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只有极少数老谋深算的政客,可以看见这次舆论战中的风险和高明,背后筹算的那位能人,运筹帷幄,举重若轻,对人心的把握是何等的惊才绝艳。可惜,只有少数之人,能窥见其中一二。 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回到苏家,苏家,像所有准备考科举的人家一样,所有的关注点立即转移到恩科,对恩科充满期待。 沈氏,连光哥儿的母乳都断了,执意要陪苏顺上府城考科举。苏明月说可以跟苏顺一起去,但沈氏坚决拒绝了,坚持要亲自陪同。 马车前,亲一亲光哥儿胖乎乎的脸,沈氏忍住眼泪,把光哥儿交给苏祖母。 苏明月站着苏顺面前,郑重的说,“爹,我想好了。我的愿望,就是你平安归来。” 苏顺看着眼前女儿,眼里似乎带点泪光和笑意,点头说,“好,爹答应你。” 大家告别完毕,苏顺扶着沈氏上了马车。马车一动,车厢内,沈氏的眼泪就忍不住滚滚而落,几个儿女都是她一手带大的,但光哥儿还这么小,什么都不知道,沈氏却要离开他。离开了日日陪在身边的母亲,也不知道光哥儿会哭成怎样。 “要不,你还是回去吧,我一个人带着小石头去就行。”苏顺呐呐劝说。 “不行,我要跟着去,咱们必须一起,尽最大努力。我们说过的,要为月姐儿,把何家踩到脚下。”沈氏哭着说,“让我哭一会儿,我哭完就行。” 苏顺揽着痛哭的沈氏,心中一片沉重。 然而,苏顺心情如此沉重,这次的科举却是轻松顺利得不可置信。这次科举的题目是,“衣食足,方知荣辱。”这科举的内容正是苏顺拿手的民生实事,苏顺心随意动,答得畅快淋漓。然而,就是这样顺利让苏顺又不敢相信。 就在苏顺这样轻飘飘不可置信的状态里,放榜了。 “老爷,你中了。你是第一名。”小石头匆匆的冲回客栈,连鞋子都跑掉了一只。 “真的?”正坐在桌前写文章的苏顺猛地抬头,在边上给光哥儿缝衣裳的沈氏眼里露出了不可置信的光。 “真的,老爷,我看了好几遍了,就是写着你的名字。”小石头气喘吁吁的辩白。 “可是,可是,我觉得我考得不可能这么好呀?”苏顺却没有自信了,“万一是同名同姓呢?万一弄错了呢?等报喜的官差来,如果是,官差肯定会来的。” 所有的声音都被屏蔽在外,周遭好像一片真空,等待官差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无限长。 “喜报,西平府惠和城平山县南大街苏顺,乡试第一名,解元。” 沈氏的眼泪刷的流了下来。 第39章 .走歪了平山县城苏府,苏顺乡试第一名…… 平山县城苏府,苏顺乡试第一名,高中解元的消息已经过了几天,亲朋戚友左邻右里已经在猜测苏家何时摆喜宴。苏家人却开始担心奔赴京城的苏顺和沈氏,并且,抱有某些隐蔽的期待,或许,还可以再进一步呢,毕竟是解元。 皇帝就是这样缺人才,刚刚考完乡试,就马上下令召集举人们上京城考会试,苏顺和沈氏来不及回家,匆匆托人送回信,就上京去了。 “二小姐,刘少爷来了,说给你带来了本次科举的资料。”棉花进来通报说。 自从定亲之后,这刘家少爷就三不五时的过来,这次送两本书,下次送几盘花,再下次送点不值钱的陶瓷玩偶,棉花对刘少爷如此耽误二小姐的时间已经很不满了,二小姐这么聪明有计划的人,每次都要被打断,偏偏二小姐明面不说被打断,私底下似乎也没有半点不乐意的样子。 “月姐儿,”刘章站起来腼腆的说,自从定亲之后,他就毫不见外的跟着苏家人喊月姐儿,“我给你带来了这次科举的文章集。” “刘大哥,你坐。”苏明月招呼刘章坐下说,“也有我爹的吗?” “当然有了,我特意把几个省城头三名文章都收集了。”未来岳父的文章,怎么可以漏掉。刘章自己留了一份,准备在苏顺回来前,日日拜读,争取做到倒背如流,以便可以既高明又不着痕迹的拍一拍岳父的马屁。 “来,我看看。”苏明月笑着接过,原本打算先随意翻一翻,却越翻脸色越沉重。等到苏明月把册子翻到最后,转头吩咐到,“棉花,你去学堂打断一下祖父,请他立刻过来一趟,说有急事。”显然苏明月认为事情已经严重到要打断苏祖父日常授课的程度了。 棉花刚想应是,谁料苏明月已经等不及了,改变主意说,“算了,我自己去。刘大哥,你跟着我来。”说完苏明月起身往前走,刘章和棉花立刻跟上。 “出了什么事?”苏祖父问,要知道授课的时候,苏祖父是严禁家人无事打扰的,不过苏明月在苏祖父心中的地位又略有不同,因此苏祖父给小学生留了随堂考试,马上出来了。 “祖父,你看,这是刘大哥送过来的今科乡试头几名文章。”苏明月将文集递给苏祖父。 在科举文章的造诣上,苏祖父是远远胜过志不在此的苏明月的,他随手翻一翻,已经发现了今科的文章,与往年有很大不同,比如,更务实,更注重细节和数据。 “想必祖父已经看出,今年的文风变化之大了。其实科举,选拔的就是皇帝想要的人才。皇帝喜好什么,下面便流行什么,所以之前,科举高中的文章,无不是辞藻华丽、结构繁复,极尽享受之说。”因为先皇就是一个好面子的人,最爱享乐和别人吹捧,这是苏明月未曾说出的台词,“爹以前一直郁郁不得志,未尝没有文风不合的原因。本来,爹的文风朴实,是很适合今科风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