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快穿:年代文炮灰要逆袭在线阅读 - 第58页

第58页

    ------------

    第四十二章 七十年代下乡女知青(12)

    让自己写欠条,陈红有些犹疑。眼神四下打量,也没个能商量的人。可直觉告诉她,这不太对,但是她又不说不出哪儿不对。

    “你要不想写就算了。那你就现在,当着全村人的面,把钱还我。咱们俩就两清了。”

    还钱和写欠条比,当然写欠条简单,陈红看着黑色的英雄钢笔,手要伸出去,又攥了起来。

    徐可可却很痛快,伸手就要把纸和笔拿回来。她这么痛快,陈红反而犹豫了,忙伸手按住。

    “又不是还钱,就打个欠条还磨蹭,这看来就是不想还。”

    “真是,给人打条子都不痛快,钱能还痛快了才怪。”

    陈红是个要脸的。外面村人的话,她也听到了。委屈的垂了头,拿起钢笔,在信纸上写了欠条。

    她刚写完,就听高哲在外面喊,“陈红!”

    陈红抬头的功夫,徐可可已经把那叠信纸拿到了手里。

    高哲带着高洁和肖汉,推开众人大步走进来。

    “白露,你什么意思,咱们知青有什么事,为什么不能自己解决,你鼓动村民欺负咱们自己人,是什么意思。”

    徐可可把欠条从信纸本上小心撕下来,仔细折着,抬头瞥他一眼,“高哲,什么自己人,我可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你自己要站到人民的对立面,你就去,可别拉上我。”

    “你.....”高哲气的指着她。

    “还有,别整天搞的像是谁都要弄死你一样。你算老几。这些人就是太讲道理,不愿意和你计较。他们真要想,晚上套上麻袋打你一顿,你都找不着是谁动的手。你还上公社闹,你信嘛,打残了你,你都不知道谁打的。”

    高哲气的手已经在发抖。

    “还有,别天天代表知青发言,咱们不一样。我是知青,是服从国家安排,自愿来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我扪心自问,陈家村的乡亲们,对我没什么不好。和别的地方知青比,不管是大队还是村民,对咱们都够照顾的了。人家是没把最轻快的活给咱们知青,可一样,最苦最累的活,人家也没用咱知青啊。分粮食算工分的时候,和所有乡亲一样,也没有谁苛待过咱们。说不好听的,要是真的对你不好,你能上蹿下跳的,闹着把你妹调过来嘛。”

    他娘的,终于有人说句公道话了。陈建国看徐可可眼神都变了。

    “高哲,劝你一句,趁着人家拿你还当人,就做个人吧。”

    徐可可这番话,把高哲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伸出去的手指,攥成拳头垂了下来。

    “陈红,你怎么了?你怎么哭了,你不是找大队长帮你做主的嘛?”高洁急步走到陈红旁边,眼里满是关切,“我们收了工就赶过来了,没来晚吧。”

    陈红,“......”,她感觉好像是已经晚了。

    “陈红借了我一百块钱,我让她写了张借条。你要说的是这件事,那欠条已经打完了。”徐可可有些得意的冲着高洁,扬了扬手里折好的四方块。

    “不过事还没完,陈红,这钱你准备怎么还?”

    “为什么要还,你不是说不用还嘛?”陈红惊诧的瞪大了双眼。

    外面的村民一阵sao动。一百块钱不还。这年月借人一分钱都要记的还的。那是人家好心借你的啊。

    在这些村民眼里,村里来的这四个女知青,白露以前都是少言寡语的不合群。高洁人长的漂亮,打扮的又洋气,再加上她那个哥。村里人远远的看着,没人敢接近她。吴婉仪是人看着就厉害,说话也刻薄,大家都知道她不好相处。只有这个陈红,虽然也是城里来的,可和人说话总是温言细语的。偶而还会找村里人帮点小忙,这一来二去的,村里人就都挺喜欢她的。

    你要是从一开始就不好,突然变好了,别人不一定能感受到。但是你一直很好,突然变的和所有人想象中的不一样了。那大家的反应就会特别的强烈。

    村民们怎么也没想到,平常在他们眼里,看着这么好的人,人品会这么差。在大队外面都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徐可可,“借钱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吧。什么叫不用还了。这么多人守着呢,我什么时候说过不用还了。不用还钱,写欠条干嘛?”

    陈红傻了眼,她就知道写这个欠条不对,都怪高哲他们,非让自己先来,说他们等会过来,正好能帮自己出头。这下好了。

    “大队长,你也听到了,对吧,她刚才是不是说,这钱她不要了。她说只要写了欠条,就不要钱的。对吧?”

    陈红一把抓住陈建国的袖子,满眼希冀的望着他。

    “没有,我没听到白知青这么说过。你理解错了。”陈建国把陈红的手从自己胳膊上拿开。看向徐可可。希望徐可可能知道,自己是站她这边的。

    徐可可根本不在乎。陈建国说什么对她来说都一样。他只要敢说听到了,她就能说他偏向陈红。她才不担心。

    “这也不是笔小数,人傻子,才不要了呢。”陈保财在人群里大声喊道。徐可可可说了,那钱要回来,会给他们家花的。

    “你们说是不是,这么大笔钱,哪有不要的理。”

    有了陈保财的鼓动,主要是陈建国也表明了立场。村民看热闹不怕事大,跟着起哄,要陈红马上还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