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玄幻小说 - 边山寒[种田]在线阅读 - 边山寒[种田] 第192节

边山寒[种田] 第192节

    入目便是广阔的城墙,巍峨的城门,汹涌的人群,虽然见识了边城的新城,但眼前的这个更加的壮阔,所有人都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排队进城时,李青勇嘴巴还在巴拉巴拉的说着话,等官兵检查时,他就仿佛闭嘴的河蚌,一个缝都不开。

    进到里面,他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眼睛四处看都看不够。

    别说他,就是来过一次的李青文都被鼎沸的人声给震慑到了,行走在街道上,有种被淹没的错觉。

    跟地广人稀的边城相比,京城人太多了,真真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鳞次栉比。

    不亏是大梁最繁华的都城!

    李青宏赶着车一路往紫藤巷子走,李青勇紧紧地抓着李青文的手,眼睛依旧看着外面,吞咽着口水,道:“仔儿,仔儿……”

    他想问啥,一下子忘记了。

    还没到地方呢,他们就遇到了出来做事的街坊邻居,对方惊喜的同他拱手道喜,李青卓考中了,喜报送到了食肆,现在巷子里都传来了。

    好嘛,刚到就有了这等喜事,李青文他们都高兴坏了。

    老街坊没有堵路,告诉了喜讯,便放他们赶紧回去,从老家过来,一路可是累坏了。

    这一路,他们走的不算快,也不算慢,碰到了几个食客,他们也知道这事,纷纷恭喜,笑着问李青宏这等喜事,下次去吃羊蝎子,会不会再送羊rou。

    李青宏和李青卓下车同人拱手致谢,李青文爬出来赶车。

    等他们到食肆,收到了不少祝贺,一辆辆马车停在小楼前,李青勇跳下车,抬眼就看到李青贵出来了,咧嘴叫了一声,“五哥!”

    李青贵和李青勇是同一个爷爷,不过性子却是天差地别。

    “青勇!”李青贵也顾不上一手油,上来就重重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又见这么多人来,高兴的不得了,“可算是来人手了!”

    刚来京城的一个个大小伙子纷纷过来叫人,一边悄悄打量着眼前的二楼,看上去挺气派的,不比县城那些酒楼差啥。

    他们以后要在这里做事了!

    听到动静,在后面做事的人也纷纷跑出来,看着外头一片人脑袋,惊喜的出声。

    大家跳着脚将李青卓考中的喜事说出来,殊不知道他们在路上都已经知道了。

    虽然过年没有回家,但是族里来了这么多兄弟,大家满心欢喜,但是铺子里头还有客人,他们不敢耽误,打了一声招呼,赶紧又往回跑。

    第215章

    那年李青文带着方氏去边城时, 紫藤巷子里面的房子便退了,李青卓住在书院,李青宏他们宿在食肆里头。

    所以, 李青文他们这多人到京城,一时没有地方住,只能先在客栈里落脚。

    李青卓将堂兄弟们安置好,便去书院里, 给李青文搬回来一些书,一边打探各个书院收人的事情,一边埋头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李青宏一到京城便开始忙起来,把从边城带来的干蘑菇送去街坊邻居家里, 大家伙都问他大老远回去一趟, 怎么不多呆一阵子。

    李青宏笑着说,哥哥和弟弟都要来京城读书, 耽误不得。

    街坊邻居们闻言连连点头, 读书的事, 确实不能耽搁。

    李青文也没闲着, 他先去了苏家, 苏树清果然还在内城忙, 苏元宝长高了一截,依旧跟从前一样,看到李青文便黏着不愿意撒手。

    这两年虽然没见面, 但他们和苏树清还有书信往来,苏元宝还以为去年就能见到李青文,结果又等了一年, 小嘴巴噘的可高了。

    李青文从前一把能将苏元宝举高高, 现在得找个合适的姿势, 因为这小子重了几十斤。

    苏元宝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脸蛋圆圆的,明亮的大眼睛转的十分灵活,殷红的嘴巴一张一合,“小哥,这次你在京城呆多久?”

    “估计得三五年……”

    最少得三五年,虽然他很想早点回边城,但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需要学的东西很多。

    苏元宝这回可高兴了,留着李青文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他跟李青文一样,今年就开始识字了,夫子一来,眼泪就开始转圈,等到放下笔,那泡泪一下子就没了。

    老管家十分发愁,他疼惜小少爷,但又不能不识字,只能忍着。

    李青文有办法,他把前世的儿童故事写在纸上,先给苏元宝念一个《长鼻子树》,苏元宝听的入神,缠着李青文还要继续讲,李青文就说他回去想想,想完了写在纸上,他希望苏元宝能自己读这些故事。

    苏元宝是个聪明的娃,一下就知道李青文是想他认字,嘴巴瘪了瘪,还是点头同意了。

    边城的蜂蜜凝如橘红的脂肪,平而顺滑,芳香阵阵,入口香甜,余味略苦,老管家很喜欢。

    李青文拉过来不少,除了蜂蜜还有蘑菇、松子和榛子,还有自己家做的鱼rou松,鱼rou松深得苏元宝的喜爱,李青文便把制作法子教给苏家的厨娘,让她以后给苏元宝做着吃。

    猪rou松更是别有一番味道呢,只是边城一直没养猪,京城这边就便利多了,啥都不缺。

    从苏家回到紫藤巷子,李青文被二哥三哥带到几个药铺,找好几个大夫看了身体,都说没甚大碍,李青卓便把自己挑选的书院和私塾的名字给了幺弟,有六七个之多。

    去年,江淙让丁杰给李青文寻了个书院,但李青文冬天的时候被抓走,又养了一年的伤,这个名额算是给浪费了,今年就得重新找。

    在临走之前,江淙单独找了李青卓,特意叮嘱他,到京城的第一年,李青文以养身体为主。

    李青文的伤势,江淙是最了解的,李青卓心里有了数,也没有逼弟弟太紧,只让他慢慢选,一个个的去看,哪个合适就去哪个。

    名单之中,两所学院分别在内外城,其他的私塾都在外郊。

    新帝重开科考,这对于天下所有人有志之士都是天大的喜讯,原来读书的人更加努力,无数人拿起了纸笔和书本,京城各地方的书院都快被人给撑满了,私塾便应运而生。

    大梁读书人是不限制考地的,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到任何地方读书考试,京城则成了首选之地。

    因为这里有“六学三馆”,有最好的学士和学生,在京城能学到比别处更多的东西,也能结识到更多的友人,所以,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学子涌来京城。

    京城外郊的庄园变成了一个个私塾,吸引着各地来的读书人。

    至于为啥不在城里,那是因为内城外城的地价贵,不管是租还是买都不便宜,与其在里头挤,当然不如去外头更宽敞。

    李青文他们到京城几天后,苏树清终于忙完了,坐着马车一路睡过来。

    原本他下车还有些惺忪,但进了食肆,里面坐的满当当的人一嚷吵,人立刻就清醒了,抖擞精神,上了食肆的二楼。

    二楼靠近睡觉的屋子,单独隔出来一个房间,苏树清坐下后,热腾腾的羊骨头就端了上来,没有多余的寒暄,他坐下,看了李青文放在桌上的纸,一边啃羊骨头,一边道:“紫云书院和万府书院不要去了,最近又走了不少有名的夫子,大都去了外头的私塾……”

    所有人来京城读书,都是想好好学习,书本都是一样的,地方好与坏也没有甚大碍,选哪里当然是看夫子的名字,所以,私塾到各个书院重金挖人。

    李青文点点头,这俩书院他都去过了,人满为患,他去的晚些了,学院里头住宿的地方没了,这俩地方离紫藤巷子还不近,他不太想在学院外面租房子住,太麻烦了。

    李青卓也道:“月北私塾还行,虽然今年才建,但里面教书的都是有名望的。”

    这个李青文虽然没去过,但是听人提起过,听说那里房子还没盖起来,到现在都在住茅草房……

    前世读书的时候,李青文在小镇上,没有甚择校的苦恼,反倒是到了这里,体验到了从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还挺新奇。

    李青宏把切好的rou和菜端过来,也坐下一同吃,“仔儿不急,再好好看看,以后也许还有新的私塾要开,后面的不一定不好。”

    李青文没有开口,他自己更喜欢雪音私塾一点,因为听说那里除了学堂,还有温泉,周边有一百多亩地……

    可能是在边城待的久了,他更喜欢宽敞一点的地方。

    当然,没有去看,他还不能定夺。

    填饱了肚子,大家筷子动的慢了些,嘴巴更快了点,李青文问苏树清流民的事情,苏树清说大都护送回了并州,京城这边所剩无几。

    去年的时候,各地开始赈济灾民,然后由官兵送返,京城周边是没有因灾而逃的流民了。

    李青文和李青卓只能先把写好的名单暂且放下,之后再想法子打探。

    苏树清还不死心呢,问李青文要不要再给户部捐点银子,李青文问他是不是又发不出俸银了,他摇头,俸禄倒是没少,但他们户部依旧紧巴巴的。

    之前抄家搜出来的银子都赈灾用了,他们手里依旧不宽绰。

    李青文说,一定是抄家没抄干净。

    之前朝廷和百姓虚弱,他才不信那些吸食了民脂民膏的权臣们只有这点家底。

    这下,苏树清没说话了,神情一下严肃下来,李青文知道,这可能是触及了什么不该说的,立刻岔开话题。

    啃完骨头,苏树清擦干净嘴巴边的油,坐车走了。

    外间的食客们正在叫嚷着喝酒,李青勇等人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正在往下撤装满了骨头的盆子,因为人手够,李青宏倒是不那么忙。

    李青文坐在长条凳子上,跟李青宏商量,“三哥,东城你们之前不就一直在看嘛,有合适的地方抓紧买下来,要不以后又涨了。”

    李青宏他们这个二楼食肆虽然不太大,但每日客人都是满的,食客一开始紫藤巷子的人居多,后来名声远播,慕名而来尝鲜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伙都撺掇他们去东城再开一家羊蝎子,李青宏也是这般打算的,去年就看了几处,打算今年再开一家,所以这次才在边城带了这么多人来。

    自从新帝登基,京城的低价涨了不少,李青宏他们这个小二楼也租金也涨了,仔细算一算,交上不到二十年的租金便能把二层小楼给买下来,租不如买。

    李青宏也算过这个账,但他没有那么多钱,只苦笑道:“哪里有那么容易,三哥连买这里的银子都不够,更别提东城那几处了。”

    既然要再开一家羊蝎子火锅,选的地方自然比现在的要大,租金价格翻倍,卖价更是令人咂舌。

    李青文单手支着脸,问道:“南边那个带着大院子的,多少银子?”

    李青宏比了手势,李青文“哦”了一声,“我去凑钱,三哥你赶紧同人谈妥,这么多人天天住客栈也不是长久之计。”

    李青宏也喜欢那个临街的两层门面楼,后面带着几十个房子的大院子,但那个价格也是最贵的。

    几千两银子,对于到现在为止,只赚了几百两银子的李青宏来说还是个大数目,但他知道弟弟有法子,便点头应了下来,第二日便去东城找卖主商谈去了。

    李青文把周丰年托付的那几个箱子归拢好,雇佣了马车去了内城,将东西和信件送到周家,顺便把象牙和珍珠一起卖了,得了千八百两银子。

    象牙的价格比他想象中便宜一些,听说是因为皇上提倡一些从简,大臣和皇亲国戚都收敛了奢靡之风,民间也受到了影响,这次的珍珠的价格也比上次少了个一两成。

    第216章

    李青卓回到边城, 不单自己每日作诗,也教李青文,哥俩做的诗, 不管好赖,都誊抄下来,在下面分别标注清楚。

    回到京城,李青卓就把这册子诗卖给了老主顾。

    老主顾并不是第一次买诗了, 但却头一回碰到李青卓这种笔耕不辍的,一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心疼银子。

    他从李青卓这里买诗,并不是因为李青卓多么文采斐然, 而是另有所图, 只是没料到,李青卓一丁点都没有文人的“清高”和“风骨”, 反而把卖诗当做了谋钱的手段……

    林唯盛的这位弟子, 着实跟别人不大一样。

    拿了卖诗的银子, 李青卓转手给了三弟, 虽然只够买铺子的一个零头, 但这是他身上能掏出来的所有的钱了。

    李青文把缴获的香料和珍贵的皮毛给卖了, 不但攒够了买铺子的银子,还富裕很多,而李青宏那边还得一些时日才能落定。

    大梁租赁和买卖手续较为繁琐, 之前是有杜老头帮忙,紫藤巷子这边才会如此之快,到了东城那边, 便有的磨了。

    李青宏拿到了弟弟给的银子, 问他都买了甚么, 李青文便把册子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