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农家团宠胖医妇在线阅读 - 第181页

第181页

    现实是辣椒种子出苗率高,每颗辣椒苗的间距近,若等辣椒苗再大一些,就会拥挤影响生长,影响辣椒产量。

    “农官预估偏差太大。辣椒种子在金城不到五两就能种一亩地。现在辣椒没有长高长大,还可以移苗,还可以抢救。”

    郝大人为了成县的三百亩的辣椒地,立即赶回明王府直接向明王禀报情况,得了明王特许后返回成县去见张县令。

    “本官已向王爷请令,特许成县种辣椒的百姓开荒田,把多余的辣椒苗移种到新田。时间紧迫,得让成县守军协助百姓开荒田。”

    “下官替种辣椒的百姓多谢王爷、大人!”

    开荒田就是把荒地开为良田、劣田。

    此事得到了明王的允许,成县所有种辣椒地的百姓只要开荒地后种上辣椒,就能通过成县衙门把地记在名下,拥有地契。

    张县令立即把明王的特许令传达至所有种辣椒的百姓。

    消息传开,没有买辣椒种子的人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等看到成县守军帮种辣椒的人开荒地,事实摆在面前时,除了羡慕忌妒,更多的是后悔莫及!

    就这样,所有种辣椒的人一下子多出一倍的劣田。

    哪怕今年辣椒不会丰收,能得到开荒就有地契的劣田就回本了。

    郝大人做完这件事后,才有功夫回想一件奇事——河西村、河东村的村民太干净了!

    特别是河西村的村民,没有一人头发里爬虱子,没有一人耳朵、脖颈有黑泥。

    这两个村的村民身上没有汗渍的酸臭味!

    竟是比一些官员都干净!

    为此,郝大人再次穿着便服,带着灰衣少年下河西村、河东村,然后从村民的嘴里得知了李玉雪写的卫生小常识。(卫生小常识见第33章)

    “大人,草民一家自从不喝凉水后,今年就没闹过肚子。”

    “草民一家生病的次数少了。以前草民最小的儿子老说头发里痒痒,自从勤洗手勤洗头勤沐浴后,他脑袋里没有虱子,就再没说过头发里痒痒的话。”

    “原先觉得特别麻烦,不愿意这样做,现在几个月过去,发现好处,不用里正再督促再骂人,草民全家也愿意这样做。”

    “草民还给在外村的亲家也说了。不过,亲家懒的很,不愿意花力气打那么多的水洗头洗手什么的。”

    村民都很朴实,实话实说。

    那与吕老头、田大河有仇的吴晃听到郝大人说的是国都话,穿戴不错,还骑着马,猜测郝大人是个官,至少八品,便趁机告状,“里正、村长特别霸道蛮横,谁不执行,就罚谁扫三天村路!我、我大儿子、我二儿子已经被罚扫了两个月的村路!里正、村长这么干是忘本,变着法子折磨村民!”

    吴晃的大儿子吴大脑袋还跟郝大人哭鼻子了,“我不想洗头、不想洗手,怎么啦?头和手长在我身上,又不是长在他身上,他凭什么非让我洗?”

    郝大人当农官多年,见过的刁民多了去,一下就看破吴晃父子的心思。

    灰衣少年见吴大脑袋哭得挺伤心,问道:“你多大?”

    吴大脑袋哽咽道:“十六……”

    旁边的几个村民指着吴大脑袋哈哈笑道:“他都当爹了,还哭兮兮。”

    “吴大脑袋,我看你以后改名叫吴大哭包得了。”

    “你们不要理吴大脑袋。吴大脑袋在村里多么坏,从小到大,仗着他爹是村长偷鸡摸狗!”

    “呶,这就是他爹吴晃!”

    第149章

    因脸上痣多被退亲

    “吴晃,你还好意思跟外人骂里正、村长?你做的那些事,没一件是对的,我要是里正、村长,早就把你赶出村子!”

    吴晃父子灰溜溜的走了。

    几个村民跟郝大人说起吴晃曾经做的坏事。

    “他不是好人,不干好事,名声臭的很,没当村长后,他meimei吴菜立即就被婆家休了。”

    “吴晃心黑的很,还喜欢干坏事,我就怕他气不过,哪天抽风把我们种的辣椒给毁了。”

    “等辣椒快丰收时,我们全家得去地里守着,可得防着吴晃父子破坏辣椒!”

    灰衣少年忍不住道:“他胆大包天敢破坏辣椒地,那可是王爷让你们种的辣椒!”

    众位村民道:“他敢,什么都敢,他还跑到衙门告里正的黑状。”

    “要是有官员把吴晃一家迁出我们村就好了。”

    “别想那些美事。”

    郝大人摇头道:“他们不是穷凶极恶之人,朝廷没有律法把他们迁出家乡。”

    那些村民就长叹一声离开去照看自家的辣椒地。

    灰衣少年是郝大人的堂孙子,名叫郝枫,今年十六岁,文武双全,已考取秀才功名,现在跟着郝大人,是想游历天下,等及冠后再参加科考考举人、进士。

    “爷爷,有没有办法防止吴晃破坏辣椒地?”

    “当然有。衙门在辣椒丰收的日子,征他们全家到远处干活,等辣椒丰收结束才允许他们全家返回。”

    “这招真妙!”

    “走,我们去跟吕里正要卫生小常识。”

    爷孙二人兴冲冲来到河东村,见到了吕老头,却被告知:“小常识是我那小儿媳写的,当时是我小儿子给两个村的村民讲解。你们若想要,得去县学找我小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