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在线阅读 -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53节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53节

    户部还有监控物价的责任,以庆南清吏司为例,如果庆南的几个州郡有人故意在哄抬粮价,这时候户部就得出面调整粮价。

    这所谓的出面,并非是出言警告那么简单,毕竟粮食是商家的,朝廷不可能强迫所有商家按照朝廷的定价卖,朝廷只能从庆南的周边州郡购买粮食,大量流入粮食来平稳粮价。

    看着公文上的那些记载,霍谨博真心觉得户部是个很忙碌的衙门,可以让人从年初忙到年终。

    尤其是度支科的官吏,他们每天都得核算大量的数据,这其中包括夏税秋粮以及皇帝给大臣的赏赐俸禄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卫国,大臣的俸禄是每月发放一部分,然后过年时再发放一部分,类似于后世的年终奖。

    朝臣的俸禄一般是粮食和银钱。

    比如正一品官员的俸禄是一年一千两银子外加一千石粮食,每月会发放五十两银子和五十石粮食。

    这是指正常情况下,可如果有官员因病请假没去上值,或者犯了错事被罚俸等事,这俸禄就得另算。

    整个卫国幅员辽阔,官员千千万万,这些人的俸禄都归户部发放,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庞大的工作。

    霍谨博总算明白为什么户部会有这么多官吏,尤其是度支科,入阶的官员只有数人,没有品阶的小吏却有上百人。

    这个时代的账簿已经发展得很先进,各项收入和支出分开记录,清晰明了,哪怕他没有接触过古代账簿,也可以看得明白。

    霍谨博重点查看了庆南数年来的赋税,他发现这几年来,庆南收缴的农税一年比一年低。

    从永康帝登基开始,农税就不曾变过,一直是二十取一,不过卫国的农税有些复杂,分为丁税和地税,简单来说就是人头税和田地税。

    霍谨博又翻看了之前的公文,并没有提及有人故意不交税之事,那就说明这税收是如数收上来的,那为何会逐年递减呢?

    霍谨博百思不得其解。

    等张凌永来汇报清吏司这几日的情况时,霍谨博问他这个问题。

    张凌永解释道:“朝廷向百姓收取丁税和地税,虽然税率并不高,可对于地少人多的底层百姓来说依旧交不起税。”

    “而这些交不起税的百姓为了逃避官府的惩罚,就会选择逃离,因为大量的人口流失,才会造成农税减少。”

    霍谨博皱眉道:“那些逃离的百姓到了新的地方不还是得交税?”

    张凌永隐晦道:“或许有办法不用交税。”

    霍谨博一怔,他明白了张凌永的意思。

    这世上有种存在叫佃户,佃户因为不是田地的所有者,所以不用交地税,至于丁税,按理说该由雇主帮他们交,但古往今来,世家大族都喜欢隐瞒人口,这样一来,丁税也不用交了。

    霍谨博问道:“按你这么说,朝廷每年的农税都会减少,朝廷就这么坐视不管?”

    张凌永解释道:“事情没有大人想象得那么严重,不管人口流失多少,田地是不变的,也就说地税不会变,变得不过是丁税,丁税本就比地税少,再加上每年都会不少男丁达到交丁税的要求,如此一抵消,其实变化并不算大。”

    霍谨博挑眉,将方才誊抄的数据让他看,道:“这就是你说得变化不大?”

    这三年来,庆南的农税少了有十分之一,这已经不是个小数目。

    张凌永目光渐渐变得凝重,抿嘴道:“按理说不该有这么大的变化。”

    “可事实上就是变化这么大。”

    张凌永一时无言。

    霍谨博又把另外的一份数据交给他,道:“本官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庆南的农税在逐年减少,可它的商税却在逐年增加,这样的结果就是庆南每年的税收不仅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增长。”

    张凌永眉头紧皱,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道:“大人,庆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若想弄清楚,恐怕只有亲自去一次庆南才行。”

    可实际上,两人都不可能离开京城。

    霍谨博站起身道:“既然我们解决不了,那就禀告给周大人,你随我一起去。”

    既然发现了异常,就不能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若是今后查出来,谁知道会不会连累到他。

    本着明哲保身的原则,霍谨博都不会知情不报。

    两人很快就到了周泽德的办公房,恰好九皇子也在。

    霍谨博先给两人行礼,然后便将这三年的账簿交给周泽德,把他发现的情况详细说清楚。

    周泽德一点点翻看账簿,发现和霍谨博说得情况基本一样,便道:“本官会给庆南布政使去信,让他详细调查此事。”

    这件事还得庆南布政使去查,他们身在京城根本做不了什么。

    周泽德看向霍谨博,问道:“此事是你发现的?”

    霍谨博点头道:“下官这几日正在查看账簿,偶然间便发现了此事。”

    “做得不错。”

    周泽德对他难得有了好脸色。

    随后他看向张凌永,道:“张大人,你今后要好好帮霍大人管理庆南清吏司。”

    周泽德是个很合格的上官,不管他对霍谨博有多不满,他都不会支持下面的人和霍谨博对着干。

    “是,下官遵命。”

    眼看着周泽德对霍谨博露出满意之色,九皇子开口道:“多日不见,霍大人还是这般心细。”

    霍谨博拱手道:“殿下谬赞,下官只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

    周泽德好奇道:“殿下认识霍大人?”

    九皇子淡淡道:“霍大人之前在成国公府做事,我们见过几面。”

    周泽德了然:“原来如此。”

    乐怡郡主和九皇子的事之前闹得沸沸扬扬,周泽德自然听说过。

    九皇子又看向霍谨博,问道:“霍大人现如今还住在成国公府?”

    霍谨博摇头:“下官数日前便已搬出来。”

    “你如今已不是奴籍,确实不适合再住在成国公府。”

    听到他已经搬出成国公府,九皇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霍谨博之前的身份,周泽德早就调查得一清二楚,听到这话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可办公房内的其他人却是脸色微变,看向霍谨博的目光有些异样。

    这里面数张凌永情绪波动最大,他本以为霍谨博出身权贵,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霍谨博的家世,结果霍谨博出身低微得超乎他的想象。

    九皇子继续道:“霍郎中如今已是朝廷命官,万不可再像之前那般鲁莽行事,更不可打着成国公的旗号胡作非为,否则我定不饶你!”

    九皇子看着霍谨博,语气中带着训诫。

    霍谨博拱手道:“下官明白。”

    随后霍谨博和张凌永离开办公房,返回庆南清吏司。

    张凌永此时已经调整好情绪,虽然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可霍谨博比他官职高是事实。

    何况霍谨博得封户部郎中是永康帝亲自下的旨,仅凭这一点,张凌永心里有再多的想法也得憋着。

    如此想了一番,张凌永依旧以霍谨博为首,恭敬的态度没有丝毫变化。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般想。

    霍谨博的小厮身份以及九皇子不喜他的消息,转眼间就在户部衙门传开。

    霍谨博再一次成为话题中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户部自然也不例外。

    在户部,大多数官员是通过科举一步步考上来,但也有一部分人通过别的手段当官。

    在卫国是允许捐官的,也就是花钱买官,这是朝廷为了弥补国库财政困难想出来的办法,这种名额不多,而且捐的官职一般不超过正五品。

    捐官的大多是世家子弟,他们有钱有人脉,一旦当官其实比士人的仕途还要顺利一些,不过他们的上限不高,除非是能力特别出众,得皇帝看重,要不然他们最高也就能升到从三品。

    除了这两种人外,还有第三种人,他们谓之权贵。

    这种人出身官宦之家,家中长辈在朝中身居要职,有长辈的面子在,他们想要讨个一官半职也很简单,便是皇帝也会给这个面子。

    成晟旻其实就属于这一列。

    不过,这三类人并不是完全的割裂,因为世家和权贵中也有考科举的人,所以他们彼此之间也有联系,所以相处得还算和谐。

    但霍谨博就不一样了,他是真正地游离在众人之外,独成一类。

    在九皇子说出他的身份前,其他人可能把他当成某个权贵之后,并不曾对他有太多关注。

    但今日之后就会变得不一样,最起码某些自恃清高的士人恐怕会容不下他。

    更别说九皇子明确表明对霍谨博不喜。

    作为如今争储的有力竞争者,想要讨好九皇子的大有人在。

    这便是赤裸裸的身份压制。

    九皇子根本不需要亲自出手,他只要稍稍表露一丝态度,有的是人替他出手。

    主事孔成良来到张凌永的办公房,小声问道:“大人,关于霍司官的传言都是真的吗?”

    张凌永点点头。

    孔成良皱眉道:“这么说,我们十年寒窗苦读,竟是比不过一介小厮?”

    张凌永看他:“不管他身份如何,他都是皇上亲封的户部郎中,本官劝你莫要动歪心思。”

    孔成良脸色涨红,梗着脖子道:“下官哪有什么歪心思,下官只是替大人鸣不平。”

    张凌永摆手道:“你的好意本官心领了,但是,不需要。”

    孔成良目光闪了闪,见张凌永不再搭理他,只得郁闷地离开。

    不管其他人心里如何想,明面上还没人来找茬,霍谨博的日子依旧很平静。

    不过变化也有,霍谨博走在衙门的小路上,不再有人和他打招呼,之前还有人说要给他组织接风宴,现如今也没了下文。

    几日过去,霍谨博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被孤立。

    霍谨博对此不以为意,只要周泽德不针对他,其他人的想法根本影响不到他。

    ……

    王友山服侍霍谨博穿上雪白色长衫,再次问道:“公子,要不小人跟着您一起去?”

    霍谨博带好头巾,道:“哪里需要那么多人,有康伟跟着我便够了。”

    今日是原主父亲忌日,霍谨博理应前去祭拜,可他并没有原主的记忆,根本不知道原主父亲埋在哪儿,只能先回原主的住处看看。

    原主住的地方是贫民区,那里多是三教九流之辈,带的人多了难免引人注目,霍谨博是去祭拜又不是炫耀,没必要太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