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书女配只想登基[基建]在线阅读 - 第51页

第51页

    苏识晓现在想要制糖,糖在古代是顶级的奢侈品,算药品而不算食品,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甜是什么滋味。国外的那些甜品蛋糕之所以那么甜,就是因为糖在古代很少见,只有权势之家才吃的起,所以在做甜品的时候要拼命的往里面加糖,显示自己家很富有。

    现在的糖,一是蜂蜜,全靠野生的采集,十分的危险更是十分的昂贵。二则是饴糖,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麦芽糖,它由米曲发酵后榨汁煎熬而成的。用粮食来制作糖,一般人怎么可能吃的起。还有一种就是用甘蔗制的糖,叫做石蜜,就和现在的红糖差不多。大概三十斤甘蔗才能得到一斤石密。

    如果用黄淋水泥脱色法,那么得到的白砂糖只会更少。

    也只能卖给世族皇族了,普通人还是消费不起。成本也居高不下。

    苏识晓打开系统商城,上面的制糖方法是用水车榨汁。

    是啊,水车,这样不就大大的加大了榨汁率和解放了人力吗。而且水车还可以用来灌溉农田。

    苏识晓几乎是跑着去实验室的。

    系统给的图纸是70年代初,小□□的畜力水车。这种小□□的水车比大□□的更加省事好制作,而且不用人去踩踏。

    当苏识晓给出图纸的时候,讲解原理的时候,实验室的四个人眼冒精光,四个人的表情都是:又来新活了,真好。还碰到了下府衙的陈文山,陈文山已经不是两眼精光了,苏识晓觉得他的眼睛里放的是激光。

    然后五个人就快快乐乐的带着工具木材,出门选何时的地址去了。

    -

    赵双双今日轮休,她是一名肥皂厂的员工,肥皂厂里有男工有女工,开头还有女工的丈夫来闹,说陌生男女怎么可能一起做工,简直是伤风败俗,应该把工厂里的男工全部换成女工的丈夫。赵双双觉得可笑极了,虽然她开始也不太习惯和男人一起工作,但是这个男人的观点太无耻了。

    最后来了好些兵士一般的人,把闹事的人拖出去。肥皂厂的初瑶管事发了好大一通的火,把女工全部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什么思想动员会。这个会是不允许男工进入的。

    初瑶管事告诉她们,自己挣的,哪怕是一个铜板,也是自己挣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难道她们想回去靠着丈夫父亲施舍饭菜,银钱吗。这么好的机会。在这里这么好的条件,难道还想回去围着锅炉转吗。只有产生价值的人才会被人尊重。

    还说了很多女子要自立自强的话,说的所有女工都哭了,赵双双也不例外。

    赵双双开始也有些反感和男人一起工作,工作久了以后,也就习惯了,他们做一样的事,拿一样的工钱,除了工作上必要的交接以外,下了班最多在路上打个招呼。

    当然也有不老实的,开始的时候有一位男工言语调戏了几句一位女工,那名女工立刻上报了初瑶管事,然后那名男工就被开除了,连他干了半个月的工钱都没给他。

    走之前那位男工很是不解,大喊自己什么都没干啊,真的只是和她了说几玩笑句话。

    只见初瑶管事冷冷的对他说:“这种玩笑话,你会和你的母亲,女儿说吗,如果你不会对他们这么说,你也不应该对你的同事这么说。”

    赵双双觉得初瑶管事这一刻真是太让人崇拜了。

    赵双双回家后,不想听父母唠叨嫁人的事,索性就去地里干活,她正从家里的院子里提水来灌溉农田。

    她可不傻,嫁人就是别家的人了,一点都不自由,而且说不定还不让自己去肥皂厂上班了,这个无论如何也得保住这个工作,嫁人还要生孩子,赵双双是真的觉得生孩子不如生快抹布。特别是儿子。

    同村有个马婆婆,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丈夫去的早,她一个人养大了这几个孩子。前段时间修马路占了马婆婆家的一块耕地,赔了一块更大的,和一大袋黍米。

    然后三个儿子就争抢起来了,都想要赔偿,根本没人关心这赔偿是赔偿给马婆婆的。本来马婆婆是三个儿子一个人住一个月的。结果因为这件事,老三把马婆婆送去老大家里时,老大故意外出,马婆婆在寒风中等了一天,最后去世了。听说去世之前,一直在喊三个儿子的名字,可是没有一个儿子给她开门。

    赵双双听的心寒,最后还是两个女儿知道了老人的死讯来给老人收的尸,买的棺材下葬。

    工厂报名的时候,这三个儿子也报名了,最后人家政审的来一查,整个村都给来查的人说了他们逼死老母的事情。

    这三个人自然没去成,气的他们大骂村里人多管闲事。

    她对结婚生子又多了一份恐惧,她还常常听同事说在婆家如何受气,被欺负。

    赵双双一边浇灌一边想,下次休息不回家算了。

    浇灌完后她就看到了五个人,在远处的河边,拿着木材在弄什么东西。

    赵双双认出来了陈文山,是府衙的,肥皂厂开工的时候,他和画枂大人都来过。

    好奇心趋势赵双双走了进过去。

    “应该是与水的流量有关,水的流量越多,小水车就运转得越快。”

    “利用畜力或者水的冲击力提供能量,克服阻力,使得汲上来的水向高处运动。”

    “水斗越过水车顶部后,水便开始被倒入引水槽,从而送到农田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