嘎嘎笑起来,大子一边笑一边比手画脚跟二子讲“脖子挂大饼”的故事。

    “mama,我跟你去,我跟你去。”二子赶紧爬到冯妙腿上坐着,笑嘻嘻卖乖道,“我跟你去,回家找姥姥。”

    “mama我也跟你去。”大子眼睛瞟着方冀南,“我可不要在家挂大饼,爸爸做饭不好吃。”

    冯妙说:“我一个人回家,拎个挎包考完试就回来,我还轻松一些,再拖着你们,路上还得照顾你们,还得给你们带吃带喝带那么多东西,车票还得多花钱,这个天气出门又那么热,一不小心再中暑。”

    大子:“幼儿园都放假了,我们可以在姥姥家多住一阵子。”

    “对,你们爷儿仨都放暑假了,就我没暑假。”

    冯妙心里哀怨了一下,放假后人家爷儿仨每天在家舒服着,就她一个人还要每天顶着大太阳辛苦上班,那种感觉,心里就特别不平衡。

    冯妙道:“那你们回去?你们回去能在家住一整个暑假,把你们留在老家,我考完试就得回来上班了。”

    俩小孩一听,那不行,mama回来,就把他们扔在老家?虽然老家有姥姥姥爷他们,可是他们想要mama呀。

    “关键是就你一个人得回来,不然我们就能回去住一阵子。”方冀南很没同情心地说道,转头商量两个孩子,“那要不我们就别回去了,我们跟着你妈急急慌慌到家再回来,也不值当的,留下来爸爸带你们去学游泳、去少年宫玩,让你妈轻装上阵回去考大学。”

    把俩孩子商量妥了。

    方冀南道:“那你还是坐飞机吧,这三伏天,火车里都能把人蒸熟了。”

    绿皮火车,哪怕窗户全打开,大夏天的骄阳下你想想热不热。

    双面绣小组正式开始运转后,冯妙的工资涨到了两块二一天,庄老那边说年底能应该给她申请涨到三块钱一天。手里还有点积蓄,除了养孩子也没别的负担,这么一来,冯妙就觉得经济上轻松多了。

    一张机票四五十块钱,一来一回一百块,有点舍不得,可是快啊,原本四五天的路程大半天就搞定了。

    冯妙想了想,那就坐飞机吧,她还能省些体力和时间看书,来回节省五六天时间,还能收回来十几块钱工资。

    走,回去考试。

    7月17日,冯妙独自坐飞机赶回老家,到家后修整两天,临考前再翻翻书复习,7月20日,人生第二次走进了高考考场。

    考试时间是20到22三天,23号结束后又匆匆赶回帝京。

    进门看见刘大妈,刘大妈笑着问道:“大子mama回来啦?哎呦你几天不在家,他们爷儿仨这几天都看不到人,你大爷说咱们院里都变冷清了。”

    冯妙琢磨,这是天天跑出去疯啊,指不定她不在家没有人管头管脚,人家爷儿仨还挺自由的,巴不得她晚几天回来呢。

    “刘大爷呢?”冯妙笑道,“大妈,我给你们带了点老家的特产,我娘晒的干菜、红薯干什么的,你跟大爷别嫌弃。”

    刘大妈忙说:“这怎么好,千里迢迢的还给我们带东西。你们住这儿可真好,我们老公母俩也多个照应,正好你走的第二天,你大爷晚上心口痛痛得不行,还是你家小方骑车给送去的医院呢。”

    “呦,大爷现在好了吧?”冯妙忙问。

    “好了好了,可得谢谢小方。”

    “那是他应该的,大爷大妈也经常帮我们照看孩子呢。”冯妙笑。

    结果她一进家门,差点没认出自己家。怎一个乱字了得!

    被子在床上没叠,椅子上搭着脏衣服,地上满地东西,饭桌上摆着象棋、落着纸飞机,厨房水盆里泡着大概家里所有的碗和盘子。

    “我这是多久没在家了呀。”冯妙头疼地看看那父子仨。

    “没事儿,我这就收拾。”方冀南笑嘻嘻道,“明明计划好的,昨天我们爷儿仨还说好下午大扫除,结果……那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

    “mama不在家,没人监督了呗,爸爸就懒了。”大子嬉笑。

    只要mama不在家,计划都是水中花。方冀南看着乱糟糟的房间自己也纳闷了一下,明明冯妙在家时,他也洗衣服、洗碗,也挺能干的呀。

    “碗都不洗,你们一天三顿拿手捧着吃呢?”冯妙好气又好笑。

    二子:“爸爸带我们下馆子。”

    “早晨买着吃,中午回爷爷家吃,晚上下馆子。”大子说。

    她怎么觉着,她不在家小孩还挺高兴的呢,多自由啊天天下馆子。冯妙嫌弃地把碗拿去洗了,方冀南则一股脑把脏衣服丢在盆里,倒上水,拿了肥皂来洗。

    “感觉考的怎么样啊?”方冀南问。

    “自己觉得还行,反正会的都会,不会的都不会。”冯妙洗好碗,一边拿毛巾擦手,一边抬手在方冀南肩膀上重重一拍,“方冀南同志,这次给你记一功,政治大题目好几题都给你押中了,我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

    “那是,我是谁呀,政治那个题目还不好押。”方冀南颇为得意了一下。

    冯妙的分数只能在原籍查,还得到学校或者当地教育局才能查到,冯妙回来时姐弟俩说好了,分数出来第一时间发电报给她。方冀南却嫌电报麻烦,姐弟俩的分数总得逐一说清楚吧,电报是按字数收钱的,你想写多也难,就把沈家那边的电话号码给了冯跃进,嘱咐他查到分数就去邮局打电话。

    八月十几号,帝京这边的分数就都出来了,冯妙如常上班,方冀南没事就带着俩孩子去沈家吃吃喝喝顺便等电话,结果一连去了两三天,没有。

    一连等了几天都没影儿,眼看别的省分数都下来了,方冀南就嘀咕他们省分数咋出来的这么慢,好在冯妙这几天上班特别忙,她都没工夫着急。

    8月19号,天特别热,爷儿仨就呆在家里没去,上午九点多钟的时候小李兴冲冲开车跑来,张嘴就三个字:“考上了!”

    “考上了?”方冀南手挡着太阳把小李迎进屋里,高兴地追问,“冯妙考上了,多少分?”

    “都考上了。”小李说,“大子的小舅说,昨天晚上他就知道分数了,他在学校等到分数,等他从学校出来,人家邮局都下班了,县城不认识人又没地方借,他就先回去了,一早跑到镇上邮局门口等着人家上班打电话。”

    “首长怕我忘了,还专门拿张纸记下来了。”小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起起来的纸条递给方冀南,“总分500分,大子的mama考了337,大子的小舅考了348,都过他们省的线了,他们省农村的分数线才300分。”

    方冀南心里啧了一声,心说冯妙这个分数,本科是够了,可要想考帝大考古系……玄。

    凭他的经验,恐怕还玄了一大截。

    然而这个分数,对于冯妙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610万人考试,录取人数只有40万,冯妙文化基础并不算好,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学习时间不足,方冀南原本都琢磨着万一她考不上该怎么安慰她。怕考不上本科,还报了帝京的大专学校。

    方冀南对帝大考古系没有多么执着,按这次冯妙报考的四个志愿,全部都是帝京的学校,为了确保,四个志愿分开层次,随便考上哪个都可以,都挺好。

    “大子的mama没考英语,她弟弟英语还考了58分。”英语这次不算入总分,只作参考,58分也算不错了。小李笑道,“你没看见首长高兴的,这么热的天,他跑去门口树荫下找人聊天,到处跟人家说儿媳妇考上大学了。”

    方冀南噗嗤笑了下,心说他父亲这回对冯妙这个儿媳可算是心满意足了。

    送走小李,大子就撺掇方冀南:“爸爸,我们去告诉mama。”

    “告诉她?”方冀南看看外面热死人的毒太阳,“急什么呀,我们先自己高兴高兴,让她再急一天。”

    二子:“哦,我要告诉mama,你说让她急。”

    “你这小子肯定是我捡来的。”方冀南笑嘻嘻在二子脑袋上撸了一把,想了想,“这么着吧,我们现在去了,天这么热,mama上班也没空理我们,我们不如等下午下了班,一起去接mama,然后晚饭我们就去下馆子,一起庆祝一下。”

    二子小脸认真道:“可是我们现在去告诉mama,她知道了就能早一点高兴,然后回来路上你就给我们买奶油冰棍,就不热了。”

    方冀南:“告诉mama和给你们买奶油冰棍有关系吗?”

    “有关系,要庆祝一下。”大子道。

    方冀南看看两个一本正经憋着笑的俩儿子:“行,服了你俩吃货了,你们去拿遮阳帽,我去推自行车。”

    第58章 冯妙的选择

    这个分数可以说在冯妙预料之内, 跟她自己估计的差不多。

    当天晚上一家四口去吃了顿馆子,庆祝一下,星期天沈父打发人叫他们回去吃饭, 也说给冯妙庆祝一下。

    保姆特意多做了几个菜,吃饭的时候沈父问大概能考上什么学校。方冀南说他专门找人问了,按冯妙报的四个志愿,估计帝京师范大学的可能性比较大。

    “师范好啊,好。”沈父连连说, “女同志当老师好, 工作体面,受人尊重, 不用加班还有寒暑假,将来对教育自家孩子也有好处。你看前边老何家的儿媳妇就是当老师的, 又端庄又体面,人家孙子孙女的成绩都特别好。”

    “冯妙的理想是帝大考古系, 可惜她复习时间太少了。”方冀南笑着问了一句, “爸, 你说眼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这方面我一下子还真不太清楚,”沈父看着冯妙犹豫了一下道, “要不,我问问他们……”

    “不用, 您别费心。”冯妙忙笑道,“一来我知道,您也不是到处找路子要特权的人,二来, 庄老比我积极, 要真有法子他早就想了, 这不是高考刚恢复吗,一切讲公平。”

    “再说了,我又不是非得考帝大,想去考古系,也有点因为去年没考上,心里有点儿遗憾,但是我自己也认真想过的,我现在虽然帮故宫修复组工作,可我也就会个刺绣,未必就真适合做考古这一行。”

    相对于“人”,冯妙更喜欢跟“物”打交道。

    就像她前世进宫后就一头扎进了尚功局,全然不敢往后宫各处和尚宫局那边,然后跟丝罗锦缎打了一辈子交道。就像她对太妃墓那些被破坏的东西会有一种本能的不忍,甚至会想,墓主人若是有知,该会何等心疼,也因此她想要去尽力挽救修复。

    然而无论“人”还是“物”,一切总是随缘吧,能去帝京师范大学,再正经地读几年书,她其实也很高兴。反过来想,去帝大考古系给原女主当学妹也没多大意思。

    沈父笑道:“当个老师挺好的呀,正经八百的大学生呢,我反正觉得考古这一行未必适合女同志,你看你大姐夫,整天东奔西跑,不懂的人还要说他是挖墓的,你又不能遇到这种人就跟他计较。当老师多好,我看就很好。我跟你婆婆都没有多高的文化,现在你们两个都是大学生,家里还有人当老师,以后咱们家跟别人说起来,也能说是书香门第了。”

    沈父对这个事情是真满意,惊喜来的意外,恐怕他比方冀南和冯妙还要高兴。你想,尤其对两个孙子有好处啊,等冯妙毕了业,分配到帝京哪家中学当老师,两个孙子户口顺理成章过来了,跟别人介绍都有面子,爸爸mama都是大学生,mama还是老师,这两天他出去跟人说话都觉得脸上有光。

    想到这儿,沈父便趁机提出给孙子改回来姓沈的事情,他一提,方冀南就问两个儿子:“听见没,给你们俩改成姓沈,好不好?”

    冯妙自己在心里琢磨了一下,方靖、沈靖;方迅、沈迅……

    沈靖,沈迅……怎么就这么别扭呢!

    大子问:“那我们到底姓什么呀?”

    沈父笑呵呵跟他讲了半天,说:“你姓沈,爷爷姓沈,你爸爸也是姓沈的,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他就改跟你奶奶姓了。”

    二子歪歪脑袋:“那,那我也要跟mama姓。”

    老爷子的脸色顿时有点尴尬,尴尬地笑道:“这你得去问你太爷爷了,问你太爷爷要不要你姓冯。”

    冯妙心说人老成精,还一下子让她碰上两个。

    其实小孩懂个什么呀,姓什么他都无所谓,这俩孩子从小也没连名带姓一起喊过,就是大子二子的叫,他对姓没有概念。他们最近很迷方冀南讲的西游记故事,对猴哥崇拜得不要不要的,没准更想跟孙悟空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