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
书迷正在阅读:[综]当天与暴君有了咒力、[头文字D同人]秋名山车神重生了、兄弟,来份82年的沙雕、在影帝成名前怀上他的崽、极拳暴君、氪金恋爱法则、影帝总想和我组cp、我把真爱换了一千亿、教练他又甜又纯情[电竞]、早知道我就不装了
“之后的行事,诸位如何看?” 武将们面面相觑,自知不是他们的强项,没有发言。 几位心腹谋士却也沉默良久。 最后,荀攸率先出列道:“攸以为,主公当南据邺城与阳平,迁移部分百姓,以此二城应对兖州的威胁。” “与此同时,增加对幽州的兵力。袁尚之所以负隅顽抗,是因为于他看来,有兖州的牵制,我们无法彻底击败他。若是以重兵进攻,袁尚或许会弃城继续向北而逃。” 尽管荀攸名义上的叔父荀彧随着兖州之亡,最终选择倒向长沙王。 可是在曹cao这里,荀攸所受到的信任与重用,却没有减轻分毫。 荀氏世家也因着这两人一分为二。 程昱出列道:“臣附议。” 另一名重要谋士司马懿则没有说话。 曹cao没有等到司马懿的回答,索性不再等了,开口道:“公达所言虽然有理,于当下而言却是不够。” 他没有细说原委,但堂上的许多人都心中有数。 “吾以为,可这样行事。” 曹cao缓缓道来,自己方才心里头忽然生出的,堪称绝妙而又无比冒险的一计。 讲完之后,曹cao再次看向堂中诸人。 大堂之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不知他们究竟是太过震撼,还是感到难以置信。 这回,司马懿第一个开口了。 “主公,此计一旦事败,后果将会难以承受,或许便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他没有将话说死,面色却是极为忧心严肃。 相较于司马懿的迟疑。 程昱则是直接开口反对道:“主公三思!即使此计真的功成,我们之后需要面对的,依然是随时可能覆灭的百死一生之局啊。” 荀攸也欲开口。 曹cao却是开口打断道:“诸位。” 他看着底下的人,或神色纠结,或眉头紧锁,或出言反对。 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完全赞同自己的这一计划的。 但,正是因此,自己才更加要去做—— 只有连司马懿、荀攸、程昱等人,或难以相信,或直呼不可的行动,才有可能瞒过长沙王及其手下一众出色的谋士。 此时此刻,曹cao前所未有地清醒。 利弊得失,十分明朗。 这的确是兵行险招,却也是唯一有可能获得最终胜利的招。 若是循规蹈矩,按照荀攸的法子去做。 除非长沙王头脑发懵,犯下接二连三的错误,并且手底下的一众谋臣良将也没有劝得住,自己才能拥有胜算。 否则,自己面对长沙王,只能一步步被蚕食,早晚必定会是败局。 这早在袁绍身死,袁尚顺利继承其绝大部分势力,并奋力抵抗之时,几乎便已经注定了。 而对于自己来说,如果当初董卓并未进京,汉室的天下并未大乱,他或许心甘情愿做一名汉臣。 即使不能做得上一个权臣,也未必就不能快活一生。 可是,走到今天这一步。 于他而言,如果不能坐上那最高的位置,哪怕被授予异姓王的尊贵,他也无法就那样偏安一隅。 作者有话要说: 开头那几百字,回头看好像也没多少内容,可是花的时间是后面2000来字两倍还多QAQ 第125章 三个月后,庐江郡。 这三个月里,凌寒一直没有闲着。 他投身于庐江郡的工厂建设之中。并且,成效十分显著。 如第一个工厂,凌寒选的是陶瓷业。 他在城内找了一块大型荒地,又招募了足足两百人,包括深通烧瓷技术的师傅,以及大量普通工人,然后开始流水线式地生产陶瓷。 历史上,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是到了唐宋时期才开始成量出现。 在那之前,生产陶瓷的规模都相当之小,定位更偏向于家庭手工业,而非官营或民营手工业。 至于修建瓷厂与招募工人的费用,其中一半由官府出资,另一半则由庐江的几大世家共同出资。 这件事是凌寒本人亲自上门去谈的。 他并没有要求他们出钱,只是说了自己最近打算尝试搞这件事看看效果,要求他们帮助自己宣传以便于工厂招工——即使是凌寒的大本营庐江,世家联合对于舆论的控制,仍然不逊色于官府。 可当世家们得知自己也可以出钱参与到这件事里之后,他们立刻纷纷表示愿意成为股东之一。 倒不是对于盈利抱有什么期望,而是觉得,如果能够借此给殿下卖个好,那便没有任何吝啬钱财的理由。 毕竟,这种机会并不太多。 世家的心思,凌寒自然心知肚明,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日后工厂的分红,会依照出资比例。 按照凌寒的计算,大概只需要用两年的时间,出售陶瓷的利润就可以赚回起始资金。 而在那之后,就将是纯粹的盈利了。 或许根本用不着三年,只要陶瓷厂开始稳定盈利,世家自然就能意识到投资工厂本身的巨大好处。 在陶瓷厂开始修建的半个月后,凌寒开始将视线瞄向其他工厂。 同样地,仍是由官府出资一半,世家出资另一半。 他并没有再拜访投资过陶瓷厂的世家,而是转向其他庐江以外的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