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被我渣了的前任是皇帝(穿越)在线阅读 - 分卷(73)

分卷(73)

    说话间别院到了,门口设了登记台,想要闯关者在左边登记,来看热闹的在右边登记,两边排队的人数形成鲜明对比。

    沈嘉看到施野也在场,捂着脸拉着赵璋排到人群中,低声说:这里人多,还是别让人认出来好。

    赵璋大大咧咧地摇着扇子排在队伍中,看着就是一文质彬彬的富家公子,与周围来看热闹的文人没什么不同。

    姓名,家住何方?轮到他们时,接待人员低头问。

    顾濯,蜀州人士。

    下一个。

    沈嘉上前随便报了个名字,跟着人流往里走,与赵璋小声说:这个登记来有何意义?都是一堆假名。

    赵璋无所谓地说:聊胜于无嘛,至少让人知道这地方不是谁都能进来的走,我们抄近路去演武场。

    赵璋对这座别院很熟悉,拉着沈嘉拐进了一条小路,半路上有守着的金吾卫,看到两人拦了下来,这里不许外人进入,请回去吧。

    沈嘉拿开遮住半张脸的扇子,朝对方拱拱手,原来是滕校尉,许久未见,你可还记得我?

    沈嘉那张脸刚露出来滕校尉就认出来了,忙对他回了个礼,原来是沈郎中,你也来看热闹的?

    对,那边人多,所以我与顾兄才想抄小路过去,还请行个方便。

    原来如此,那你们二人进去吧,不过从这走过去会经过一座书阁,书阁有人把手,外人是不能进的。

    多谢。沈嘉走远后问,这里为何还有书阁?里头当真有藏书?

    当然有,大皇姐嫁的是河西望族张家,这里的书许多是她当年的陪嫁,因为不好运去河西所以存在这里。

    长公主为何嫁人后没住在公主府?驸马难道不是应该随着她住在公主府吗?

    大皇姐对驸马用情至深,甘愿随他去河西定居,好孝顺长辈,长公主府一直空着,这座别院因为是两人初见时的地方,所以大皇姐更喜欢这里。

    那怎么就送给你了?

    朕也不知。赵璋其实也多年没见过长公主了,对她的印象也越来越淡,每年派去送礼的太监回来都说长公主很好,他也就没多想。

    走了一段路就到演武场了,沈嘉一眼就看到聚集在场外的观众,难怪赵璋会选这里做学校,实在是这个演武场太大了,还设了观众席。

    这里以前是斗兽场,大皇姐嫁人后就闲置下来了,朕命人重新打理了一下就成了很好的校场。

    两人上了观众席,选了个不显眼的位置坐下,沈嘉这才看到三个关卡都设在演武场上,且一看就很明了。

    赵璋在旁边解释说:第一关是射箭,只要十箭都能射中靶子就算通过,第二关是武艺,任选一门武器练几招就行,第三关是考校应变能力,由考官出题,试炼者在一炷香时间内答好题即可过关。

    听着并不太难。

    毕竟是录取学员,朕要的是未经打磨的璞玉,太难了也就招不到人了。

    已经有人开始闯关了。沈嘉指着入口处说,第一个上场的是一名穿着短打的壮汉,三十岁左右,胳膊比他大腿还粗,看着就有一身蛮力。

    他拿起弓箭,磕磕碰碰地射出一箭,箭飞出老远,却完全没碰到靶子。

    赵璋摇头说:空有一身力气,也只能做一介武夫,当不了将领。

    也许他只是没学过射箭。

    就算是璞玉也得是已经踏进武将门槛的人,朕如果想从零开始,就不会选择成年人,而是选择幼童。

    沈嘉对赵璋的眼光还是很佩服的,你说的对,是应该从小培养,朝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定向培养什么样的,不比科举有用吗?

    赵璋斜眼看他,摇头说:你不用白费心思,朕的枕头风不是那么好吹的,朕心里有数。

    沈嘉笑了起来,将扇子遮住两人的手,然后重重地握着,继续看闯关。

    第一个闯过第一关的是个少年,穿着布衣短褐,脚上只是一双草鞋,他射箭非常准,十箭全中红心,连一直没露面的老将军们也忍不住走出来观看。

    这个好,年纪小,定立足,射箭这么准,哪怕当个弓箭手也是好的。

    这里不收弓箭手。赵璋淡淡地摇头。

    接下来的第二关,那人选了一根木棍作为武器,随意挥舞了几招,看着就很普通,连沈嘉不懂武艺的人也知道他的招数并不好。

    看来他只是擅长射箭。沈嘉遗憾地说。

    底下有人议论道:我知道他,是这山上猎户家的小儿子,难怪弓箭射的好。

    第三关那人果然没过,少年一脸失落地走出场,然后被一旁的武将拉了过去,问他:可愿意到禁卫军中当一名弓箭手?

    少年瞬间露出笑容,愿意!我愿意!

    沈嘉啧了一声,认出那招揽人才的武将是宫里的禁卫军校尉,小声问:禁卫军缺人吗?

    不缺,但,是人才就不能放过。赵璋一点不意外有武将在这里挖人,估计碰到好苗子还会抢起来,他要的也正是这种氛围。

    第一个闯过三关的人很快就出现了,那人看着平平无奇,每一关都过的很艰险,用沈嘉的眼光看,也就是刚好过了及格线,估计几位老师都不是很满意。

    这人年纪也太大了些,等下如果有更好的苗子就把他删了。钱老将军说。

    总共才选出一百人,如果人数超出,那么成绩在最后的人自然要被舍弃。

    沈嘉好奇地问:这个成绩怎么算?有人评分吗?

    老将军们心里有数。

    沈嘉无语地看着他,这样会引起不满的吧?凭什么别人创过三关能进我不能进。

    赵璋指了指台上的几位老将军,你觉得老师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学生,朕利用这个关卡选出来的人并非是最适合的,只不过是给百姓一个机会,如果连这点权利都不给他们,他们又岂会真心教授?

    沈嘉点点头,这时候的技艺是非常保密的,不管是匠人还是武人,能这样大批培养学生是非常少见的。

    就这样的水平,我觉得我也能过。沈嘉旁边一年轻男子兴奋地说。

    那你就去试试啊,没过又没关系,万一过了呢?

    沈嘉转头,见那男子激动的站起身往下跑,估计是找人登记排号去了,他想起张禄,让何彦去打听一下张禄来了没有,排在第几号,他也想看看这个姐夫的真实水平。

    你姐夫也来了?赵璋问。

    嗯,三姐夫志向高远。

    哦,别是好高骛远就行。

    沈嘉捅了他一下,压低声音说:给点面子,他要是过了你能不能让他留下?

    赵璋捏了捏他的手心,挑眉说道:你求我。

    怎么求?

    赵璋低声笑了起来,要不是周围都是人,他真想把人抱在怀里亲一亲,算了,好歹是连襟,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如果他能过的话。

    沈嘉来了精神,等何彦回来告诉他张禄已经到了的时候,他赶紧拿扇子遮住脸,他怕张禄万一没过,知道自己就在观众席上会尴尬。

    赵璋觉得他多此一举,如果张禄连这点挫折都接受不了,那也没什么出息了。

    又闯过了几个人,最先出场的那些人估计都是知道自己水平有限,给别人试水的,等大家看明白各关卡的难度后就蜂拥去报名了,其中不乏贵族子弟。

    张禄出现的时间不晚,沈嘉看他穿着一身绿色的胡服,袖子扎的很紧,腰身系着白色腰带,他一出场四周都突然安静下来了。

    不管张禄本事如何,至少他是目前为止上场最耀眼的一个,年轻俊朗,意气风发,不少人都开始打听这个年轻人是谁。

    张禄初到长安,还来不及结交朋友,因此认识他的人不多,不过还是有人把他登记的信息传了出来。

    张禄?没听过这个名字,张家倒是有不少,但也不知道是哪一个。

    管他呢,如果他能闯过三关,那以后这个名字自然有人记得。

    沈嘉听到这话表示同意,他见张禄先活动了一下身体,他身高腿长,样式做的很足,不少人都觉得他必定能过关。

    第一关射箭,张禄对自己很有信心,十箭全中红心不太可能,但要射中靶子还是不难的,毕竟他在老家也经常会唿朋唤友上山打猎。

    第一关顺利过了,场上不少观众开始叫好,虽然成绩并没有非常出色,但耐不住人长的出色,还好这里没有女客在,否则怕是要尖叫声震破天了。

    第二关,张禄选了一柄长枪,舞了一段枪法,外行人看热闹,觉得舞的真是好看,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花架子。

    赵璋摇头说:不行,后劲无力,这如果是在战场上,一个回合必败。

    沈嘉点头,毕竟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缺乏锻炼,如果意志坚定也不是练不成。

    第三关,面试官随意抽了一张试题给他,武将虽然不要求识字,但能识字更好,否则上了战场连情报都看不懂也没多大出息。

    张禄识字,且他学识还不差,看完题目想了想,拿起笔在一旁写下自己的答案。

    之前不少人能读懂题,但写不出字,都是让旁边伺候的小吏帮忙写的,这还是第一个能自己把答案写完整的试炼者。

    面试官等他写完看了答案,眉头皱了皱,没说过也没说没过,递给随从让他送去给将军们决定。

    观众们好奇地议论,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写的太好了所以要给将军们看?

    也许是答案有争议,考官拿不定主意。

    赵璋问沈嘉:你觉得是哪种?

    沈嘉耸耸肩,不知,我也没见过他写的文章,也许他在军事上真有天分也说不定。

    答卷传阅到几位老将军手上,第一个看过的人摇摇头,空有理论罢了。

    第二个看过的犹豫了一下,字不错,总比连字都认不全的强。

    第三个人看完后说:有点基础,培养一段时日也许可以进步。

    第四个说:此人看着就不像个稳重的,答案也写的花里胡哨,不适合当将官。

    最后传到钱老将军手里,他看了一眼,捋了捋胡子,说:先留下吧,如果人数不足也能凑个数,不算太糟糕。

    很快,考官就宣布张禄过关了,张禄顿时喜出望外,高兴地跳了起来,观众席上掌声如潮,人俊又有才的人总是分外得人喜欢的。

    第八十二章 这可由不得你

    张禄通过考核沈嘉也为他高兴,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如果把握的好,也许就是一次蜕变的机会。

    恭喜三姐夫。沈嘉去找他贺喜,看他与旁人谈笑风生,突然觉得三姐夫的侠义之心也不算坏,起码人缘好,这么一会儿就已经把未来同事认遍了。

    张禄将他拉到新朋友面前,介绍说:这位是去妻弟,户部郎中,最年轻的状元郎呢。之前张禄对沈嘉总有些芥蒂,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依靠妻族的软蛋,今天过了这场考核,他终于能扬眉吐气了,也能心平气和地对外人介绍沈嘉。

    在场都是武夫,对户部郎中这个官职了解不多,但不妨碍他们对沈嘉敬仰羡慕,这么年轻的状元郎,身居高位,可比他们有出息多了。

    沈嘉只是来道贺的,没想和他们打成一片,淡淡地打个招唿,就对张禄说:我朋友还在外头等我,我先回去了,这就让人回去告诉家人这个喜讯。

    张禄还走不得,今天过关的试炼者最后肯定是要登记造册的,而且要补录信息,所以他必须在这等,而且他的心思也不在家里,对沈嘉笑着说:那就麻烦嘉弟了。

    沈嘉离开后,演武场涌进来了越来越多的闯关者,而且质量比刚才好了一大截,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也终于肯下场了,三道简单的关卡根本拦不住那些人,过关者的人数成倍上升。

    沈嘉在门口看到坐在树荫下的赵璋,他身边只带着一个小太监和一个侍卫,在人山人海里并不是很显目。

    他走过去坐在他身边,问:回去吗?

    赵璋的目光从人群中收回来,指着不断进入别院的人流,说:我记得你说过一句话,天下人才辈出,大晋泱泱大国不缺人才,只是缺乏筛选人才的机制。

    沈嘉点点头,加了一句:如果能再多一些培养人才的学堂就更好了,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后天的学习才是他们成才的唯一途径,除了八股文,他们还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本事。

    可是这些本事都有师父教,手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有什么不对?

    太慢,受众面太窄,例如说,有一个手艺非凡的木匠,他收了一个徒弟,精心培养,将自己的手艺全部传授给他,那等他死后,这世上还是只有一个手艺非凡的木匠。

    但假如这个木匠不断的收徒,一批一批的学生学成毕业,那就多了无数个木匠,学子不也是这样来的么?

    可不断的收徒,教出来的学生如何能与精心培养出来的徒弟相比?

    沈嘉摇头,不赞同他的观点,精英毕竟是少数,国家缺的是大量的普通人才,他们没必要成为大家,只要能做好本职工作就好。这些人就像一台机器里的螺丝钉,微小却必不可少。

    赵璋想了想,觉得他说的话也有道理,不谈匠人,如果这一批军事学堂的学员能顺利完成学业,那武将也就不那么捉襟见肘了。

    回去吧,朕要好好想想怎么说服朝廷上那群大臣,人才多了,掌控在他们手中的权利就少了,他们不会那么容易点头的。

    沈嘉也知道这一点,皇帝并非一言堂,也不是万能的,内阁的决议有时候比皇帝的话更管用,但这也是明君该有的配置,真的全靠皇帝一个人做决策,那这天下早就乱了。

    回到城里时天已经黑了,沈嘉原本想先送赵璋回宫,被对方拒绝了,就坐着沈家的马车直接回了沈府。

    他如今也算是沈府的熟客了,从门房到一路遇到的下人见到赵璋也都没有特别的反应,只当老爷的好友又上门做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