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刘彻现在是真动了要杀王恢的心思了,没能通过与匈奴交战来证明汉军与匈奴死战到底的决心,那就只能杀了王恢这样不敢战之将来证明了。 于是将至腊月时,王恢与上次征闽越一样带着大军回到了长安,只是这一次迎接他的不是欢呼不是赞语,而是冰冷的镣铐。 其余几位将军都被唤入了宫中,独他一人被下了大狱。 伏杀军臣单于不成功让他活着逃了回去,这样的计谋当然也激怒了他,未免马邑因匈奴人疯狂的报复而城破,汉军又在马邑城附近逗留了一阵。 拖延到现在,匈奴马匹已经难以入侵了,他们才返回了长安。 刘彻已经不复初听闻计谋失败时的愤怒了,当韩安国与李广等人跪倒请赐罪时,他也没有责问他们,而是亲手将他们一个个扶起。 “朕已经知道事情来由了,你们既然都没能见到匈奴军队,自然没法与他作战,朕不怪罪你们。” 大汉的探子已经探知到缘由了,因为军臣单于方一返回草原就开始大肆宣传汉国的阴谋诡计几乎害了他的性命。 他称他受上天眷顾,在发现原野牛羊之类的牲畜连牧者都没有后,就意识到了不对,便去附近抓了一个亭尉逼问情况。 大汉国三十万大军部署,瞒得过匈奴人,却是根本就瞒不过附近的居民。 亭尉怕死,便将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是个聪明人,稍一思索就知道上了当,也顾不上变换阵型了,直接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奔逃回了草原。 韩安国叹了口气,道:“多谢陛下恕罪,到底是我们考虑不周的缘故。” 如果事先安排细致,也不至于让军臣单于发现破绽。 他躬身相拜道:“不过经这一次,倒也让臣发现匈奴人并没有那么无敌。陛下如果还有意征匈奴,希望再给臣一次机会,让臣能复这次劳碌大军之仇。”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刘彻没料到一贯主和厌战的韩安国竟然会主动提出要去对敌匈奴。 原本自得知消息就寒冰一片的心因韩安国态度的转变稍融化水:“韩卿所说当真?” “是,前些日子,太皇太后也向臣传了信。”韩安国拢起袖子,暗示刘彻其实这也是太皇太后的意思,更让刘彻欣喜。 “好好好。”刘彻连道三声好,都有立刻去向太皇太后致谢的念头了。 这一次兴兵动众毫无战果,其实让过中国对征战匈奴的态度又一次呈悲观了,刘彻这段时间以来承担了不小的压力。 如今有太皇太后发话,许多声音就会被压下去。 刘彻又与韩安国和李广等人絮絮说了一会儿话,发现他们这一次征战未果都是心有未甘,到底是稍稍宽慰。 不甘好啊,不甘才会有动力下一次再战。 将要拜别离开这里时,韩安国又犹豫着向刘彻问道:“不知道陛下预备如何处置王恢?” “看他的态度。”刘彻寒声道,没有完全讲清楚是要王恢摆出一副什么样的态度。 韩安国叹了一口气,到底是顾及曾经的战友情,将刘彻的话传给了身处大狱的王恢。 王恢内心忐忑,寻家人奔告求救一直未成,便只好将他的态度表明。 他认为以他带大军却毫无作为的罪,死罪都不过分,但希望刘彻念及他也是为保全军队实力才做出的决定,允他继续为国效力。 刘彻拿到了他递上的文书,看着“保全”这个词好一会儿,然后将文书掷到了地上:“既然他是这个态度,那他的死罪也没有什么好宽恕的了!” 直到如今,王恢竟然还以为他的举动是在保全汉军,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用他一死换全天下知道自己对匈奴的态度吧! 第66章 狱中 翁主也以为我该死 王恢将被处死罪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 毕竟几个月前他还是整个大汉国的英雄, 如今却是连以钱赎命都做不到。 他到底在长安城中经营了这么多年,虽因与太皇太后不睦走不了太皇太后的路子,却是通过田蚡联系上了王太后, 求王太后替自己再求情。 然而刘彻往王太后那里去了一趟, 听王太后絮叨了好一会儿王恢罪不至死后,竟是与王太后争执了起来。 “母后以为朕判决有误, 便告诉朕,怯战者如何就罪不至死了?” 王太后听他恼火, 心中便有退意了,她本身立场就不坚定, 不过是听弟弟田蚡说了几句如今民间的传言,就想来劝刘彻宽仁。 “我听说你只给了王恢三万人,匈奴大军却是整整三十万人, 你总不能让王恢带着咱们大汉士卒白白送死吧。” 犹豫了一会儿,王太后到底又劝他道:“王恢他一直都顺着你的意思为你做事, 你如今的所作所为已被许多人传是寡恩薄情了。” 刘彻怒极反笑:“母后的意思, 王恢怯战,违逆朕的意思,朕还不当罚他了?众人议论,朕就必须照顾他们的意思行事了?” 他愤怒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王恢实际就是他这一边的人。 如果换做是韩安国, 他都不会气得非要致人死地, 毕竟他们从前算不是君臣交心。 大汉一直都有先请的条例,可以以钱财赎买性命,若是韩安国, 刘彻大概就许他以钱赎命了,毕竟如他们这样等级的官员家底厚,都是拿得出钱来赎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