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在线阅读 -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59节

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59节

    更重要的是,霍谨博的办法并非只能用一次,只要朝廷一直坚持这个政策,今后卫国再有难,就不怕筹不到银子。

    周泽德默默叹口气,他总算明白永康帝为何会提拔一个小厮为户部郎中。

    皇上还是一如既往地会用人啊。

    周泽德稍稍平复情绪,问道:“你打算如何对付世家?”

    霍谨博目光微闪,淡淡道:“世家树大根深,这是他们让人忌惮的地方,却也是他们的弱点,世家人多,难免会良莠不齐,让人重点查查那些世家子弟有没有作jian犯科违法乱纪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抓起来。”

    “世家想要朝廷放人,可以,只要他们识趣,朝廷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对付那些世家,态度要强硬,世家就是一群吃rou不吐骨头的家伙,贪婪又虚伪。

    想要让他们捐银子,不能是朝廷求他们,得是他们求朝廷。

    周泽德眼神很复杂,他以为会很棘手的问题到霍谨博嘴里竟然变得这么简单。

    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把握好尺度,若是逼迫太狠,容易适得其反。

    但不管怎样,总算是有了办法,不至于像没头苍蝇一般胡乱行事。

    “明日早朝,本官会将你的提议禀报给皇上。由皇上定夺。”

    霍谨博拱手道:“为皇上分忧,是下官的本分。”

    周泽德道:“我听说你进户部这两个月,一直在看公文,不曾接管四科?”

    霍谨博坦然道:“张大人和两位主事都比微臣更熟悉庆南清吏司,他们管理四科不曾出任何差错,下官觉得还是由他们继续执掌更好。”

    主官本就是负责协调各科官吏之间的关系,以及统筹各项公务的,至于具体的事自然由专门的人去做。

    周泽德听言有些无奈:“你是清吏司的司官,别的也就算了,度支科何等重要,你竟然让张凌永执掌,那你在做什么?”

    霍谨博进户部两个多月,周泽德对他的了解就是每天到点上下值,简直比外面的日晷还准时,身为庆南清吏司的主官,除了那次因为税收的事找过他,没和他汇报过一次公务,在户部存在感极弱,有时候周泽德都能忘记霍谨博的存在。

    霍谨博微微一笑,道:“下官不想打乱清吏司的办事节奏。”

    周泽德失望地摇头,挥手让他离开。

    人挺聪明就是太过油滑。

    走出办公房,霍谨博伸伸懒腰才走下台阶,对于周泽德说的话不以为然。

    手下之人那么能干,他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和他们抢工作。

    他只需要保证那些人不敢欺上瞒下便是。

    而这一点在他指出几次账簿不起眼的失误后,霍谨博觉得应该不会有人敢顶风作案。

    ……

    次日,正清殿

    今日大朝会,文武百官皆知今日的重点只有一个——商讨赈灾之事。

    朝堂的众多大臣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对于赈灾一事早有腹案,但大体来说就是遵循前朝制度。

    一边调动庆南周边各州的储备粮赈灾,一边在京城筹集赈灾粮款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庆南赈灾。

    现如今灾民都围在各州郡城外,如何安置流民也是个问题,钦差大臣前去灾区就得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度过前面的几个难关,之后就简单得多,朝廷不可能一直免费供给粮食,可以实行有偿赈贷,朝廷把粮食借给百姓度过这个困难期,等明年百姓有收成,再把粮食还给朝廷。

    这样即能赈灾又能缓解朝廷压力的方法,是最常用的赈灾良策。

    这便是前朝发生旱灾时的对策,但凡熟读前朝志的人都知道,但如今的问题是如何筹集赈灾粮款。

    周泽德从一开始就言明国库没那么多银子。

    永康帝坐在龙椅上看了眼九皇子,九皇子立刻会意,出列说出自己的对策。

    九皇子的想法和大多数朝臣相似,他们都觉得商贾地位低下,朝廷给他们机会出银子赈灾是看得起他们,没必要太顾忌他们的脸色。

    甚至有人根据九皇子的对策,补充道:“商贾唯利是图,惯会用些卑鄙手段谋取钱财,或许不需要再去找世家,京城的商会何其多,只要他们捐出家财便可一解此困境。”

    这是想可着商贾薅羊毛。

    这样就太绝了,很快就有人反驳道:“皆是卫国百姓,岂可如此行事!”

    周泽德听了九皇子的对策后,就发现他和霍谨博想到一起了,都是打算刚柔并济,只是两人对谁怀柔上有分歧。

    周泽德心里更加认同霍谨博的办法,等众人的争论告一段落,他出列道:“皇上,户部郎中霍谨博也有良策献上。”

    永康帝颔首:“说来听听。”

    周泽德便把霍谨博昨日说的话如实禀告,他道:“微臣私以为此计可行。”

    周泽德不是个“有事你担着,做成我领功”的上官,他认同霍谨博的对策,便坦然告诉永康帝。

    除了九皇子目光微沉,其他人都在比较这两个对策的优劣。

    霍谨博将具体如何行事都说了出来,他的对策显然更加完整。

    成晟然毫不犹豫地出列道:“皇上,此计甚妙,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捐银子,且不会让朝廷丢掉大义,此计若是实施得当,能以最快的速度筹齐赈灾粮款。”

    右相秦守洪颔首道:“商贾虽地位低下,但他们却比寻常百姓富足百倍千倍,提高商税确实是良策,此时恰好是最好时机,提出此计之人很会把握时机。”

    见右相也认同这个计策,附和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其它皇子党不想看九皇子出风头,到最后竟有大半个朝堂认同霍谨博的计策。

    见到这一幕,那些世家子弟脸色变得很难看,谁也不敢说自己家族中没有蛀虫,总有些仗着家世好胡作非为之人,朝廷如果真想动手,恐怕一抓一个准。

    永康帝看了眼那些人没说什么,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不怕他们传出去,毕竟过往的过错无法抹除。

    有他们去报信更好,让那些自诩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好好选选,是要人还是要银子。

    一时间,永康帝心里有了定论。

    “传旨,由户部郎中霍谨博全权负责筹集赈灾粮款一事,着第三步军营配合霍爱卿行事,如遇不决之事,可先斩后奏。”

    永康帝一如既往地大胆,当初用正五品都司调查大皇子一案,如今又用正五品户部郎中去筹集要赈济几十万灾民的粮款。

    文武百官已经习惯永康帝的处事风格,没有人出言反对,拱手道:“皇上圣明。”

    唯有九皇子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这本该是他的差事。

    ……

    当日下值,霍谨博就被成晟然请到国公府。

    云梦小筑,书房

    成晟然道:“谨博,皇上命你全权负责筹集赈灾粮款,只要你把这件事办得漂亮,必然能让皇上龙颜大悦。”

    永康帝是个很慷慨的皇帝,只要能让他看到你的能力,他就不会吝啬给你升官。

    霍谨博点头:“世子放心。”

    他如今心态已经发生转变,升官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他需要加深永康帝对他的印象。

    简单的说,就是让永康帝喜欢他。

    只要永康帝对他能有一分喜欢,等他们相认这种喜欢就会变成五分六分。

    成晟旻也道:“谨博,以往都是你帮我,这次终于轮到我帮你,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步军营的所有人都会听你的。”

    这并非成晟旻说大话,第三步军营刘副将知道霍谨博和成晟旻有关系,特意借成晟旻之口表达自己的态度。

    刘副将虽然脾气暴不讲理,但他对永康帝绝对忠心,只要是永康帝的意愿,他就会遵从。

    霍谨博轻笑道:“好。”

    不得不说永康帝做事总是让人很舒服,他知道霍谨博和成晟旻关系好,就安排第三步军营帮他忙,让他不必为其它琐事烦恼,只需一心筹集赈灾粮款便可。

    成晟然问道:“谨博,你打算从何处入手?”

    “世家那边,暂且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好好想想该如何做,我明日会让人下帖邀请京城八大商会的会长在朝然居一叙。”

    成晟然颔首:“一会儿用完膳,我会让人给你一份资料,这八大会长背后都有人,你好好看看,免得到时候被人打个措手不及。”

    霍谨博拱手道:“多谢世子。”

    没一会儿,丫鬟们来请他们去用膳。

    此时,云梦小筑正房,沈梦柔,成晗菱和成晗芙三人已经都在这儿。

    成晟旻一进来就看到满桌子菜,故作委屈道:“还是谨博有面子,我来这儿用膳可没这待遇。”

    沈梦柔白他一眼,没好气道:“别耍宝了,府里哪天饿到你了?”

    霍谨博一眼便看到笑盈盈站在那儿的成晗菱,看到他走进来,成晗菱眸中波光流转,眼底的情愫一闪而逝。

    霍谨博微微勾唇,便走到成晟旻身边坐下,他对面依旧是成晗芙。

    成晗芙看了看他,平淡无波的眼底出现一丝波动,随后又恢复平静。

    用膳时,几人没有再聊公事,一直在闲聊。

    成晟然突然开口道:“我记得下个月就是谨博的生辰了,是不是?”

    霍谨博没想到成晟然会记得这事,愣了下道:“世子好记性。”

    沈梦柔笑道:“霍郎中处事沉稳冷静,常常让人忘记他还是个不满十八的少年郎。”

    可不是嘛,过了下个月,霍谨博才十八岁。

    霍谨博有些汗颜,听沈梦柔这么说,总有种装嫩的尴尬。

    沈梦柔看了眼成晗芙,继续道:“说来也是巧了,大meimei的生辰也在十月,看来下个月府里要办两次生辰宴了。”

    霍谨博惊讶的抬起头,道:“下官之事岂敢劳烦世子夫人,还是……”

    成晟然打断道:“谨博何必见外,你已失双亲,自己一人难免孤单,来府里也能热闹些,你和晟旻有手足之谊,莫非在嫌弃国公府?”

    霍谨博忙道:“下官绝无此意。”

    他还是觉得这事有些不合适,本想继续拒绝,可在看到成晗菱亮晶晶的目光后,默默咽下要说的话。

    “那就麻烦世子夫人了。”

    成晗菱顿时眉开眼笑,又怕被人发现异常瞬间低下头。

    沈梦柔道:“这有什么麻烦的,总归不过还是我们几个人,只是到时候准备菜品时讲究一些。”

    不管在哪里,过生辰都有一些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