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郎惹金枝在线阅读 - 第71页

第71页

    布扬泰一路催马至山谷深处,生怕随行的侍卫惊着鹿群,他不许人跟着,孤身一人追逐野鹿。

    “轰隆”一声,碧空倏忽乌云密布,骤雨从天而坠。

    布扬泰抬手挽弓,瞄准鹿群,蓄势待发之际,“啪”的一声,他手上的箭还没射出,整个人从马背上轰然倒下,一路滚下陡直的山坡。

    第四十七章 后知

    细密如针的雨点糊了众人的视线, 跟在阿照身后的护卫,连忙上前替她撑伞,“公主, 雨势正盛, 还请公主先随我们回去避雨。”

    阿照应了一声好,手上拉起缰绳,刚掉转方向,便听见山林间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阿照眉尖若蹙:“那是什么声音?”

    话音甫落,又听见鹿蹄声踏踏而起, 她抬眼, 见高树上沙沙晃动,树栖上的雀鸟惊得四下乱窜。

    她心下惶惶,“你们都进山林里看看。”

    护卫们互看了一眼,低声应道:“是。”

    乌云滚滚而至,漫天白朦雨雾之下,她抬眸,刹那间一个身影从她眼前飞快掠过。

    小姑娘美眸惊诧, 魂不附体地滞在了原地。

    那黑缎袍衫上的夔龙纹是她亲手所绣,她怎么可能会不认得。

    少顷, 山林间传来护卫的一声声喊叫。

    “不好了!快来人!”

    “五王子坠落山坡了!”

    大雨瓢泼不断, 侍卫火急火燎的脚步声朝这处赶来。

    场面混乱不堪,过了一会,布扬泰被侍卫们以白布担架抬了出来。

    她愣在原地,整个人失神懵然, 直到被侍卫领着进与围场相连的林苑内避雨。

    不到盏茶的功夫, 整个围场被侍卫们重重围住, 大理寺和刑部的人陆续而来。

    外头骤雨戛然而止, 只剩零星的几滴雨,顺着红墙黄瓦坠落地面,发出几声滴答声。

    夏诗扶着阿照坐下,她一手攥着紫檀木方桌的一角,余悸久久未平。

    侍卫跨步进了屋,低声道:“公主,外头的雨已经停了,现下混乱不堪,大人命我们先送公主回去。”

    阿照心中悚然渐渐褪散,她敛了敛心神,问道:“可查出些什么,好端端的,那布扬泰究竟为何会摔落山坡。”

    侍卫面色为难,磕巴道:“此事尚在查明中,属下也不好下定论。”

    夏诗见她面色莹白,定刚刚是受了惊讶的缘故,她忙道:“主子,出了这样事,我们还是先回公主府吧。”

    阿照整个脑袋乱成一团浆糊,布扬泰死在大魏,不但两国邦交化为泡影,甚至有可能引起一场大战。

    她惴惴不安:“夏诗,你多留几个人在这盯着,一有消息立刻到公主府禀告。”

    出了布扬泰的事,喀族使团当天便飞鸽传书将布扬泰在京中遇险身故的消息递至草原。

    布扬泰是喀族可汗最喜爱的王子,可汗得知他京中遇难的消息,怒不可遏,当日点兵二十万,亲自领兵,一路向北,攻打大魏边防。

    魏元帝大怒,殿内杯盏砸了遍地。

    朝臣乌泱泱跪了一地,大理寺少卿战战兢兢,颤着声:“皇上息怒,此事确实是意外。”

    那日一场大雨冲走所有痕迹,几乎无半点蛛丝马迹可查。

    布扬泰被人发现时,只身躺在山坡底下,浑身上下摔得血rou模糊,唯一可查的是他胸膛上插着一株鹿角。

    大理寺因而断定布扬泰是在追逐鹿群的过程中,被野鹿撞击后,不幸坠入山坡。

    户部侍郎陆演双手执笏,冷声道:“陛下,若非中郎将怠慢职守,布扬泰又怎会只身入林狩猎,臣觉得此事必当重罚,以儆效尤。”

    魏元帝额上青筋直跳,指着跪在一侧的陆靖,喝道:“好啊!中郎将就是这样给朕当差的。”

    他骂着,心中怒火更盛,下一息,直接抄起御案上墨砚朝陆靖狠狠砸了过去,“哐”的一声,墨砚重重砸在他的背脊上,大殿上的人皆为陆靖捏了一把冷汗。

    陆靖背脊挺拔,岿然不动,生生受了这一下,就连眉头都未曾蹙过一下。

    谏议大夫孙致躬身道:“陛下,眼下追究这些已是无用,战事在即,应当尽快派兵出征才是,否则一旦喀族人攻破边陲,举兵而上,那我大魏国土便岌岌可危了。”

    刑部尚书高紘音也跟着出列,附和道:“臣觉得孙大人所言极是,眼下最要紧的是边境战事,还请陛下早作决断才好。”

    魏元帝面色铁青,斥问道:“那你们倒是跟朕说说,现下朝中何人可用,何人可用啊!”

    朝臣闻言纷纷面面相觑,噤不能言。

    盛大将军年迈,已许久不带兵,而朝中武将大多都是世家门阀子弟,没有一人有作战经验,若崔家子弟在朝堂上,倒还可以一试,只是先帝在世时,崔家人便已自请固守西北,永不归京。

    一旁的陆靖面色沉凝,微一拱手道:“罪臣愿请兵一试,将功抵过。”

    孙致闻言,极其赞许地看了陆靖一眼,这布扬泰一事,本就是一场意外,中郎将何其无辜,眼下又自愿请兵出征,要知喀族人骁勇善战,要赢绝不容易。

    这陆靖实在胆识过人,值得嘉奖,见局势久拖不下,孙致上前一步:“武状元的身手及谋略自是不会差,臣觉得中郎将可担此大任。”

    此话一落,朝堂上除陆家、沈家一党外,其余朝臣皆站出列,高声附议。

    --